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管理究竟是什么

对于管理的认识,许多人认为管理就是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事实上,管理的内涵远不止这些。那么,管理究竟是什么?又包含了哪些内容呢?

自从管理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几乎每一个从人类的共同劳动中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做出一番描述和概括。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然而,不同学者在研究管理时出发点不同,他们对管理一词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因此,直到今天,人们对于“管理”一词也未曾取得过一致的理解。自上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罗和法国的法约尔等创立古典管理理论以来,在近一个世纪里,学术界关于管理的概念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学者的观点如下:

1.科学管理理论的倡导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并监督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2.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3.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使事情做成的一种职能,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五项内容。

4.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5.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关于管理的定义还可以列举很多,以上几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综合分析上述各种不同观点,总的来说,它们各有真知灼见,也各有不足之处,但这些定义都着重从管理的现象来描述管理本身,而未揭示出管理的本质。那么,如何对管理这一复杂的概念进行比较全面和一般的概括呢?

让我们对管理活动的一般情况先做一下剖析。我们知道管理是一种行为,作为行为,首先应当有行为的发出者和承受者,即谁对谁做,其次还应有行为的目的,即为什么做。因此,形成一种管理活动,首先要有管理主体,即说明由谁来进行管理的问题;其次要有管理客体,即说明管理的对象或管理什么的问题;再次要有管理目的,即说明为何而进行管理的问题;此外要有管理手段,即说明用什么方法来达到管理目标的问题。有了以上四个要素,就具备了形成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我们还应想到,任何管理活动都不是孤立的活动,它必须要在一定的组织、环境和条件下进行。以上分析说明,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必须由以下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即:

管理主体:管理的主体就是指管理者。管理者是一个社会组织或社会单位的若干首脑或负责人组成的群体。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者的知识、能力、素质、经验和技能,直接影响组织效能的发挥。

管理客体:管理的客体就是指管理对象。管理对象是管理者施加影响并产生作用的人和事。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对象应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等五个方面。

管理目标:管理的目标就是指通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错误的管理活动往往会给组织造成巨大的损失。

管理手段:管理的手段就是指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对管理行为的理论抽象,是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发生作用和影响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研究管理过程的规律性提供手段。管理的职能一般划分为四类: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环境:任何组织及其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直接地或间接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或干扰。因而我们进行管理活动不能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组织管理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

管理就是通过这五个要素的相互影响从而发挥其作用的。根据上述管理要素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我们就可从一般意义上来概括管理,即一般地说: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管理者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借助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对所属组织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进行合乎目的的有机结合的一种活动。 GfSJBuudZcp0v7VxZzRRLLp4CrvooCcVNbPi6gyHgqEuBs/7G9rhtTdbhxs1gdh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