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平常心是道

宋代一位高僧宗杲禅师曾经做过这样一首诗偈:

劝君不用苦劳神,唤作平常转不亲。

冷淡全然没滋味,一回举起一回新。

宗杲禅师的这首诗偈,里里外外无不透露出一种平常心,这种平常心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处世方法,更是一种寻求心灵平静的方法。“一回举起一回新”,这意思有点像人们常说的“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每天都是新生的”一般,让我们不要太在意每一次的得与失——不要停留在过去的喜悦或者悲哀之中。

在《景德传灯录》中有这样一则公案,说的便是关于平常心的。

从谂禅师问南泉普愿禅师:“什么是道?”

普愿禅师答:“平常心是道。”

从谂禅师又问:“可以趋向于道吗?”

普愿禅师说:“一考虑趋向就错了。”

从谂禅师接着问:“不考虑怎知是道?”

普愿禅师说:“道无所谓知或不知。知是虚妄幻觉,不知则不可断定为善还是为恶。如果真正达到了不疑之道,就像虚空一样的空旷开阔,怎么可以强作评说呢?”

从谂禅师当即便领悟了。

平常心是道,仅仅做到了不贪、不嗔、不喜、不悲是不够的,若我们能将心中那些恶念、那些虚幻的东西,如风吹散云彩一样全部驱散,我们的心灵便不会被外界所困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奢望与恐惧,才是见到一颗存在于我们本性里的平常心。

事实上,事事平常,事事又不平常。平常心,实不平——平常心并非让我们是事事漠不关心、对诸事不闻不问,而应该将其化作一种积极向上的力,犹如拨开云雾看到太阳一般,转换那些不正确的心态化为积极向前的驱动力——在危险面前,平常心就是勇敢;在利诱面前,平常心就是纯洁;在纷乱复杂的环境面前,平常心就是保持清醒智慧;在紧张的关头,平常心就是沉着地分析与应对;在荣誉面前,平常心就是谦虚;在诋毁面前,平常心就是自信……

相反,如果人们一旦失去了这颗平常心,则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对于别人的成功常常认为是“小人得志”;对于自己的不得志,却总认为自己是生不逢时。

平常心藏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只是一些人的平常心被心中的“迷雾”所遮挡,无法见“光”而已;那些能够积极、快意生活的人,总能将这颗本性中的平常心挖掘出来,认真体会好好感悟,故而他们无忧无虑。

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平常心并非“四大皆空”,平常心更不是消极遁世;平常心是一种境界、一种积极人生。平常心是道,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忧,无时不乐、无时无忧的道。 2/GUYRG0ghz+/68R3SRG+Ai7gzXuaVkEXUoIxU3B1ES8b2rSTJERDeAHyVAZWr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