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诡云谲之中寻求生存,必须有良好而坚固的人际关系作为基础,这是一条至理。曾国藩身处清廷政治变幻莫测的阶段,历经三朝皇帝,在不断的历练之中也体悟出了自己的为人之道,将这一门深奥的学问钻研得十分透彻。对于自己而言,曾国藩一向都严格要求,不怨天尤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立己达己,而历史上的无数伟人也对此做出了证明。对于别人,曾国藩一向以宽广的胸怀善待之,就算偶尔发生摩擦甚至曾经有过交恶,他都会不计前嫌。这种处世之风让曾国藩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大幅度提升,自然也为他吸引了更多的朋友。
与曾国藩同期为官的左宗棠,也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一代将领,他们二人各有功绩,在清廷的眼中都非常重要。而左宗棠与曾国藩的个性却有很大不同,他对于自身才华非常自信,并且性格耿直,对看不惯的人和事往往会直言不讳,甚至有一些恃才傲物。曾国藩虽然只比左宗棠大一岁,可是他却为人诚恳老练,平日里谨言慎行,说起话来还稍微显得有些木讷。和言语尖刻的左宗棠比起来,曾国藩显然更受大家的欢迎,而他们二人之间也常有一些小小的摩擦发生。
左宗棠一生经历坎坷,他屡试不中,科场失意之后在乡间蛰伏多年,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即便这样,他还是锋芒毕露,丝毫不肯收敛自己的张狂个性。及至咸丰二年(1852),已经四十一岁的左宗棠终于做了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脱离了乡村塾师的命运。两年之后,张亮基被升迁为两广总督,而左宗棠则又成为新任的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并跟随他六年之久。
长期共处于湖南的曾国藩和左宗棠,难免相遇,有一回,曾国藩路过左宗棠家门时,发现他正在给如夫人洗脚,便开玩笑说:“替如夫人洗脚。”这本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话,众人听了也都笑笑了事,但左宗棠却立刻反唇相讥:“赐同进士出身。”让曾国藩佩服左宗棠才思敏捷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些尴尬。
类似的事情并非一两次,而是随着两人的交际时有发生。在和左宗棠聊天的时候,曾国藩得知他字季高,便笑着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将“左季高”三个字巧妙地融入进去,同时也表达了左宗棠总是和自己对着干的无奈。而左宗棠听到这话并不示弱,立刻说:“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将“曾国藩”三个字也加了进去,但语气之中竟含有鄙夷之意,令在场的其他人都不敢接话,而曾国藩本人也觉得非常难堪。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世之道,曾国藩待人以诚、藏锋守拙,而左宗棠则锋芒毕露、桀骜不羁。当时的左宗棠进入仕途不过几年,所取得的成就与曾国藩无法相比,但他却丝毫不给对方留面子,并且还常常反唇相讥。周遭的人对此非常看不惯,多次在曾国藩的耳边嘀咕,认为应该给左宗棠一些教训,才能让他知道天高地厚。而曾国藩却觉得左宗棠个性如此,自己又何必和他太过计较呢。对于此事,左宗棠虽有耳闻,但丝毫不领情。
咸丰四年(1854)四月,曾国藩首次带兵出战,结果在靖港大败,他气愤之下意图投水自尽,幸亏被左右拦住。回到大营之后,垂头丧气的曾国藩正好遇到左宗棠,不仅没有得到他的安慰,反而招来一顿训斥。左宗棠大骂他不该自寻短见,事情并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为什么要出此下策?曾国藩本就已经颓丧至极,被左宗棠这么一说更觉得无言以对。但他却还是坚持认为左宗棠只是言语直爽,并无恶意。虽然总是被左宗棠的语言尖刻所伤,但曾国藩却从未将其放在心上,坚持认为左宗棠是一个有才之人。一旦有适宜的机会,他就会大力举荐左宗棠。
咸丰六年(1856),曾国藩上奏朝廷,为左宗棠接济军饷请功,朝廷因此任命左宗棠为兵部郎中。而左宗棠自己因为耿直的个性得罪了不少人,在湖南受到别人诬陷,原本挪用公款的永州总兵樊燮向湖广总督状告他私役兵卒,此事被捅到了朝廷。咸丰十年(1860),左宗棠被传唤到武昌对质,引起了轩然大波。咸丰帝为了肃清不正之风,甚至交代湖广总督:“如左宗棠有不法情事,可就地正法。”湖南巡抚骆秉章与湖北巡抚胡林翼都纷纷为其求情,认为左宗棠“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后在诸多官员的担保之下,咸丰帝才放过左宗棠一次。
受到这一波折之后,左宗棠逐渐看到了官场险恶,他辞别骆秉章,颓然地回到湖北襄阳,打算从此委身江湖,远离庙堂,再也不去过忧谗畏讥的日子。而当时曾国藩正率领部队在宿松,听闻此事后便接左宗棠到自己的大营之中暂避锋芒,并时常与他探讨军情。
同年四月初一,朝廷向曾国藩特旨询问:“目下贼氛甚炽,而湖南亦所必欲甘心,应否令左宗棠仍在湖南本地襄办团练等事,抑或调该侍郎军营,俾得尽其所长,以收得人之效?”接到这一旨意之后,曾国藩立刻回复朝廷:“左宗棠熟悉湖南形势,战胜攻取,调度有方,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当此需才扎亟之际,或饬令办理湖南团防,或简用藩臬等官,予以地方,俾得安心任事,必能感激图报,有裨时局。”四月二十,清廷接到了曾国藩的奏章,随即任命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而曾国藩则让左宗棠回到湖南招募湘勇奔赴江西,几个月后,果然连克德兴、婺源,建立军功。十一月二十八日,曾国藩专门撰写奏折,为左宗棠请赏:“臣查左宗棠一军,自移师景镇,一闻贵溪警报,分路调拨,迎头痛击,实属调度神速,将士用命。左宗棠初立新军,骤当大敌,昼而跃马入阵,暮而治事达旦,实属勤劳异常。”经此奏折推举,咸丰帝对左宗棠的态度也大为改观,将其晋升为三品候补京堂。
在左宗棠四顾苍茫之时,曾国藩不计前嫌,向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东山再起。虽然后世之人多喜欢谈论他二人交恶之事,但也不得不承认两人交情颇深,连左宗棠自己也曾经认为他与曾国藩是“同心若金,攻错若石”。在三年之内,让左宗棠从一个走投无路之人一跃而成为三品大员,这种仕途传奇除了依仗左宗棠本身的才干,曾国藩的一再举荐亦功不可没。在曾国藩去世之后,左宗棠为其书写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