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交朋友,可直接向那些最懂得结交朋友的动物学习。这种动物,你在街上随时就能碰到,一见你走近,距离还有十丈之远,它就开始跟你友善地摇摆着尾巴。如果你肯停下来拍拍他的头,它更是乐得巴不得多向你撒撒娇。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你知道在此友善表现的背后,绝不会藏有任何附加的动机,它并不会要你买保险,更不会要你娶它当老婆。
然而环顾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只知道一味要求别人的关怀与爱,而不知反求诸己。
当然,这些人到头来终究无法遂愿。试想别人为什么要关怀你,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且无时无刻都是如此。
纽约电话公司曾做过一项统计,想找出在人们通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那些字。结果正如我所料,是“我”字,在500个取样的电话录音中,仅“我”这个字,就被用了3990次之多。
当你拿起一些你和其他人的合影时,你第一个看的是谁?
如果你认为别人真关心你的事,那么请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今晚病逝,将有那些人会立即赶来吊唁?如果你不先付出对别人的关怀,别人又怎么能关怀你呢?
已故的维也纳心理学家爱佛瑞·艾德纳在其著的《人生真义》一书中曾说:“只有不懂得关怀别人的人,其生活才会面临真正的痛苦,甚至伤及他人。人类之所以充满失败,正是由这些人所造成的。”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只要我们肯表现出真正的关心与爱戴,即使最忙碌的人,也会忙里抽空,帮我们解决问题。
不论是什么人,屠夫也好,国王也好,谁都喜欢受到别人的推崇、爱戴。第一次大战结束后,德国威廉二世因惨遭战败,而广受举国上下之厌恶、唾弃。正当万念俱灰,意欲亡命荷兰时,却收到了一名纯稚少年的来信,并在信中表示:“不论他人做何想法,我永远敬爱您的伟大。”威廉感动之余,忙发函要求与此少年亲见一面,并因而娶了该少年的母亲为妻。
如果我们真想交朋友,就该摈弃自我因素,全心全意去为别人做些事情。多年来,我一直想查出我一些好友的生日,为了不被对方查出我的动机,我经常都是拿占星术做幌子,装作要替对方算命,以套出其生日,并趁对方不注意时,将其出生年月日记在笔记本上,回家后再录到另一个本子上。然后每年都按照日期,寄上我的贺卡和电报,常常使他们感激不已。
同样的原则,在商场上亦将使你无往不利,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
费城一位名叫纳非的人,多年来一直想将煤炭卖给附近一家规模不小的连锁店。但该连锁店始终不肯向他们买,而径向市郊的一位批发商买,使得纳非为此懊恼不已。
于是我建议他改用其他方法推销。我在课堂上安排了一次辩论会,辩论主题是“连锁店规模扩张的利害之争”,并指定纳非为正方主辩。要求他为维护连锁店之发展,自行收集相关的资料,作为辩论的材料。以下所述,即是他前往拜访该连锁店老板的情形:
“因为说好只打扰他一分钟时间,问些有关连锁店经营的事情,他才欣然同意跟我谈话,结果却谈了足足一个小时四十七分钟。谈话中除了详述其经营经过及目前业务情形之外,还一再强调连锁店在提供社会服务上所作出的贡献,充分地显示出他对此行业的坚定信心。原本对连锁店业务一窍不通的我,经他这一席说明之后,也茅塞顿开,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起身告辞的时候,他送我到门边,并把手搭在我肩上,热情地祝我辩论胜利,并要我有空再去找他聊,因他正打算向我买一些煤炭,以供应来春的需要。”
“对我来说,这真是天下的奇迹,花了十年时间都没法让他对我的煤炭产生兴趣,却因为我花了两小时的时间,表现出我对他所从事的行业的关切,而改变了一切。”
这个道理,并非空前的新知。早在耶稣基督诞生前一百年,就曾有一名罗马诗人说过:“只有付出我们的关怀,别人才有可能反过来关怀我们。”
所以,如果你希望别人喜欢你,第一个要守住的原则就是:真诚地付出你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