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它的外科器具

在所有的昆虫中,像萤火虫那样因发光而出名的没有几种。这种奇怪的小动物,总是在尾巴上点一盏灯,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即使你没见过它在夏天的夜晚飞过草丛,没见过它像火星一样从月亮上落下来,那你起码听说过它。古希腊人称它为“亮尾巴”,这个名字十分形象;现在我们的科学家叫它萤火虫(Iamqyris)。

但客观来说,无论怎样,萤也不算蠕虫。从它的外形来看,它也不是蠕虫。萤有六条短腿,而且知道如何充分利用它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闲游家。雄萤完全发育后,就会像真正的甲虫一样,生出翅盖。事实上,它确实也是一种甲虫。但此时的雄萤不太显眼,它完全感受不到飞行的快乐。它太可怜了,它完全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飞行的享受方式。它的一生永远处于幼虫状态,或者说处于一种发育不良的状态,好像永远也长不大。但是,就算是这样,我们也不能把它称为“蠕虫”,这非常不合适。我们法国人常常用“与蠕虫相似的粉光”来形容这些没有保护和遮挡物的动物,但这时的萤却是穿着衣服的,外皮就是它的衣服,可以给它保护。而且,它的外皮还有很多不同的颜色。它的身上是黑棕色的,但胸部有一些红点。在它全身的关节处,还点缀着粉红色的斑点。真正的蠕虫根本不会穿这样五颜六色的衣服!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把它称为“发光的蠕虫”。因为,它的这个名字早已经家喻户晓了。萤有两个特别有趣的特点:一是它捕食的方式,二是它尾巴上有灯。

一位法国著名的食品研究学家说过:“只要你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应该问问所有的昆虫,我们研究昆虫的目的就是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惯,因为昆虫食物来源方面的知识,是动物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以食为天”,它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虽然萤的外表会让人觉得它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家伙,但事实上,它却是个凶恶残忍的食肉动物。它是个喜欢打野味儿的猎人,而且使用的手段十分凶残。这样说来,它的样子也和大多数昆虫一样,是具有欺骗性的。一般情况下,它只猎取蜗牛。人们早已发现这个事实,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那奇怪的打猎手段。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手段,这就能说明它有多么不寻常了。

萤在猎食蜗牛时总是先给它打一针麻醉剂,这样就会让猎物昏迷,彻底失去抵抗能力,更便于它捕食。这就像我们人类手术以前,先躺在床上打麻醉剂一样,渐渐失去知觉就不会感觉到任何疼痛了。萤一般只捕食小蜗牛,很少能捕到比樱桃大的蜗牛。在气温很高的时候,路旁的枯草或麦根上,总是聚集着大量蜗牛,类似于集体乘凉。可能由于天气太热了,它们一动不动地群伏在那儿,哪怕动弹一下,都会觉得特别热。它们就这样静静地待着,无精打采地度过酷热难耐的夏天。我经常会在这种地方看见萤在美滋滋地吃着它们那些已经昏迷的猎物。萤就是在路边这些左右摇摆的枯草和麦根上把猎物麻醉的。

萤除了出现在路旁的枯草和麦根上,也经常出现在其他可以捕食的地方——潮湿阴冷的水沟边。这样的地方,通常是杂草密布,而且可以找到很多蜗牛。对萤来说,这真是少见的美味啊!可以足够它们无忧无虑地吃上几天了。萤在这种地方一般采用速战速决的杀戮方式,这样可以让它们收获更多猎物。我也会把我家的房间布置成这样的地方,以吸引萤来猎食。所以,我在家里就可以制造战场,这样更方便我观察它们。

下面就听我描述这奇怪的事情吧。我准备了一个大玻璃瓶,然后将青草放进去,最后把几只萤和几只蜗牛也放了进去。我收集的蜗牛不大不小,刚刚好。将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静静等待了,但是一定要有耐心。而且要细心观察玻璃瓶里的所有动静,就算是微小的举动,也不能忽略。因为,有些事情就发生在不经意间,而且一闪即逝。所以,一定要目不转睛地观察。

蜗牛

用不了一会儿,玻璃瓶里就会发生一些事情。萤已经看见了它的猎物。看来蜗牛对萤有着无法抵挡的强大吸引力。蜗牛除了外膜的边缘以外,通常会把身体稍微伸出外边一点,把身体的其他部位都藏在它背上的壳里,或许它认为这样比较有安全感。于是,这个猎人准备行动了。它首先要抽出带在身边的武器。这件武器太小了,如果不使用放大镜,根本看不见。萤的身体上长着两片呈弯曲状的颚,它们合起来就成为一个又尖又小的钩子,像毛发那样细。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它,就可以看见这个钩子上有一道沟。除此之外,这件武器再没有其他特别的地方。但是,这件武器却是一把夺命之刀。

萤就是用这件武器不断攻击蜗牛的外膜的。但萤看上去是那样温顺,和凶残的恶狼完全不一样。一眼望去,好像不是猎人在打猎,而像两只动物在亲吻。当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经常会伸出两根手指,抓住对方的皮肤,轻轻地揉搓起来。这样的动作,我们常常称之为“扭”。因为这个动作就像互相抓痒,不像重重地拍打。现在,我们姑且使用“扭”这个字吧。说实话,除了用那些最简单的词语来谈论动物以外,我们平时说的那些词汇,都没有什么意义。好吧,我们还是说,萤是在“扭”蜗牛,才更合适一些。

萤在扭蜗牛的时候,有它自己的方法。你会看见它不慌不忙,非常有条理。每扭对方一次,就会停下来一会儿,好像是在观察这次扭动有没有效果。萤扭动的次数不多,最多五六次。但就是这样的几下,却让蜗牛失去了行动能力,没有了任何知觉,昏了过去。而且萤在食用战利品的时候,还要再扭动几下,好像这几下扭动是必需的。不过,我确实不明白萤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最开始的扭动就可以让蜗牛渐渐失去知觉,那么萤为什么在食用前还要再扭动几下呢?这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因为萤的动作非常迅速,在电光石火间已经把毒汁通过沟槽传送到蜗牛体内了。这个时间非常短暂,只有很仔细地观察才能看到。

当然,我们不用怀疑,萤袭击蜗牛时,蜗牛是不会感到疼痛的。为了证明这件事情,我作了一个试验。在一只萤刺击蜗牛四五次之后,我立即将那只受到毒汁毒害的蜗牛挪到旁边。然后,我用一根小针去扎它的皮肤,它居然毫无反应。这显然可以证明,现在这只蜗牛已经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了,因为它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还有一次,我无意中看见一只可怜的蜗牛受到了萤的攻击。当时,这只蜗牛正在休闲地散步,它的足慢慢移动着,触角也向外伸出来很多。不知受到了什么刺激,它突然扭动了几下。但这些动作马上停止了,它的足也停止了移动,身体曲线也和以前不一样了,触角渐渐耷拉下来,再也不向上伸长了,就像一根折断的枝条,已经失去任何知觉了。从这些表面现象来看,这只蜗牛已经死去了。实际上,它并没有死去。我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可以让它再次活过来,得到重生。在这只有假死现象的可怜蜗牛半死不活的两三天里,我每天给它清洗身体,保持伤口的干净。过了几天,奇迹真的出现了!这只几乎被萤刺死的小家伙,又恢复了常态,可以自由行动了。而且,它已经恢复了知觉,因为当我用针扎它的时候,它立刻把身体缩到壳中躲了起来,这足以证明它已经恢复如初了。它现在可以爬行了,再次将长长的触角伸了出去,而且精神抖擞。在它失去知觉的日子里,它好像进入了忘我的昏迷状态,不会被任何事打扰,但现在却大不一样了。它彻底醒了过来,从魔爪下逃了出来,获得了新生。

人类已经发明了使人感觉不到痛苦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将它应用于医学治疗中。但在人类发明这种方法前,萤和其他一些动物,已经运用这个方法超过了几百万年的时间了。但区别在于,外科医生给我们做手术之前,让我们吸入乙醚或其他麻醉剂;但昆虫却是用与生俱来的毒牙,向其他动物刺入微量的奇怪毒药,让它们失去知觉。

当我们想起萤要用自制的毒汁将温顺无害的蜗牛麻醉,而且把蜗牛当做食物时,心里总是有点儿不舒服。但我想知道,萤为什么使用这种捕食方法。

假如蜗牛一直在地上爬行,甚至把自己藏在壳里,那么萤就很容易向它发起攻击。因为蜗牛背上的壳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且它身体的前面部分完全裸露在外面。但事情并不是这样容易的,蜗牛除了在地上爬以外,还会爬到摇摇晃晃的高处。比如,它会爬到草的顶端,或者爬到异常光滑的石头上。当它附着在这些地方时,就不再需要任何保护了,因为这些地方为它提供了最好的天然保护。当蜗牛把自己紧紧地贴在这些东西上的时候,它们就像一个盖子一样,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万一有一点儿露了出来,只要被萤发现,它的钩子就会毫不犹豫地伸过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因为萤的钩子总能轻易地刺入蜗牛的身体里,然后狠狠地钩住,放出毒液,让蜗牛慢慢地失去知觉。然后萤就可以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愉快地享受大餐了。

但蜗牛爬到高处也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当它爬到草的顶端时,会比较容易掉下来。就算有一点扭动或挣扎,蜗牛也会移动自己的身体。一旦蜗牛掉到地上,萤就只好再去寻找其他的猎物了。所以,当萤捕食蜗牛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让它没有痛感就失去知觉,这样它就不会轻易逃跑了。这就要求萤在攻击蜗牛时,必须轻手轻脚,不要让蜗牛受到惊吓,以至于它从摇晃的草上掉下来。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使眼看就要到手的猎物逃跑了。所以,我觉得萤之所以长有这样的外科器具,理由也只是这些吧!除此以外,我确实想不到任何理由了。

蔷薇花饰物

萤在干草树枝上结束战斗,使它的俘虏逐渐失去知觉,然后,在这个很危险的地方将猎物就地处理掉,也就是完全吃掉。因此,萤获得猎物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萤在解决蜗牛的时候又是怎么一种特殊的情形呢?它真的是在吃吗?是否先要将蜗牛分成小份,或者切成细碎的颗粒,然后慢慢地体会进食的愉悦呢?我认为,它并不是用这样普通的方式来处理的。何以见得呢?因为我从未在萤的体内发现哪怕一块小小的颗粒状物体。很显然,萤使用的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狭义的吃的方式,而是采用另外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它把蜗牛变成一种稀薄的肉粥,然后再饮用这种粥达到饱腹的目的,正如蝇吃那些小幼虫时做的那样:先将食物弄成流质食品,然后再大快朵颐。

下面我们再仔细地了解一下它的处置手段吧。首先是麻醉,萤会先使蜗牛失去知觉,即使这个蜗牛再大也无法抵挡萤的手段。然后萤会先吃掉蜗牛的四分之一,其他昆虫也陆陆续续地跑来。它们会与主人和平相处,聚在一起享用美食。两三天以后,如果你把蜗牛的身体翻过来,让它的壳朝下,它体内的东西就会像汤羹一样流出来。这时,萤才开始食用。萤所喝的其实是别的昆虫吃剩下的东西。一只蜗牛就这样被许多昆虫分享了。

事实显而易见,萤经过几次“扭”的动作,对蜗牛咬了几下,蜗牛肉就变成了肉粥。然后,许多客人跑来与它一起享用美食。这些客人慢慢地将蜗牛吃掉,而且用自己的消化素将它化为汤,方便萤去吸食。这说明萤的嘴十分柔软。当它用毒牙为蜗牛注射毒素的时候,同时也会注入其他物质,使蜗牛的肉变为流质。这样就可以让流质适应萤的软嘴,让它吃起来省时省力。

蜗牛在我的玻璃瓶里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所以它仍然非常谨慎。当它爬到瓶子顶部的时候,那瓶口却被玻璃片盖住了。于是,它为了能在那儿休息时更有安全感,就用它特有的黏液,把自己粘在玻璃片上。这样就会既稳固又安全。但它一定要多用点儿黏液,如果黏液不够多就会非常危险。因为有可能只要它轻轻动一下,就会从玻璃片上掉下来,摔到瓶底。

萤为了弥补它腿部、足部力量的不足,会借用一种爬行器爬到瓶子的顶部。它会先观察一下蜗牛的动静,然后判断出能让它落脚的地方。最后,突然轻轻一咬,就让对方失去了知觉。这些都是在瞬间完成的。于是,萤开始抓紧时间制作它的肉粥,这是它接下来几天内的口粮。

萤在迅速进食之后,已经酒足饭饱了,而剩下的只是空空的蜗牛壳。但这个壳仍然粘在玻璃片上,并没有掉下来。是黏液让壳留在了原地。那个死去的隐士没有任何反抗,就这样不知不觉被杀死,成了别人的饕餮大餐。在它遇袭的地方,体液在慢慢流干,只剩下一个空壳。这足以说明,萤的麻醉式咬伤,是多么有效。所以说,萤处理蜗牛的方法是十分巧妙的。

如果萤想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爬到高悬在半空中的玻璃片上,或者爬到干草上,它必须长有一种特别的爬行足或其他有利的器官,保证它不会在碰到猎物之前从空中掉下来,从而白费工夫。显然,它现有的这种笨足根本不能胜任,所以它必须拥有辅助工具。

在放大镜下认真观察萤,就会发现萤确实有这种特别的器官。大自然在创造生命时既公正又认真,并没有忘记赐给各种生灵必备的工具。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见萤的身子下面、靠近尾巴的地方,有一块小白点儿。这块小白点儿是由十多个又短又小的细管或指头组成的。这些东西时而聚在一起,时而开成蔷薇花形。这结构精细而形状突起的指头,为萤提供了帮助,使它能够紧紧地贴在光滑的表面上,而且还能帮助它向前爬行。如果萤想把自己固定在玻璃片上,或者干草上,它就会像蔷薇花一样,最大程度地张开这些指头。萤就是利用它特殊的黏着力把自己固定在想要停留的地方的。而当它打算爬行的时候,它就会用那些指头相互交错、伸缩。看起来就像萤在危险的地方自由移动一样。

萤身上那些蔷薇花形的指头是没有节的,但它们却能向四周灵活转动。事实上,说它们像指头,不如说它们像细管子,这样的比喻更恰当;假如说它们像指头,却没有办法拿起某样东西,它们只拥有黏着力。它们除了可以帮助萤附着在危险的地方和爬行以外,还有第三个作用,它们也是海绵和刷子。在萤饱餐后的休息时间里,这些小刷子会自动运作起来,在头部和身上做着清扫工作,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地方,既方便又干净。它可以如此轻松地利用这个器官,主要是因为那些刺有巨大的韧性,用起来得心应手。我们可以断定,它是一种喜欢干净的虫类。从它那兴致勃勃的表情来看,它很愿意主动清理个人卫生。刚开始,我们会想:它为什么这样小心翼翼地讲究个人卫生呢?答案很简单,把蜗牛做成肉粥,而且连续食用几天的时间,肯定会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所以在饱餐后,给自己作个全身清洁,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它的灯

如果萤的本领只是用那种亲吻般的动作——扭几下进行麻醉,那它的名字就不会这样路人皆知了。所以,它肯定还有其他动物缺少的特殊才能,例如特异功能之类的。但它到底还有什么特殊才能呢?

人们都知道萤的身上有一盏灯。它会在漆黑的夜里为自己点亮这盏灯,照亮前方的路。这就是它的成名之处。

雌萤的这个会发光的器官,长在它身体的最末三节。这三节的前两节,都是每一节的下面发光,形成了一个宽宽的节形。而第三节的发光处比前两节的小很多,只有两个小小的点,发出的光可以从背面透过来,所以这只小虫的上下面都可以看到光。这些宽带和小点散发着淡蓝色的明亮光芒。

雄萤与雌萤不太一样。雄萤只有雌萤所有灯中最小的那盏灯,也就是说,只有尾部最后一节的两个小点。所有的萤,都有这两个小点,在它们还是蛴螬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利用这两个小点发光了。随着萤的生长,这两个小点也随之变大。这两个小点不论在身体上边,还是身体下边,都是可以经常看到的。但是雌萤独有的那两条宽带子则不一样,它们只能在下面发光。这是雄萤和雌萤最主要的区别。

萤火虫

我曾经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过这两条光带。萤的表皮上有一种白色涂料,形成了极细的粒状物质。这就是光源。在这些物质附近,还分散生长着一种更奇怪的器官。它们都长着短干,上面还长着很多细枝。这样的枝干分布在发光体上面,有时还会伸到里面去。

我知道光就是在萤的这些呼吸器官中产生的。世界上有某些物质,与空气混合以后,就会发出光亮,甚至会燃烧并产生火焰。人们把这种物质称做“可燃物”。这种物理现象被称为“氧化作用”。萤的灯就是因为产生了氧化作用才发光的,那些像白色涂料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是经过氧化作用后的残留物质。氧化作用所需的空气,是由与萤的呼吸器官相连接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但还没有人能够知道,那些发光体究竟是什么。

但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另一件事——萤可以控制自己身上发出的光。说准确一些,就是它可以把自己身上的光调亮一点儿、关小一点儿,或者熄灭。

这个聪明的小家伙是怎样调节自身的亮光的呢?经过仔细观察,我了解到如果进入萤身上细管的空气多了,它就会发出比较亮的光;如果萤不高兴了,不再向细管中输送空气,那么光就会变暗,甚至于熄灭了。

有些来自外界的刺激也会对这个细管产生一定的影响。萤身后最末一节的两个小点,即使受到细微的干扰,也会马上熄灭。我深受其害,每次我想抓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时,它们就会和我玩起捉迷藏的游戏。前一秒,我明明看见它们在草丛中盘旋、发光,当我走路时一不小心发出轻微的声音,或者碰到了一些枝条,这些小亮光立刻就消失不见了,这些小虫子也随之消失了。于是,我没有捉到它们,结果又是一场空。

但雌萤的光带却不会因为受到强烈的惊吓而变暗或熄灭。例如,将一只雌萤放在一个空气可以自由流通的铁笼子里。然后我们在铁笼旁边打上一枪,它竟然对这种巨大的爆破声没有任何反应。雌萤好像什么也听不见,也许它听到了,只是不想搭理我们。它的光亮和以前一样,没有任何变化。于是,我又做了其他实验:用树枝吓唬它,用冷水泼它。但这些实验都失败了——这些刺激完全没用,一盏灯都没灭,最多就是光亮略微停了一会儿。可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多。然后我又用烟斗向铁笼里吹了一阵烟。这次,光亮停止的时间变长了,但烟雾散尽后,光亮又和以前一样了。就算你把它放在掌心里,轻轻捏一下,它的亮光也不会减少太多。总之,到现在我依然无法使它的光亮彻底熄灭。

从各个方面来说,萤确实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发光器官,可以随意让它更亮、更暗、熄灭。但我相信在一些未知的环境里,它也会失去这种控制能力。如果我们从它发光的部位割下一块皮,将它放在玻璃瓶或试管里。那么,就算这块皮不能再发出像在活萤身上那样的亮光,至少也能够发出一点光来。因为,这个发光体是不需要任何生命来维持的,只要发光的外皮直接与空气相接触,就可以发生反应了。所以,气管中是否有流通的氧气,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将发光的外皮放在烧开的水里,因为烧开的水里不含有任何空气,因此发出的光会慢慢熄灭。这就可以充分证明,萤的光是氧化作用的结果。

萤发出的光是白色且柔和的光芒,而且不会刺激到人们的眼睛。这种光会让人联想到月亮上飘落的漂亮的小白花,像诗中所描述的那样温馨。虽然这光芒绚丽多彩,但它也是十分微弱的。我们在黑暗中,只使用一只萤照亮油印的字,我们会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字母,甚至能看清很短的单词。但如果我们的视线超过这狭小的光亮范围,就一片漆黑了。这种散发着暗光的灯,会使读书人很快感到厌倦。

然而,这些本来应该光明正大的小昆虫,事实上却是一群阴暗的家伙。它们完全没有家庭概念。家庭对它们来说,是无关痛痒的。亲情对它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它们走到哪儿,就把卵产在哪儿,有时产在地面上,有时则产在草叶上。不管何时何地,它们都会随意繁殖后代,简直是四海为家。而且它们只负责产卵,不负责关于后代的其他问题,就这样任由子孙后代自生自灭去了。

萤,从出生到死亡,一直都会发光,连它们的卵也会发光,幼虫也是这样。当寒潮来袭的时候,幼虫就会钻到地底下,但是钻得不深。如果我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就可以看到它们依然在发光。就算在地底下,它们也会为自己留一盏明亮的希望之灯! tyMJPnr8H9iNwn6zhES2TSI9m9U4AJtj+fWN1jTYiwa6mtUJ+R9jB+kEdZKEd8I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