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技巧是指驾驭语言的巧妙技能。
在人际往来的过程中,如果想成功地传递正确讯息,难免少不了言语技巧的运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讲究技巧最主要的是选择最适当的形式把真意表达出来。”可见,言语技巧的根本点,在于选择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以期能更好地表意传情。
言语技巧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长久的生活历练和思想、文化修养。
(2)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掌握。
(3)对当时场合、情境的洞察。
在实际运用语言时,由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根据实际的情境,达到表达内容与其形式呈现完美统一的关系。显然,所谓的言语技巧,一方面不能把它看成是无往不利的捷径之一,但另一方面又应该看到凡称得上成功运用言语技巧的例子,必然都是随情应景、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的结果。
长期的经验积累告诉我们,言语技巧之所以逐渐为人们所熟悉而乐用,是因其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表达方式,只要随情应景地加以恰当运用,对于提升你的人缘魅力、沟通能力,将有很大的裨益。
下面有一个关于随情应景的小故事:
绍兴新来一位姓乌的县官,虽颇有文采,但却十分骄矜,听说当地名士徐文长学问过人、能言善对,他很不服气。
有一次,他邀请一些乡绅来府里做客,而徐文长也受邀在其中,他便想趁机加以刁难。
席上,乌县令趁着酒兴,出了一个上联要徐文长对,联曰:“二人土上坐。”徐文长听了知道难对,因坐字拆开是两个人一个土字,不过还难不倒他,他当即对出下联说:“一月日边明。”
乌县令又出:“八刀分米粉。”这联更难对了,八刀相拼是分,分和米相和是粉,下联势必也要这样相拼相合。众人都望着徐文长,看他接下来要如何对法,然而,徐文长只略加思索,便不急不徐地对曰:“千里重金锺。”
乡绅们听了无不称妙,乌县令又出一对:“海晏河清,王有四方当做国。”
徐文长看着室外的冬景对道:“天寒地冻,水无二点不成冰。”
乌县令听了,也暗暗佩服水字加二点成冰对得好,但他还不肯罢休,他说:“这次我再出一联,对不出要罚酒三杯。”徐文长笑道:“如果对出又怎样呢?”“也罚我三杯。”
乌县令说着又出了上联:“笑指深林,一犬眠竹下。”
徐文长应声对道:“闲看幽户,孤木立门中。”
乌县令无奈,只好饮下罚酒三杯。本来事情这样结束,也恰到好处,可偏偏乌县令不服输,一定要压倒徐文长。这时,门外一个满脸麻子的仆人踏雪送酒进来,因他脚穿钉鞋,故在雪地上留下一个个有如麻子的圆点,乌县令便不假思索即景出一上联:“钉鞋踏雪变麻子。”
徐文长听了,很替那家仆抱不平,心想:你出对难我倒无妨,可侮辱人实在不应该,既然这样,我也不用客气。他抬头看见乌县令年纪轻轻,身穿大狐裘,扬扬得意地自斟自饮,就随口对道:“皮裘披身装畜生。”徐文长下联一出口,满堂一阵哄笑,乌县令下不了台,顿时恼羞成怒。这时,正巧一只老鼠穿堂而过,他急中生智,忙走到徐文长跟前说:“徐老先生,我再出一联给您老对对。”随后念道:“鼠无大小皆称老。”
徐文长一听就知道他不怀好意,心想:你身为县令,既然不知自爱,那我何必要顾及你的面子。于是他拱手赔笑说:“乌县令,我斗胆对下联了!”这时众乡绅见他们刀去剑来,早已坐不住了,但又不想离去,只听徐文长对道:“龟有雄雌总姓乌。”
至此,乌县令满脸羞愧,无言以对,只好假装酒醉,拂袖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