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1]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 [2] 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3] 。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4]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5]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 [6] ;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7]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8]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9]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 [10] ;端络经脉 [11] ,会通六合 [12] ,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 [13] ,皆有所起,分部逆从 [14] ,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 [15] ,在人为道 [16] ,在地为化 [17]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 [18] ;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19]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 [20] ,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 [21] ,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 [22] ,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 [23] ,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 [24] 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 [25] ,而知病所主;按尺寸 [26] ,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1]纲纪: 纲领,要领。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总持为纲,分系为纪。”

[2]神明之府: 自然万物的变化的根本。神明,是指自然万物的变化莫测;府,藏聚之所。《素问吴注》:“阴阳不测谓之神,神之昭昭谓之明”;《类经》:“神,变化不测也。明,三光(指日月星)著象也。府,所以藏物也。”

[3]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对于此句,各家说法不一,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认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皆为阴阳的正常规律。第二,认为阳生阴长为阴阳之治,阳杀阴藏为阴阳之乱。

[4]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马莳注曰:“有云而后有雨,则雨虽天降,而实本之地气所生之云也,故雨出地气。有雨之降而后有云之升,则云虽地升,而实本之天气所降之雨也,故云出天气”,说明了阴阳互根,阴阳相互转化。

[5]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这里的清阳指人体各器官赖以发挥功能的精微物质中的轻清者,浊阴指其中的重浊者。上窍,指头面的耳、鼻、口、目七窍;下窍,指前后二阴。

[6]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 这里的清阳指布达体表的阳气,浊阴指五脏所藏的精血津液。

[7]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这里的清阳,指饮食物消化后的精微,浊阴,指食物中的糟粕。

[8]濡泻: 湿邪伤脾而导致的泄泻。

[9]飧泄: 饮食不消化的泄泻。

[10]列别藏府: 分辨各脏腑的性质,并将其归类。列,罗列;别,辨别。

[11]端络经脉: 理清个经脉的分布走向。端络,于列别、会通意思相近,这里的意思为理清头绪。

[12]会通六合: 了解十二经脉表里相合的关系。会通,这里作融会贯通解;六合,这里指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足少阳与足厥阴为二合,足阳明与足太阴为三合,手太阳与手少阴为四合,手少阳与手厥阴为五合,手阳明与手太阴为六合。

[13]溪谷属骨: 大小肌肉与骨骼的连接。《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属骨,与骨相连接。

[14]分部逆从: 皮部浮络的气血循行有逆有顺。分部,指皮的分部。逆从,逆顺。张志聪:“分部者,皮之分部也。皮部中之浮络,分三阴三阳,有逆有顺,各有条理也。”

[15]其在天为玄: 阴阳的变化,在自然界是幽远奥妙的。其,指阴阳的变化;玄,幽远深奥。

[16]在人为道: 道,规律,即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人的生命活动遵循这些规律,所以说在人为道。

[17]在地为化: 阴阳的变化,在地能化生万物。化,化生,变化。张介宾:“凡自无而有,自有而无,总称曰化。”

[18]热伤皮毛,寒胜热: 依据《太素》改为“燥伤皮毛,热胜燥。”

[19]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按《太素》应为“寒伤骨,湿胜寒;咸伤骨,甘胜咸。”

[20]俛仰: 俯仰。

[21]烦寃: 心中烦闷。寃,张介宾注:“郁而乱也。”

[22]七损八益: 诸家说法不一,尚无定论。杨上善认为阳胜八症属实,为八益,阴胜七症属虚,为七损;《上古天真论》有“女子二七天癸至……丈夫二八天癸至……”关于男女生育功能发展的论述,有人据此以女七男八立论;有人从阴阳立论,认为七为阳数,八为阴数;也有认为七损八益指房中之术。

[23]八纪: 八节之纪,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主要节气。

[24]六经: 三阴三阳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经。

[25]权衡规矩: 指与四时相应的脉象。马莳:“春应中规,言阳气柔软如规之圆也;夏应中矩,言阳气强盛如矩之方也;秋应中衡,言阴升阳降,高下必平;冬应中权,言阳气居下,如权之重也。”

[26]尺寸: 尺,指尺肤,即前臂皮肤,寸,指寸口脉。

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法则,是世间万物运行的总纲领,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是事物产生和消亡的本原,是万物无穷变化的动力。治疗疾病时,一定要审察其发病的根本。阳气清轻,聚集于上而成为天,阴气重浊,聚集于下而成为地。阴气安静,阳气躁动;阳主生发,阴主生长,阳主肃杀,阴主闭藏。阳化生力量,阴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凝结会产生浊阴,热气发散能产生清阳。在人体中,如果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反而下沉,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而泄泻;浊阴之气不能下降反而上壅,就会发生胸膈胀满的病症。这都是由于阴阳的升降运动反常而引发的疾病。

所以清阳之气上升而成为天,浊阴之气下降而成为地;地气蒸腾而上升成为云,天气凝聚降落成为雨,雨来源于地气,云源自于天气。在人体,清阳之气上升而荣养上窍,浊阴之气下降而滋养下窍;清阳之气布散在皮肤腠理,浊阴之气内藏于五脏;清阳之气充实于四肢,浊阴之气则归入六腑。

以水火的属性来分,水属阴,火属阳;以饮食药物的气味来分,气属阳,味属阴。饮食五味可以滋养形体,形体可以产生元气,饮食物的精气可以滋养人的阴精,阴精又能通过气化作用转化为元气;也就是说,阴精靠吸收饮食之气而生成,形体靠饮食五味来滋养,元气的气化功能将饮食精华转化为阴精,进而滋养了形体。如果饮食不节,气味太过,会反过来伤害形体和阴精,阴精会转化为气,而元气也会因饮食五味的失调而受损。

阴味由下窍排出,阳气荣养上窍。饮食药物的气和味中,味属阴,味厚的属于阴中之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气属阳,气厚的属于阳中之阳,气薄的属于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泻下作用,味薄的有疏通作用,气薄的有发散功能,气厚的有生热功效。阳火亢盛,就会使元气虚弱,阳火平和,能使元气旺盛;因为阳火过度亢盛会消耗元气,而元气需要依靠平和的阳气来温煦,所以说亢盛的阳火会耗散元气,温和的阳火则能够增强元气。气味中,辛味、甘味,具有发散作用,属阳,酸味、苦味,具有催吐泻下作用,属阴。

阴阳应保持平衡,如果阴气偏盛,阳气就会受到损害,阳气偏盛,阴气也会受到损害。阳气偏盛,会导致热证,阴气偏盛,则会出现寒证。寒到极点会转化为热,热到极点会转化为寒。寒邪会损害形体,热邪会损害气分,气分受损就会产生疼痛,形体受伤就会引起肿胀。所以,先痛后肿的,是气分受到损害而后影响到形体;先肿后痛的,是形体受到损害而后影响到气分。

风气太盛,就会引起肢体震颤;热气过盛,就会引起红肿;燥气太过,就会引起失水;寒气过盛,就会引起浮肿;湿气太过,就会导致泄泻。自然界有四时和五行的变化,促使万物的生、长、收、藏,并产生寒、暑、燥、湿、风的变化。人体有五脏,化生出各自的脏气,五脏精气能够化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因此喜怒等情志变化会损伤脏气,寒暑等外邪入侵会伤害形体。突然大怒会损伤阴气,突然大喜会损伤阳气。如果气机逆乱上行,充满经脉,神气就会浮越而离开形体。如果对喜怒等情志不加以控制,或寒暑等外邪太过强盛,生命的根本就不会牢固。阴极会化为阳,阳极会化为阴。

所以说,如果人冬季被寒邪所伤,春季就容易得温病;春季被风邪所伤,夏季就容易发生飨泄;夏季被暑邪所伤,秋季就容易得疟疾;秋季被湿邪所伤,冬季就容易咳嗽。

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期的圣人,研究人体形态,辨别区分人体脏腑,理清各条经脉分布走向,了解十二经脉表里相合关系;每个穴位都有一定的部位和名称;大小肌肉与骨骼的连接,都有各自的起点;皮部浮络的气血循行有逆有顺,都各有法则;四时阴阳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人体的内部和外部,都有表里对应的关系。这些说法是正确的吗?

岐伯回答说:东方产生风气,风气能荣养木气,木气产生酸味,酸味养肝,肝气生养筋,筋能生养心,肝气与目相通。阴阳在自然界的变化是深远奥妙的,在人表现为生命活动,在地表现为万物的化生,万物化生出五味,人的生命活动产生出精神意志,自然深远奥妙的力量产生出各种莫测变化。这些变化,在天表现为风,在地为五行中之木,在人体为筋,在五脏为肝,在五色为青,在五音为角,在五声为呼,病变时表现为握拳,在七窍为目,在五味为酸,在情志为怒。怒气可以伤肝,而悲能抑制怒气;风可以伤筋,而燥能够抑制风;酸味可以伤筋,而辛味能够抑制酸。

南方产生热气,热到极点能产生火,火气产生苦味,苦味滋养心脏,心气能化生血液,血能濡养脾,心气与舌相通。它的变化在天表现为热,在地为五行中之火,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徵,在五声为笑,病变时表现为忧愁,在七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为喜。大喜伤心,而惊恐能够抑制喜悦;太过灼热则会伤气,寒冷能够抑制热;苦味可以伤气,但咸味能够抑制苦味。

中央产生湿气,湿气能使土气生长,土气产生甘味,甘味滋养脾脏,脾气滋养肌肉,肌肉养肺,脾气与口相通。它的变化在天表现为湿,在地为五行之土,在人体为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病变时表现为干呕,在七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为思虑。思虑伤脾,而怒能抑制思虑;湿气伤肉,而风能抑制湿气;甘味可以伤肉,而酸味能够抑制甘味。

西方产生燥气,燥能使金气旺盛,金气产生辛味,辛味滋养肺,肺气濡养皮毛,皮毛能养肾,肺气与鼻相通。它的变化在天表现为燥,在地为五行之金,在人体为皮毛,在五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音为商,在五声为哭,病变时表现为咳嗽,在七窍为鼻,在五味为辛,在情志为忧。忧虑伤肺,而喜能抑制忧;热能损伤皮毛,而寒能抑制热,辛味能伤皮毛,而苦味能抑制辛味。

北方产生寒气,寒气生水,水气产生咸味,咸味滋养肾,肾气滋长骨髓,骨髓能养肝,肾气与耳相通。它的变化在天表现为寒,在地为五行之水,在人体为骨,在五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五声为呻,病变时表现为战栗,在七窍为耳,在五味为咸,在情志为惊恐。惊恐会伤肾,而思虑能够抑制惊恐;寒能伤血,而湿能抑制寒;咸味伤血,而甘味能够抑制咸味。

所以说:天地由万物的升降而成,阴阳是气和血的相对属性,气为阳,血为阴;左右是阴阳运行的道路,水火是阴阳的征兆,阴阳是万物产生的本源。所以说:阴潜藏在内,替阳镇守于内,阳在外运行,为阴的使役。

黄帝说:如何取法阴阳变化的规律用于疾病的诊治呢?

岐伯回答说:阳气偏盛则身体发热,腠理闭合,喘急气粗,身体前俯后仰,身体发热而不出汗,牙齿干燥,心烦郁闷,腹部胀满,这是死症,冬天还能忍受,夏天则难以支持。阴气偏盛身体则会发冷,但会出汗,身体常常寒凉并不时打寒战,寒气盛会导致手脚冰凉,进而导致腹部胀满,这是死症,撑得过夏天却过不了冬天。这是阴阳偏盛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

黄帝问:如何调和阴阳呢?

岐伯说:懂得七损八益的养生之法,就能保持阴阳调和,不懂得这个方法,就会提早衰老。人到了四十岁,阴气会自然减半,行动能力开始衰退。到了五十岁,身体就会变得笨重,耳不聪,目不明。到了六十岁,阴气虚弱,肾气大衰,九窍功能衰退,人体下虚上实,常常流鼻涕眼泪。所以说:懂得养生的人,身体就能保持健康强壮,不懂得养生的人,就很容易衰老,因此,虽然同样得到天地阴阳之气的滋养,结果却有强弱的差别。聪明的人能够掌握内在的阴阳这种共性,愚笨的人只会看到表面的强弱不同,愚笨的人不懂调和阴阳而真气常常不足,聪明的人善于调和阴阳而真气常常有余。真气有余则耳聪目明,身轻体健,即使年老也能保持身体强健,年青的就更加强壮了。圣人淡泊无为,安享恬淡的生活,顺从自己的喜好,所以能够长寿不老,尽享天年,这是圣人的养生之道。

西北方天气不足,因此西北方属阴,因而人右边的耳目不及左边的灵敏。东南方地气不足,因此东南方属阳,而人左边的手足不及右边的强壮。

黄帝问道:为什么会这样?

岐伯回答:东方属阳,(人南面而立,左东右西)左边也属阳,阳性向上,所以人体的精气都聚集在上部,形成上实下虚,导致左边的耳目灵敏而手脚不灵活。西方属阴,右边也属阴,阴性向下,所以人体的精气都聚于下部,形成下盛上虚,致使右边的耳目不够灵敏而手脚灵巧。因此,当同时受到邪气侵犯时,上部是右边较严重,下部是左边较严重,这是由于天地阴阳之气不全,使邪气乘虚而留在人体。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的纲纪,地有五行的规律,因此天地是万物生化的根本。轻清的阳气上升于天,重浊的阴气下归于地,所以天地万物的运动或静止都是以阴阳的莫测变化为准则,这样才能使万物生、长、收、藏,周而复始。只有贤明之人懂得取法于自然,在上配合天气以养头,在下类比地气来养足,在中依照人气以养五脏。天气与肺相通,地气与咽喉相通,风气与肝相通,雷气与心相通,谷气与脾相通,雨气与肾相通。六经犹如大河,肠胃好比大海,九窍是水气灌注的场所。以天地自然来类比人体的阴阳,那么人体的阴液经过阳气的宣发而成为汗液,就好比自然界的雨,阳气的运行就像天地间的风,暴怒发作就如同雷霆,上逆之气就像阳火的升腾。所以说,调养身体时,若不取法于天地自然的道理,疾病就会发生。

外邪侵袭人体,就像暴风雨一样急速。所以善于治病的医生,当邪气进入皮毛时就开始治疗;稍差的,当邪气进入肌肤时开始治疗;再差的,当邪气进入筋脉时开始治疗;再差的,当邪气侵入六腑时才给予治疗;更差的,等到邪气深入五脏时才给予治疗。等到邪气深入五脏的时候再治疗,病情已经十分严重,难以治愈了。所以自然界的邪气侵入人体时,就会使五脏受损;饮食的寒热邪气侵犯人体,就会使六腑受损;地的湿气侵犯人体,就会使皮肉筋脉受损。

善于运用针刺治疗的人,懂得通过针刺阴分,诱导阳分的邪气,针刺阳分,诱导阴分的邪气,针刺右侧来治疗左侧疾病,针刺左侧来治疗右侧疾病;以自身的正常状态为标准,对比出病人的异常情况,通过表面的症状推测出内在的病理变化,判断病情的虚实;病症轻微时就知道病邪所在,以此来治疗,就不会延误病情了。

善于诊断疾病的人,通过诊察体色和脉搏,首先辨明疾病的阴阳属性;观察颜色的清浊,就可以知道疾病发生的部位;观察病人的呼吸,倾听病人的声音,就能知道病人的痛苦所在;诊察四时脉象的变化,就可以知道病变所在的经络脏腑。切按尺肤和寸口脉,诊察脉象的浮沉滑涩,从而得知疾病产生的部位;用这种方法诊断就不会出差错,治疗也不会有过失了。

所以说:疾病初起时,用针刺治疗就可以痊愈;病邪强盛时,等到它衰退时再开始治疗,才能有效。病情轻微时,用发散的方法治疗,病情严重时,使其逐步减轻,正气衰弱时,用补益的方法来治疗。形体衰弱的,应该温补益气;阴精不足的,应该用厚味的药物来滋补。病邪在上焦的,用吐法使邪气从上部排除;病邪在下焦的,用通利二便的方法来排出;病邪在中间,引起心下胀满的,用消导的方法使其在体内化解;有实邪的,应该用药液熏蒸浸渍身体使病人发汗来排出邪气;邪在皮肤,可以用发汗的方法将邪气发散出去;卫气剽悍导致的腠理不固、汗出不止的疾病,应该安抚卫气,收敛肌表以达到止汗的目的;对于实症,要用发散或泻下的方法来治疗。审察疾病的阴阳属性,以辨别其柔刚,阳病可以从阴分来治疗,阴病可以从阳分来治疗。辨明病邪是在血分还是在气分,有针对性地给予治疗,血瘀淤滞的应该用放血疗法,气虚的应该用补气的方法来治疗。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或现象以及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概括。

一般来说,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事物属于阳,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阴暗的事物属于阴。在中医领域,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或功能属于阳,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或功能属于阴。

对人体而言,体表属阳,体内属阳;腹为阴,背为阳;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血为阴,气为阳;功能和物质相对而言,功能属阳,物质属阴。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精与阳气保持着对立、协调、统一关系的结果。阴阳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阴阳维持相对平衡,保证了人体的各项功能正常进行。如果阴阳出现偏盛或偏衰,即“阴阳失调”,就会发生疾病。疾病的发生是由于病邪作用于人体,与人体正气相争,导致机体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生理功能失常,甚至脏腑组织受损的结果。

不论疾病如何错综复杂,其本质都是阴阳失调。因此治疗疾病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阴阳的平衡。阴阳偏盛的,要“损其有余”;阴阳偏衰的,“补其不足”,即“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UhUkdLaBjwgzBE5ByKf2tCO93zMxguBHMA60ll0q279ZIj1dZ1BaHIg5zTZ1ndM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