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藏生成篇第十

心之合 [1] 脉也,其荣 [2] 色也,其主 [3] 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 [4] 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 [5]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故色见青如草兹 [6] 者死,黄如枳实 [7] 者死,黑如炲 [8] 者死,赤如衃血 [9] 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 [10] 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 [11] 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12] ;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 [13]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色味当五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 [14]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 [15] 十二分,小溪 [16] 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 [17] ,欲知其始,先建其母 [18] 。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 [19] ,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月真>胀,支鬲胠胁 [20] ,下厥上冒 [21] ,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赤,脉之至也,喘 [22] 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 [23] ,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凡相五色之奇脉 [24] ,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1]合: 配合。

[2]荣: 荣华,指五脏的精华在外的表现。

[3]主: 受制约的意思。

[4]泣: 通“涩”,凝滞。

[5]胝: 指皮肉粗厚而皱缩。

[6]草兹: 死草的颜色,干枯灰暗的青色。

[7]枳实: 中药,颜色青黄,干枯而没有光泽。

[8]炲(tái): 煤烟凝成的黑灰。

[9]衃(pēi)血: 即死血,颜色红黑。

[10]翠羽: 翠鸟的羽毛,颜色青翠而有光泽。

[11]缟: 即生绢,颜色白而质地薄。

[12]绀: 青中泛赤的丝织品。

[13]栝楼实: 即栝蒌实,黄色。

[14]八谿: 指四肢的八大关节处,即两肘,两腋,两腘,两髀。这句话的意思是脉、髓、筋、血、气在四肢八大关节处汇聚出入,从早到晚,毫不间断。

[15]大谷: 指人体的十二个大的关节,即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类经》:“大谷者,言关节之最大者也,节之大者,无如四支,在手者肩肘腕,在足者髁膝腕,四支各有三节,是为十二分,分,处也。”

[16]小溪: 指肌肉间的小的间隙,即腧穴。

[17]诊病之始,五决为纪: 诊病的首要法则是以诊察五脏的经脉为纲纪。始,首要法则;五决,五脏的经脉脉象。

[18]欲知其始,先建其母: 要想了解五脏的经脉,首先要明确各脏脏气的阴阳虚实等情况。其母,指五脏病变的机理。

[19]徇蒙招尤: 眼睛昏花,身体摇晃不定。徇,通“眴”,蒙,通“矇”,徇蒙,指视物昏花不清;尤,与“摇”通,招尤,指摇晃不定。

[20]支鬲胠胁: 支撑膈、胠、胁等部位。支,支撑,鬲,即膈,腋下为胠,胠下为胁。

[21]下厥上冒: 下厥,指气血上逆而造成四肢厥冷;上冒,指浊气不降而胸腹胀满。

[22]喘: 指脉搏搏动急速。

[23]弹: 指脉搏搏击手指。

[24]之奇脉: 这三个字是衍文。

与心相合的是脉,心的荣华表现在面色,制约心的是肾;与肺相合的是皮,肺的荣华表现在毛,制约肺的是心;与肝相合的是筋,肝的荣华表现在指甲,制约肝的是肺;与脾相合的是肉,脾的荣华表现在唇,制约脾的是肝;与肾相合的是骨,肾的荣华表现在发,制约肾的是脾。

因此,过量摄入咸味食物,会使血脉凝涩,血液运行不畅,面色发生改变;过量摄入苦味食物,会使皮肤枯槁,毛发脱落;过量摄入辛辣食物,会造成筋脉拘紧,爪甲枯干;过量摄入酸味食物,会导致皮肉粗糙变厚而皱缩,嘴唇干燥起皮;过量摄入甜味食物,会导致骨骼疼痛,头发脱落,这就是饮食五味的偏嗜造成的损害。因此,心喜欢苦味,肺喜欢辛辣,肝喜欢酸味,脾喜欢甘味,肾喜欢咸味,这是五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面色出现死草般暗的青色,为死症;出现枳实样的青黄色,为死症;出现煤烟般的黑色,为死症;出现死血般的红黑色,为死症;出现像枯骨一般的白色,为死症,这是五色表现为死症的情况。面色出现翠鸟羽毛般的青色,鸡冠一样的红色,蟹腹般的黄色,凝固的猪油一样的白色,乌鸦羽毛一样的黑色,都是有生气的表现,这是五色表现为有生机,病人预后良好的表现。心有生气,表现的面色像白绢包裹朱砂;肺有生气,表现的面色像白绢包裹着粉红色的丝绸;肝有生气,表现的面色像白绢包裹青色丝绸;脾有生气,表现的面色像白绢包裹栝蒌实;肾有生气,表现的面色像白绢包裹紫色丝绸,这是五脏的生气在外的表现。

色、味分别与五脏相应:白色和辛味对应肺,赤色和苦味对应心,青色和酸味对应肝,黄色和甘味对应脾,黑色和咸味对应肾。因此白色对应皮,赤色对应脉,青色对应筋,黄色对应肉,黑色对应骨。

脏腑精气通过各条脉络向上注入目,所有的精髓都属于脑,所有的筋都与骨节连接,所有的血液都归属于心,所有的气都归属于肺,而这些脉、髓、筋、血、气朝夕出入的场所就是人的四肢及八个大关节。所以当人静卧睡眠时,血液回归肝脏,因为肝开窍于目,所以肝得到血的濡养眼睛就能够看见东西,足得到血的濡养就能够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濡养就能够握住东西,手指得到血的濡养就能够拿东西。如果人刚睡醒就外出受风,血液就会凝滞;如果发生在皮肤,就会引发痹证;如果发生在血脉,会导致血行涩滞;发生在足部,就会导致四肢逆冷。这三种情况,都是由于血液不能返回孔穴,才会导致痹厥等症的发生。人的全身有大谷十二处,小溪三百五十四处(十二俞除外),这些都是卫气留止的部位,也是邪气客居的场所,沿着这些地方施行针刺和砭石,就能够祛除邪气。

诊断疾病的首要法则是以诊察五脏的经脉为纲纪,要想了解五脏经脉的情况,首先应该确定五脏精气的阴阳虚实。五决,就是指五脏的经脉。因此头痛、巅顶疾病,属于下虚上实,病变在足少阳和足太阳经,严重时可传至肾脏。视物模糊不清,身体摇晃不定,眼花耳聋,属于下实上虚,病变在足少阳和足厥阴经,严重时可传至肝脏。腹部胀满,支撑胸膈胠胁,属于气逆上犯,病变在足太阴和足阳明经。咳嗽气喘,胸中气逆,病变在手阳明和手太阴经。心烦头痛,胸膈不适,病变在手太阳和手少阴经。

脉象的大、小、滑、涩、浮、沉可以通过医生手指辨别;五脏的生理病理等表现于外的征象,可以借助相类事物推断出来;与五脏相对应的声音,能够通过意会而辨别;对五色变化的诊断,能够凭借眼睛观察出来。医生在诊病时,如果能够将脉象、气色结合起来分析,就能对疾病有较全面的了解。

如果面色发红,脉来急速而且坚实,就可以诊断为邪气积聚中脘,常常妨害饮食,这种病是心痹,是由于外邪侵袭,思虑过度以致心气虚弱,外邪乘虚而入而导致的。

如果面色发白,脉来急速而浮,属于上虚下实,病人常出现惊恐,邪气郁积在胸中,肺气虚而引起气喘,这种病是肺痹,伴随寒热症状,常常由于醉酒行房而发病。

如果面色发青,脉长而左右搏击手指,说明邪气积聚在心下,支撑胠胁,这种病为肝痹,病因是受到寒湿邪气的侵袭,与疝气的病理相同,症状有腰痛,足冷,头痛。

如果面色发黄,脉大而虚,说明邪气积聚在腹中,有逆气产生,病名为厥疝,女子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病大多由于四肢剧烈活动出汗,又受了风邪而导致的。

如果面色发黑,脉坚实而大,邪气积聚在小腹和前阴,病名为肾痹,大多是由于冷水浴后睡觉导致的。

大凡观察五色,出现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的,病都可以治愈,不会致死。出现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的,都是死症。

1. 五味之伤

本篇所论述的饮食五味偏嗜而伤害五脏,是从五行相克的角度来解释。过食五味中的某一味,会使相应的脏气增强,某一脏脏气过强,就会损害它所克之脏。例如,肾水克心火,多食咸味食物,使肾脏脏气过强而损害心气,由于与心相合的是脉,心的荣华表现在面色,因此会出现血脉凝涩,面色改变等病变。

这提醒我们,饮食不可有偏嗜,应均衡摄食。

2. 望色

本篇指出五色是五脏精气在外的表现,如果五脏精气充盛,外荣于面部,人的面色就会明润光泽,如果五脏精气衰竭,不能荣于外,面色就会晦暗枯槁。

望色即观察人体皮肤色泽变化以诊察病情的诊断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

人的面色分为常色和病色。常色是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其特点是明润、含蓄。明润指皮肤明亮润泽,显示脏腑精气充足;含蓄是指面色内含于皮肤之内,不显露,是胃气充足、精气内含不外泄的表现。病色又有善色、恶色之分。善色指病人虽然面色异常,但仍有光泽,这表明脏腑精气尚未衰竭,疾病容易治疗,预后良好,例如本篇中所讲的青如翠羽、赤如鸡冠等,都是五色中有光泽的颜色。恶色是指面色明显异常,而且晦暗枯槁,表明脏腑精气已经衰竭,疾病很难治愈,预后较差,例如本篇中所讲的青如草兹、黄如枳实等,都是五色中无光泽的颜色。 0/UjrvdZhAIODJCBr2kxoOZ69qw6/i77yteDSUED5FaAVMXHXpVpUi12m+4gzJ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