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 [1] ,十二从应十二月 [2] ,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3] 。所谓阴者,真藏 [4] 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5]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 [6] 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 [7] ,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 [8] ,其传为息贲 [9] 者,死不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 [10] ;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12]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鼓一阳 [13] 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14]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 [15] 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 [16] 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 [16] 之属,不过四日而已。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 [17] ;肾之脾,谓之辟阴 [18] ;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支。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 [20] 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1]四经应四时: 四经,指肝心肺肾四脏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类经》:“肝木应春,心火应夏,肺金应秋,肾水应冬。”

[2]十二从应十二月: 十二时辰与十二月相应,即正月应寅,二月应卯,三月应辰,四月应巳,五月应午,六月应未,七月应申,八月应酉,九月应戌,十月应亥,十一月应子,十二月应丑。

[3]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人体有与五脏对应的五种阳脉,五种阳脉又各自按照五时分为五种,因此人体共有二十五种阳脉。阳,指阳脉,即有胃气之脉。《素问直解》:“凡阳有五,肝心脾肺肾,皆有和平之阳脉也。五五二十五阳者,肝脉应春,心脉应夏,脾脉应长夏,肺脉应秋,肾脉应冬。春时,肝、心、脾、肺、肾之脉,皆有微弦之胃脉;夏时,皆有微钩之胃脉;长夏,皆有微缓之胃脉;秋时,皆有微毛之胃脉;冬时,皆有微石之胃脉。”弦、钩、毛、石等脉象,见《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4]真藏: 真脏脉,即没有从容和缓的胃气而只有本脏特点的脉象。

[5]去者为阴……数者为阳: 脉落属阴,脉起属阳;脉静为阴,脉动属阳;脉迟为阴,脉数为阳。去、至,指脉搏起落,脉落为去,脉起为至;迟、数,指脉搏搏动的快慢,医生一呼一吸间,脉来不足四次,为迟,脉来五次以上,为数。

[6]悬绝: 悬,无依无靠;绝,断绝。指胃气衰败,即将断绝。《素问集注》:“悬绝者,真脏脉悬而绝,无胃气之阳和也。”

[7]不得隐曲: 指性功能障碍疾病。

[8]风消: 病名,指因热生风而导致的津液枯竭、形体消瘦。

[9]息贲(bēn): 病名,指气粗喘急的病。

[10]腨(shuàn yuān): 小腿肚酸疼。

[11]索泽: 皮肤干燥不润泽。王冰:“热甚则精血枯涸,故皮肤润泽之气皆散尽也。”

[12]颓疝: 病名。症状为睾丸下垂,阴囊肿大,或痛或不痛。

[13]鼓一阳: 鼓,搏动;一阳:微阳,阳气初升,这里指轻虚而浮的脉。

[14]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只有当人体阴阳调和时,才能化生阴精。本,指阴阳;和本,即阴阳调和。

[15]淖(nào): 湿濡,这里指阴气盛。

[16]死阴、生阳: 病邪在五脏传变,以五行相克次序传递的,称为死阴;以五行相生次序传递的,称为生阳。

[17]重阴: 病邪从肺传入肾,为金水相传,五行中金生水,本该属于生阳之类,但因肺与肾都是牝脏,属阴,以阴传阴,所以称为重阴。

[18]辟阴: 辟,重叠。病邪从肾传至脾时,脾土克肾水,为反侮关系,因此称为辟阴。《类经》:“土本制水,而水反侮脾,水无所畏,是为辟阴,故死不治。”

[19]石水: 病名,水肿病的一种,以少腹肿为主症的病。《金匮要略》:“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

[20]阴搏阳别: 王冰:“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击与寸口殊别,阳气挺然,则为有妊之兆。”

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和十二从,这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回答说:四经与四时相对应,十二时辰与十二月分别对应,十二月与十二经脉一一对应。

脉象有阴阳之分,了解了阳脉也就明白了什么是阴脉,了解了阴脉也就明白什么是阳脉。人体有与五脏对应的五种阳脉,五种阳脉又各自按照五时分为五种,因此阳脉共有五五二十五种。所谓阴脉,就是指真脏脉,出现这种脉象,说明胃气已经衰败,人的胃气如果衰败,必定会死亡;所谓阳脉,是指有胃气的脉。如果能够辨别柔和的胃气,就能够知道病变的部位;能辨别真脏脉,就能推算出死亡的时间。诊察人迎脉能够判断三阳经的虚实,诊察寸口脉能够判断三阴经的虚实,二者作用是一致的。能辨别阳脉情况,就能够知道疾病所忌讳的时间,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能推算出死亡的时间。临证时谨慎熟练地辨别阴脉阳脉,就不会犹疑不决,也不用和别人商量了。所谓的阴阳,脉落属阴,脉起属阳;脉静为阴,脉动为阳;脉慢为阴,脉快为阳。

大凡诊察到真脏脉,如果病人肝脉即将断绝,十八日后会死;心脉即将断绝,九日后会死;肺脉即将断绝,十二日后会死;肾脉即将断绝,七日后会死;脾脉即将断绝,四日后会死。

又说:阳明病变大多是由于心脾病变引起的,病人常常有难以告人的病情,女子会发生经闭等病;如果病邪传变,病人就会得风消病或息贲病,成为死症,无法治愈了。又说:太阳病变,病人常常出现寒热症状,人体下部发生痈肿,或下肢痿软无力而逆冷,小腿肚酸疼;病久传变,会发生皮肤干燥或颓疝病。又说:少阳病变,病人会出现少气,常常咳嗽和泄泻;病久传变,会发生心虚掣痛,或胸膈阻塞,饮食不下的隔证。阳明、厥阴发病,病人会出现惊骇、背痛,常常嗳气、呵欠,称为风厥病。少阴、少阳发病,病人常常腹胀、心下满闷,不时叹息。太阳、太阴发病,会出现半身不遂,筋肉痿弱松弛,四肢不能活动。

脉搏搏动于指下,来时有力,去时力衰,叫做钩脉;脉来时轻虚而浮,叫做毛脉;脉搏击指有力,端直且长如按琴弦,叫做弦脉;脉象沉伏,轻按感觉不到,重按才行,叫做石脉;脉来平顺和缓,叫做溜脉。

如果人体阴阳失和,阴气在内相争,阳气在外扰乱,就会导致身体汗出过多,阳气外泄,四肢发冷,扰动肺气,使人气喘有声。阴气的化生,要依靠阴阳调和、刚柔相济的正常状态。因此,如果以阳济阳,阳气独盛,则会导致阳气破散,阴气也随之消亡。阴气偏盛也会导致刚柔不济,阴阳不和,经气也会耗竭。

属于死阴的病,不过三天病人就会死去;属于生阳的病,不过四天就能痊愈。所谓生阳、死阴,是指病邪的传变,肝的疾病传到心,叫做生阳;心的病邪传到肺,叫做死阴;肺的病邪传到肾,叫做重阴;肾的疾病传到脾,叫做辟阴;都是不治之症。

如果邪气郁结在六阳经,人就会四肢浮肿。如果邪气郁结在阴经,病人会出现便血,病情轻微的,便血一升,稍重的,便血二升,更重的,便血三升。如果邪气郁结在阴经和阳经,且偏于阴经的,称为石水,病人会出现少腹肿胀。如果邪气郁结在阳明经(胃与大肠),会导致消渴病;邪气郁结在太阳经(膀胱和小肠),会导致二便不通的隔病;邪气郁结在太阴经(脾和肺),会引起水肿病;邪气郁结在厥阴、少阳经(肝与心包,胆与三焦),可导致咽喉肿痛的喉痹。

如果尺中脉的搏动与寸口脉迥然不同,这是妊娠的脉象;如果阴脉和阳脉都很虚弱,病人又患了痢疾,为死症;阳脉加于阴脉,会令人出汗,阴脉虚而阳脉搏动有力,是崩漏的脉象。

如果三阴(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之脉,都搏击于指下,病人将在第二十天半夜死亡;二阴(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之脉,都搏击于指下,病人会在第十三天傍晚死亡;一阴(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之脉,都搏击于指下,病人在第十天死亡。三阳(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之脉,都搏击于指下,并且搏动有力,病人在第三天死亡。三阴(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三阳(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之脉,都搏击于指下,并且病人心腹胀满,阴阳之气散尽,大小便不通,将在第五天死亡;二阳(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之脉,都搏动于指下,并且病人患温病,为死症,不过十天就会死亡。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历来医家都各执一词。笔者认为张志聪的说法较为准确。[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钩当作弦,弦当作钩,此论四经之脉以应四时也。鼓,动也。一阳之气初升,故其脉如弦之端直,以应春生之气也;一阴之气初升。故其脉如毛之轻柔,以应秋阴之气也;阳气正盛,故其脉来盛去悠,如钩之急,以应夏热之气也;至者为阳,阳气伏藏,故脉虽鼓至而断绝,以应冬藏之气也;溜,滑也。阴阳相过,其脉则滑,长夏之时,阳气微下,阴气微上,阴阳相过,故脉滑也。此言人有四经以应四时之气也。”

按照作者的解释,“钩”和“弦”的位置应该调换。在自然界,春季阳气开始生发,夏季阳气旺盛,秋季阳气开始衰弱,阴气开始生发,冬季阳气闭藏,阴气达到最盛。人体与自然相通,因此,人的脉象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张的解释正符合这种规律。 TWPlUJ2jzVQeM2a09bWX/59fzjA/0ldLPPT16PfOYtqDaLCMWql2kxpnIRB9Tcf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