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经 总论“三纲领”和“八条目” 序

综述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三纲领:明德、新民、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方法:“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个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心灵:“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1.德行,引领我们抵达美好人生的至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指人格修养、济世安民的学问。在传统文化中,“大学”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博学;二是相对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等小学内容而言的“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方法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也指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义。

[明明德]弘扬伟大的德泽。明:发扬、弘扬。明德:光明磊落的品德。

[亲民]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程子曰:“亲,当作新。”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朱熹说:“所谓大学,就是养成宏大气度的修养之道。所谓明德,是说人的修养所达到的高度,人的德性秉承天意,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砥励,以及人情的练达,通达仪礼规范,从而在言行与处世中,中规中矩,为人称述。但是因为气质禀赋的局限,人欲的扰乱与蒙蔽,则有时而昏庸;然而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从来都没有停滞。”

又说:“既要能够自我弘扬高尚的德行,又应当推广影响德化他人,使得人人都有良好的修养,以剔除先前所浸染的污迹,以求自新。”

王阳明说:“德,即一体之仁,即使是小人之心也一定拥有的。是根植于天命的秉性,自然灵昭不能掩蔽其光芒的。因此称做‘明德’。……之所以称为‘大人之学’,也只是指去除其私欲的掩盖,使自己能够明彻了解自己美好的‘天性’,从而恢复天地万物一体之自然天性。……天命之性,纯粹且最为美好完善,‘灵昭不昧’者,这是其‘至善’的体现,是明德的本体,就是所谓的良知。”

孔颖达疏:“彰显推广自己光明的品德。”

大学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德,做人的根本。《尚书》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在古代,贤人志士崇尚德行,以道德感化、教化民众,从而使社会和谐,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生命问题的思考,其功用不在于增加外界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大学》开章明义,为人之道,在于“明明德”。其修养的过程,《论语》记载,“曾子三省吾身”,“反躬求诸己”,每天拷问自己的良知,以生命付诸道德的实践。

《左传》中有“蘧伯玉之寡过知非”的记载。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姓蘧名瑗字伯玉。二十岁的时候,他的个人修养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每天都会对自己的言行做出反省,从而使自己每天都有所体悟,不迷失方向。“逐日如是,日日自检”。天天反省,天天检点。于是每天都能发现在从前的时日里自己的失误,总会发现在过去的行为中,自己本应该做得更好。

世间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作为人谁都会出错,不怕做错,知错能改就好。怕的是不能自省,自己不知道,还不愿意别人批评指出。尤其不可救药的是,对自己的错误不能够充分认识,自以为是,还强求他人认同自己。蘧伯玉的过人之处就在这里,他数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在自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可见,德行的修养,在于坚持,在于诚笃。不做一件坏事,是容易做到的;每天不做不合规范的事,也是容易做到的;但是一生不做一件违心的事,则是令人敬佩的。人生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只要活着,“克己复礼”的功夫就要做。这是一种良好行为的积累。“明德”的功用表现在外的,就是提高全民素质,造就新的高素质的民众,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实现和谐。

人类是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主体因素,但是个人于历史长河又是微乎其微的。从人的心理上来讲,人们都想出人头地,争做先锋。这是人的欲望决定的。可事实上呢,由于个人性情,受教育程度,环境机会等因素的影响,结局总是不那么让人乐观。少数人出类拔萃,叱咤风云;个别人自甘堕落,作奸犯科;绝大多数人则表现平庸,安于现状。这是规律,谁都无法改变。然而,无论如何,从自己做起,淡泊明志,洁身自好,静心修身,提高素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这是历史前进所呼唤的,更是人类文明进步所要求的。做到这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讲,应该不难,因为,它取决于我们的心灵。

我心有主,岂可轻易玷污。

许衡,元朝著名学者。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历任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殿大学士、领太使院等职。为官敢于直言,一生致力于教育,亲自编写了《中庸直解》《大学要略》。有《鲁斋遗书》传世。谥文正,封魏国公,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许衡青少年时即聪敏勤学,立志学以致用。他不但学识渊博,还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千古佳话,成为人们效仿的楷模。

《元史许衡传》说: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兵逼临许衡的家乡新郑县。许衡从河阳经过,当时正值酷暑时节,由于长途奔波,天气又热,大家都喉干口渴。这时,同行者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上面结满了鲜嫩的梨子,众人争相摘梨解渴。

人们吃着摘来的梨子,坐在树下乘凉,感到十分惬意。回头却看到许衡独自忍受着干渴,端坐着一动不动。同行的人觉得很不理解,便问他:“老先生,路途遥远,也摘个梨吃吧,权且解渴。”

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怎么能随便去摘取别人的果实呢?”

那人说:“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的主人恐怕早已逃走了,何必固执己见呢?”

许衡说:“虽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我心有主”,后来成了一句铮铮名言,一条不可逾越的做人底线。“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能够在外在诱惑的境况下,坚守着道德的操守,恪守着做人的准则,固守着廉耻与尊严,守护着心灵的洁净,不被利诱,这是人格的至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古人说:“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人生活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上,随时都会面临取舍的选择,物欲的满足,美色的引诱,令人难以自守。很多时候,稍有松懈,就会迷失自我。能够恪守“我心有主”,实为不易,是十分值得敬佩的。

2.回归心灵的纯净透明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使心灵安静;心灵静了就会感到安适;内心安宁才能够周详地思考问题,确定事情发展的方向;深思熟虑后制定的举措必然能够有所收获。

朱子云:“止,就是应当停止的地方,即至善之所在。知止,则志有定向。静,指心不妄动。安,即所处而安。虑,是处事精详。得,即得其所止。”

人生的静悟

动与静是生命的基调。动是进取的姿势,是积极奔赴的承担;静是心灵的常态,是回归心灵的栖居。动是行为的实践与择取,使我们求证、拥有;静给我们以休憩与颖悟,让我们思考、品味。动是不甘固守而打破庸常的奋然前行,静是休养德行的必由之路。

在喧哗而又忙碌的尘世,很难分出一点闲情来体悟生命之本原。于是,喧闹、甚至于碌碌无为渐渐占据了我们所有静谧的空间!于是,常常有一种疲惫、焦虑,袭向我们的心灵深处,让人茫然不知所措。

静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当你闲居独处于静雅陋室,抛却一切世事纷扰,品一杯香茗,任思绪袅袅飞舞,这是一种淡淡而惬意的静。如果还能够有一曲喜欢的旋律陪伴,抑或敲出一段心情文字,自是“小静”有所“小得”了。

真正的静,是一种境界。诸葛亮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睿智哲言。意思大概是,保持心灵的宁静,不张扬,向着心中那个目标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怀着恬淡自在的心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自然的滋养,在宁静淡泊中,渐渐走近人性的本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人们在树立了要达到的善的最高境界的志向时,应心怀宁静,使浮躁的心绪回归透明,不让过多的杂念干扰到我们。这种静的境界,应该是贯穿人生修行的始终,让我们不断地返观自己的内心,在纷纷攘攘的尘世中,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是沧海中之一粟。然而就是这一粒粟,装点着精彩纷呈的世界,使得世界如此神奇微妙。那么,就让我们的心灵从蓝天白云,从幽谷山林般的安逸中获取一份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走过,然后静静地离去。

让思想在心灵的纯净天空中自由飞翔

徐彦伯,名洪,兖州瑕丘(今属山东兖州)人。七岁能文。结庐于太行山下。薛元超安抚河北,表彰其贤德。以对策高第。授薄州(今山西境)司马参军。当时司户韦嵩擅长审定文字,司事李巨擅长书法,而彦伯长于词章,人称“河东三绝”。武后诏考天下文士,彦伯试居首位,被授予“宗正卿”之职。彦伯文章典缛,语言清丽沉凝,功力深厚。参与撰修《武后实录》。两次出任州刺史,颇有政绩。后官至太子宾客。年老辞归,善待其寡嫂和孤侄,受到乡邻的赞誉。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去世。

徐彦伯任太子宾客时,正值则天皇帝清除异己,冤狱大兴。朝野上下不少王公大臣、达官显贵都因为语言不慎而遭到迫害,治罪,甚至处死、充军。泱泱一国,人心惶惶。徐彦伯为此写了《枢机论》一书,阐述“多言”的危害,告诫世人“慎言”谨行。他认为言论是道德的手柄,行为的主宰,志向的端绪,立身的表现。它就像一个人的枢机,只要发动,外物就会随之有所感应,得失就会体现出来。语言可以帮助自己成功,也可以毁灭自己。它同个人的灾祸、幸福、光荣、耻辱密切相关。如果能深思熟虑以后再说,反复推敲之后再表达,看准对象以后再谈论、行动,那么后悔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怨恨仇隙也不会到来。只有做到了“慎思”,而后才可“谨言”。

3.深隐于事物内部的“道”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末]指树根和树梢。

天地万物都有根本、有枝末,任何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其中本末始终的奥妙,那么就接近“道”的真谛了。

朱子云:“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

万物有理,四时有序。

常言道:“万物有理,四时有序。”这里的“序”,乃顺序、次序、程序之意,也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和步骤。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展开的。以农民种地为例,就可以分解为松土、播种、施肥、灌溉、收割、打碾等多个环节。如果不在一定的时间播种,或者混淆了收获和施肥的次序,那么粮食种植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社会角度看,科学、严谨、规范的程序有利于实现并维护国家、集体及个人的利益,反之则会带来损害。我们的身边不乏不讲程序、不重程序的事情。为政者,如果能时时处处记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的道理,凡事遵循自然规律,严格遵照程序,那么,加快发展,为民造福“则近道矣”。

只是向着心中的那个目标前进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出身于官宦家。西晋著名军事家。博通典籍,姿容修美,只是不拘小节,不为乡邻所称。及至年长,幡然悔悟,毅然改变原来的性格志节,严格要求自己,变得通达事理,志向远大,胸怀开阔。官至抚军大将军。

历史之所以引人入胜,往往是因为其中的人物有着非同寻常的言行和经历。王浚在还未得到任用而僻处家乡之时,就已经表现出了自己远大的志向。据《晋书王浚传》记载,他“开门前路广数十步”(在宅院门前开辟了一条数十步宽的路),乡人不解,问:“你在家门口修这么宽的路有什么用?不是过分了吗?”王浚说:“以后成就事业了,仪仗扈从出入方便啊。”人们听后冷笑而去。

王浚对乡人的嘲笑并未表示出不快,他只是引述了《史记》中的话:“陈胜不是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话吗?”重申了自己的志向。

王浚的婚姻也颇有传奇色彩。凉州刺史徐邈的女儿才貌俱佳,娴淑有主见,一直没有遇到如意郎君,待字闺中。一次,徐邈在家中设宴款待宾客。他的女儿在内室观察,她指着一个人对母亲说:“就是他。”她千挑万选的夫君就是王浚。他当时还只是一名地位低微的小吏。

王浚初为河东郡从事,为羊祜所赏识,转巴郡太守、广汉太守,有“惠政”。迁益州刺史,泰始八年(272年),晋武帝司马炎谋攻东吴,经羊祜推荐,授王浚龙骧将军,监益、梁诸州军事。奉诏修建战舰,训练水师,做战争准备。按史书的说法,其练兵声势浩大“舟楫之盛,自古未有”。公元280年,王浚率军沿长江东下,开始伐吴之战。当年三月,王浚大军开进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东吴政权宣告结束。王浚在平吴之役中立了大功,升为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特进散骑常侍。

唐朝诗人刘禹锡曾在《西塞山怀古》中写道:“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说的就是王浚攻陷吴国都城的事。“大行不顾细谨”,从王浚的经历可以看出,甚至可以说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成大事之人,不拘小节,不去浪费精力和时间,不在意别人的讥嘲与评价。尤其是那些目光短浅之人的风言风语,更不必理会,尽管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就行了。

4.正心修身,格物致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认识、研究天地万物。

古代那些在天下广施德泽的圣哲,所奉行的法则是:首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格;修养自身的品格,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必须先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智慧;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

朱子云:“明明德于天下,使天下的人都能够明其明德。心,身体的主宰。推广我们已有的知识,使自己所知达到无限。穷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至理,以达到极致。”

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历史在不断前进,人类也在不断进步,这是不可抗拒的主流。但是,在前进的潮流下,也会产生不和谐的噪音。比如处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人们,急于聚敛财富,一切唯钱是举,越出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欺诈造假、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这是诚信的缺失。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我们感同身受。这不仅是一种倒退,更是人性的堕落。

《程氏遗书》中记载:“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值得我们深加体味,愿我们共勉,共建道德之新境。

从正身开始

封轨,字广度。北魏时人,长于渤海。沉谨好学,博通经传。性格方直,为时论推重。官至征虏将军。

封轨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志同道合,相互敬重,引为挚友。惠蔚经常赞叹封轨:“封先生对于经义,不只在章句解说中有独特的见解,尤其能够把握宏旨脉络,统括思想,在这方面我不如他,差距很大啊。”

封轨自律严谨,节操高尚,仪容整洁,威仪堂堂。于是就有人说:“有知识的人大多不修边幅,您这个贤达之士为什么不同呢?”封轨听了笑着说:“修养高尚的人使自己的衣服帽子整洁端庄,目不斜视,行为庄重,这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做出蓬头垢面的样子,才认为是贤德呢?”非议他的人听了之后,非常惭愧。

当初,封轨深为郭祚所了解。郭祚常对儿子郭景尚说:“封轨、高绰二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将来必然会被重用。我平生不轻易推荐人,而多次推荐这二位,不只是为国进贤,也是为你们兄弟的将来找寻榜样和依靠。”封轨以方直立业,高绰也以风概立名。尚书令高肇官拜司徒,高绰送迎往来,而封轨竟从不往见。高绰四顾不见封轨,回到家中,自叹道:“我一生自认为没有违背修养的原则,今日举措,照封先生差远了啊。”封轨以“务德慎言”作为修身之本;认为“奸回谗佞”是世间最大的祸患,因此写下《务德》《慎言》《远佞》《防奸》四篇戒铭,可惜未能传载于典籍。

太和年间,封轨官拜著作佐郎,很快又升任尚书仪曹郎中,兼员外散骑常侍。奉命出使高丽,高丽王云恃其偏远,借口卧病不愿亲自接受诏令。封轨正色诘责,喻以大义。高丽王云于是北面拜受诏书。此前,契丹虏掠边境居民六十多人,又被高丽拥掠东归。封轨发出公文声讨,高丽王云当即全部给以资费送回。有司奏称封轨远使绝域,不辱朝命,应予以奖励抚慰,且使边境居民归来恢复生产,更宜加爵封赏。世宗于是下诏官升一级,转考功郎中,除本郡中正。勃海太守崔休调任吏部郎官,以其兄政绩考核之事请托封轨。封轨说:“法者,天下之平,不可以旧交亲情使之蒙受不平。”崔休叹服其正直和坚持原则的精神。封轨任职台阁中丞时,人们更是赞叹其举止儒雅,从容大度。

5.从思考开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研究万事万物所表现的形态,认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就可获得新的知识,增长见识,提高智慧。在智慧的引领下,反观自身,我们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自己,于是建立我们心灵的赤诚。内心怀着对万物的感念与诚笃,从而使我们对待客观事物时,能够树立并保持不偏不倚的中正心态。内心固守中正诚敬,就有了修养品行的基础。有了自身高尚的品德修养,家庭和家族就会受其影响而变得和睦。和睦的家庭是家风建设的根本,建立了良好的家风,就为治理好国家奠定了基础,国家就会得到很好的治理。能够安邦治家,使民众安居乐业,自然天下太平。

正人必先正己

“格物致知”在儒家的道德观中,物是指“天下事物之理”;格的意思是穷尽。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探求一切事物的规律,这叫格物。致知是指更深地发展我们的知识学问。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使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能够明了,这叫格物致知。

“穷尽天下事物之理”,是任何个人都无法做到的。其实,“格”是“格除”之意,唯有格除物欲,才能使我们的心灵回归宁静。

修己安人或修齐治平,是儒家治国哲学的基本条件。人作为历史的存在、道德的存在,参与天地化育、社会改造,就需要孜孜不倦地自我省察及努力。那么如何去做?从哪里做起?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

心正病不侵,正心则国治

杨云翼,字之美。祖籍赞皇檀山村(今属河北)人。自杨忠起迁居乐平(今昔阳),至云翼已六世。生于世宦之家,其天资颖悟,初学语辄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甲寅科状元。授官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累官礼部尚书,兼侍读。杨云翼天性雅重,自律极严。交友义气,死生祸福在所不辞。国家之事,知无不言,极富远见。博学多才,对历法、医药、经学均有研究,著作除文集外,尚有《续通鉴》《周礼辨》等。是金朝杰出的人物之一,与赵秉文被金史誉为“金士巨擘”。正大五年(1228年)去世,谥号“文献”。

杨云翼为官期间,金朝已由盛世转趋衰退,内外交困。外与西夏对峙,由攻转守,受到侵吞的威胁;东部边界有蒙古族虎视眈眈,随时有被进攻虏掠的危险;又与南宋时和时战。内部则吏治腐败,权臣专擅,矛盾重重,党争纷纷;横征暴敛,国力亏损,民不聊生,灾乱迭起。面对艰险的时局,杨云翼忧心忡忡,勉力支撑,直言劝谏,不避权势。以刚正不阿享誉内外。同代人赞其“宏衍博大”、“中朝第一”,正直节气之士敬其为师长。

泰和年间,金兵频繁用兵南方。对于这种穷兵黩武、不顾大局的祸国之举,他极力反对,并从天时、地利、人和及历史发展的轨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利害得失:“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于即得淮南之后……”对于用兵南宋的战事结果洞若观火。后来,金兵南伐大败,几至全军覆没,宣宗愧言无面目见云翼。

杨云翼为官正派,办案理事依据律令,不受上司甚至皇帝干扰、阻挠。一次,河朔边境百姓因被蒙古骑兵追杀,被迫泅渡黄河,进入南宋。后来这些百姓回到了金国,朝廷欲依法处决,云翼极力谏止。他说:“法所重私渡者,在于防止奸细混入,今贫民百姓为兵所迫,奔入于河,只为逃生。如果使民不死于敌,而死于法,那么以后就只有屈从敌人一条路了。”宣宗幡然醒悟,百姓得以生还。

哀宗即位后,杨云翼升任礼部尚书兼侍读。在讲授《尚书》时,对皇上说:“帝王的学问不必拘泥于章句之义,只要把握治理国家的要点和关键就行了。例如任贤去邪,如果处理得好,天下就会大治;处理得不好,天下就会大乱。有的人虽然说话不顺你的心,但却是深含哲理的忠言;有的人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舒服,却损害了你的志气。诸如此类,关键在于使自己的心正、意诚,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杨云翼患有风湿病,遇到风雨阴湿天气就疼痛难忍。皇上很关心他的病情,亲自询问治病的药方。杨云翼于是借医寓理,回答说:“只是先把心治好而已。心中没有病,邪气自然平息。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君王先把自己的心放正,行为正派,那么正气就树立起来了,朝廷百官就没有人敢不正派了,天下百姓也就自然安居乐业了。”皇上豁然开朗。

杨云翼不仅政声卓著,练达吏事,直言敢谏,且文名大盛,与文人名士交往甚广,推荐贤才,鼓励后进。元好问盛称:“惟其视千古而不愧,是以首一代而绝出。”

6.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庶人]平民百姓。

[壹是]都是,全部。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贵与贱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实,人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都是平等的,个体之间没有任何物欲的差别。后来随着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教育等诸多外因的影响,人就有了差距,甚至天壤之别。有的人衣食无忧,有的人贫穷潦倒;有的人名位显赫,有的人平庸无常;有的人挥金如土,有的人身无分文。这是一种社会形态,一种客观存在。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我们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自叹凄凉。既然已经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凭借自身的努力去追求,去奋斗。即使我们不能成就一番事业,也会因此而自豪。因为我们是实实在在地活着,我们的行为合乎社会的规范,我们的人格是能够站立的,我们没有做愧对于天地良心的事情。

主敬正心,德化自成

程颐,字正叔,宋代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出生于仕宦世家,十四五岁时即同胞兄程颢一起就学于周敦颐。元祐初年,经司马光引荐,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崇政殿说书。后被放归田里。徽宗即位,赦还洛阳。与兄程颢世称“二程”,为理学奠基人。生前门人很多,世称“伊川先生”。著有《二程全书》。其学说经后来南宋朱熹等理学家继承发展成为“程朱”学派。

皇祐二年(1050年),十八岁的程颐上书宋仁宗,提出了“勿徇众言,以王道为心,以生民为念,黜世俗之论,期非常之功”的“应时而作”的变革主张(参见《河南程氏文集》卷五《上仁宗皇帝书》)。当时,著名学者胡瑗主持太学,程颐所作的《颜子所好何学论》,深为胡瑗赏识,委以学职。

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程颐二十七岁,科举廷试落第,此后就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自谓“自少不喜进取,以读书求道为事”,“未有意于仕也”。青年时期的程颐即以学识、品行蜚声海内,不少朝廷大臣多次举荐,他都以“学之不足”为由而“不愿仕”。四方之士慕名求教,于是在洛阳收徒讲学。

元丰八年(1085年)王安石集团失势,53岁的程颐在司马光、吕公著的力荐之下,出任汝州团练推官,并任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被委以崇政殿说书。他向皇上上书说:“见解与知识一起增长,品德与思想同时养成。现在,普通老百姓都聘请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名士做家庭教师,教育子女,熏陶培养他们的习惯。何况陛下现在还很年轻,即使天资聪明,也应力学不倦,名师教诲的作用是从来也不能忽视的呀。希望陛下挑选一批名儒到宫中讲学。让他们轮流值班,以备陛下问难解疑。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高尚的品德一定会养成。”

当他听说皇上曾在洗脸时,躲开蚂蚁,不让水沫冲淹它们,就询问皇上:“有这样的事吗?”皇上回答说:“我只是怕伤害他们而已。”程颐说:“陛下,您如果能推广这种仁爱之心来爱护百姓,用之处理天下大事,那么您就得到治理天下的要领了。”

程颐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他认为,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的修养,主要依赖“敬”,即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内心,使心志专一,始终保持敬畏的心态。同时,通过学习,即“格物穷理”具体研究天下万事万物所寓含的道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合乎理义。他提出“格物致知说”。认为格物即是穷理,穷究事物之理最终达到豁然贯通,体悟天理。穷理的主要方法是读书、论古今人物、应事接物恪守礼仪等。注重知、行结合,主张以知为本,先知后行,能知即能行,行是知的结果。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早春的宫廷内杨柳初发,年幼的皇帝童心大发,折柳枝玩耍,程颐看见了,当即严辞制止。

程颐的哲学思想对宋明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后人评价说:“阐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清朝康熙皇帝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的匾额。

7.立大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末]枝末,枝节。

如果修身的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同样也是从来没有的事!

程子云:“《大学》,孔门遗书,是初学修德的进阶门径。于今可见古人为学的次序先后,惟一依赖这篇文章的存在导引,而《论语》《孟子》《中庸》依次研读。则修治学问的人必然由此而得真知,这是不容疑虑的。”

树立人生的根本

古语云:“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见《吕氏春秋》)石头可以被打碎,但不能夺取他坚硬的本性;丹砂可以磨碎,但不能夺取他红色的本色。坚硬与红色,是其本性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本性,是自然生成的,不是通过选择才形成的。

坚守自己的本分。每个人的才能都不相同,难以用一个标准衡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行业中的优秀人才未必是另一个领域内的行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重用有较高德行修养的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

德修而本立

陈师锡,字伯修,宋代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人。时称“闲乐先生”。历监察御史。元祐中为秘书省校书郎。徽宗即位,升殿中侍御史。后坐党论,削官。

陈师锡年轻时就有很好的声誉。神宗皇帝也对他的才华有所耳闻。熙宁九年(1076年),陈师锡参加廷试,奏请名次在甲乙之间。皇帝随意抽取一篇策对文章阅读,边读边叹赏,回头对侍臣说:“这必定是陈师锡的文章啊。”开启密封,果然不错,于是定名为进士第三名。调昭庆军掌书记,郡守苏轼对他很器重,倚以为政。

陈师锡与陈了翁友善。一日,同游园圃中,天空中有雁阵飞过,二人互相指雁阵戏言:“明年科试中魁的,当射中头雁。”师锡引弓射之,射中第三只,了翁没有射中。过了一会儿,又有雁阵飞过,了翁也射中第三只雁。师锡笑着说:“你可能是在我之后中榜吧!”了翁曰:“理当为公所代。”到了第二年,师锡果然以第三名登第。三年后,了翁也以第三名登第。而且初授官职都是昭庆军节度掌书记,亦果真相互接任。因此巧合,当初同射的院落被尊为“射雁堂”。

元祐初年,苏轼多次上书,荐举师锡的学术造诣,师承渊源。称赞其品行高洁质朴,议论刚正,器识精深,德行追慕古人,文章冠绝当世。于是升任秘书省校书郎。在“乌台诗案”中,苏轼被诬获罪,身陷牢狱,亲朋多畏避不见,只有陈师锡独自设酒筵饯别。又安抚其家。

陈师道任监察御史。皇上下诏,命令进士研读法律。陈师锡上书进谏说:“陛下正在大兴学校,推行德化,利用经典所阐扬的道德礼义、仁恕思想来开启读书人的天性,意在培养他们高尚的品质。不应该用刑名之学扰乱他们的心智。道德是做人处世的根本。刑名之学只是次要的东西,只能起辅助作用。以道德教化人们,人们尚且流于末流,争趋财利而犯科,何况下诏让他们学习这些枝节知识呢?希望陛下追回前诏,使天下读书人都能注重修养自己的品德。”

宣和三年(1121年),陈师锡居南徐。一日午间休息,梦中到达一处深宅,其殿宇巍然,中有人冠服如天帝,端坐正中,侍卫环列。司仪引导他拜礼殿下,然后奉命升殿,安抚慰问,并让他写下平生政论进呈诗文。天帝高兴地说:“已安排卿第六等官。”于是醒来。叫来儿子,引他的手抚按在头顶,温热如火,然后告诉他梦中的情境,又再次睡了过去。过了一会儿醒来,又对他的儿子说:“刚才又梦见进入黑漆屋三间,这是棺椁的征兆,我将死去,这是肯定的了。”于是,他与亲戚家人互为敬酒告别。当夜人静之时,静坐而终。 RdTSR+dcasTB5YxOTAy7oArLGq0ug/IGnxXhq2TRJWy+Yng+1ScIAALsGsH2wyT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