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君王有仁德,便没有人不仁德;君王有仁义,便没有人不仁义。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要做君王,就要尽到做君王的责任,要做臣子,就要尽到做臣子的职责。比喻君主和大臣都要各司其职。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志:思想意志。气:意气感情。次:停留。暴:损毁。意思是:思维意志,是感情的统帅;感情,充满于人的全身。所以思维指向哪里,感情也随着到哪里。所以说,人一定要保持坚定的意志,也不要搅乱自己的感情。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如果要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间,除了我还有谁。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舜,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有作为的人也会像舜一样。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出自《孟子·尽心上》。科:坑坎。章,花纹,引申为显著成就。意思是:流水这东西不把坑填满,是不会再向前流的;君子有志于洞悉圣人之道,没有一定的成就,是不能到达圣道的境地的。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古代的贤人,得志的时候,就为民造福,不得志的时候,就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德望昭显于世。窘迫潦倒时,就完善自身的修养,顺利亨通时,就为天下人多做好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我善于养护我正大刚直的气节。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自身弯曲不正的人,从来不能使人变得正直。说明正人必先正己,贼去教化贼是没有用的。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一个人必定是自甘侮辱,然后别人才侮辱他。说明自甘堕落的人才会被人看不起。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对人友好但别人对自己不领情,要反问自己仁爱做得如何;管治别人但管治得不好,要反问自己是否有智慧;对人礼让但别人不答理,要反问自己是否敬重别人。比喻多做自我批评。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万事万物、美德、真理都蕴涵在我的天性之中,自我反省一下,如果自己的德行符合这些真理,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了。尽力按(推己及人)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快捷的了。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博闻强记地学习,详细地解说,(在融会贯通后)返回到简略地述说大义的地步。比喻学习的一个过程。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数:技艺。意思是: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不过是小技艺;如果不一心一意,那就学不好。比喻万事需尽心尽力才能学好。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亲:父母。后:背叛。意思是:没有人存有仁爱之心而抛弃他的父母和亲人的;没有人存有正义之心而背叛他的国君的。比喻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保证稳定的根基。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忍:狠。意思是:以同情他人的心理来施行同情他人的仁政,这样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东西一样容易。说明仁政对于施政者的作用。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出自《孟子·离娄上》。三代:指夏禹、商汤、周武三个王朝。意思是:夏、商、周三代的开国之主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是因为他们有仁爱之心;他们的末代失去天下是因为他们昏庸无道,没有仁爱之心。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出自《孟子·离娄上》。四海:指天下。四体:性命。意思是:天子不仁义,就不能保住他的天下;诸侯不仁义,就不能保住他的国家;官员不仁义就不能保住他们的地位;普通人不仁义就不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这句话是孟子盛赞伯夷、伊尹、孔子这三位历史人物时说的。意思是:(叫伯夷、伊尹、孔子)去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情,去杀一个无辜的人,因此可以得到天下,他们是都不会去做的。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爱护百姓,保护百姓就能一统天下,做天下下人的王,这是无人可以阻挡的。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夏桀和商纣两个王失去天下的原因都是失去了人民的拥戴,失去拥戴的原因,是失去了民心。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高高在上的人不讲究礼义,下层的百姓就没有学习的榜样,就会趁机作乱,那样国家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一些官吏)明明知道君主有过失却不加以劝谏,这种人的罪过还算小;(有些官员)当君主的过错并未发生时,却诱导君主去犯错,这种人才罪大恶极。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出自《孟子·离娄下》。盈野:满山遍野。意思是:为了抢夺一块土地而发动的战争,被杀死的人满山遍野皆是;为了夺取一座城池而发动的战争,被杀死的人满城皆是。比喻为了侵略而发动战争是不道义的,其死伤倍于正义一方。

【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菜任土地者次之】 出自《孟子·离娄上》。上刑:最重的刑罚。意思是:最善于领兵打仗的人应该服以最重的刑罚;联合诸侯发动战争的人应该服次一等的刑罚;为开拓疆土而战并以收取沉重的赋税为战争提供后勤支援的人应该服再次一等的刑罚。

【春秋无义战】 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春秋时代没有合乎正义的战争。

【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出自《孟子·尽心下》。陈:音“阵”,同“阵”,行军布阵。意思是:有人说:“我善于行军布阵,我善于领兵打仗。”这是大罪啊。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出自《孟子·离娄下》。泽:光泽。斩:断绝。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他的德泽余恩要经历五世才会消失。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同情心。端:开始。意思是:同情之心是仁德的开端;羞耻之心是道义的开端;谦让之心是礼义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慧的开端。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出自《孟子·离娄下》。几希:稀少。意思是:人和禽兽的区别是很少的。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出自《孟子·尽心上》。穷:不得志。达:得志。意思是:读书人在不得志的时候不应该丧失道义,在得志的时候不应该背弃道义。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出自《孟子·尽心上》。殉:跟随。意思是:天下政治清明,道义就能按照贤人的愿望施行;天下政治不明,贤人就随着道义隐藏起来。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出自《孟子·离娄上》。播:传播。意思是:缺乏仁爱之心的人在统治者的位置上,这等于在民众中间传播他的恶劣思想啊。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出自《孟子·万章上》。文:文字。意思是:不要因为文字而曲解了词意,也不要因为词意而曲解了全文的本意。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登上东山就感到鲁国太小了,登上泰山就感到天下太小了。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取诸人】 出自《孟子·万章上》。与:给予。意思是:如果是违背正义的,如果是违背道德的,即使是微末之物也不给予别人,即使是微末之物也不取自别人。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国家一定是先遭到内部的自我诛伐,再遭到外族的侵伐。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解说,在融会贯通以后,回到简略地述说大义的地步去。

【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出自《孟子·万章上》。意思是:不怀恨于心,不留蓄其怨。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自己不如别人,还不知道羞耻,怎能赶上别人呢?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 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那么,国家就会空虚。

【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屦:用麻、葛等编制成的鞋。蒉:草编的筐子。意思是:不看脚样去编草鞋,我知道他不会编成筐子。比喻一切事情可以从同类者推知其本质。

【持其志,无暴其气】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暴:损害。意思是:要坚定自己的意志,但不要滥用自己的意气感情。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了。说明眼睛是心灵之窗。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出自《孟子·藤文公上》。君子:官吏。野人:老百姓。意思是:没有当官的就没有办法治理百姓,没有老百姓就无法养活当官的。说明在一个国家里,官吏和百姓缺一不可。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出自《孟子·尽心下》。昭昭:明白。意思是:贤德之人,总是自己先对问题有了透彻的理解,才去教导别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出自《孟子·离娄下》。土芥:泥土、小草。意思是:君主将臣子看得像草芥一样低贱,臣子就会将君主看得像敌人一样仇恨。说明君臣关系当中,君主如何看待臣子,臣子也会有相应的态度对待君主。

【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出自《孟子·尽心下》。政事:施政。意思是:没有好的政治,国家的财政就会不足。说明政治对国家的财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依靠自己的德行让人信服的,人们才会喜欢,才能心悦诚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老:第一个“老”为动词,尊敬、敬养。幼:第一个“幼”为动词,爱护。意思是:尊敬自己的长辈,并将这种尊敬也推广到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并将这种爱护推广到别人的孩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道:仁政。意思是:能够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而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现多用来形容正义的事业就能得到支持,不合乎正义的倒行逆施则会遭到人们的反对。

【上下交征利而过危矣】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交:相互。征:追求。意思是:一个国家,如果上下都去追求私利,那么,这个国家就要陷入危机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使百姓定居于国内。封疆:边疆。固:使……稳固。兵革:指武器装备。意思是:让百姓安居在国内不能光靠疆界,让国家稳定不受外侵不能光靠地势的险要,让天下臣服不能光靠武器装备的精良。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应靠的是仁政。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闲暇:即太平。怠敖:怠惰玩乐。意思是:现在,国家太平无事,就趁机怠惰玩乐,这是自己在召祸。告戒人们不应在和平时期失去警惕。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察:考察,了解。意思是:全国的人都说这个人是贤才,那么就去考察他;见他果然是贤才,那么就要任用他。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尽心下》。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用社稷指代国家。意思是:人民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国家,而君主是最轻的。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百姓所想要的,就替他们聚集起来;百姓所厌恶的,不要强加于他们身上。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出自《孟子·离娄上》。渊:深水湾。獭:水獭。丛:森林。爵:通“雀”。鹯:鹞鹰一类的猛禽。意思是:替水潭把鱼从中赶来的,是水獭。替丛林把鸟雀从中赶来的,是鹞鹰。比喻国家民心常常是因为主观上的原因。成语“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即由此而来。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为人民的快乐而感到快乐的,人民也会因为他的快了而快乐;为人民的忧虑而忧虑的,人民也会因为他的忧虑而忧虑。用于规劝为政者应多关心百姓,与百姓共甘苦。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易:修治。意思是:治理好他们的田地,减轻他们的徭役和赋税,就能够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阴晴寒暑的变化。地利:地形优势。人和:团结,得人心。意思是:有良好的时令,不如有有利的地势;有有利的地势,不如有团结一致的人心。说明人心是战争中最重要和可靠的。

【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 出自《孟子·离娄下》。民望:人民的榜样。意思是:敌人来了,我们应该率先去消灭敌人,给人民做个榜样。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出自《孟子·尽心上》。游于圣人之门:在圣人的门下受过教育。意思是:曾经观看过大海的人,很难再受到别的水流的吸引;曾经在圣人的门下受过教育的人,也很难有什么言论能吸引他了。用来比喻阅历丰富、眼界高远、见过大场面。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出自《孟子·离娄上》。存:观察。意思是:观察一个人,没有什么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出自《孟子·告子上》。苟:如果。养:滋养。意思是:如果得到了必要的滋养,什么东西都可以生长;如果失去了必要的滋养,什么东西都可能消亡。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饥饿的人不会苛择食物,口渴的人不会苛择饮料。

【彼一时,此一时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那是一个时候,现在是另一个时候,时间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了。用来说明时势不同,情况也随之改变,不能再相提并论了。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子路若有了过失,别人告诉他,他就高兴。说明人应敢于重视自己缺点和错误,乐于改正过失、成为善人之心。成语“闻过则喜”源于此。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自《孟子·尽心下》。书:这里专指《尚书》。意思是:完全相信《尚书》里的话,还不如没有《尚书》。现多指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被书本所束缚。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出自《孟子·离娄下》。声闻:声誉,名声。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名声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就会觉得耻辱。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抬头不愧于天,低头不愧于地。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出自《孟子·尽心上》。见:通“现”。意思是:得志的时候,要将恩泽施于百姓,不得志的时候,要修养身心,将自己的高尚品德展现于世。此二句表达了作者的济民利国之志。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人一定是先自取侮辱了,然后别人才会来侮辱他。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如果是自然所造成的灾害,还可以避免;但如果是自己种下的罪孽,则是不能逃避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孟子·腾文公下》。淫:迷乱。移:改变。意思是:富贵不能使其心志迷乱,困苦不能使其改变操守,威武不能之其有所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出自《孟子·万章下》。在沟壑:指死后把尸体丢到山沟里。元:脑袋。意思是:有志之士不怕死无葬身之地,勇敢之人不怕丧命杀头。表现了志士和勇士高尚的情操。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上》。规:圆规。矩:曲尺。意思是: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用来比喻行事如果没有准则,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毂率】 出自《孟子·尽心上》。大匠:高明的工匠。毂率:标准。意思是: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拙笨的工人不会使用就改废绳墨,羿不会因为拙劣的射手就改变其拉弓射箭的准则。说明教育应有一定的法则,不能因为学生的问题就轻易改变。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出自《孟子·告子上》。规矩;法则。意思是:高明的工匠教授别人,一定会按照法则,而学习的人本身也应当遵循法则。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 出自《孟子·离娄下》。中:道德品质很好的人。养:教育。才:有才能的人。意思是:让道德品质好的人去教育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让有才能的人去教育那些没有才能的人。

【引而不发,跃如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教育别人就像教别人射箭一样,只将弓拉满,但不发箭,只做出一中跃跃欲试的样子。比喻教育要善于启发。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出自《孟子·尽心下》。近:浅显。指:同“旨”,意义。意思是;语言虽然浅显,但意义深远,这才称得上是“善言”。说明教育应由近及远,深入浅出。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能够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是一件乐事。可见早在我国古代就很重视教育事业了。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暴:同“曝”,晒。意思是:即便天下有一种东西容易生存,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那它也就不能生存了。比喻学习应持之以恒。后常用“一暴十寒”形容人没有恒心。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弈:下围棋。数:技艺,技术。意思是:下棋虽然只是一门小技艺,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也学不会。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心:古代人认为心脏是用来思考的。官:功能。意思是:心是用来思考的,思考了就会有所收获,不思考就不会有所得。说明学习应善于思考。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出自《孟子·万章上》。文:文字。害:妨害。辞:词句。志:思想,主旨。意思是:不因为个别的文字而妨害对词句的理解,不因为某些词句而曲解文章的本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忧愁患祸能够锻炼人的意志,让人更坚强地生存下去,而安逸享受则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沉沦颓废甚至灭亡。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出自《孟子·告子下》。拂:违背。意思是:上天要将重大的责任降临给某人时,一定会先让他的内心经受痛苦,让他的身体经受劳累,使他经受饥饿、经受贫穷,使他的所为遭受不顺。说明做任何事都要经历一番苦难。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权:称一称。度:量一量。意思是:称一称,这样才能知道是轻还是重;量一量,这样才能知道是长还是短。原来是孟子劝齐宣王权衡利弊,决定取舍的话,后人常用来比喻无论做什幺事,都要权衡轻利弊得失。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当两个不能同时得到时,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比喻当所想要的东西发生矛盾时,要舍弃次要的,而选择重要的。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一个人要有所放弃,才能有所作为。说明做事要有所选择,有所考虑。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轫:同“仞”,古时的计量单位,一仞为八尺。犹:仍然。弃井:废井。意思是:挖井挖到九仞,如果没有挖出水来,也还是一口废井。比喻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pVVsYbWArA7uT/sC7/cPZZTNAYXqlP9EEPXPtyi951m1YV9qKXbkVpt2PsawT6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