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谈行事的著作。采用语录体,以记言为主,记录了孔子有关政治、伦理、教育、礼乐、文艺等方面的许多见解。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我国古代写作体例,大致分为“著作”、“编述”、“钞纂”三大类。由“钞纂”而成的书籍称为“论”。《论语》的“论”,为排比资料,纂辑成编的意思。“语”系语录之意。即为辑纂孔子的语录。《汉书·文艺志》的解释《论语》书名的由来时说:论语者,孔子当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谈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称之《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总是忧虑不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错误了。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整晚不睡觉而去思考,这样没有好处,不如去学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比喻那些不畏困难,意志坚定的强者。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内心没有愧疚,那还有什么可担忧和害怕呢?比喻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自《论语·里仁》。齐:看齐。意思是:看到有德行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德行的人就从内心认真的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同的缺点。

【子入太庙,每事问】 出自《论语·八佾》。意思是:孔子进了周公庙,每一件事都详加考问。比喻学习时要穷问不舍,以化己用。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出自《论语·宪问》。意思是: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取悦别人。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出自《论语·子张》。意思是:不同职业的工人们在工厂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通过学习获得“道”。

【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 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句话也可以使国家灭亡。说明要谨言慎行,尤其是操国机要者必须小心说话。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出自《论语·八佾》。意思是:君主使用臣子时要以礼相待;臣子侍奉君主时应该忠诚勤勉。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出自《论语·子路》。名:名分。意思是:名分不正确,说的话就不合乎道理;说话不合乎道理,事情就会办不成功。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出自《论语·子路》。苟:如果。意思是:如果君主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作风正派起来,这对于从事国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己作风不正派,又怎么能要求别人正派呢?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出自《论语·为政》。北辰:北极星。意思是:用仁德施政,便会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恒定在一个位置,所有的的星星都拱卫着它。

【君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意思是:财富平均,贫富差距不大,就不会感到贫穷;上下级之间和睦团结,就不觉得人少;人心安定,就不会担心被颠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自《论语·季氏》。寡:财富少。意思是:(君主)不要担心财富少,要担心贫富差距大;不要担心贫穷,要担心人心不安。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出自《论语·学而》。终:指父母死亡。意思是:为父母办理丧事要谨慎,要竭礼尽哀,对先人要至诚至敬的追念至祭,(这样)民间的风气就归于淳厚了。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出自《论语·宪问》。意思是:有崇高品德的人一定留有传世箴言,但留有传世箴言的人不一定品德高尚。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出自《论语·雍也》。立:立身。意思是:仁德的人,自己要立身于世,也要使别人能立身于世;自己想达到的,也要使别人能达到。

【见义不为,无勇也】 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应该去做的正义行为,却不肯去做,这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出自《论语·里仁》。喻:明白。意思是:君子知晓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自《论语·阳货》。意思是:整天吃得很饱,什么心思也不动,(这样的人)很难指望他有所成就。

【乡原,德之贼也】 出自《论语·阳货》。乡原:外忠厚内奸诈的伪君子。原:同“愿”。德之贼:道德的破坏者。意思是:那种外表忠厚老实,内心阴险的伪君子是道德的破坏者。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人要是不讲诚信,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出自《论语·述而》。修:修养。意思是:不修养德行,不讲求学问,听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有了错误不能改正,这些是我所忧患的事情啊。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出自《论语·卫灵公》。疾:担心。意思是:君子担心自己死后没有好名声被人称赞。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出自《论语·述而》。游:练习。意思是:要立志向道,固守德行,倚靠仁义,练习六艺。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关心道德修养的提高,小人关心土地财产的获得;君子关心国家的法令,小人关心别人的恩惠。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患:担心。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了解自己。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未足与议也】 出自《论语·里仁》。士:读书人。意思是:一个读书人立志于专研学问,在生活上却以穿旧衣服吃粗茶淡饭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与他谈论。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出自《论语·为政》。周:普遍。比:依附。意思是:君子对人一视同仁,不阿谀结私党;小人则专门结党营私。

【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出自《论语·为政》。攻:治学。意思是:专研异端邪说,这是害自己啊。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出自《论语·泰伯》。寄:托付。百里:指大国。意思是:可以把辅佐幼主的任务交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命运托付给他,即使国家遇到关乎存亡的危机大事,也撼动不了他的志向,这样的人算得上君子吗?这就是君子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用违背道义的手段来的财富和高官,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转瞬即逝的浮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外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出自《论语·里仁》。道:道义。处:接受。去:抛弃。意思是:富有和尊贵,是人们所希望的,但是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卑微,是人们所厌弃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君子是不会去摆脱的。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能够坚持住贫困,而小人贫困了就胡作非为,坏事干尽。

【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多么正直的史鱼啊!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正直;国家政治不清明时,他也像箭一样正直。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出自《论语·宪问》。授:给予。命:生命。要:穷困。成人:品德完美的人。意思是:看见利益能想到道义,看见危险能付出生命,长期生活在困苦里却不忘记自己平生的诺言,也可以说是一个品德完美的人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出自《论语·泰伯》。位:位置。意思是:不在那个官位上,不要去参与那个官职的政事。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用我,就行道于世;不用我,就藏道于身。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有危险征兆的国家不要去,在应经大乱的国家就赶快离开。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出自《论语·宪问》。辟世:归隐。意思是:贤德的人在政治昏暗的时候就离开官场而归隐;其次,在动乱的时候迁到平安地带;再次,发觉别人的脸色不对,礼貌不周,就避开不再见面;又次,当与人说话不合时就避开不谈了。

【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让:谦让。意思是:当遇到该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勇往直前的去做),就是老师在,也不要谦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自《论语·子路》。和:调和。意思是:君子与人相处时,努力调和关系但不盲目符合;小人与人相处则盲目符合,其实内心不同。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出自《论语·卫灵公》。病:忧虑。意思是:君子忧虑自己没有能力,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出自《论语·卫灵公》。以:因为。举:荐用。废:废弃。意思是:不因为这个人的一席言辞就贸然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一席言辞而贸然废黜他。

【益者三友:友真,友谅,友多闻】 出自《论语·季氏》。意思是:使人受益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学识渊博的朋友。

【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 出自《论语·学而》。主:亲近。意思是:亲近忠义诚信的人,不结交不如自己的人。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君子以学术、文学、艺术等与朋友聚会,以朋友的良好学识来增强自己的仁德。成语“以文会友”出于此。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出自《论语·颜渊》。晏平仲,春秋时齐国的大夫。意思是:晏平仲这个人善于和别人结交,时间长了,别人都很敬重他。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厚:严格。薄:少。意思是:对自己严格,对别人带容,那么别人就不会怨恨你了。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出自《论语·述而》。自行:自愿。脩:古代称干肉为脩。意思是:自愿地送给我一捆干肉,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比喻“有教无类”,即使没有学费,老师也教授学生。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孔子善于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比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循循善诱。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孔子用四种方法教育学生:文化教育、行为规范、忠诚为本、信义为先。

【朝闻道,夕死可矣】 出自《论语·述而》。朝:早晨。意思是:早晨求到了真理,即使晚上就死也心甘情愿。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出自《论语·泰伯》。笃:忠诚。意思是:坚信自己的信念,勤奋好学,用至死不渝的信念来维护真理。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出自《论语·子张》。仕:官宦。意思是:当官的入国处理职务游刃有余的话,就研究学问;求学的人有余力才可以去做官。

【女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 出自《论语·雍也》。女:通“汝”,你。意思是:你要做一个君子一样的儒者,不要做一个小人一样的儒者。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出自《论语·宪问》。意思是:研究学问的人只贪图生活享受,就不能叫做研究学问的人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执政者如果自身言行正当,即便不下命令,下面的人也会去做;如果其言行不正,纵然下了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听从。

【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小事上不能忍耐,就往往会破坏了大计划。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出自《论语·季氏》。庶人:百姓。意思是:国家的政治清明,那么,百姓就不会有非议了。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出自《论语·卫灵公》。以:因为。君子不因为有人别人说其好话就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连他所说的正确的话也舍弃掉。

【近者说,远者来】 出自《论语·子路》。说:同“悦”,高兴。意思是:君主向近处的百姓施惠,使其欢悦,那么远处的百姓也会纷纷前来归附。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出自《论语·为政》。错:放置。错诸枉:置于枉人之上。意思是:将正直的人置于不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心服;将不正直的人置于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有所不服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做工的人要想做出好的器物来,就一定要先将他的工具搞好。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出自《论语·乡党》。脍:生鱼肉片。意思是:粮食不嫌舂的精细,鱼肉不嫌切的细致。原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学而不精,可乎?”后将前两句用于讽刺。

【一箪食,一瓢饮】 出自《论语·雍也》。箪: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饭。饮:水。意思是:只要一小竹筐饭,喝一瓢水就够了。这是孔子赞许颜回安于清贫淡泊生活而怡然自乐的话。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君子胸怀坦荡,无忧五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虑重重。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出自《论语·子路》。泰:泰然,镇定。意思是: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却不能泰然自若。

【巧言令色,鲜矣仁】 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凡是那些花言巧语,貌似可爱的人,很少有仁慈的。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出自《论语·季氏》。意思是:朋友正直、诚实、见多识广,对你是有好处的;朋友虚情假意、附和应酬、花言巧语,对你是有害的。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与朋友交往,一定要言而有信。

【人之将死,起言也善】 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人要死的时候,说出的话都是善良的。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三十岁时,能够立身处世;四十岁时,能懂得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知道天道变化之理;六十岁时,能对别人的话明辨是非;七十岁时,便可随心所欲,而不会离开规矩,超越法度。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逝:过去的,这里指时光。斯:这里指流水。舍:停留。意思是:逝去的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走!比喻人生如流水,时刻不停留。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出自《论语·阳货》。意思是:人类的本性是相近的,只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所以会有很大的差别。说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会对一个人的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士:读书人。弘毅:抱负远大。意思是:读书人不能没有远大的抱负,因为他对社会的责任重,要走的路还很长。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害怕自己还不了解别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自《论语·里仁》。齐:看齐,赶上。意思是: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引以为戒。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出自《论语·学而》。省:反省,检查。传:老师讲授的知识。意思是:我每天都用三件事来检查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都学了吗?

【言忠信,行笃敬】 出自《论语·卫灵公》。笃:一心一意。敬:谨慎。意思是:说话一定要忠诚守信。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出自《论语·子罕》。弥:更加,越发。钻:钻研。意思是:越是抬头仰望,越觉得高远;越是用心钻研,越觉得深奥。原是孔子的学生颜渊对孔子道德、学问的赞叹。后多用来赞扬某人的才学。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学习就好象是在追赶什么东西似的,总是怕追赶不上,等追赶上了,又害怕会失掉它。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人洁净而来,就应赞赏他洁净的一面,不应总是记着他以往不干净的一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敬鬼神而远之】 出自《论语·雍也》。意思是:敬重鬼神,但要远离他们。比喻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既不得罪,也不靠近。成语“敬而远之”即由此而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愠:恼怒。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也不怨恨,不也算得上是君子吗?此句表现了一个人的高度修养。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出自《论语·里仁》。躬:指身体,引申为亲身。逮:赶上,不逮,即赶不上,做不到。意思是:古人不轻易说话,怕说了以后又做不到,这是很羞耻的事情。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出自《论语·卫灵公》。矜:持重,谨慎。群:指团结群众。党:指结党营私。意思是:内心矜持,但不与人争执;团结群众,但不结党营私。此句原是讲学问标准,后人常将其作为君子的品行标准。

【恶紫之夺朱也】 出自《论语·阳货》。恶:厌恶。朱:大红色,古时视为正色。紫:颜色较朱深而蓝,不被视为正色。意思是:让人厌恶的是紫色竟夺了大红色的光彩。比喻坏人常常装的比好人还“好”,告诫人们要百倍警惕,不要上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用不仁义的方法得到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讲就好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表现了孔子对不义之财的鄙视和淡漠。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仁人志士,没有为了求生而损害仁义的,却有为了仁义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愤:苦思冥想仍想不明白。悱:想说而有说不来。隅:一角,一方面。意思是: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想不明白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一个方面,他却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那就不再教他了。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出自《论语·公冶长》。杇:同“圬”,泥瓦匠抹墙的工具,这里指粉刷墙壁。意思是:腐烂的木头不能再用来雕刻了,用粪土垒成的墙不能粉刷了。比喻对无法造就的人,用不着再去培养他了。

【有教无类】 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教育不应非贫富贵贱、地域种族等类别,而是应当对于什么样的人都应该给予教育。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出自《论语·学而》。求:追求。正:纠正。意思是: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亲近有德之人来匡正自己,这就算得上是好学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意思是;机敏而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学问为耻辱。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发奋读书,便忘记了吃饭,学有所得就高兴地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到了。形容学习之勤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自《论语·述而》。厌:满足。诲:教导。意思是:对自己的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觉得厌倦。后多用这两句来形容人勤奋学习、耐心教人的高尚行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出自《论语·学而》。时:适当的时候。说:同“悦”,高兴。意思是:对于学过的知识,能在适当的时候去温习,不也是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对于他们的优点,就拿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要加以克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有智慧。说明做学问应实事求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故:指旧知识。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领悟,获得新的知识,可以做老师了。

【三月不知肉味】 出自《论语·述而》。原意是说孔子欣赏音乐,沉醉其中,以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吃肉时都感觉不出肉的香味。后常用来形容人专注于某事而忘记其他事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论语·为政》。罔:迷惘,迷惑。殆:危险。意思是: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感到疲惫而无所获。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出自《论语·子张》。切问:指问自己没有弄懂的问题。近思:指考虑当前想办但没有办到的事。意思是:广博地学习知识,坚定自己的意志,多问自己不懂的问题,多考虑尚未办好的事情。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出自《论语·阳货》。诗:指《诗经》。兴:《诗经》六义之一,即因事寄兴。观: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群:合群。怨(又读yùn):通“蕴”,蕴藏,蓄积。意思是:《诗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观察能力,增强团结,积累知识。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三军:军队的统称。意思是:军队可以丧失掉自己的主帅,但却不能让一个普通人丧失自己的志向。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自《论语·阳货》。意思是: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也不想,这可不行啊!用以告戒人们不可好逸恶劳、无所事事。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出自《论语·微子》。谏:挽回,改正。意思是:过去了的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未来的还来得及。说明人应抓住以后的时光,奋发努力,而不要沉浸在对过去的追悔之中。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出自《论语·阳货》。意思是:时间在不断地溜走啊,岁月不等我呀!劝勉人们应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三思而后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三思:指经过多次考虑。意思是:做事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去行动。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做事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只顾眼前的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只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成语“欲速则不达”即由此而来。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出自《论语·八佾》。咎:追究。意思是:已经做成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决定的事就不要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去责怪了。成语“成事不说”、“既往不咎”即由此而来。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君主要尽君主之道,臣子要尽臣子之道,父亲要尽父亲之道,儿子要尽儿子之道。 P+1iNycTc5//TreLECng2/Qx5xVRGkM6vdw5ygzwXWbG2r6iEAVRIDzdXNQ4cYi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