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山海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奇书。流传虽达两千余年之久,其作者及成书时间却仍是个谜。传统上认为《山海经》为大禹、伯益所作,而后人考证认为《山海经》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当为集体编述而成,成书时间大致在战国初年至西汉初年间,为楚、巴蜀、齐地的巫师口耳相传积累,在西汉成帝时整理成书。虽然如此,然而其原作者及具体创作过程,仍需进一步探求考证。

“山海经”一名最早见之于《史记》,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为常人所难接受,所以司马迁观后叹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未能成辑,直到数十年后的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才将此书公之于众。

《山海经》原书有经有图,称《山海经图》,魏晋以后失传,独经文存世。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和北宋校理舒雅都曾作《山海经图》十卷,然而也都散亡,不存于世。现在所能看到的古刻本,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刊刻本。本书所选经图皆出于此。

《山海经》全书18篇,约31000字。其中《山经》(又称《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其中《山经》5篇记载华夏之地,内容多记山川地理,奇异的动物、植物、矿物,祀神的典礼和祭品、祭器,有时亦写诸山山神的形貌、职司和神力;《海外经》4篇所载的地理范围较《山经》为广,内容多记海外各国的奇人异物,也记载一些古老的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刑天断首等;《海内经》4篇所载,不仅杂记海内的神奇事物,如昆仑、巴蛇等状况,同时还记有一些国家和民族,以及帝王的世系、器物的发明创造等。该书按照地区而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

《山海经》记载了五百余座名山的名称、地理位置,三百余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方国的名称及远方异民的民情风俗,一百多个历史神话人物,一百余种药用动植物,四百余种神怪异兽;并保存了大量著名的远古神话传说。它不仅是一部讲述山川河流的地理书,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上古奇书,大至山川河流大海丘泽,小到花草树木奇石矿藏,无不娓娓道来。奇异的神人,英武的帝王,瑰丽的奇石珍宝,多彩的植物禽兽,引人入胜的神话传说,别具特色的风土民情,神秘庄重的祭祀礼仪,变幻莫测的日月运行,所有这些,都使本书无愧于一部上古时代的百科全书称号,是今人了解研究上古风俗民情、人物历史的重要资料。《山海经》丰富而神奇的内容,正是其亘古不变的神奇魅力所在。

《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使人无法对其统一归类。《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术数形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则多将它归入地理书,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无数关于《山海经》的研究,使得《山海经》更显神秘迷人。《山海经》以它那集大成于一身的气质、恢弘丰富的内容、生动形象的图画,注定其吸引的不仅仅是学者,更有无数的普通的读者。“古之为书,有图有说”,文字与图画的结合,使得《山海经》更加直观生动,更易为当今的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使其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和接受,是经典流传的应有之义。本书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晋人郭璞所撰《山海经传》、明人王崇庆所撰《山海经释义》、清人吴任臣所撰《山海经广注》、清人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的《山海经校注》之精髓,采众家之长,以简洁流畅的语言、详尽精确的注释方式,力求为读者展示一个神奇广阔的历史文化画卷,进而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更多地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源流,热爱这片神奇的土地和生活于其上的人民。

编者 b9XGYSwFmbNWDVTvt5CxZlGH4u+sRaro0ilKwEn/Rcw08WvfQ2/UhmIoSRZxve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