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给演讲赋予丰富的生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到了伦敦,与罗威·陶玛斯共事。他当时正为着阿拉伯的阿伦比和劳伦斯发表精彩绝伦的演讲,听众连场爆满。一个星期天,我没事走进海德公园,在大理石拱门入口附近,各种主义、人种、政治、宗教信仰的演讲者都可以畅谈自己的主张,不受法律的干预。有三位演讲者正在发表演讲,一位天主教徒解释教皇无谬论,一位社会主义者谈论卡尔·马克思的主义,第三个演讲者正阐说一个男人应该有四个妻子才算恰当!我站在远处,观察着那三个人。

信不信由你,鼓吹一夫多妻制的家伙,他的听众人数最少,寥寥几个。而另外两个演讲者吸引的人却越来越多。我自问这是什么原因,难道因为是不同的题目的关系吗?我想不是。我观察后认识到,问题的根本出自三位讲演者身上。那位大谈有四个老婆是多好多好的家伙,自己却不像有兴趣讨四个太太;可是另外两个演讲者,几乎是在针对所有对立的观点来说理论道,忘我地沉浸在各自的讲题里。他们好像是拼着性命在讲演,舞动手臂做着激烈的手势,声音高昂而充满信念,散发着热情与活力。

怎样能做到这种极富活力的讲演,牢牢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呢?本章将给你三个妙招,以帮助释放你的热情和热诚。

一、选择自己熟悉的主题

我们一再强调,对自己的题目要有深刻的感受,这极为重要。除非对这个题目有特别偏爱的情感,否则就别想听众会相信你。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对题目有实际的接触与经验,对它充满热诚——像对某种嗜好或消遣的追求等;或者你因为已经对题目有过深思和有着个人的关注(比如认为在自己的社区里建设一个好的学校很有必要),因而满腔热情,那么就不愁讲演时会不热心了。二十多年前的一场讲演,因为热诚而造成的说服力现在还鲜明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听过很多令人心服的讲演,可是这一个——我称它是“兰草对山胡桃木灰”的案例,却独树一帜,成为真诚战胜常识的绝佳例子。

纽约一家极具知名度的销售公司里,有个一流的销售员提出反常的论调,说他已经能够使“兰草”在无种子、无草根的情形之下生长。他将山胡桃木的灰烬撒在新犁过的土地里,然后一眨眼间兰草便出现了!所以,他坚决相信山胡桃木灰——而且只有山胡桃木灰是兰草生长的原因。

评论时,我温和地对他指出,他这种非凡的发现如果是真的,将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巨富,因为兰草的种子价值不菲,而且这项发现还会使他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位极杰出的科学家。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不论他是生是死——曾经完成,或有能力完成这个奇迹:没有人能从无机物里培植出生命。

这个错误是如此的明显,根本没有必要作什么反驳,所以我平静地告诉他这些。其他同学也是这么看的,唯独他自己不这么看。他连想都没有想,立刻站起来告诉我,他没有错。他对自己的发现热衷到有点不可思议,大声说他还没有引用论据,只是陈述了经验而已。所以,他继续往下说,扩大了原先的论述,提出更多的资料,举出更多的证据,他的声音透露出真诚。

我只好再次告诉他:他不可能是正确的,他正确的概率等于零。马上他又站了起来,提议跟我赌五块钱,让美国农业部来解决这件事。

你知道这时候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好几个学生都开始相信了他的发现,还有许多人变得不能确定。我相信要是来一个表决,一半以上的人不会同意我的观点。我问那些改变主意的人,是什么让他们改变了自己最初的观点?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讲演者的热诚和确信让他们怀疑了自己的常识。

既然这样,我只得写信给农业部。我对他们说,问这样无聊的问题,很不好意思。结果他们肯定了我的答案,就是要使兰草或其他的东西从山胡桃木灰里长出来根本没有可能,他们的回信中还说收到另一封同样的信。原来那位销售员真的很相信自己的发现,因此也马上给农业部写了信。

这件事给我一个重要的启发——讲演者如果真的确信某件事,并热切地谈论它,便能让人们相信,即使是宣称自己能从尘土和灰烬中培植出兰草也是没有关系的。既然这样,我们头脑里归纳、整理出来的信念,并且是正确的常识和真理,那该会有怎样的力量让人们信服呢!

讲演者几乎都会怀疑选择的题目会不会引起听众的兴趣。其实,要让他们对你的题目感兴趣,方法很简单:点燃自己对题目的狂热之情,就不怕没有办法抓住人们的兴趣。

这里有一个实例。不久前,在巴尔的摩听到一个学员发出警示,说如果继续使用现在奇沙比克湾捕石鱼的方法,石鱼将会绝迹,这已经要不了多长的时间就可以看到。他非常关注这件事,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件小事了。他表现得热切之至。在他讲话之前,我和大家一样本不知道奇沙比克湾里有什么石鱼,也就没有什么兴趣。可是,在这个讲演者还没有讲完时,恐怕我们大家都愿意联名向立法机关请求立法来保护石鱼了。

有人问前美国驻意大利大使理查·华须本·乔尔德,他是怎样成为一个意趣无穷的作家的?成功的诀窍是什么?他回答说:“我非常热爱生命,所以不能静下来不动。我只是觉得必须告诉人们这点而已。”遇上这样的讲演者或作者,也不由得你要被他吸引了。

在伦敦,有一次我和一个著名的英国小说家一起去听演讲,E. F. 班生先生评论说,这场讲演的最后一部分要比第一部分更为他所欣赏。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讲演者似乎对最后一部分的兴趣更大一些,而我一向都是靠讲演者为我提供热情和兴趣的。”

我们在首都华盛顿的训练班有一位先生,大概叫傅零先生吧。刚参加训练时,他从一家报社所发行的一本小册子里仓促而肤浅地搜集了一些关于美国首都的资料,然后向我们演讲。他虽然在华盛顿住了许多年,却没能举出一个亲身经历来说明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所以听起来就像这样——枯燥、无序、生硬,只是一味陈述着一连串枯燥无趣的事实。大家听着难过,他自己也讲得痛苦。

出人意料的是,在两星期后发生了一件事情:他的新车停放在街上,有人开车把它撞了个稀烂,并且逃逸无踪。这可把傅零先生害惨了,这件事是切身的经历,所以当他说起这辆撞得稀烂的汽车时,讲得真真切切,滔滔不绝,怒火冲天,好似维苏威火山爆发了。两星期前,同学们听他的讲演时还觉得烦躁无聊,在椅子里扭动不安,现在却给了傅零先生热烈的掌声。

如果题目选得对了,你不成功都不行:比如谈自己的信念这一类的题目,保证错不了。你对自己的生活一定要有些强烈的信仰,因此你不必再四处去寻找。它们通常就在你的意识表层,你时常都会想到它们的。

不久以前,电视播出立法委员就死刑而进行的听证会。许多证人被召出席,对这个为人争论不休的问题提出了正反两面的意见。其中一个证人是洛杉矶警员。他有十一位警察同僚,都死在和罪犯的枪战中,所以曾对这个问题再三思考,他产生了需要死刑的强烈信念。他饱含真情,从心底相信自己有万分的理由。历来雄辩都来自于讲演者的信念和感觉。真诚建立在信仰之上,而信仰则出于内心对自己所要说的事的热爱,出于头脑的冷静思考。“这些心自有道理,是为道理所不自知。”在无数的训练班里,我常常可以印证马斯可这句一针见血的话。记忆中,有位波士顿的律师,得天独厚,仪表出众,说话畅达,但是他讲演完了之后,同学都说:“好个精明的家伙。”他给人一种虚浮的表面印象。在他满口漂亮词句的背后,仿佛是没有一点真情感的。而另外一个保险公司的推销员,个子很小,毫不起眼,说话不时得停下来思索接下来该说什么。可是当他说起话来时,没有谁会怀疑不是出于他的真心。

林肯在华府福特戏院包厢遇刺,到现在已经超过百年。但是他的一生,他的言辞,真诚深挚,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如果单单看掌握了多少法律知识,有多少与他同时代的人都远远超过他。他缺少一分优雅、顺畅和精致,但是,他在盖茨堡、古柏联盟和在华盛顿国会山庄台阶发表的演讲,历史上却无人能够超越。

有个人说,他没有任何强烈的信念和兴趣。当然你也可能会这样说,而我多少感到有些讶异。我会说,让自己忙碌起来,让自己对事情感兴趣起来!

“对什么事,比方说?”他问。

我简直对此有点绝望,我说:“就鸽子吧。”

“鸽子?”他不明白。

“是啊!”我告诉他,“就是鸽子。到广场上去看看它们,喂喂它们,到图书馆去阅读有关书籍,再回过头来讲讲你的鸽子。”

没有想到他真的这样做了,他第二次讲演时,一开始便以养鸟者的狂热来谈论鸽子。而当我想要他停时,他正说到有关鸽子的四十本书,他已经把它们都读遍了!他的讲演,也就成了我听过的最有趣味的讲演之一。

这里还有一个建议:对自己目前以为很好的题目,想方设法多了解一些。你对某件事了解越多,你便会越热诚。《销售五大原则》的作者帕西·H. 怀亭告诉推销员,千万不可不去了解自己所推销的东西。怀亭先生说:“对一项优良产品知道得越多,便会对它越热心。”这同样适用于讲演题目——对它们懂得越多,你对它们也就越热诚。

二、注意自己对演讲内容的感受

如果你想告诉听众一个警察因你开车超速而把你拦下来的故事,你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来讲述。但是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有某种感受,这种感受会使你的讲述更明确,表达更有效果。第三人称的方式,是不能给听众留下什么印象的。他们喜欢了解,当那个警察开罚单给你时,你心里是什么感受。所以,你越是清楚地描述当时的情景,或是反映出当初的感受,你便越能生动逼真地表达自己。

我们去看话剧、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要见到、听到感情的表露。我们很害怕自己的感情会当众吐露,因此去看话剧,以满足这种感情流露的需要。

所以,当众说话时,你根据自己倾注在谈话中的热心程度,来表现自己的热诚与兴趣。不要抑制,也不要在自己真实感人的热情上头加个控制闸。让听众看看,你对谈论自己的题目有多热诚,他们的注意力便被你所吸引。

三、演讲时充满热情

当你走上讲演台时,应该充满对讲演的企盼,而不能像一个要受绞刑的犯人。轻快的步伐也许大部分是装出来的,却能为你创造奇迹,会让听众觉得你有强烈的愿望要谈这件事。讲话前,再深深吸一口气,不要靠着讲桌。抬起头,仰起下巴,告诉自己你现在就要给听众讲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因此你全身每一部分都应该清楚无误地让他们知道这一点。想象自己大权在握,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那样,就算是表现得好像是这样也可以。如果可以把声音传到大厅的后方,这样的音效会让你更有信心。一开始就使用手势,它们更能振奋你。

杜纳德和艾林诺·雷尔德把这些描述成“预热我们的反应”。这项原则对于任何需要心灵感觉的情况都适用。在他们的《有效记忆的技巧》一书中,指出罗斯福总统这个人“活泼愉快度过一生,带着一分雀跃、活力、冲撞和热情。这些是他的标记。他总是对自己处理的一切事情兴味浓厚,浑然忘我,或者他装得很像这个样子”。泰迪·罗斯福真是威廉·詹姆斯哲学的阐释者:“表现热烈,这样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便会自然热烈起来。”

总之,牢记这句话:表现得热烈,就会使你感到热烈。 Jwhk0NEsLYItuPkGXgUYK6v7MKGP2fEhL3AGYCDn9Vpm6r+e2nq56r9ZHeHoPUE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