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敦厚中正

题解 天地有知

《正义》曰:“此一经明舜能行中庸之行,先察近言而后至于中庸也。”

中庸不是折中主义,而是处世的艺术。

在这个世界上,真相只有一个,可是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是非曲直。

不知道就不要臆说,不要胡说,不理解就不要否定别人。

学问是实实在在的求知,修养不是装出来的高深。

因此,“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其大知也与!”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释】

【察】 洞察,辨别。

【迩言】 左右亲近者的话,也指浅近的话。迩:近。

【隐恶而扬善】 推行宽和忍让的德政以教化百姓,给人以自悟自我修正的机会,从而使各种不良行为自然消解,美好的品行日渐养成,良好的风尚日益形成。

【执其两端】 把握正反两方面的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与不利影响,从而引导事物向合乎中道的方向发展。

【其斯以为舜乎】 以其德化如此,故号之为“舜”。《谥法》云:“受禅成功曰舜。”又云:“仁义盛名曰舜。”意即道德充满之谓。

【舜】 姓姚,传说目有双瞳取名重华,生于诸冯,又称姚墟(今属山西省)。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性至孝。尧用之,受禅为天子,建都蒲坂(今永济市蒲州镇),国号有虞氏,故又称虞舜。在位四十八年,是传说中我国上古时期的五帝之一。

【译文】

孔子说:“舜真是一位伟大的智者啊!他善于咨问研究,又明察幽微,能够洞悉左右进言的人话语中的意图,对于别人的言行,怀着敦厚的包容心,隐藏互相诋毁的诽谤言语,赞扬他人的善行,把握事物发展的利害趋向,采纳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真知灼见,用中正的方法引导民众。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圣明之处啊!”

【论引】

郑玄说: “近言而善,易以进人,察而行之也。‘两端’,过与不及也。‘用其中于民’,贤与不肖皆能行之也。其德如此,乃号为‘舜’,舜之言‘充’也。”

孔颖达说: “既能包于大道,又能察于近言,即是‘大知’也。舜能执持愚、知两端,用其中道于民,使愚、知俱能行之。”

朱子说: “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可知。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者则播而不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则人孰不乐告以善哉。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札记一】

诸神在看着

我们的每一个行为,即使是一个轻微的眼神,都会受到注视。无论存心如何,都将留下痕迹,都会得到报偿。

当你处在一个很低微的位置时,尽量少说话,或者不说话,只是听人们说,或是自己默默地思考。即便你身处尊位,又掌握了天地间至高无上的真理,也不要强迫人接受,神也没有这个权力。这就是伏羲、炎黄、尧舜治民之正统:以天地之心为心,以生民之举为举,“垂拱”而天下治。

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命运是由自己的素质和朋友的帮助共同成就的,因此诚挚是成就人生的基础,诚能够使我们很好地发挥自己,能够让朋友给我们以有力的支持。

听取朋友的良言,明察朋友的诤语,从而使我们的每个行为中正。

那么,“舜其大知也与!其斯以为舜乎!”

【札记二】

也谈诺贝尔文学奖的设立

瑞典著名的发明家和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特·诺贝尔生前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希望用自己的发明造福人类。他在临终前留下遗嘱,将自己的全部财产3122万瑞士克朗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以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瑞典政府由此建立了“诺贝尔基金会”,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创作、民族和睦或和平五项奖,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举行授奖仪式。

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对于文学奖,特别提出授予“在文学领域内创作了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指定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在他还特别规定:“不考虑候选人的国籍,只要完全具备资格,无论是否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均应授奖。”

诺贝尔的遗嘱,催生了不同时期人类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那些有幸在有生之年获奖的作家,因为他们的作品为人类留下了光辉,并因此而永载史册!

也因为对这个遗嘱的莫衷一是的解释,后人们异议纷呈。有人说,被它发现的天才与被它埋没的天才几乎一样多!但是,对于真正的大师来说,只要是写出了不朽的作品,即使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照样永恒,同样是人类的荣耀!

诺贝尔奖的设立是公正的,并没有附加任何歧视的条件。所以人们也只能说,该获奖的作品没有被授奖是一个遗憾,而没有人说,某部已经获奖的作品不该获奖。这里没有冠军,他们都是所时代最为杰出的星斗。虽然有遗憾,但总比鱼目混珠要好得多。

任何质疑的理由,无论含有多少卓越的见解,比起设立的初衷来说,都显得无力和不够精确。因为种种质疑,在提出之初就已经有了功利的杂质,其动机就已经不纯粹。

文学创作不是体育比赛,不要为了获奖而写作,更不要因为没有获奖而怀疑评选者的公正或是诽谤奖项设置的合理性。毕竟,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在诺贝尔奖走过的百年历程中,我们得到的是美好的享受。

获奖自有获奖的理由,遗漏也必有被遗漏的原因。只有写出伟大的作品,才是唯一的证明。这正是诺贝尔的伟大之处,体现的是其博大包容的精神——无极无止境。 tBWDPqSWwAeBC6+Q563XtxkjayjU9M0tRM7HJioRntukoVaQtgJmdtLBhipERQP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