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刺激重复出现,其引发反应的能力就会减低,此现象称习惯化作用。例如刚到打靶场附近的访客,会因第一声枪响大吃一惊,心搏加速,呼吸加剧。数次枪声后,反应越来越弱,到最后习惯了枪声,不会有吃惊反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也是习惯化的现象。
习惯化只针对特定的刺激,对枪声习惯化后,对其他刺激不会习惯化,突然而来的铃声会吓人一跳。习惯化有适应生存的功能,使人免受重复出现的刺激影响,能够更敏锐地注意其他信息,也不致因刺激而不断吃惊或不断做定向反应,以免浪费精力。习惯化作用与学习有近似的地方,包括:
(1)习惯化进程:习惯化进程先快后慢,反应减降程度开始较大,其后越来越小。
(2)遗忘现象:刺激若不再出现,习惯化现象会消失,相隔时间越长,消失越显著。刺激长时间消失后突然出现,又能产生吃惊或定向反应。
(3)再学速度:习惯化作用消失后,若刺激再出现,习惯化就较先前迅速,表明习惯化记忆潜伏,有利于再学习。
(4)刺激强度:微弱的刺激较易习惯化,强烈的刺激较难甚至无法习惯。
(5)超量学习:习惯化作用的持续,有利于将来的再学习。
(6)辨别和泛化作用:上述习惯化的特异性是辨别作用,而对类似刺激会习惯化是泛化作用,习惯化还存在泛化梯度的现象。
印记是奥地利的动物生态学家洛兰茨(Konrad Lorenz)于1952年首先描述的,即在动物出生不久的一个关键期(一两天之内),它们不必通过练习或特别努力,就对出现的活动刺激(人或玩具等)做出跟随或依恋的反应,称为印记。
小鸭出生后的13~16小时最关键,若此时出现移动的物体,并发出适当的声音,就可引发印记反应,小鸭会紧紧跟随依附。小鸭在出生后隔离一星期,很难引发印记反应,说明即使受生物因素支配的行为,也需要环境条件在关键时刻配合,才能体现印记反应。人类没有印记行为,较为接近的是婴儿早期与母亲或保姆所建立的依恋行为。儿童语言的发展与印记也有共同的地方,在2~6岁的关键期,环境条件配合适宜的情况下,学习语言才是毫不费劲的事,一旦过了关键期,学习语言就相当困难了。
图3—25印记的现象
1. 学习是通过强化练习,使行为或行为倾向产生持久改变的历程。早期行为学派认为动物都受同样的学习规律的支配,简单的联结是复杂学习的基础。反应行为是由刺激引起的,可通过经典条件作用建立;操作行为则是主动自发的,可通过操作条件作用予以强化。
2. 在经典条件作用的过程中,条件刺激(CS)和非条件刺激(UCS)伴随出现多次后,当条件刺激引起类似非条件反应(UCR)时,称为习得。习得的反应(CR)在只呈现条件刺激不呈现非条件刺激的情况下削弱,但可自发恢复,再学时也能较快完成。对类似条件刺激的刺激做反应是泛化作用,经差别强化后可产生辨别作用。利用条件刺激作为强化媒介的学习称为次级条件作用。免疫力、安慰剂效应、情绪反应、性驱力等都可通过经典条件作用建立。
3. 学习完成后,条件刺激只引起类似非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但条件反应并不具有非条件反应所有的组成部分,而条件反应的组成也不被非条件反应所共有,所以条件刺激并不是替代了非条件刺激。减低非条件刺激的效能后,条件刺激所引起的条件反应就会较弱,这意味着经典条件作用所建立的是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联系。
4. 操作条件作用是通过反应给予奖赏(正性强化)或减除厌恶刺激(负性强化)来强化反应的。强化作用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或部分的)。部分强化习得较慢,削弱也较慢。
5. 操作和经典条件作用都有次级条件作用、泛化、辨别等基本现象。操作条件作用所学得的是反应与刺激(强化物)的依随关系,经典条件作用则学习刺激与刺激的依随关系。而利用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强化另一种行为,也就是关于反应与反应依随关系的学习原理,称为普雷墨克原理。
6. 回避学习包括经典和操作两种条件作用(称为二因子论),认知论认为必须在不做回避反应而又不受伤害的情况下,才能建立新的预期,并且在这种新的预期下削弱回避反应。
7. 塑造是先强化较易的行为,逐渐推进至强化较罕见的目标行为。偶然的强化作用可能建立持续刻板的迷信行为。
8. 因为进化遗传的影响,可能干扰或促进条件作用,所以不是所有中性刺激都一样可以产生条件作用的。经典条件作用中条件刺激预测非条件刺激的功能是习得的关键因素,意味着认知的预期产生条件反应。其他现象如阻断效应、语义泛化、反应泛化、习得无助等现象,都表明了条件作用含有认知成分。
9. 动物在辨别学习、迷津学习、问题解决中所表现的学习心向和顿悟,以及方位学习和移置学习的表现等,都牵涉到认知历程,这些不是条件作用所能说明的。
10. 观察学习牵涉到注意、保持、再现、动机,甚至包括推理等历程,在观察的过程中,支配受观察者实际执行动作的神经元(即镜映神经元)受到激活,为模仿学习做好预备。技能学习是结合了认知和条件作用的历程,是由意识控制转向下意识自动化执行的历程。
11. 习惯化作用具有类似学习的特征(如遗忘、再学习、泛化作用等),印记的现象说明了反应的形成需要适当的时间和环境刺激的共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