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Preface

本书内容涵盖大学心理学论述的基本原理,共分四篇。第一篇论述心理学的性质以及生理基础、学习、记忆、感觉与知觉、意识、情绪、动机等基本心理历程。第二篇是关于个别差异的课题,内容有语言和思维、成长与发展、智力、人格、心理测量方法等。第三篇讲述行为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互动。第四篇是与身心健康有关的课题,论述应激历程、心理障碍、各种心理疗法的理论和评估。

心理学原理用以描述、解说和调节行为,但行为是多因素决定的,例如基本的知觉历程,就受生理、学习、记忆、情绪、需要、人格、社会情境等因素影响,故论证知觉历程时,不能孤立地把这些相关课题隔离。本书以不同的篇章,分别介绍不同的课题,只是为了方便论述,实际上各篇章的课题是互相关联的。

本书作为大学心理学的教材,着重基本心理学原理的论证。不过,原理是可应用的,在医疗、护理、矫治、康复、辅导、咨询等助人的实务工作中,都常应用心理学的知识。以下通过一些例子,说明心理学原理的应用性。读者不妨在日常生活和实务工作中观察体会。如果能够对心理学的原理和概念融会贯通,“内化”为个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就能“得心应手”地诠释行为的机制了。

观点的互补性

个人的心理历程和行为,无论是基本历程,还是社会行为,或者心理障碍等,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诠释。本书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论述的各种心理学观点,有助于专业人员对服务对象较全面的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是不断积累和更新的,但实务工作者却不一定要迎新送旧,更重要的是比较新旧的理论和技巧,评估这些理论和技巧在实务工作中的效用。了解各种方法背后的理论基础及其关注的重点,但不必执著于一家之言。若能不受一家之说的束缚,在实务工作中就能够更灵活贯通了。

心理科学的性质

部分学者认为咨商、辅导、社会工作、心理治疗等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这与强调实证研究的科学心理学略有不同。心理学注重客观的科学方法,强调可以清楚传递的,并且经得起重复研究考验的科学知识。客观性、可传递性、可重复考验性,是心理科学的三大要素。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要求在严谨控制的条件下,排除混淆变量的影响,探讨行为的因果关系。因此对第一章论述的研究方法有所认识,不但有助于评估学术报告,自己做研究时也能慎重考虑,避免不相干变量混淆研究结果,从而提高评估研究的有效性。

行为的生物因素

行为学派强调环境的影响,实务工作者也着重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但行为受多因素决定是心理学家的共识。本书第二章“行为的生理基础”就论述了影响行为的生理因素。基本的心理历程如学习、记忆、情绪、动机等,个别差异如语言思维、智力、人格、性取向等,精神健康、心理障碍,甚至心理治疗所强调的“同理心”,都有神经生理的基础。我们在评估个案以及理解个别差异时,不可忽略行为的生理因素。

学习历程

第三章“学习历程”论述的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心理历程,通过学习建立的条件反应(信号反应),是构成心理现象的条件。治疗师若应用行为矫正技术消除心理症状(如恐惧、焦虑),或者通过小组活动建立有效应对方式和社交技巧,则学习历程的基本概念(例如习得、削弱、强化、辨别、泛化作用等)是必须掌握的。无论是条件作用,认知学习,还是模仿学习,都是建立行为模式的途径。

情绪·动机·意识

本书第七、第八章论述的“情绪”和“动机”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动机受挫折或需要不满足造成的情绪困扰,经常是求助者要克服的问题。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扭曲是情绪困扰的原因。但情绪和认知的关系是双向的,在协助受助者解决问题时,应了解情绪和认知的相互影响。同时也不要笼统地把受助者的情绪概括为“负面情绪”,因为负面情绪这个概念很不精确,例如愤恨和难过同样是所谓的负面情绪,但两者有不同的生理反应,有显著不同的风险知觉和归因历程,这是个案工作者应该留意的。在帮助案主克服情绪困扰的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受助者培养积极愉悦的情绪,抵消恶劣情绪的狭隘思维,拓宽视野,提高创作力,促进幸福感。第六章“意识状态”论证了生物节律和心理功能的关系,也描述了精神药剂改变意识状态的后果。虽然药剂带来暂时的欣快感,但成瘾药剂对大脑中多巴胺系统的刺激作用,却提升了对药剂的需要,使吸毒者难以摆脱毒害,倒是静坐冥想对意识状态的改变,有益身心。

记忆与推理偏差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追溯受助者的经历,受助者凭记忆回想生活事件。第四章“记忆与遗忘”强调回忆并不是过去的重现,而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了回忆的真实性,例如当前的情绪、其他信息的干扰、对治疗师的态度、受提问的方式等等,都会扭曲受助者的记忆。这种记忆的扭曲并不一定是意识的刻意行为,治疗师或辅导员要加倍留意,避免随意接受案主追溯的经历。记忆的研究表明,受助者在治疗师的引导和暗示下,会建构治疗师所期望的经历,错误地回忆了早期经验。治疗师对自己的期望和学理取向如何影响受助者的回忆,应有所认识,提高警觉。在咨询过程中也不可轻率下结论,避免在推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出现偏向。第九章“语言与思维”论述的过分自信、框架效应、求证心态,以及可得性等因素导致的推理偏向,都要小心避免。

个别差异

第十六章的“应激与身心健康”除了讲述应激与身心健康的互动历程,以及影响应激反应的个人因素外,也讨论了社会支持的直接和缓冲作用。提供社会资源或物质援助时,必须配合受助者的需要。例如癌症患者需要情绪的支持大于物质支持,而长期病患者可能已经适应了慢性疾病的情绪困扰,更需要的是实质援助。要发挥社会支持的效用,受助者的需要是重要的考虑,援助者和受助者的关系是互动的。在提供支持时,对受助者的心理需要和文化价值观不了解,往往妨害了援助工作。

提供社会支持时,对受助者的了解是先决的条件。同样,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过程的首要工作也是先了解对方,明白对方的社会背景、个人特征、目前的处境、面对的难题等等。从事临床个案工作,也必须对个人成长与发展历程有基本认识。要知道受助者当前身处的发展阶段、面对的发展危机,以及要完成的“发展任务”等,才能大致理解对方关注的需要和行为的机制。当然,造成个别差异(包括智力和人格)的遗传和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学家如何测量个别差异等,也是实务工作者的基础知识。专业人员可能会应用一些临床心理量表,客观评定受助者的心理困扰(例如抑郁、社交焦虑)。只有掌握了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才能评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且施测量表时符合标准化的程序。以上这些课题,是本书第二篇有关“成长与发展”、“智力”、“人格”、“心理和行为的测量”这四章所讨论的范畴。

同理心与认知偏差

心理治疗或辅导咨商的训练,经常强调同理心的重要性。所谓同理心一般指能够从受助者的立场和心理状态去理解问题,是咨询辅导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然而必须小心的是,一旦站在受助者的立场,辅导员的身份就由旁观者转换为行动者。这种立场的转换,可能会产生认知偏向。例如从行动者的立场看,更关注的是情境对行为的影响,忽略了个人因素。而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就会高估个人因素。这也是本书第十四章“社会认知”所论述的“主客差异”。能够意识主客差异的偏向,在代入受助者身份角色的过程中,就知道什么时候应设身处地,什么时候该抽身而出。另一种普遍的认知偏向——“基本归因误差”,是从行为表现推断个人特质的偏向,忽略了情境的影响力。无论哪一种偏向,都是专业工作者应该尽量避免的。除了高层次的认知偏向(如光环效应、自证预言、错觉相关等),基本的感觉与知觉,也可能因为需要、预期、场景、人格等因素而受扭曲,第五章“感觉与知觉”详细论证了感觉和知觉并不一定是外部世界的如实反映。了解了扭曲认知的因素,对受助者错误的认知就更能谅解,自己也不容易落入误区。

社会互动

第十五章“社会互动”论述了人类行为的社会历程,说明了行为如何受社会情境影响。咨询辅导的场景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情境,社会历程的机制也会影响互动双方,例如治疗师自己的表露行为,就起了示范作用,让受助者更愿意述说隐藏的心事。在互动的过程中,治疗师和受助者都会关注自我表现,一样受人际吸引的因素以及社会投射作用的影响。专业人员除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也应该保持警觉,避免在辅导过程产生弗洛伊德所谓的“反移情作用”,损害受助者的身心健康。

心理困扰与治疗

辅导或咨商的目标是协助受助者解决问题,提高应对逆境的能力,因此对受助者面对的应激、身心所受的损害、表现的心理症状、相应的心理疗法等,都应该有充分的认识,这些课题是本书最后一篇第十六、十七、十八章论述的范畴。该篇特别强调精神健康和心理障碍是应激和素质交互作用的结果,例如生活事件的压力、人格行为模式、生物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异常、神经递质不平衡)等,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在评估个案和提出应对方案时,应慎重考虑。精神健康的工作服务对象除了个人,还包括患者的家庭。患者的家人往往也承受了不少的精神压力,在压力下的情绪表达可能过分涉入、对患者的敌意态度、批判性的沟通方式,都妨害了康复进程。

协助患者恢复健康或解决问题采取的干预手段,视问题的性质而定。重复的研究证实结合药剂和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心理障碍较有效的方案。心理治疗有多种理论取向,治疗方案尽管不同,基本的信任、支持、减敏、强化、削弱、领悟等,都是不同疗法中共同运作的因素,而发挥这些“非特定因素”的作用,是促成疗效的重要途径。

上述的例子说明了心理学原理的实用性,心理学除了应用于助人的专业,也应用于人事管理、广告、军事、工业、教育等领域。不过实用价值却不一定是心理学家追求的共同目标。对行为现象本身的好奇,也促使心理学家去探个究竟。本书论述的心理学原理,不少就是这些心理学家探究的成果。尽管本书引述的文献几乎都来自西方的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行为的影响,也是西方心理学家所关注的课题。目前的跨文化研究大多比较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别,研究证实了东西方的行为表现的确有不同的地方,但并不意味着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特异性,例如东西方“自谦”和“自利”的行为表现纵然不同,但基本上仍然出于“维护自我”的动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仍然有跨文化的普遍性。 5Hbjt+sFdbdV483NZBRYazEBtIfOQJLWzAgEBiBsY0DHIZn6Ne49i1uG70zi8a6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