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规律是通过科学方法建立的,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变量的观察、测量、调控等有不同的要求。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题材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法。一项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是有系统地依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研究步骤

(1)建立假设:如果研究是探索性质,暂时未能建立假设,可提出研究问题,决定探讨的变量。如果能够通过文献回顾、观察、体会,大致推测变量的关系,则可建立假设加以验证。

(2)设计程序:它决定探讨问题或验证假设的方法,决定样本大小和选取被试的标准,设计研究的程序等。

(3)搜集资料:这是测量的步骤(见表1—2),它采用哪一种测量方法视研究性质而定,例如,态度研究可用问卷法,人格研究可用量表或心理测验,探讨行为的大脑机制可通过脑影像技术记录神经元的代谢活动。资料搜集的时间不等,社会心理实验研究可在一两天内或者一两个星期内完成,而发展心理学的长期纵向研究可达数十年之久。

(4)分析数据:搜集的资料可作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假设的验证可用推论统计、计算变量的关系及误差的大小。

(5)报告成果: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由专家评审研究题材、方法、结论等,决定是否值得发表。其他研究者可提出评论,或者重复研究验证建立的规律。

上述第一个步骤是把研究的问题明确地陈述出来。决定研究变量后,设计收集数据的程序和测量工具,测量就是给变量下操作定义。其他研究者重复验证的结果若出现矛盾的地方,可提出修正,使知识更精确完善。

表1—2 心理学搜集数据的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最原始的方法。广义而言,所有研究方法都以观察为基础,所不同的是观察的条件以及记录数据的方式。这里所说的观察法是狭义的,指在自然环境或特别安排的情境下,有系统地记录观察行为,有以下四个原则。

(1)观察一种行为:即使摄录了行为,亦宜先观察一种行为(如攻击行为),然后重看录像带,再观察第二种行为(如沟通方式)。

(2)客观界定行为:例如所观察的是友善行为,则需对友善行为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具体表现清楚地说明。

(3)取样代表性:可在不同时间观察,早上和晚上的行为表现可能因为疲劳程度而有差别,若取样时间都在晚上,容易有偏向。

(4)评分者信度:确保观察记录不受主观因素影响。评分者信度是多个观察者所记录的行为,能达到一致的程度。

观察法分参与和非参与的观察。观察猩猩的社会组织,或者观察儿童的社会互动,二者都是以非参与的方式进行的。研究群众行为,如游行示威,群众的抗议活动,或者商场的交易活动,可用参与的方式观察。无论是否参与,都应避免被观察对象察觉,以防造作。

个案法

目的是深入地了解个案,归纳行为的一般原理。弗洛伊德就是通过个案研究,建立了精神分析。个案研究有时容易受个人理论影响,只关注与理论有关的信息,不能全面反映真实。

个案研究可包括面谈、直接观察、查阅档案记录、心理测验等。通常都会分析数个个案,发掘共同的倾向。个案研究除了显示行为的一般原则外,也可以提出假设作进一步验证。个案研究应避免以一两个特殊的例子概括一般的行为。

调查法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方式搜集数据,有时也通过电话、邮寄方式、互联网搜集数据。此法应用范围很广,政治见解、货品需求、社会服务需要、社会态度、生活压力与适应等课题,这些都可通过调查法研究。但由于社会赞许性的影响(见第十一章“心理和行为的测量”第三节),即使不记名填答问卷,也很难排除社会赞许的偏向。受社会赞许性影响的受测者,作答反应时间较长,可能就是小心编造答案的缘故(Holtgraves,2004)。

相关法

相关法不仅是研究法的类别,也是数据的统计方法。以下的例子是通过相关法求得的结果:

(1)一个地区的母乳喂养百分比越高,婴儿死亡率越低。

(2)同卵双生子之一的智力高,另一双生子的智力也高。

基于伦理道德的考虑,上述例子的变量都不可能任意调控,用相关法是较可行的办法。两个变量的相关称为二元相关,也有多元相关以描述多个预测变量和行为的关系,并且计算多个预测变量的相对重要性。一般的相关法所表明的是直线关系,相关系数等于零,只代表没有直线关系,并不等于没有关系,变量之间可能有曲线的关系(见第十一章“心理和行为的测量”第七节)。

两个变量若有显著的相关,则可由一个变量推知另一个变量的值。例如可由同卵双生子之一的智商,推测另一双生子的智商。根据调查法计得的相关,不能推断因果关系。例如父母的抑郁情绪和子女的抑郁呈正相关,不能因此推断父母影响了子女的情绪,除了因为两者互为因果外,父母子女的情绪也可能受第三个因素影响,例如阳光普照,父母和子女的情绪都同时提高;阴雨绵绵,父母子女的情绪也同时低落。

判断因果关系的关键在实验设计,例如调控温度,以观察攻击行为的变化;或者探讨字体大小对阅读速度的影响。这些都可通过相关法分析数据,推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系统地调控一个变量,观察另一个变量所受的影响。受调控的变量称自变量,因应自变量而变化的称因变量(也称依变量或应变量)。通过实验法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可解说行为的因果关系。下述的例子,可说明实验法的程序和相关的概念。

以实验法探讨兴奋剂对阅读速度的影响,兴奋剂是实验变量,也是自变量,阅读速度是因变量。实验设计安排一组被试注射兴奋剂,另一组不注射兴奋剂。前者称实验组,后者为控制组。后者作为比较的参考,不注射兴奋剂,但并非没有注射这个程序。若控制组没有注射程序,则注射程序对阅读速度的影响就不能排除。为了排除此混淆效应,控制组可注射不影响阅读速度的药剂,避免心理预期影响反应。这种并无药理效应的药剂,称为安慰剂或宽心剂。临床病人有时服用了没有效应的“药剂”(如维生素C)而减除了症状(如失眠),称为安慰剂效应。

除注射程序外,其他可能影响阅读速度的个人因素(例如智力、疲劳状况)和刺激因素(例如噪音、室内温度),若不加以控制,就会混淆实验结果,这些变量称为混淆变量。已予以控制的混淆变量,称为控制变量。务必使实验组和控制组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相关变量都没有显著差别。

负责主持实验的称主试,参与实验的为被试(或称受试)。主试若知道要验证的假设,对结果有了预期,在说明实验程序或记录被试行为时就可能产生偏向。被试若知道实验目的,反应也可能受影响。让主试和被试对假设都不知情的设计,称双盲设计。如果一方知情(通常是主试知情,反应由仪器客观记录),称单盲设计。有时被试虽然对假设不知情,但根据实验情境特征猜测主试所预期的反应,有意无意地表现了预期的反应,满足实验的需求,实验结果就未能反映真实情况。所以实验设计应尽量减少“需求特征”,务求被试能自然反应,避免因预期而产生偏向。

实验法最大的优点是把不相关因素排除,只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为了有效操控变量,可能简化刺激情境,例如为了探讨陪审员的决策行为,让被试阅读法院的简报,判定被告是否有罪。被告的种族、性别、教育等因素,可在简报上适当地调控,但阅读法院简报作决定与正式审讯的复杂情境相去甚远。实际上陪审员可能经历几天或几个星期的审讯过程,聆听控辩双方的陈词,并且在陪审团辩论后才作决定。实验法可能忽略了这些其他因素,局限了研究结果的推论范围。纵然如此,实验室所建立的规律通常是有效的。例如,实验室内能灵活应对压力的被试,也同样能应对现实婚姻生活的压力(Cheng,2001)。心理学家关注的并非实验室的特定行为表现,而是能解说行为并且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普遍原理。实验法仍然是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流。实验研究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图1—5是这个过程的概括表述。

图1—5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循环进程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有优劣,各有适用的范畴,表1—3是各种研究方法的简单比较。

表1—3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心理学研究的守则

心理学研究,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探讨,有时通过虚拟或隐瞒程序进行。反对者认为虚拟隐瞒程序是不道德的,它破坏人际信任,造成心理创伤。而造成的创伤又非被试事前所能预知的,因此不赞成虚拟隐瞒程序。然而,若不通过虚拟隐瞒程序,则观点难以验证,规律无法建立。

虚拟实验情境可增进科学知识,目前并未证实实验程序的“白谎”会造成伤害。大部分参与虚拟实验的被试都乐意接受,不介意隐瞒程序。对攻击行为、服从行为、从众行为等重要的社会课题不作科学研究,反而需要“道德的勇气”。关于科学研究的道德问题,可由独立的专责委员会审核和评估实验程序,严格遵从下述的专业道德守则。

(1)健康安全:参与实验研究的危险性不得超过日常生活所估计的危险性,不得让被试的身心受损伤。应慎重考虑被试承受的精神压力,确保被试健康安全。

(2)知情同意:必须让被试知道研究的目的、程序以及可能涉及的风险。被试是自愿参与的,可以随时退出而不影响应享的权益。实验过程中可能影响参与意愿的,也应向被试说明。在取得被试的知情同意后,才进行研究。

(3)事后解释:如果不方便说明研究目的,必须在研究程序结束后向被试解释。若有虚拟反馈或隐瞒程序,也要详细说明。实验进行时所引起的不安情绪,必须适当缓解。被试离开时,尊严不受损害,并且使其能加深对科学研究的了解。

(4)保障隐私:被试的数据必须保密,未经同意,不得公开。非不得已要记名,姓名和数据必须分开存放,数据上只有编码以资辨认,研究结束后销毁。

(5)数据正确:研究结果必须准确,原始数据可公开接受查证。研究报告发表后,若发现有错误,必须公开更正。

(6)共同合作:参与的被试、受访者或受测者都是科学研究的共同成员,是研究的合作伙伴。 lKCk41269Y5wX/cmChNBUfZ3kWQnEsf2z6sUsTx/j/wI7fsavtElzGFjQeKQ5N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