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 言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艺”,也被称为“书房四艺”或“文人四艺”,是指弹琴(多指古琴)、弈棋(多指围棋,也指象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是古代文人骚客,也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相传历史上第一个把琴、棋、书、画四者并列组合为一个艺术概念的人是唐代的何延之,他在《兰亭记》一文中,记述了唐太宗李世民搜求王羲之《兰亭序》书法真迹的过程,其中写到辩才和尚时,何延之做了“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的评价。二百年后,张彦远把何延之的《兰亭记》收入他编撰的《法书要录》一书。从此后世多把“琴棋书画”并称。而“四艺”的概念则出现相对较晚,据考证,已知最早将琴棋书画合称为“四艺”的书面记载,是明末清初的李渔所写的《闲情偶寄》一书。

相传琴棋书画均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伏羲发明琴瑟;尧舜为了要安抚他们各自的嫡长子丹朱和商均而发明围棋,因为当时实行禅让制度的缘故,丹朱和商均不能登上帝位、亲演国家历史,故用围棋来模拟演化国家历史,以满足他们;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文字、书法;帝舜的妹妹“夥首”发明绘画。虽然这些未经严格证实,但却充分说明了琴棋书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以及在文化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琴棋书画是中华民族生活态度与生活艺术的集中体现,它融化在中华文化的点滴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许多关于琴棋书画的故事,我们从这些小故事切入,可以折射与反映出艺术、文化、政治、历史等多个角度的大视野。配以提供相关知识链接的博闻馆,以及丰富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丽图景。

希望读者通过这本小书可以轻松愉快地了解基本的琴棋书画知识,并逐渐培养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unLGpBoLoqSnaxyq/HLmem49mz0hteTRu+7wHV4bHbdVQuB8WOQ8wCXAi5Zn7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