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时候,月亮宛如一位绝尘的明星缓缓地走向中天,轻轻拂去薄纱似的轻云,将那圣洁的金色柔光撒向大地,所有的人都有些激动,止不住地轻声呼唤,仿佛招呼久违的至友亲朋,内心涌起各自不同的回味,却都有些一样莫名的淡淡的惆怅……

永世的祈愿

万千璀璨的星辰簇拥着仪态万方的月亮,款款地步上中天,接受普天的礼赞。这让我想起了苏东坡和他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者说,这首借月书写天上人间诸般况味的辞章,是人间咏月的甲等第一名杰作。这大约是公允的评价。

这首词写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也就是丙辰年的中秋之夜。那时,东坡先生正外放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从题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看,这是对月抒情,且怀念兄弟之作。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之夜,东坡夜饮。是否有朋友同欢,已经不得而知。从题序中猜测,大约是独自狂饮通宵,已经处在醉态之中,对官场恶习的憎恶,壮志难酬的烦闷以及外放生活的寂寥无助,种种愁绪一起涌上心头,举杯欲饮,忽见杯中的月影,不由把酒问月,今夕何年?又自许天人,以游仙的方式,自傲地表示想乘风归去,在清白处俯视混浊的人世。这和他的名句“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是同一个意韵。但他的入世思想立刻反驳了一时的念头,琼楼玉宇虽好,但独自起舞的寂寥,远不如人世间实干的热闹和师友宾朋的真情更令人陶醉。东坡和当时的大多数文人,共有一个特质,那就是儒家入世的积极与道家清静无为的潇洒二者的杂糅。这既是当时变动不已的政治所使然,也是他们宦海升沉的标记。苏东坡仕途顺利时,即使身陷诬妄囹圄,也与政敌缠斗不休,要为真理而斗争。一旦不为朝廷重用,外放流迁,便以无为而无不为自许,乃至清高自得。大约这是文人流传千古的毛病,今天的许多“大师”也走在这条沟里,只是没有东坡的胸襟和超越时空的文采。东坡的晚年,对差点把他整死的王安石犹然宽释,专门看望他,在王家住了两个月,说他们之间的误解争拗,完全出于对国家、社稷的忠诚。所以东坡生前身后成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无人不爱的文化人,成了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

这首词里所表现的短暂的思想波动,反倒成了他醉中心情最真实的写照,令所有的读者信服。这首词的上片,这天上地下的心情的描述,证明文学最动人处,就是真实、老实。词的下片,质问月亮,你光照人寰,扫遍亭台楼阁、华窗屋宇,人们或者被你照得不能入睡,或者因等你的光照而不眠。月亮啊,我们无怨无恨,是什么事让你总是在人们别离时刻分外又亮又圆?这指问满含愤慨,却分明是醉意的宣泄,令读者和诗人一起潸然,然而又潇洒地自我解脱。

醉中人不是糊涂人,他是明白“道法自然”的哲人,知道人世也有自己的规律,悲欢离合,如同月的阴晴圆缺,自古如是,我也一样,盖莫能免。月圆人离,月损人聚的遗憾,即令至爱亲朋也无法共处一起欣赏那团团的满月。这不是月之过呀!这哲理盎然的思绪,抚平了诗人的烦躁和痛苦,却也留下不能解脱的惆怅,慢慢流下清泪。声音抖颤地发出内心深处的祈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不是革命口号,无须高声朗读。这是心灵的吟唱,要比洪钟般的呐喊还有力量。也不要拘束于东坡诗风豪迈的定论,一个醉中吟唱的诗人在月下遥念手足和朋友,是应当允许他流泪的。

这首词写了天上人间,情感跳跃,语句华丽却又平实,将儒家和道家的哲理表现得深刻却又明白易懂。由咏月所引发的美感渗入读者的内心,而那声深沉悠远的真诚的祈愿,正是我们民族对世上一切亲人和友朋的祝福。这动情的呼唤已经回荡了将近千年,还将永久地回荡在天空。只要有月亮,就会有这亲切的呼声。多么好啊!

舒扬 tzts+TQoBTw1BBDeN5Z3J6lP/iYgreXTUhFdCLehEh/Mtw/TpPaElEq/gzcubF6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