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明帝纪第三

明皇帝 ,字 元仲 文帝 太子也。生而 太祖 爱之,常令在左右。 年十五,封 武德侯 黄初 二年为 齐公 ,三年为 平原王 。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 七年夏五月,帝病笃,乃立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诸臣封爵各有差。 癸未,追谥母 甄夫人 文昭皇后 。壬辰,立皇弟 阳平王

魏书 曰: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 武皇帝 异之,曰:“我基于尔三世矣。”每朝宴会同,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好学多识,特留意于法理。

魏略 曰: 文帝 郭后 无子,诏使子养帝。帝以母不以道终,意甚不平。后不获已,乃敬事 郭后 ,旦夕因长御问起居。 郭后 亦自以无子,遂加慈爱。 文帝 始以帝不悦,有意欲以他姬子 京兆王 为嗣,故久不拜太子。

魏末传 曰:帝常从 文帝 猎,见子母鹿。 文帝 射杀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 文帝 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

世语 曰:帝与朝士素不接,即位之后,群下想闻风采。居数日,独见侍中 刘晔 ,语尽日。众人侧听, 既出,问“何如?” 曰:“ 秦始皇 汉孝武 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八月, 孙权 江夏郡 ,太守 文聘 坚守。朝议欲发兵救之,帝曰:“ 习水战,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几掩不备也。今已与 相持,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先时遣治书侍御史 荀禹 慰劳边方, 到,于 江夏 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 退走。

辛巳,立皇子 清河王 诸葛瑾 张霸 等寇 襄阳 ,抚军大将军 司马宣王 讨破之,斩 ,征东大将军 曹休 又破其别将于 寻阳 。论功行赏各有差。冬十月, 清河王冏 薨。十二月,以太尉 钟繇 为太傅,征东大将军 曹休 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 曹真 为大将军,司徒 华歆 为太尉,司空 王朗 为司徒,镇军大将军 陈群 为司空,抚军大将军 司马宣王 为骠骑大将军。

太和 元年春正月,郊祀 武皇帝 以配天,宗祀 文皇帝 于明堂以配上帝。分 江夏 南部,置 江夏 南部都尉。 西平 麴英 反,杀 临羌 令、 西都 长,遣将军 郝昭 鹿磐 讨斩之。二月辛未,帝耕于籍田。辛巳,立 文昭皇后 寝庙于 。丁亥,朝日于东郊。夏四月乙亥,行五铢钱。甲申,初营宗庙。秋八月,夕月于西郊。冬十月丙寅,治兵于东郊。 焉耆 王遣子入侍。十一月,立皇后 毛氏 。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谷。十二月,封后父 毛嘉 为列侯。 新城 太守 孟达 反,诏骠骑将军 司马宣王 讨之。

三辅决录 曰: 伯郎 凉州 人,名不令休。其注曰: 伯郎 ,名 扶风 人。 灵帝 时,中常侍 张让 专朝政, 监奴典护家事。 仕不遂,乃尽以家财赂监奴,与共结亲,积年家业为之破尽。众奴皆惭,问 所欲, 曰:“欲得卿曹拜耳。”奴被恩久,皆许诺。时宾客求见 者,门下车常数百乘,或累日不得通。 最后到,众奴伺其至,皆迎车而拜,径将 车独入。众人悉惊,谓 善,争以珍物遗 得之,尽以赂 大喜。 又以蒲桃酒一斛遗 ,即拜 凉州 刺史。 ,少入 。其处 事迹在 刘封传

魏略 曰: 延康 元年率部曲四千馀家归 文帝 时初即王位,既宿知有 ,闻其来,甚悦,令贵臣有识察者往观之,还曰“将帅之才也”,或曰“卿相之器也”,王益钦 。逆与 书曰:“近日有命,未足达旨,何者?昔 伊挚 而归 百里 而入 乐毅 感鸱夷以蝉蜕, 王遵 识逆顺以去就,皆审兴废之符效,知成败之必然,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闻卿姿度纯茂,器量优绝,当骋能明时,收名传记。今者翻然濯鳞清流,甚相嘉乐,虚心西望,依依若旧,下笔属辞,欢心从之。昔 虞卿 ,再见取相, 陈平 ,一觐参乘,孤今于卿,情过于往,故致所御马物以昭忠爱。”又曰:“今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以是弛罔阔禁,与世无疑,保官空虚,初无质任。卿来相就,当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缤纷道路,以亲骇疏也。若卿欲来相见,且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 既至 ,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又王近出,乘小辇,执 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 刘备 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 新城 太守,委以西南之任。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 既为 文帝 所宠,又与 桓阶 夏侯尚 亲善,及 文帝 崩,时 皆卒, 自以羁旅久在疆场,心不自安。 诸葛亮 闻之,阴欲诱 ,数书招之, 与相报答。 魏兴 太守 申仪 有隙,密表 潜通,帝未之信也。 司马宣王 遣参军 梁几 察之,又劝其入朝。 惊惧,遂反。

干宝 晋纪 曰: 初入 新城 ,登 白马塞 ,叹曰:“ 刘封 申耽 ,据金城千里而失之乎!”

二年春正月, 宣王 攻破 新城 ,斩 ,传其首。 新城 上庸 武陵 巫县 上庸郡 锡县 锡郡

魏略 曰: 宣王 李辅 邓贤 等开门纳军。 被围旬有六日而败,焚其首于 洛阳 四达之衢。

大将 诸葛亮 寇边, 天水 南安 安定 三郡吏民叛应 遣大将军 曹真 都督 关右 ,并进兵。右将军 张郃 街亭 ,大破之。 败走,三郡平。丁未,行幸 长安 夏四月丁酉,还 洛阳宫 赦系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论讨 功,封爵增邑各有差。五月,大旱。六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秋九月, 曹休 率诸军至 ,与 陆议 战于 石亭 ,败绩。乙酉,立皇子 繁阳王 。庚子,大司马 曹休 薨。冬十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一人。十一月,司徒 王朗 薨。十二月, 诸葛亮 陈仓 曹真 遣将军 费曜 等拒之。 辽东 太守 公孙恭 兄子 ,劫夺 位,遂以 辽东 太守。

魏书 曰: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 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 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 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

魏略 载帝露布天下并班告 益州 曰:“ 刘备 背恩,自窜 巴蜀 诸葛亮 弃父母之国,阿残贼之党,神人被毒,恶积身灭。 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 刘升之 兄弟守空城而已。 又侮易 土,虐用其民,是以 利狼 宕渠 高定 青羌 莫不瓦解,为 仇敌。而 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适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行兵于井底,游步于牛蹄。自朕即位,三边无事,犹哀怜天下数遭兵革,且欲养四海之耆老,长后生之孤幼,先移风于礼乐,次讲武于农隙,置 画外,未以为虞。而 怀 李熊 愚勇之志,不思 荆邯 度德之戒,驱略吏民,盗利 祁山 。王师方振,胆破气夺, 马谡 高祥 ,望旗奔败。虎臣逐北,蹈尸涉血, 也小子,震惊朕师。猛锐踊跃,咸思长驱。朕惟率土莫非王臣,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不欲使千室之邑忠信贞良,与夫淫昏之党,共受涂炭。故先开示,以昭国诚,勉思变化,无滞乱邦。 巴蜀 将吏士民诸为 所劫迫,公卿已下皆听束手。”

魏略 曰:是时讹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 雍丘王植 。京师自 卞太后 群公尽惧。及帝还,皆私察颜色。 卞太后 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

魏略 曰:先是,使将军 郝昭 陈仓城 ;会 至,围 ,不能拔。 伯道 太原 人,为人雄壮,少入军为部曲督,数有战功,为杂号将军,遂镇守 西十馀年,民夷畏服。 陈仓 ,使 乡人 靳详 于城外遥说之, 于楼上应 曰:“ 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还谢 诸葛 ,便可攻也。” 语告 又使 重说 ,言人兵不敌,无为空自破灭。 曰:“前言已定矣。我识卿耳,箭不识也。” 乃去。 自以有众数万,而 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 ,起云梯冲车以临城。 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 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 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 又于内筑重墙。 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 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 无计,救至,引退。诏嘉 善守,赐爵列侯。及还,帝引见慰劳之,顾谓中书令 孙资 曰:“卿乡里乃有尔曹快人,为将灼如此,朕复何忧乎?”仍欲大用之。会病亡,遗令戒其子 曰:“吾为将,知将不可为也。吾数发冢,取其木以为攻战具,又知厚葬无益于死者也。汝必敛以时服。且人,生有处所耳,死复何在耶?今去本墓远,东西南北,在汝而已。”

三年夏四月, 元城王礼 薨。六月癸卯, 繁阳王穆 薨。戊申,追尊高祖大长秋曰 高皇帝 ,夫人 吴氏 高皇后

秋七月,诏曰:“礼,王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当纂正统而奉公义,何得复顾私亲哉! 汉宣 昭帝 后,加 考以皇号; 哀帝 以外藩援立,而 董宏 等称引亡 ,惑误时朝,既尊 恭皇 ,立庙京都,又宠藩妾,使比 长信 ,叙昭穆于前殿,并四位于东宫,僭差无度,人神弗祐,而非罪 师丹 忠正之谏,用致 焚如之祸,自是之后,相踵行之。昔 鲁文 逆祀,罪由 夏父 国非度,讥在 华元 。其令公卿有司,深以前世行事为戒。后嗣万一有由诸侯入奉大统,则当明为人后之义;敢为佞邪导谀时君,妄建非正之号以干正统,谓考为皇,称妣为后,则股肱大臣,诛之无赦。其书之金策,藏之宗庙,著于令典。”

冬十月,改 平望观 听讼观 。帝常言“狱者,天下之性命也”,每断大狱,常幸观临听之。

初, 洛阳 宗庙未成,神主在 庙。十一月,庙始成,使太常 韩暨 持节迎 高皇帝 太皇帝 武帝 文帝 神主于 ,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主于庙。

①臣 松之 按: 黄初 四年,有司奏立二庙, 太皇帝 大长秋与 文帝 之高祖共一庙,特立 武帝 庙,百世不毁。今此无 高祖 神主,盖以亲尽毁也。此则 初唯立亲庙,祀四室而已。至 景初 元年,始定七庙之制。

孙盛 曰:事亡犹存,祭如神在,迎迁神主,正斯宜矣。

癸卯, 大月氏王波调 遣使奉献,以 亲魏大月氏王

四年春二月壬午,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戊子,诏太傅三公:以 文帝 典论 刻石,立于庙门之外。癸巳,以大将军 曹真 为大司马,骠骑将军 司马宣王 为大将军, 辽东 太守 公孙渊 为车骑将军。夏四月,太傅 钟繇 薨。六月戊子,太皇太后崩。丙申,省 上庸郡 。秋七月, 武宣 卞后 祔葬于 高陵 。诏大司马 曹真 、大将军 司马宣王 。八月辛巳,行东巡,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 乙未,幸 许昌宫 。九月,大雨, 水溢,诏 等班师。冬十月乙卯,行还 洛阳宫 。庚申,令:“罪非殊死听赎各有差。”十一月,太白犯岁星。十二月辛未,改葬 文昭甄后 朝阳陵 。丙寅,诏公卿举贤良。

魏书 曰:行过 繁昌 ,使执金吾 臧霸 行太尉事,以特牛祠受禅坛。

松之 按: 汉纪 章帝 元和 三年,诏 高邑县 祠即位坛,五成陌,比腊祠门户。此虽前代已行故事,然为坛以祀天,而坛非神也,今无事于上帝,而致祀于虚坛,求之义典,未详所据。

五年春正月,帝耕于籍田。三月,大司马 曹真 薨。 诸葛亮 天水 ,诏大将军 司马宣王 拒之。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不雨,辛巳,大雩。夏四月, 鲜卑 附义王 轲比能 率其种人及 丁零 大人 兒禅 幽州 贡名马。复置护 匈奴 中郎将。秋七月丙子,以 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 乙酉,皇子 生,大赦。

魏书 曰:初, 出,议者以为 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或欲自芟 上邽 左右生麦以夺贼食,帝皆不从。前后遣兵增 宣王 军,又敕使护麦。 宣王 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

八月,诏曰:“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先帝著令,不欲使诸王在京都者,谓幼主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关诸盛衰也。朕惟不见诸王十有二载,悠悠之怀,能不兴思!其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適子一人朝。后有少主、母后在宫者,自如先帝令,申明著于令。”冬十一月乙酉,月犯轩辕大星。戊戌晦,日有蚀之。十二月甲辰,月犯镇星。戊午,太尉 华歆 薨。

六年春二月,诏曰:“古之帝王,封建诸侯,所以藩屏王室也。 不云乎,‘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或强或弱,俱失厥中。 大魏 创业,诸王开国,随时之宜,未有定制,非所以永为后法也。其改封诸侯王,皆以郡为国。”三月癸酉,行东巡,所过存问高年鰥寡孤独,赐谷帛。乙亥,月犯轩辕大星。夏四月壬寅,行幸 许昌宫 。甲子,初进新果于庙。五月,皇子 薨,追封谥 安平哀王 。秋七月,以卫尉 董昭 为司徒。九月,行幸 摩陂 ,治 许昌宫 ,起 景福 承光殿 。冬十月,殄夷将军 田豫 帅众讨 周贺 成山 ,杀 。十一月丙寅,太白昼见。有星孛于翼,近太微上将星。庚寅, 陈思王植 薨。十二月,行还 许昌宫

青龙 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龙见 摩陂 井中。二月丁酉,幸 摩陂 观龙,于是改年;改 摩陂 龙陂 ,赐男子爵人二级,鰥寡孤独无出今年租赋。三月甲子,诏公卿举贤良笃行之士各一人。夏五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 夏侯惇 、大司马 曹仁 、车骑将军 程昱 太祖 庙庭。 戊寅, 北海王蕤 薨。闰月庚寅朔,日有蚀之。丁酉,改封宗室女非诸王女皆为邑主。诏诸郡国山川不在祠典者勿祠。六月, 洛阳宫 鞠室灾。

魏书 载诏曰:“昔先王之礼,于功臣存则显其爵禄,没则祭于大蒸,故 汉氏 功臣,祀于庙庭。 大魏 元功之臣功勋优著、终始休明者,其皆依礼祀之。”于是以 等配飨。

保塞 鲜卑 大人 步度根 与叛 鲜卑 大人 轲比能 私通, 并州 刺史 毕轨 表,辄出军以外威 比能 ,内镇 步度根 。帝省表曰:“ 步度根 以为 比能 所诱,有自疑心。今 出军,适使二部惊合为一,何所威镇乎?”促敕 ,以出军者慎勿越塞过 句注 也。比诏书到, 以进军屯 阴馆 ,遣将军 苏尚 董弼 鲜卑 比能 遣子将千馀骑迎 步度根 部落,与 相遇,战于 楼烦 ,二将没。 步度根 部落皆叛出塞,与 比能 合寇边。遣骁骑将军 秦朗 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

秋九月, 安定 保塞 匈奴 大人 胡薄居 姿职 等叛, 司马宣王 遣将军 胡遵 等追讨,破降之。

冬十月, 步度根 部落大人 戴胡阿狼泥 等诣 并州 降, 引军还。

魏氏春秋 曰: 元明 新兴 人。 献帝传 曰: 父名 宜禄 ,为 吕布 使诣 袁术 妻以 宗室女。其前妻 杜氏 下邳 之被围, 关羽 屡请于 太祖 ,求以 杜氏 为妻, 太祖 疑其有色,及城陷, 太祖 见之,乃自纳之。 宜禄 归降,以为 长。及 刘备 小沛 张飞 随之,过谓 宜禄 曰:“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随我去乎?” 宜禄 从之数里,悔欲还, 杀之。 随母氏畜于公宫, 太祖 甚爱之,每坐席,谓宾客曰:“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

魏略 曰: 游遨诸侯间,历 之世而无尤也。及 明帝 即位,授以内官,为骁骑将军、给事中,每车驾出入, 常随从。时 明帝 喜发举,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 终不能有所谏止,又未尝进一善人,帝亦以是亲爱;每顾问之,多呼其小字 阿稣 ,数加赏赐,为起大第于京城中。四方虽知 无能为益,犹以附近至尊,多赂遗之,富均公侯。

世语 曰: ,劲厉能直言,为 晋武帝 博士。

魏略 孔桂 俱在 佞倖篇 叔林 天水 人也。 建安 初,数为将军 杨秋 使诣 太祖 太祖 表拜骑都尉。 性便辟,晓博弈、蹹鞠,故 太祖 爱之,每在左右,出入随从。 太祖 意,喜乐之时,因言次曲有所陈,事多见从,数得赏赐,人多馈遗, 由此侯服玉食。 太祖 既爱 ,五官将及诸侯亦皆亲之。其后 太祖 久不立太子,而有意于 临菑侯 ,因更亲附 临菑侯 而简于五官将,将甚衔之。及 太祖 薨, 文帝 即王位,未及致其罪。 黄初 元年,随例转拜驸马都尉。而 私受西域货赂,许为人事。事发,有诏收问,遂杀之。 鱼豢 曰:为上者不虚授,处下者不虚受,然后外无伐檀之叹,内无尸素之刺,雍熙之美著,太平之律显矣。而佞倖之徒,但姑息人主,至乃无德而荣,无功而禄,如是焉得不使中正日朘,倾邪滋多乎!以 武皇帝 之慎赏, 明皇帝 之持法,而犹有若此等人,而况下斯者乎?

十二月, 公孙渊 斩送 孙权 所遣使 张弥 许晏 首,以 为大司马 乐浪公

世语 曰: 并州 刺史 毕轨 故度 将军 范明友 鲜卑 奴,年三百五十岁,言语饮食如常人。奴云:“ 霍显 后小妻。 明友 妻, 前妻女。”

博物志 曰:时京邑有一人,失其姓名,食啖兼十许人,遂肥不能动。其父曾作远方长吏,官徙送彼县,令故义传供食之;一二年中,一乡中辄为之俭。

傅子 曰:时 太原 发冢破棺,棺中有一生妇人,将出与语,生人也。送之京师,问其本事,不知也。视其冢上树木可三十岁,不知此妇人三十岁常生于地中邪?将一朝欻生,偶与发冢者会也?

二年春二月乙未,太白犯荧惑。癸酉,诏曰:“鞭作官刑,所以纠慢怠也,而顷多以无辜死。其减鞭杖之制,著于令。”三月庚寅, 山阳公 薨,帝素服发哀,遣使持节典护丧事。己酉,大赦。夏四月,大疫。 崇华殿 灾。丙寅,诏有司以太牢告祠 文帝庙 。追谥 山阳公 汉孝献皇帝 ,葬以 礼。

献帝传 曰:帝变服,率群臣哭之,使使持节行司徒太常 和洽 吊祭,又使持节行大司空大司农 崔林 监护丧事。诏曰:“盖五帝之事尚矣, 仲尼 盛称 巍巍荡荡之功者,以为禅代乃大圣之懿事也。 山阳公 深识天禄永终之运,禅位 文皇帝 以顺天命。先帝命公行 正朔,郊天祀祖以天子之礼,言事不称臣,此 之义也。昔 放勋 殂落,四海如丧考妣,遏密八音,明丧葬之礼同于王者也。今有司奏丧礼比诸侯王,此岂古之遗制而先帝之至音哉?今谥公 汉孝献皇帝 。”使太尉具以一太牢告祠 文帝 庙,曰:“ 闻夫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厥初,是以先代之君,尊尊亲亲,咸有尚焉。今 山阳公 寝疾弃国,有司建言丧纪之礼视诸侯王。 山阳公 昔知天命永终于己,深观历数允在圣躬,传祚禅位,尊我民主,斯乃 陶唐 懿德之事也。 黄初 受终,命公于国行 正朔,郊天祀祖礼乐制度率乃 旧,斯亦 明堂之义也。上考遂初,皇极攸建,允熙克让,莫朗于兹。盖子以继志嗣训为孝,臣以配命钦述为忠,故 称‘匪棘其犹,聿追来孝’, 曰‘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 敢不奉承徽典,以昭皇考之神灵。今追谥 山阳公 孝献皇帝 ,册赠玺绂。命司徒、司空持节吊祭护丧,光禄、大鸿胪为副,将作大匠、复土将军营成陵墓,及置百官群吏,车旗服章丧葬礼仪,一如 汉氏 故事;丧葬所供群官之费,皆仰大司农。立其后嗣为 山阳公 ,以通三统,永为 宾。”于是赠册曰:“呜呼,昔皇天降戾于 ,俾逆臣 董卓 ,播厥凶虐,焚灭京都,劫迁大驾。于时六合云扰,奸雄熛起。帝自 西京 ,徂唯求定,臻兹 洛邑 。畴咨圣贤,聿改乘辕,又迁 许昌 武皇帝 是依。岁在玄枵,皇师肇征,迄于鹑尾,十有八载,群寇歼殄,九域咸乂。惟帝念功,祚兹 魏国 ,大启土宇。爰及 文皇帝 ,齐圣广渊,仁声旁流,柔远能迩,殊俗向义,乾精承祚,坤灵吐曜,稽极玉衡,允膺历数,度于轨仪,克厌帝心。乃仰钦七政,俯察五典,弗采四岳之谋,不俟师锡之举,幽赞神明,承天禅位。祚逮朕躬,统承洪业。盖闻昔 帝尧 ,元、恺既举,凶族未流,登 百揆,然后百揆时序,内平外成,授位明堂,退终天禄,故能冠德百王,表功 嵩岳 。自往迄今,弥历七代,岁暨三千,而大运来复,庸命厎绩,纂我民主,作建皇极。念重光,绍咸池,继韶夏,超群后之遐踪,邈 之惭德,可谓高朗令终,昭明洪烈之懿盛者矣。非夫 与天地合德,与四时合信,动和民神,格于上下,其孰能至于此乎?朕惟 孝献 享年不永,钦若顾命,考之典谟。恭述皇考先灵遗意,阐崇弘谥,奉成圣美,以章希世同符之隆,以传亿载不朽之荣。魂而有灵,嘉兹弘休。呜呼哀哉!”八月壬申,葬于 山阳国 ,陵曰 禅陵 ,置园邑。葬之日,帝制锡衰弁绖,哭之恸。適适孙 桂氏乡侯康 ,嗣立为 山阳公

是月, 诸葛亮 斜谷 ,屯 渭南 司马宣王 率诸军拒之。诏 宣王 :“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

魏氏春秋 曰: 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 宣王 宣王 将出战, 辛毗 杖节奉诏,勒 宣王 及军吏已下,乃止。 宣王 使,唯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 诸葛公 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过数升。” 宣王 曰:“ 体毙矣,其能久乎?”

五月,太白昼见。 孙权 居巢湖 口,向 合肥 新城 ,又遣将 陆议 孙韶 各将万馀人入 。六月,征东将军 满宠 进军拒之。 欲拔 新城 守,致贼 寿春 ,帝不听,曰:“昔 汉光武 遣兵县据 略阳 ,终以破 隗嚣 ,先帝东置 合肥 ,南守 襄阳 ,西固 祁山 ,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纵 新城 ,必不能拔。敕诸将坚守,吾将自往征之,比至,恐 走也。”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 新城 ,将军 张颖 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 遁走, 等亦退。群臣以为大将军方与 诸葛亮 相持未解,车驾可西幸 长安 。帝曰:“ 走, 胆破,大将军以制之,吾无忧矣。”遂进军幸 寿春 ,录诸将功,封赏各有差。八月己未,大曜兵,飨六军,遣使者持节犒劳 合肥 寿春 诸军。辛巳,行还 许昌宫

司马宣王 相持,连围积日, 数挑战, 宣王 坚垒不应。会 卒,其军退还。

冬十月乙丑,月犯镇星及轩辕。戊寅,月犯太白。十一月,京都地震,从东南来,隐隐有声,摇动屋瓦。十二月,诏有司删定大辟,减死罪。

三年春正月戊子,以大将军 司马宣王 为太尉。己亥,复置 朔方郡 。京都大疫。丁巳,皇太后崩。乙亥,陨石于 寿光县 。三月庚寅,葬 文德郭后 ,营陵于 首阳陵 涧西,如终制。

顾恺之 启蒙注 曰: 时人有开 周王 冢者,得殉葬女子,经数日而有气,数月而能语;年可二十。送诣京师, 郭太后 爱养之。十馀年,太后崩,哀思哭泣,一年馀而死。

是时,大治 洛阳宫 ,起 昭阳 太极殿 ,筑 总章观 。百姓失农时,直臣 杨阜 高堂隆 等各数切谏,虽不能听,常优容之。

魏略 曰:是年起 太极 诸殿,筑 总章观 ,高十馀丈,建翔凤于其上;又于 芳林园 中起陂池,楫櫂越歌;又于列殿之北,立八坊,诸才人以次序处其中,贵人夫人以上,转南附焉,其秩石拟百官之数。帝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自贵人以下至尚保,及给掖庭洒扫,习伎歌者,各有千数。通引 穀水 九龙殿 前,为玉井绮栏,蟾蜍含受,神龙吐出。使博士 马均 作司南车,水转百戏。岁首建巨兽,鱼龙曼延,弄马倒骑,备如 西京 之制,筑阊阖诸门阙外罘罳。太子舍人 张茂 数动,诸将出征,而帝盛兴宫室,留意于玩饰,赐与无度,帑藏空竭;又录夺士女前已嫁为吏民妻者,还以配士,既听以生口自赎,又简选其有姿色者内之掖庭,乃上书谏曰:“臣伏见诏书,诸士女嫁非士者,一切录夺,以配战士,斯诚权时之宜,然非大化之善者也。臣请论之。陛下,天之子也,百姓吏民,亦陛下之子也。礼,赐君子小人不同日,所以殊贵贱也。吏属君子,士为小人,今夺彼以与此,亦无以异于夺兄之妻妻弟也,于父母之恩偏矣。又诏书听得以生口年纪、颜色与妻相当者自代,故富者则倾家尽产,贫者举假贷贳,贵买生口以赎其妻;县官以配士为名而实内之掖庭,其丑恶者乃出与士。得妇者未必有欢心,而失妻者必有忧色,或穷或愁,皆不得志。夫君有天下而不得万姓之欢心者,鲜不危殆。且军师在外数千万人,一日之费非徒千金,举天下之赋以奉此役,犹将不给,况复有宫庭非员无录之女,椒房母后之家,赏赐横兴,内外交引,其费半军。昔 汉武帝 好神仙,信方士,掘地为海,封土为山,赖是时天下为一,莫敢与争者耳。自衰乱以来,四五十载,马不舍鞍,士不释甲,每一交战,血流丹野,创痍号痛之声,于今未已。犹强寇在疆,图危 室。陛下不兢兢业业,念崇节约,思所以安天下者,而乃奢靡是务,中尚方纯作玩弄之物,炫耀后园,建承露之盘,斯诚快耳目之观,然亦足以骋寇仇之心矣。惜乎,舍 之节俭,而为 汉武 之侈事,臣窃为陛下不取也。愿陛下沛然下诏,万几之事有无益而有损者悉除去之,以所除无益之费,厚赐将士父母妻子之饥寒者,问民所疾而除其所恶,实仓廪,缮甲兵,恪恭以临天下。如是, 贼面缚, 虏舆榇,不待诛而自服,太平之路可计日而待也。陛下可无劳神思于海表,军师高枕,战士备员。今群公皆结舌,而臣所以不敢不献瞽言者,臣昔上 要言 ,散骑奏臣书,以 听谏篇 为善,诏曰‘是也’,擢臣为太子舍人;且臣作书讥为人臣不能谏诤,今有可谏之事而臣不谏,此为作书虚妄而不能言也。臣年五十,常恐至死无以报国,是以投躯没命,冒昧以闻,惟陛下裁察。”书通,上顾左右曰:“ 张茂 恃乡里故也。”以事付散骑而已。 彦林 人。

秋七月, 洛阳 崇华殿 灾。八月庚午,立皇子 齐王 秦王 。丁巳,行还 洛阳宫 。命有司复 崇华 ,改名 九龙殿 。冬十月己酉, 中山王衮 薨。壬申,太白昼见。十一月丁酉,行幸 许昌宫

魏氏春秋 曰:是岁 张掖郡 删丹县 金山 玄川溢涌,宝石负图,状象灵龟,广一丈六尺,长一丈七尺一寸,围五丈八寸,立于川西。有石马七,其一仙人骑之,其一羁绊,其五有形而不善成。有玉匣关盖于前,上有玉字,玉玦二,璜一。麒麟在东,凤鸟在南,白虎在西,牺牛在北,马自中布列四面,色皆苍白。其南有五字,曰“上上三天王”;又曰“述大金,大讨曹,金但取之,金立中,大金马一匹在中,大吉开寿,此马甲寅述水”。凡“中”字六,“金”字十;又有若八卦及列宿孛彗之象焉。

世语 曰:又有一鸡象。

搜神记 曰:初, 之世,先识之士有言曰, 年有和,当有开石于西三千馀里,系五马,文曰“大讨曹”。及 之初兴也, 张掖 柳谷 ,有开石焉,始见于 建安 ,形成于 黄初 ,文备于 太和 ,周围七寻,中高一仞,苍质素章,龙马、麟鹿、凤皇、仙人之象,粲然咸著,此一事者, 代兴之符也。至 泰始 三年, 张掖 太守 焦胜 上言,以留郡本国图校今石文,文字多少不同,谨具图上。按其文有五马象,其一有人平上帻,执戟而乘之,其一有若马形而不成,其字有“金”,有“中”,有“大司马”,有“王”,有“大吉”,有“正”,有“开寿”,其一成行,曰“金当取之”。

汉晋春秋 曰: 氐池县 大柳谷口 夜激波涌溢,其声如雷,晓而有苍石立水中,长一丈六尺,高八尺,白石画文,为十三马,一牛,一鸟,八卦玉玦之象,皆隆起,其文曰“大讨曹,适水中,甲寅”。帝恶其“讨”也,使凿去为“计”,以苍石窒之,宿昔而白石满焉。至 初,其文愈明,马象皆焕彻如玉焉。

四年春二月,太白复昼见,月犯太白,又犯轩辕一星,入太微而出。夏四月,置 崇文观 ,征善属文者以充之。五月乙卯,司徒 董昭 薨。丁巳, 肃慎氏 献楛矢。

六月壬申,诏曰:“ 有虞氏 画象而民弗犯, 人刑错而不用。朕从百王之末,追望上世之风,邈乎何相去之远?法令滋章,犯者弥多,刑罚愈众,而奸不可止。往者按大辟之条,多所蠲除,思济生民之命,此朕之至意也。而郡国蔽狱,一岁之中尚过数百,岂朕训导不醇,俾民轻罪,将苛法犹存,为之陷阱乎?有司其议狱缓死,务从宽简,及乞恩者,或辞未出而狱以报断,非所以究理尽情也。其令廷尉及天下狱官,诸有死罪具狱以定,非谋反及手杀人,亟语其亲治,有乞恩者,使与奏当文书俱上,朕将思所以全之。其布告天下,使明朕意。”

秋七月, 高句骊王 斩送 孙权 使 胡卫 等首,诣 幽州 。甲寅,太白犯轩辕大星。冬十月己卯,行还 洛阳宫 。甲申,有星孛于大辰,乙酉,又孛于东方。十一月己亥,彗星见,犯宦者天纪星。十二月癸巳,司空 陈群 薨。乙未,行幸 许昌宫

景初 元年春正月壬辰, 山茌县 言黄龙见。 茌音仕狸反。 于是有司奏,以为 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 服色尚黄,牺牲用白,戎事乘黑首白马,建大赤之旂,朝会建大白之旗。 太和 历曰 景初 历。其春夏秋冬孟仲季月虽与正岁不同,至于郊祀、迎气、礿祠、蒸尝、巡狩、蒐田、分至启闭、班宣时令、中气早晚、敬授民事,皆以正岁斗建为历数之序。

魏书 曰:初, 文皇帝 即位,以受禅于 ,因循 正朔弗改。帝在东宫著论,以为五帝三王虽同气共祖,礼不相袭,正朔自宜改变,以明受命之运。及即位,优游者久之,史官复著言宜改,乃诏三公、特进、九卿、中郎将、大夫、博士、议郎、千石、六百石博议,议者或不同。帝据古典,甲子诏曰:“夫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登降周旋,终则又始。故 仲尼 春秋 ,于三微之月,每月称王,以明三正迭相为首。今推三统之次, 得地统,当以建丑之月为正月。考之群艺,厥义章矣。其改 青龙 五年三月为 景初 元年四月。”

②臣 松之 按: 为土行,故服色尚黄。行 之时,以建丑为正,故牺牲旂旗一用 礼。 礼记 云:“ 夏后氏 尚黑,故戎事乘骊,牲用玄; 人尚白,戎事乘翰,牲用白; 人尚赤,戎事乘 ,牲用骍。” 郑玄 云:“ 夏后氏 以建寅为正,物生色黑; 以建丑为正,物牙色白; 以建子为正,物萌色赤。翰,白色马也, 曰‘白马翰如’。” 周礼巾车职 “建大赤以朝”,“大白以即戎”,此则 以正色之旗以朝,先代之旗即戎。今 礼,变 之制,故建大白以朝,大赤即戎。

五月己巳,行还 洛阳宫 。己丑,大赦。六月戊申,京都地震。己亥,以尚书令 陈矫 为司徒,尚书右仆射 卫臻 为司空。丁未,分 魏兴 魏阳 锡郡 安富 上庸 上庸郡 。省 锡郡 ,以 锡县 魏兴郡

有司奏: 武皇帝 拨乱反正,为 魏太祖 ,乐用武始之舞。 文皇帝 应天受命,为 魏高祖 ,乐用咸熙之舞。帝制作兴治,为 魏烈祖 ,乐用章斌之舞。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馀四庙,亲尽迭毁,如 后稷 庙祧之制。

孙盛 曰:夫谥以表行,庙以存容,皆于既没然后著焉,所以原始要终,以示百世也。未有当年而逆制祖宗,未终而豫自尊显。昔 华乐 以厚敛致讥, 人以豫凶违礼, 之群司,于是乎失正。

秋七月丁卯,司徒 陈矫 薨。 孙权 遣将 朱然 等二万人围 江夏郡 荆州 刺史 胡质 等击之, 退走。初, 遣使浮海与 高句骊 通,欲袭 辽东 。遣 幽州 刺史 毌丘俭 率诸军及 鲜卑 乌丸 辽东 南界,玺书征 公孙渊 发兵反, 进军讨之,会连雨十日, 辽水 大涨,诏 引军还。 右北平 乌丸 单于 寇娄敦 辽西 乌丸 都督王 护留 等居 辽东 ,率部众随 内附。己卯,诏 辽东 将吏士民为 所胁略不得降者,一切赦之。辛卯,太白昼见。 还,遂自立为 燕王 ,置百官,称 绍汉 元年。

四州大作海船。九月, 四州民遇水,遣侍御史循行没溺死亡及失财产者,在所开仓振救之。庚辰,皇后 毛氏 卒。冬十月丁未,月犯荧惑。癸丑,葬 悼毛后 愍陵 。乙卯,营 洛阳 委粟山 为圜丘。 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丁巳,分 襄阳 临沮 宜城 旍阳 邔音其己反。 四县,置 襄阳 南部都尉。己未,有司奏 文昭皇后 立庙京都。分 襄阳郡 鄀叶县 义阳郡

魏书 载诏曰:“盖帝王受命,莫不恭承天地以章神明,尊祀世统以昭功德,故先代之典既著,则褅郊祖宗之制备也。昔 汉氏 之初,承 灭学之后,采摭残缺,以备郊祀,自 甘泉 后土、 宫五畤,神祇兆位,多不见经,是以制度无常,一彼一此,四百馀年,废无褅祀。古代之所更立者,遂有阙焉。 曹氏 系世,出自 有虞氏 ,今祀圜丘,以始祖帝 配,号圜丘曰皇皇帝天;方丘所祭曰皇皇后地,以 伊氏 配;天郊所祭曰皇天之神,以 太祖武皇帝 配;地郊所祭曰皇地之祇,以 武宣后 配;宗祀皇考 高祖文皇帝 于明堂,以配上帝。”至 泰始 二年,并圜丘、方丘二至之祀于南北郊。

魏略 曰:是岁,徙 长安 诸钟簴、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致,留于 霸城 。大发铜铸作铜人二,号曰翁仲,列坐于 司马门 外。又铸黄龙、凤皇各一,龙高四丈,凤高三丈馀,置内殿前。起土山于 芳林园 西北陬,使公卿群僚皆负土成山,树松竹杂木善草于其上,捕山禽杂兽置其中。

汉晋春秋 曰:帝徙盘,盘折,声闻数十里,金狄或泣,因留 霸城

魏略 载司徒军议掾 河东 董寻 上书谏曰:“臣闻古之直士,尽言于国,不避死亡。故 周昌 高祖 刘辅 赵后 于人婢。天生忠直,虽白刃沸汤,往而不顾者,诚为时主爱惜天下也。 建安 以来,野战死亡,或门殚户尽,虽有存者,遗孤老弱。若今宫室狭小,当广大之,犹宜随时,不妨农务,况乃作无益之物,黄龙、凤皇,九龙、承露盘,土山、渊池,此皆圣明之所不兴也,其功参倍于殿舍。三公九卿侍中尚书,天下至德,皆知非道而不敢言者,以陛下春秋方刚,心畏雷霆。今陛下既尊群臣,显以冠冕,被以文绣,载以华舆,所以异于小人;而使穿方举土,面目垢黑,沾体涂足,衣冠了鸟,毁国之光以崇无益,甚非谓也。 孔子 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无忠无礼,国何以立!故有君不君,臣不臣,上下不通,心怀郁结,使阴阳不和,灾害屡降,凶恶之徒,因间而起,谁当为陛下尽言事者乎?又谁当干万乘以死为戏乎?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生既无益,死亦何损?秉笔流涕,心与世辞。臣有八子,臣死之后,累陛下矣!”将奏,沐浴。既通,帝曰:“ 董寻 不畏死邪!”主者奏收 ,有诏勿问。后为 贝丘 令,清省得民心。

二年春正月,诏太尉 司马宣王 帅众讨 辽东

干宝 晋纪 曰:帝问 宣王 :“度 公孙渊 将何计以待君?” 宣王 对曰:“ 弃城预走,上计也;据 辽水 拒大军,其次也;坐守 襄平 ,此为成禽耳。”帝曰:“然则三者何出?”对曰:“唯明智审量彼我,乃预有所割弃,此既非 所及;又谓今往县远,不能持久,必先拒 辽水 ,后守也。”帝曰:“往还几日?”对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

魏名臣奏 载散骑常侍 何曾 表曰:“臣闻先王制法,必于全慎,故建官授任,则置假辅,陈师命将,则立监贰,宣命遣使,则设介副,临敌交刃,则参御右,盖以尽谋思之功,防安危之变也。是以在险当难,则权足相济,陨缺不预,则才足相代,其为固防,至深至远。及至 汉氏 ,亦循旧章。 韩信 张耳 为贰; 马援 刘隆 副军。前世之迹,著在篇志。今 奉辞诛罪,步骑数万,道路回阻,四千馀里,虽假天威,有征无战,寇或潜遁,消散日月,命无常期,人非金石,远虑详备,诚宜有副。今北边诸将及 所督,皆为僚属,名位不殊,素无定分,卒有变急,不相镇摄。存不忘亡,圣达所戒,宜选大臣名将威重宿著者,盛其礼秩,遣诣 军,进同谋略,退为副佐。虽有万一不虞之灾,军主有储,则无患矣。” 毌丘俭志记 云,时以 宣王 副也。

二月癸卯,以大中大夫 韩暨 为司徒。癸丑,月犯心距星,又犯心中央大星。夏四月庚子,司徒 韩暨 薨。壬寅,分 沛国 竹邑 符离 龙亢 山桑 洨音胡交反。虹音绛。 十县为 汝阴郡 宋县 陈郡苦县 皆属 谯郡 。以 杼秋 公丘 彭城 丰国 广戚 ,并五县为 沛王国 。庚戌,大赦。五月乙亥,月犯心距星,又犯中央大星。 六月,省 渔阳郡 狐奴县 ,复置 安乐县

魏书 载戊子诏曰:“昔 汉高祖 创业, 光武 中兴,谋除残暴,功昭四海,而坟陵崩颓,童儿牧竖践蹈其上,非 大魏 尊崇所承代之意也。其表 高祖 光武 陵四面百步,不得使民耕牧樵采。”

秋八月, 烧当 羌王 芒中 注诣 等叛, 凉洲 刺史率诸郡攻讨,斩 注诣 首。癸丑,有彗星见张宿。

汉晋春秋 曰:史官言于帝曰:“此 之分野也, 洛邑 恶之。”于是大修禳祷之术以厌焉。

魏书 曰:九月, 阴平 太守 廖惇 反,攻 守善羌 宕蕈 营。 雍州 刺史 郭淮 广魏 太守 王赟 南安 太守 游奕 将兵讨 上书:“ 等分兵夹山东西,围落贼表,破在旦夕。”帝曰:“兵势恶离。”促诏 诸别营非要处者,还令据便地。诏敕未到, 军为 所破; 为流矢所中死。

丙寅, 司马宣王 公孙渊 襄平 ,大破之,传 首于京都,海东诸郡平。冬十一月,录讨 功,太尉 宣王 以下增邑封爵各有差。初,帝议遣 宣王 ,发卒四万人。议臣皆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帝曰:“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遂以四万人行。及 宣王 辽东 ,霖雨不得时攻,群臣或以为 未可卒破,宜诏 宣王 还。帝曰:“ 司马懿 临危制变,擒 可计日待也。”卒皆如所策。

壬午,以司空 卫臻 为司徒,司隶校尉 崔林 为司空。闰月,月犯心中央大星。十二月乙丑,帝寝疾不豫。辛巳,立皇后。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鳏寡孤独谷。以 燕王宇 为大将军,甲申免,以武卫将军 曹爽 代之。

汉晋春秋 曰:帝以 燕王宇 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 夏侯献 、武卫将军 曹爽 、屯骑校尉 曹肇 、骁骑将军 秦朗 等对辅政。中书监 刘放 、令 孙资 久专权宠,为 等素所不善,惧有后害,阴图间之,而 常在帝侧,故未得有言。甲申,帝气微, 下殿呼 曹肇 有所议,未还,而帝少间,惟 曹爽 独在。 知之,呼 与谋。 曰:“不可动也。” 曰:“俱入鼎镬,何不可之有?”乃突前见帝,垂泣曰:“陛下气微,若有不讳,将以天下付谁?”帝曰:“卿不闻用 燕王 耶?” 曰:“陛下忘先帝诏敕,藩王不得辅政。且陛下方病,而 曹肇 秦朗 等便与才人侍疾者言戏。 燕王 拥兵南面,不听臣等入,此即 竖刁 赵高 也。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统政,外有强暴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远虑存亡,而近系恩旧。委祖宗之业,付二三凡士,寝疾数日,外内壅隔,社稷危殆,而己不知,此臣等所以痛心也。”帝得 言,大怒曰:“谁可任者?” 乃举 ,又白宜诏 司马宣王 使相参,帝从之。 出, 曹肇 入,泣涕固谏,帝使 敕停。 出户, 趋而往,复说止帝,帝又从其言。 曰:“宜为手诏。”帝曰:“我困笃,不能。” 即上床,执帝手强作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免 燕王宇 等官,不得停省中。”于是 相与泣而归第。

初, 青龙 三年中, 寿春 农民妻自言为天神所下,命为登女,当营卫帝室,蠲邪纳福。饮人以水,及以洗疮,或多愈者。于是立馆后宫,下诏称扬,甚见优宠。及帝疾,饮水无验,于是杀焉。

三年春正月丁亥,太尉 宣王 还至 河内 ,帝驿马召到,引入卧内,执其手谓曰:“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 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 宣王 顿首流涕。 即日,帝崩于 嘉福殿 时年三十六。 癸丑,葬 高平陵

魏略 曰:帝既从 刘放 计,召 司马宣王 ,自力为诏,既封,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曰:“ 辟邪 来!汝持我此诏授太尉也。” 辟邪 驰去。先是, 燕王 为帝画计,以为 关中 事重,宜便道遣 宣王 河内 西还,事以施行。 宣王 得前诏,斯须复得后手笔,疑京师有变,乃驰到,入见帝。劳问讫,乃召 二王以示 宣王 ,别指 齐王 宣王 曰:“此是也,君谛视之,勿误也!”又教 齐王 令前抱 宣王 颈。

魏氏春秋 曰:时太子 年八岁, 秦王 九岁,在于御侧。帝执 宣王 手,目太子曰:“死乃复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与 辅此。” 宣王 曰:“陛下不见先帝属臣以陛下乎?”

魏书 曰:殡于 九龙 前殿。

③臣 松之 按: 魏武 建安 九年八月定 文帝 始纳 甄后 明帝 应以十年生,计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时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为今年正月,可强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

魏书 曰: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自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

孙盛 曰:闻之长老, 魏明帝 天资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断。初,诸公受遗辅导,帝皆以方任处之,政自己出。而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然不思建德垂风,不固维城之基,至使大权偏据,社稷无卫,悲夫!

评曰: 明帝 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凋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 秦皇 汉武 ,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 e1VOsVG0iETh5vsZsitLQQEQV+ingYpMpatXTZYuzH5ODjS5GMqgK1LmI5fJh48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