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选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赏析
本文总体论述了道与中庸两个概念,首先开篇就说出了性、道、教三者的关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里所说的道就是指中庸之道,先从哲学的角度上分析,而且还加之与天合一的说法,体现了儒家的宇宙观,为中庸之道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又把道与本性与人性相联系,体现了儒家的宇宙观。其次,从文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以看出中庸的基本概念就是“中和”,世界、本心、人性都要适宜、恰当。第三指出中庸也是无过无不及,“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表示中庸除了要适度外,也有一定的认识与行为上的误区,意思是说智者、贤者由于个人的主观上的过度自信往往会过头;而愚者、不贤者又由于智商与人格上的不及常常又达不到中庸的基本要求与标准。所以引出了本文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中庸之道的难行。
中庸是一种执两用中的方法论,为了保持平衡,是要遵循一定的法则而行的。但是人性是有弱点的,再加之人与人认识上的差异,人们很容易落入到行为与认识的陷阱中,正如“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贤者与愚者的不同,所以中庸之道“民鲜能久矣”。当然,中庸之道也有可行的时候,文中举了舜帝的例子,“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他为什么就是“大知”者呢?首先,舜帝好问,正所谓集思广益,听取大家的意见,集体智慧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察迩言,迩言就是浅而平凡但寓意深远的话语;再次是隐恶而扬善,明辨是非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看清了好坏,才能很好地去处理事情。这段话虽然说舜帝是如何的“大知者”,实际也是在说中庸之道的基本实施方法——“执两而用中”。比喻完舜帝,孔子接着用了一个比兴的手法又来感叹中庸之道的难行:“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意思是说人们都说“我是明智的”,但是如果将他驱赶到祸机四伏的罗网、木笼或是陷阱中去,却不知道如何躲避。人们常说“我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不能坚持一个月。与以上说舜帝的大知相比较,这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一正一反,在跌宕起伏中告诫人们中庸之道的不易,也使得文章更为生动。
本文是《中庸》的开篇第一章,对于中庸之道做了大致的概述,对于理解中庸更为理论性的论述有一个指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