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补精、养气、守神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中,精、气、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着特殊作用。《黄帝内经》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古代讲究养生的人如孔子、老子等,他们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养生、长寿的主要原则,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

补精

在养生理论中,“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从广义上说,精包括精、血、津液,一般所说的精是指人体的真阴,不但具有生殖功能,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能抵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根据“精”的来源、功能和作用又可分为“先天精”和“后天精”。

养气

《黄帝内经》中“气”的内涵基本上是指“有别于液体、固体的流动而细微的存在”。例如,将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形容为“天气”、“地气”、“风气”、“雷气”、“谷气”、“雨气”、“寒气”、“春气”、“夏气”、“秋气”、“冬气”、“芳草之气”、“石药之气”等。把人体生命运动中超出肉眼直观范围而又是客观存在的生命物质,也称作气或精气,如心气、肺气、肝气、肾气、五脏六腑之气、胃气、经气、脉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血气、筋膜之气、清气、浊气等。生理物质为精或精气,病理物质则为“邪气”。

《黄帝内经》用气来解释在当时无法认识的物质存在,把一切既不是液体又不是固体的、流动着的细微物质都称为气。这是一种跨越,使中医理论跨越了物质是什么的问题,直接进入到物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的研究探索中。《黄帝内经》把人体内的一切精微物质统称为“气”,进而又把“气”区分为性质各异的六种,分别称为“气”(狭义)、“精”、“津”、“液”、“血”、“脉”。狭义的“气”是指由上焦宣发出来,呈雾露状的、对人体有充养作用的水谷精微物质。

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至精至微的生命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运动变化也就是人体生命的活动。人生所赖,惟气而已。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所以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亦如《灵枢·脉度》所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气的流行不已,才能对身体各组织和器官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

守神

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状况。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的整个机体,从大脑到内脏,从五官七窍到经络、气血、津液,以至肢体的活动,都无一不是依赖“神”作为维持其正常运转的内在活力。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提出“得神者昌,失神者死”的重要论断。

神,生命的体现。 0vydFGf81FPsP2vzqvZPPIrpaE1FpeRbpWlzS0VNZEzTfdS7D8SmQdpZPswl4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