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外避邪气,内守精神

致病因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

中医指出致病因素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外感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二是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在正常情况下,六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当气候变化异常时,六淫发生太过,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该温暖却反而寒冷,秋天应该凉爽却反而热,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冷或暴热。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就能侵犯人体引发疾病。

七情是人的精神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范围,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养生要求——外避六淫,七情不过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们对外顺应自然,采取措施,及时防避邪气;在内则调适精神,做到恬淡虚无,情志平和舒畅,并且要积极劳动,锻炼身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气内守,健康无病。

防止病邪入侵

虚邪之风,是入侵的六淫外感之邪,是天之邪气。风热湿燥寒,不当其位,便是为天之邪气,则害人五脏。当然,尽管疾病的发生以内因为主,但外邪也很容易致病。特别是疠疫邪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在疫病发生中的重要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因此,预防疾病,除了充实正气之外,还要注意“避其毒气”。外感病的一般发病规律是由皮毛而肌肤,由肌肤而筋脉,由筋脉而六腑,由六腑而五脏,即是“从外到内,由浅入深”。感受外邪,必须早治疗,否则病邪会由浅入深,由轻而转重,最后到不可医治的境地。 WjRPD+pOc9gtuiMStgCVXdqi9l7neykgaavi0lmu7+/Wq9eCazz82eK0yMrNvw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