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古代有名的祥瑞与征兆

祥瑞

祥瑞(xiáng ruì)又称“福瑞”,被儒学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如出现彩云,风调雨顺,禾生双穗,地出甘泉,奇禽异兽出现等等。祥瑞书籍中,被认为最重要的是《河图》、《洛书》,它们被载入《符瑞志》之首。古代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五种,即五个等级。古称“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是最高等级的瑞兆。以下分别为大瑞、上瑞、中瑞、下瑞。《新唐书·百官志》载:“礼部郎中员外朗掌图书、祥瑞,凡景星、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苍鸟、赤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连理为下瑞,其名物十四。”后来品种又不断增加,凡铜鼎、铜钟、玉罄、玉壁等礼器也都列为瑞物,因此,可以列为祥瑞名物者远不止这些。

祥瑞四灵

我国古代认为麒麟、凤凰、龟和龙是有灵性的动物,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为四灵,作为祥瑞的标志。其实,除了龟以外,其他三种都是传说中的动物,是人们自己想象和创造出来的。

1.麒麟

麒麟

身体像鹿,遍体披着鳞甲,头上长独角,角上生有肉球,脚像马蹄,尾像牛尾,被认为是有德性的仁兽,历代帝王都把它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征。在北京故宫和颐和园等皇帝的住处和花园里,都能见到铜铸或石雕麒麟。在民间,麒麟也很受重视。春节期间,中国江南各地的人们,常常抬着纸扎的麒麟,到各家门前表演,表达美好的祝愿。

2.凤凰

凤凰

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标志着吉祥、太平和政治的清明。凤和龙一样,被历代帝王当作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凤冠、凤车等与凤有关的东西,只有皇家和仙人才能使用。不过,后来凤凰也成了民间百姓的吉祥物。凤凰还常和其他吉祥物配合成纹图,如“龙凤呈祥”、“凤麒呈祥”等。

3.龟

灵龟

龟在四灵中是唯—存在的动物,也是动物中寿命最长的。人们不仅把龟当成健康长寿的象征,还认为它具有预知未来的灵性。在古代,举行重大活动之前,巫师都要烧龟甲,然后根据龟甲上爆裂的纹路来占卜吉凶。所以,人们称龟为“神龟”、“灵龟”。神龟在中国曾经受到过极大的尊敬,在古代帝王的皇宫、宅院和陵墓里,都有石雕或铜铸的神龟,用来象征国运的久远。

4.龙

龙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大的神物,也是最大的吉祥物。龙和凤、麒麟一样,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动物,它长着牛头、鹿角、虾眼、鹰爪、蛇身、狮尾,通身还长满了鳞甲,是由多种动物复合而成的。几千年来,封建帝王把它当作权力和尊严的象征,普通老百姓也认为它是美德和力量的化身,是吉祥之物。

天降大任于斯人:古代名人出生时的异相征兆

1.商的祖先契

殷的始祖是契,他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sōng,)氏的女儿,帝喾(kù)的次妃。简狄等三个人到河里去洗澡,看见燕子掉下一只蛋,简狄就拣来吞吃了,因而怀孕,生下了契。

2.周的祖先弃

后稷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tái)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原。姜原是帝喾(kù,)的正妃。姜原外出到郊野,看见一个巨人脚印,想去踩它一脚,一踩就觉得身子振动像怀了孕似的。满了十月就生下一个儿子,姜原认为这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了一个狭窄的小巷里,但不论是马还是牛从他身边经过都绕着躲开而不踩他,于是又把他扔在树林里,正赶上树林里人多,所以又挪了个地方;把他扔在渠沟的冰上,有飞鸟飞来用翅膀盖在他身上,垫在他身下。姜原觉得这太神异了,就抱回来把他养大成人。由于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

3.老子

老子

传说老子出生的时候,是骑着一头白色的鹿到妈妈肚里的。

4.孟子

孟子

孟子的母亲在生他时,梦神人攀龙凤,自泰山来。邻居看到五色云,罩住孟家。

5.刘邦

刘邦

高祖未出生之前,其母亲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交合。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高祖的父亲正好前去看她,见到有蛟龙在她身上,不久,便有了身孕,生下了高祖。

6.秦国的祖先女修

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后代孙女,名叫女修。女修织布的时候,有一只燕子掉落一颗蛋,女修把它吞食了,生下儿子,名叫大业。

7.李白

李白

唐朝大诗人李白出生的前夜,他的母亲梦见天上长庚星落入怀中,次日生了李白,以长庚命名,即是太白。

8.岳飞

岳飞

他出生的时候,屋里飞来一只大鹏鸟,所以他的名,就叫“岳飞”;他的字,就叫“鹏举”。

9.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他生的时候,他的爸爸(这回不是妈)梦到文天祥乘着紫云而下,所以他的名字,就叫“云孙”。

10.郑成功

郑成功

名族英雄郑成功出生的时候,他妈妈梦到在岸上看大鱼,一船冲上来,冲到肚子里。 VoL4KlWPfX8H0BydebUgxNL2OxfhwX/R3hlEUYVguCItNipLDABElAGopK9iTkYe

文艺邂逅一场经典
豆瓣小组:
经典阅读公社
cell cell
想了解更多
中国古典礼仪文化,
关注“掌阅公版”
官方微博: @ 掌阅公版
官方微信:
掌阅 iRead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