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中国古代十大悲剧爱情故事

1.世情薄,沈园千古已非昨——陆游与唐婉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与表妹唐婉青梅竹马,俩人都擅长诗词,吟诗作对,互相唱和,陆家也订下了唐家这门姻事。

成年后,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但新婚燕尔的陆游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

陆母因此对儿媳大起反感,于是她强令陆游休妻,陆游迫于母命难违,只得答应。后唐婉无奈依从父命改嫁赵士程。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此时潸然泪下,喝下了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 错! 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第二年春天,唐婉再次游沈园,看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往事浮现脑海,失声痛哭,于是另作《钗头凤》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2.生死相依随,翩翩化蝶飞——梁山伯与祝英台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慧,自幼随兄习诗文,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同样去求学的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于是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祝父思女,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愚钝淳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有九妹,愿替山伯作媒,但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

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雨已停,梁祝化为蝴蝶,成为千古佳话。

3.薄幸男儿辈,无信负佳人——李益与霍小玉

霍小玉出身贵族世家,父亲是武将霍王爷,母亲郑净持原是霍王府中的一名歌舞姬,被霍王爷收为妾。“安史之乱”中,霍王爷战死,郑净持带着尚在襁褓中的霍小玉流落民间。

霍小玉容貌秀艳,能歌善舞,精通诗文。十六岁时,为了维持生计,霍小玉不得不做了歌舞妓。但却是卖艺不卖身。

在京城里,有一个以诗文著称的人——李益。霍小玉十分倾慕李益。后终于见到了李益,交谈甚欢,二人情投意合。于是,李益与霍小玉以酒为媒定下了终身,当晚李益留宿霍家。

后李益被授予郑县主簿的官职。李益打算先回乡祭祖探亲,然后东行上任,半年后迎接霍小玉到郑县完婚,他将婚约写在一方素绫上。

回乡后,李益的父母已经替李益说下一门亲事,女方出身于名门望族。于是,李益便把与霍小玉的婚约抛到了脑后,与卢氏结为夫妻,结伴前往郑县赴任。

霍小玉自李益离开痴痴等待李益接她团聚。一年过去了,李益因公进京,有友人告诉了他霍小玉的近况,但他却不肯去看望霍小玉,小玉每天以泪洗面,很快就病倒了。

一天,李益与几个朋友到崇敬寺观赏牡丹,忽然闯过几位不速之客,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黄衫的年轻人,他们直奔李益面前,架起他飞快地登车而去。

这时,忽然闯过几位不速之客,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黄衫的年轻人,他们直奔李益面前,问明了李益的姓名后,就架起他飞快地登车而去。

黄衫人把李益送到霍府后,霍小玉强撑病体走出卧室。霍小玉侧过身,斜眼盯了李益好久,然后举起一杯酒,把酒洒在地上说:“你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竟然这样辜负我,我年纪轻轻就要含恨死去,老母还在却不能供养。我死以后,一定变成厉鬼,让你的妻妾终日不得安宁!”说完,把酒杯丢在地上,痛哭了几声突然气绝身亡。

李益见状,不胜悲恐,多年以后,李益官至礼部尚书,虽是飞黄腾达,但他对霍小玉的愧疚之情却折磨了他一辈子。

4.情到深处天地动——孟姜女与范喜良

秦朝,秦始皇开始到处抓夫修长城。有个叫范喜良的书生,吓得从家里跑了出来,跳过了旁边一堵墙,原来这里是孟家的后花园。恰巧赶上孟姜女跟着丫环出来逛花园。孟姜女和丫环回去报告员外,老员外在后花园盘问范喜良。范喜良一五一十地回答。员外见他挺老实,就把他暂时藏在家中。范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因一表人才,孟家招他为婿。

可小俩口成亲还不到三天,范喜良就被衙役抓走。孟姜女决定去长城找他。终于到了修长城的地方。她问修长城的民工夫婿的去向,从他们嘴里得知,范喜良已经死了。而且听说好多累死的工人都被埋在了长城里边。

孟姜女手拍着长城,失声痛哭起来。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正哭,忽然“哗啦啦”一声巨响,长城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头。那么多的白骨,哪一个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忽地记起了小时听母亲讲过的故事:亲人的骨头能渗进亲人的鲜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她又仔细辨认破烂的衣扣,认出了丈夫的尸骨。

5.鹊桥不忍顾,相期邈云汉——牛郎和织女

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耕田,织女织布,他们相亲相爱,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玉帝和王母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织女被抓走,牛郎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快追上时,王母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银河一霎间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玉帝和王母娘娘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

6.命之不辰遭弃捐,无暇玉落江鱼腹——杜十娘与李甲

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名妓杜十娘偶遇南京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二人情投意合。李甲不顾学业,日日沉浸在温柔乡里,渐渐耗尽了钱财。

十娘决心将终身托付给温存忠厚的李甲。老鸨儿同意只要李甲在十日内拿出三百两银子就可赎出十娘。但李甲此时也变得落魄,奔波数日,一筹莫展,杜十娘取出缝在被子里的碎银一百五十两,李甲的好友柳遇春被这位风尘女子的行为感动,设法凑足了那一百五十两银子,杜十娘成了自由身。

两个有情人在柳遇春住所喜结良缘。杜十娘与李甲本要回到老家去,李甲怕携妓而归难以向父亲交代。杜十娘献计说:先到苏杭胜地游览一番,然后郎君回家,求亲友在尊父面前劝解和顺;待李父消气后,再来接她。李甲依命而行。

二人行到瓜州古渡之时,遇到了好色阴险的富贾孙富。他听到杜十娘的歌声,心动不已。天亮以后,孙富假意与李甲相接近,饮酒畅谈,谈到杜十娘时,李甲告知其事情的原委,孙富跟李甲说李甲父亲不会容纳一个妓女作为自己的儿媳之类的话,李甲更觉步履维艰,孙富说自己愿意千金相赠,并要李甲立下契约,把杜十娘专卖给孙富,于是二人达成共识。

杜十娘闻知,很是愤怒,翌日,杜十娘扮上盛装,先让孙富把银两放到李甲船上。自己站在踏板上,打开百宝箱,里面装满金银翡翠各色珍奇玩物。杜十娘指着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怒骂孙富,痛斥李甲忘恩负义,利欲熏心,把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江中。

7.冷月无声,西厢正情浓——张生和崔莺莺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住进了西厢房。

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小姐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危急之中夫人声言若有人能杀退贼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心动,写了一封书信给好友杜确。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了孙飞虎。

不料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以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而丫寰红娘安排他们暗中相会。

老夫人怀疑莺莺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8.琵琶弦断,人间红泪怨——陈世美与秦香莲

北宋年间,河南陈家庄有一户人家。丈夫名叫陈世美,妻子叫做秦香莲,堂上双亲,膝下一双儿女。

陈世美自小饱读诗书,一心想赶考做官,把家务事全推给秦香莲。贤惠的妻子把家里内外上下整理得井井有条。

大考的年头,来到京城应试。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世美考中状元,皇帝见其一表人才,招他为驸马。为了当上驸马爷,陈世美编造了一套谎话,说自幼父母双亡,并无婚配等等终于当上了驸马。陈世美走后毫无音信。秦香莲在家里奉养公婆和抚育儿女。连年灾荒,公婆都饿死了。秦香莲带着儿子和女儿,沿途求乞,到京城来寻自己的丈夫。

秦香莲来到京城打听到陈世美已经中了状元,并且被招为驸马。又气又恨地来到驸马府,可竟在亲夫唆使的仆役的棍棒下,被赶走了。

后来,由于门官的帮助,秦香莲才闯进宫去见到了陈世美。陈世美将他们赶出京城。还派遣宫中武士韩祺去追杀香莲,企图灭口。

韩祺找到了秦香莲母子三人。经过香莲的诉述以后,韩祺知道了自己要杀的秦香莲竟是陈世美的妻子儿女,出于正义,韩祺放走了秦香莲母子,自己则引刀自刎而死。

香莲悲愤交加,去开封府去告状。在公堂上,秦香莲控诉了陈世美忘却父母、不认妻儿、杀妻灭子三大罪状,包拯不顾国太与皇姑的阻止,决心处死忘恩负义的陈世美,后陈世美终于死在了包拯的虎头铡下。

9.笑靥倾城,解舟向五湖——范蠡和西施

公元前494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采纳大臣提出的“美人计”,选出越国美女献给吴王夫差。

越国大夫范蠡周游全国,遍访佳人。一日,在清清浣纱江畔,与古苎萝村的的西施相逢,一见钟情。然而,范把绝代佳人西施选进宫里,与其他美丽的越女一起,进行歌舞礼仪等“培训”。后范蠡把西施献给夫差,吴王对西施的美艳眷恋不已。

越国要消灭伍子胥。西施利用各种机会,动摇吴王对伍子胥的信任。后吴王夫差命令伍子胥自杀,悲愤的伍子胥用双手先挖下自己的双眼,命手下挂在城门,说他死后也要看到越兵入城。

越国胜利后,范蠡弃官逃走。西施来到太湖边,雇了一只船,在船上扎了彩,挂了花灯,带着自己的琴,随着东风漂流到宜兴的蜀山一带。周围的老百姓看到漂亮的花船,听到优美的琴声,都围拢来观看,发现弹琴的竟然是个绝色美人。这事很快传到了范蠡的耳朵里。他来到河边,两人终于见面,悲喜交加,诉说别离之情。

很久以后,山东出现了一位巨富,叫陶朱公,他的妻子也美艳如花,这位陶朱公就是范蠡,他成了一代商圣,而他的妻子就是西施。

10.情深不寿,仙葩美玉锁红楼——贾宝玉与林黛玉

只因木石前缘,换得今生泪流。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令人怅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处,他们是心醉的,而我们是心碎的。

缘起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仙草,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警幻亦曾问道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便是宝玉和黛玉的前世之盟。

在封建社会的法典里,自由恋爱就是犯罪,“万恶淫为首”,自由结合被礼教斥为“淫奔”。在叛逆和反叛逆的激烈斗争中,有着共同追求的宝黛这两个叛逆者自然结成了联盟,共同的斗争目标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他们心神相契,互为知己,并相互爱慕。但他们真纯的爱情始终斗不过封建礼教,在封建恶势力的摧残下,一个魂归离恨天,一个泪洒相思地。怡红公子的情与念,潇湘妃子的痴与恨,就这样在贾府的衰颓中轰动而又无声的慢慢消逝,正是宝黛有缘天无情,夜叹红楼半帐灯。

一曲《红楼梦》,充溢着多少哀怨,不只是宝玉和黛玉,还有宝钗、湘云、迎春、惜春、李纨、妙玉、凤姐,他们的命运无疑都是凄凄婉的,正是:

潇湘馆中秋风曲,

怡红院内神瑛泣。

蘅芜院落彩蝶飞,

缀锦楼前心欲碎。

蓼风轩外闻佛香,

稻香村中教子忙。

雌凤才尽事事哀,

湘江水逝云徘徊。

质洁偏又陷淖泥,

情轻谁知缘祸起。

悼红轩中悟心酸,

红楼梦里肝肠断。 G6xS0HVy9eQA/k4Q2gB+U0DN0JL8kuGPiYuzImoFXtuzECxfmBsNVF0JAJQAFfD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