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高血压

疾病简介

在我国,因为人口平均年龄的增长,饮食结构的改变,盐摄入量的增高,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这种现状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全国的高血压患者超过1.6亿,而其中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是18.8%。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根据发病原因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占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大多数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继发性高血压是由疾病导致的,最多见的是肾脏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其次是肿瘤、外伤引起的。某些药物也可使血压升高,如激素、避孕药等。因此,诊断高血压时,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做出正确判断。

疾病信号

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往往因人和因病期而异。患者早期多数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而是在体格检查或由于其他原因测血压时被发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高血压的危险信号:

1.眩晕:眩晕是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女性患者中,这种症状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眩晕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避免耽误病情。

2.头痛:头痛也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通常发生在患病早期,患者多为青壮年人,头痛多局限于单侧或双侧的头前部及头后部,并伴有恶心、呕吐。这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3.心慌气短、耳鸣: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都会导致心慌气短,有的患者伴有双耳耳鸣,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4.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不灵活。还有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如果肢体麻木较顽固,治疗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5.记忆力减退:在患病早期不易察觉,但是会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具体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近期记忆力减退,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6.失眠:失眠是高血压较常见的症状。患者多表现为入睡障碍,早醒,睡眠不深熟,易做梦,易惊醒。

综上所述,当病人出现莫名其妙的眩晕、头痛或上述其他症状时,应考虑是否患上了高血压病,及时到正规医院测量血压。如果已证实血压升高(正常血压值为10.4~15.6千帕),则趁早治疗,坚持服药,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自然疗法

治疗高血压病人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大量研究说明,经降压治疗后,危险也就减小。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调整日常饮食来降低血压。合理膳食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2.吃低热量食物。提倡吃复合糖类食物如淀粉、玉米等,或适量多吃花生、大豆、黑木耳和水果。

3.少吃甜食。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应食用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植物油;多吃富含高纤维素的食物,如笋、冬瓜、番茄、茄子、海蜇、海带以及少量鱼、虾、蛋清等。

4.严格控制食盐量。每天每人应在2~5克以内,尽量少吃或不吃咸菜、咸蛋、腐乳、腌制品、皮蛋等。适当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钠水潴留。

5.适量多吃富含钙、钾、铁的食物。如冬菇、豌豆、木耳、黑枣、杏仁、核桃、葵花子等。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所含氮浸出物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6.适量多吃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除了合理膳食外,高血压患者还可采用运动疗法,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最好经常做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运动都是有氧运动。

生活提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的患者因患病时间长,对这种病已习以为常,发作时,吃点药,缓解一下,不发病时,就不再吃药。事实上,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而且高血压又是引发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调查发现,心肌梗死病人中50%是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人中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因此,在高血压发病初期,患者要学会生活调养和早期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fqFZkmzJNI8sGfWs0aIzvoYE2kt3YwV+y4plEXsCN/x/Y5HTH14eiMn/vWmOu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