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出现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及糖尿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久病者常伴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严重病例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威胁生命,常易并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消渴病是指以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因与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肾精亏损有关。阴虚燥热为其主要病机,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水液代谢紊乱是消渴病的物质基础。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自45岁后明显上升,至60岁达高峰。国内各地区患病率相差悬殊,以宁夏最高(10.94‰),北京次之,贵州最低(1.51‰)。职业方面,干部、知识分子、退休工人、家庭妇女较高,农民最低,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高于农村中人。体重超重者的患病率3倍于体重正常者。民族方面以回族最高,汉族次之,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