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中西医对近视的分类

(一)按中医辨证分型

1.心阳不振型 多见于假性近视或中低度近视、视远不清,视近清楚,兼见头昏,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舌质淡苔白,脉沉缓或弦细。

2.脾胃虚弱型 多见于中、低度近视。远视力下降加速,兼见头昏神疲,食少体瘦,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

3.气血不足型 多见于病后体虚及轻中度近视。远视力迅速下降,兼见头昏眼胀,神疲乏力,面色晄白,舌淡少苔,脉细弱。

4.肝肾亏虚型 多见于高度近视。远视力严重障碍,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眼底有退行性改变及玻璃体液化混浊,黄斑变性出血者。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弱。

5.阴虚阳亢型 多见于远视或老花,视远尚清,但不能持久,视近模糊不清,兼见头痛眩晕,甚则恶心呕吐,舌质红少苔,脉弦细稍数。

6.肝气不和型 多见于散光及调节性视疲劳。视久眼胀头昏,眉骨酸痛,性情急躁,或妇女更年期,舌质黯红,少苔,脉弦或涩。

(二)按近视程度分类

1.轻度近视眼 近视度小于300度,一般眼底无病理性改变。

2.中度近视眼 近视度大于300度小于600度,部分眼底呈豹纹状改变。

3.高度近视眼 近视度大于600度,常引起玻璃体和眼底的退行性病变,其中大于1000度、眼底病理性改变严重的也称为恶性近视眼,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

(三)按调节因素分类

1.假性近视 亦称调节性近视。一般为晶状体调节过度,因此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其眼球轴径长度正常,眼组织没有发生变性和变形,故又称功能性近视。应用睫状肌麻痹药物,如阿托品等滴眼后,或双眼作远雾视训练后,远视力恢复正常,近视屈光度消失,呈现正视或远视状态。

长时间近距离工作,用眼姿势不良,伏在桌上、躺在床上或动荡不稳的车厢里看书,光线过强过弱等因素均可使眼睛睫状肌常常处于紧张、疲劳状态,从而造成视力减退,引发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通常见于中小学校年龄较小,发生时间较短,近视屈光度较低,一般不超过300度的近视,以及眼底无异常者。假性近视的远视力波动性很大,时高时低,时好时坏,在青少年中发生率较高。假性近视具有治疗或休息后消失,停止治疗则又复发,各种方法都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所有方法疗效都不能持久的特点。

2.真性近视 这种近视平时表现为近视,检查远视力低于5.0(小数记法1.0),近视力正常,应用近视镜片,远视力可矫正到正常,但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后,视力无改变,近视屈光度数也不改变。这说明眼组织已发生近视性变性或眼轴变长,称为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常见于年龄较大,发生时间较长,近视度数较高,眼底有弧形斑或呈豹纹状等变化者。又可分为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两种。

(1)轴性近视 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超过正常范围,而眼的屈光力正常,焦点成在视网膜前面。这是近视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有人称之为单纯性近视。高度近视大多数是轴性近视。

眼轴的长度决定近视度数的高低,眼轴每延长1mm,近视度数就增加3D(即300度)。

(2)屈光性近视:是指眼轴长度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角膜或晶体的弯曲度较大或眼的屈光间质密度大而使屈光指数增大,使眼的屈光力增强所致的近视,例如圆锥角膜、糖尿病和老年性白内障早期晶体屈光密度的变化、晶体悬韧带断裂所致晶体屈光力增强、外伤所致的近视等。这种近视较为少见。

此类近视又可因屈光间质的某一部分病变而导致屈光指数不一致,造成近视散光。近视散光的视力模糊较为复杂,有时有视物变形,验光配镜矫正也较困难。

(3)混合性近视:这种近视平时表现为近视,当用腱状肌麻痹药物如阿托品后,近视屈光度数有所降低,远视力有增进,但视力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近视屈光度数和近视症状不能完全消失。这说明它既有调节因素,又有眼球近视性器质改变的因素,故称为混合性近视。调节松弛后减少的屈光度数为调节紧张的后果,余下的屈光度则为器质性因素的后果。

也就是说,这种近视既有一部分是假性近视,又有一部分是真性近视,所以混合性近视又称为半真性近视或中间性近视。

此阶段也是眼从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发展的过渡时期。

(四)按性质分类

这是目前国际上一般公认的分类方法。

1.单纯性近视 单纯性近视亦称后天性近视、良性近视、对抗性近视、功能性近视、静止性近视等。多由学龄开始发生,到20岁左右停止发展。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和用眼习惯的不良,造成调节过度紧张或眼轴轻度延长,而引起的近视,故也称青少年近视眼或青春期近视眼。这种近视的远视力不良,近视力正常,应用近视镜片远视力可矫正到正常。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单纯近视并不能看作眼的病态变化。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下,眼球一般正常,很少有并发症。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绝大部分属于此类近视。

2.变性近视 变性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以前也曾有人称进行性近视或恶性近视。指某些高度近视,从幼年时期即进展很快,眼轴不停地加长,其长度多与屈光度成正比。在15~20岁时发展更快,近视度数高于600度,甚至高达2500~3000度,常因眼底病变严重而视力不能矫正到正常。这种近视眼轴明显延长,眼球多种组织都相应发生病变,并发症较多,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

(五)按发育情况分类

1.先天性近视 是指由前代遗传给后代,出生后就有的一种近视眼病。主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发病率约占全部近视的5%。但由于病情严重,易引起眼球多种组织发生病变,故又称变性近视或恶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上。虽然出生时度数较小,但发展速度很快,通常为1000度或更高,而且视力差,配镜也不易矫正。眼轴极度拉长,调节能力消失。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发生变性,出现巩膜向后膨隆形成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液化,眼底呈豹纹状,严重者可并发视网膜脱离。

2.后天性近视 是指在出生后,主要由于环境因素和后天用眼习惯不良等原因造成的近视。近视度数多在600度以下,成年后不再继续发展或发展缓慢,视力矫正良好,无或有轻微器质性改变,并发症较少。绝大多数近视都属于后天性近视。

(六)按器质性功能性分类

器质性近视就是近视度较重,近视状态是长期的,眼部相关器官不同程度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

功能性近视就是没有器质性改变,近视度较轻,近视状态是暂时性的,情况改变了以后,近视度就会逐渐降低,最后消失。这类近视实际上是一种功能性的屈光变化,所以叫功能性近视。功能性近视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高空近视 高空近视是指飞机驾驶人员在高空飞行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近视状态。飞机驾驶人员在高空飞行中,眼睛通过透明的舱盖向外面看的时候,前方没有任何物体,呈现一片空虚的视野。由于没有注视目标的吸引,眼睛就会自发地启用调节功能,表现出轻微的近视状态。在茫茫的雪原、沙漠或海洋中旅行的时候,如果前方出现空虚视野,也会有类似的近视状态发生。

高空近视可以使远视力降低一半左右,对于高空搜索和安全飞行,都有很大影响。高空近视也是一种暂时性的屈光变化,一旦进入一般的生活环境,前方有注视目标的吸引,近视度就会很快消失,恢复原有的正常屈光状态。

2.黄昏近视 黄昏近视又叫夜近视,是指人在夜晚极昏暗的环境里向远处看时产生的近视状态。黄昏近视发生的原理和高空近视相似。由于夜晚的光线很暗,致使瞳孔散大,所以它的近视度要比高空近视高一些,一般为100~150度。

受黄昏近视影响比较大的是天文学家,使他们在夜晚观测星象时增加不少困难。黄昏近视也是一种暂时性的屈光变化,一旦进入了明亮的环境以后,近视度就会迅速消失,恢复原有的屈光状态。

3.糖尿病性近视 糖尿病性近视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近视状态。糖尿病的起因,是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使体内的葡萄糖不能正常的分解和利用,在血液里大量聚集,尿液里也会有葡萄糖出现,所以叫做糖尿病。当血液里的糖含量增高的时候,眼睛里的糖含量也要增高,结果就使晶状体出现代谢紊乱,发生肿胀,屈光力增强,形成近视的屈光状态。

糖尿病性近视多见于重度糖尿病患者,近视度常不稳定,可以随着血液里糖含量升高而增高。糖尿病性近视状态,一般都是暂时性的。一旦糖尿病得到了有效治疗,血液里的糖含量降低以后,近视度就会逐渐减低,最后消失,恢复原有的屈光状态。不过,如果糖尿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近视度也可能不会消失,成为真性近视。

4.药物性近视 药物性近视是指使用某些药物治疗别的疾病时所产生的近视状态。最常见的是治疗青光眼的时候,使用了毛果芸香碱或依色林一类的眼药。这类药物能够使瞳孔缩小,同时也能够使睫状肌发生痉挛,调节功能呈现紧张状态。结果就会形成像假性近视那样的屈光变化。有机磷农药中毒,也会使睫状肌发生痉挛,出现同样的近视性屈光状态。

除此,服用磺胺药、醋氮酰胺、乙氧苯唑胺、双氢氯噻嗪、氯噻酮、异丙嗪、氯吡嗪、土霉素、乙酰水杨酸等类药物,有时也会出现一种近视状态。起因可能是由于这些药物的毒性或过敏性反应,引起晶状体肿胀的结果。

这一类药物性近视的出现,一般也都是暂时性的。停止使用这类药物以后,近视度就会逐渐减低,最后消失,恢复原有的屈光状态。不过,治疗青光眼的时候,这类药物通常都是需要长期使用的,由于睫状肌长期处在痉挛的状况下,伸缩的能力可能早就丧失,停药以后,也不再会复原,结果就会形成一种真性近视的状态。

5.高压氧性近视 高压氧性近视是指人在作高压氧治疗时所引起的近视状态。有些人因为患有别的疾病,需要作高压氧治疗。在连续接受高压氧治疗总量达到100~300小时以后,绝大多数人都会出现一种近视状态。起因可能是由于眼内的血管发生扩张而造成循环障碍,使晶状体肿胀,屈光力增强的结果。

这种近视状态也是暂时性的。在高压氧治疗的后期,近视度就开始减低,治疗结束以后,近视状态就会逐渐消失,恢复原有的屈光状态。

6.营养不良性近视 全身有重度营养不良的儿童,往往会出现一种近视状态,叫做营养不良性近视。起因可能是由于晶状体肿胀、屈光力增强的结果。

这种近视状态,也是暂时性的。一旦全身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以后,近视光度就会逐渐消失。当然,如果营养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也有可能出现真性近视。

7.外伤性近视 眼睛受到拳头、木器、石块等没有尖刃的器物击伤,或者碰伤以后,会出现一种近视状态,叫做外伤性近视。这是因为眼睛受了损伤以后,血液循环会发生障碍,促使晶状体肿胀,屈光力增强的结果。

这种近视状态,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暂时性的。经过治疗,组织功能康复以后,近视度就会逐渐减低,最后消失。但是,如果伤势比较严重,晶状体的位置有了变动,近视度也可能不会消失。DCu9r2h9itttR1tZ/8EZATJoiiPvUY834OlALsudgBO6egPt1VJIfFdEzTCPPpa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