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头痛的原因主要是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1.外感引起 多由起居不慎、坐卧当风,其感受外邪,以风为主,多挟寒、热、湿邪。
(1)外感风寒:风为阳邪,“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高之上,惟风可到”。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若挟寒者,寒为阴邪伤阳,清阳受阻,寒凝血滞,脉络不畅则失养,绌急而病。
(2)外感风热:若风挟热邪,风热上炎,犯于清窍,精血受伤,气血逆乱,脉络失荣而发头痛;若风挟湿邪,风伤于巅,湿困清阳,或中州失司,痰湿内生,清窍蔽蒙,脑髓、脉络失充而发头痛。
2.内伤引发 内伤多与情志不遂、饮食失调、过度劳累、跌仆损伤、体虚久病、禀赋不足、房劳过度等因素有关。
(1)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滞,阳亢火生、上扰清窍,而发头痛。
(2)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使肾精久亏,不能充养脑髓,脑髓空虚,则会发生头痛。
(3)饮食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若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头面,而发头痛。嗜酒太过或过食辛辣肥甘之品,痰阻内生,阻遏清阳,则会发生头痛。
(4)久病体虚:患病后正气受损,营血亏虚,不能正常营养脑髓脉络,致头痛发生。
(5)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这些原因可致气血阻滞,瘀血阻于脑络,发为头痛。
1.物理因素 颅内、外致痛组织本身病变或受到炎症、损伤、肿物或其他多种因素的压迫与刺激等,均可引起头痛。
(1)血管被牵引、伸展或移位:颅内血管的牵引或移位时出现头痛,叫做牵引性头痛,主要见于以下3种情况:①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血肿、脓肿等;②颅内压增高:脑水肿、静脉窦血栓形成、脑积水、脑肿瘤或脑囊虫等压迫、堵塞,影响脑脊液循环;③颅内压降低:有时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后,由于脑脊液失去较多导致颅内压降低,使颅内静脉窦、静脉扩张或牵引而引起头痛。
(2)血管扩张:各种原因引起颅内、外动脉扩张,均可产生头痛。例如颅内、外急性感染时,病原体、毒素可以引起动脉扩张;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高碳酸血症与缺氧,中毒性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乙醇)中毒等,脑外伤、癫痫、急性突发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急性肾炎等),皆因颅内、外血管扩张而致头痛。
(3)脑膜受刺激:颅内炎性渗出物如脑膜炎或出血性疾病的血液刺激脑膜,如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脑膜受到刺激或脑水肿牵引脑膜而发生疼痛。
(4)头、颈部肌肉的收缩:因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而引起头痛,称紧张性头痛。可区分为两类:①原发性:病因不明,头颈部肌肉持续性收缩引起头痛;②继发性:由于颈部疾病引起反射性颈肌紧张性收缩,如颈椎骨性关节病、颈部外伤或颈椎间盘病变等。
(5)神经刺激或病损:脑神经、颈神经压迫性病变或炎症,如三叉神经炎、枕神经炎、肿瘤压迫等。脑神经刺激病变如三叉神经痛等。
(6)牵涉性头痛:眼、耳、鼻、鼻旁窦、牙齿、颈部等处的病变,可扩散或反射到头面部,产生牵涉性头痛。
2.生化因素 近年来引起头痛的生化方面的因素受到高度重视。通过对偏头痛的研究发现,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在反复发作性偏头痛病人血液内有明显的变化。如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可使血管收缩;5-羟色胺若游离在血浆内,可使大血管收缩,小血管扩张;当偏头痛发作时,因5-羟色胺减少而有利于缓激肽对脑血管发挥作用,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因而引起头痛。在紧张性头痛病例中,也可能是由于缓激肽等作用,导致慢性炎症的结果。此外,组胺可使颅内血管扩张而引起头痛。
3.内分泌因素 从很多临床病例中了解到,头痛的缓解和发作与内分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偏头痛多见于女性,初次发病常在青春期,而且有月经期好发、妊娠期缓解、更年期停止的倾向。紧张性头痛在月经期、更年期往往加重。对更年期头痛者使用雄激素、雌二醇后,可以使发作停止。若在静脉内注射前列腺素时,也可引起剧烈的头痛。
4.神经、精神因素 主要由于内在的各种刺激,如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神经衰弱,或者自然条件变化如天气改变、太阳强光照射、吹风、寒冷刺激,或者工作环境特殊如长时间思考问题、环境中噪声高、光线过强、异味刺激等,均易使病人产生紧张、忧虑、焦急等神经、精神的情绪变化而发生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