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拔罐疗法的基础知识(三)

7.针罐法

在拔罐部位用针刺入待拔穴位或阿是穴,达到一定的刺激后留针,再以针刺为中心施术拔罐。多采用透明罐,便于观察留针情况;针柄不宜太长,以免触及罐底陷入人体内。临床多用于单罐疗法欠佳的顽固性痹痛症,如脑卒中后遗症和肢体麻木等。

注意

刺络拔罐法和针罐法应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患者不宜自行操作。

拔罐部位的选择--区域对症疗法

拔罐疗法的罐口部位是一个面,一个范围,现在把它称为“穴区”,而针灸的部位是一个具体的穴位,是一个点。因为掌握针刺法则需要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训练和不断的实践,所以针灸的针刺法很难被大多数人掌握。大多数关于拔罐疗法的文献资料中,拔罐仍然是遵循中医的经络学原理,中医的经络学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也自始至终指导着拔罐疗法的运用。了解经络学说,掌握经络的组成和作用,在临床治疗疾病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士而言,经络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掌握,我们创造出一套便于大多数人掌握的区域对症疗法,不分具体穴位,罐口部位主要分布在与五脏六腑相对应的体表区域,分布在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循行路线上相对应的腧穴部位。这种方法直观性较好、简单易行,按图示操作即可。这也是本疗法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十分适合家庭和个人预防治疗疾病,把自己的健康从依靠医院、医生,转向依靠家庭和自己,真正地把健康和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人体正侧上罐区域

1华盖区

该区是前胸最上面的罐口位置,含华盖、紫宫、玉堂等穴。本区治疗肺部、气管、食管疾病效果比较好,尤其是治疗咳嗽。常拔此部位,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而少患感冒。主治:咳嗽、咽喉肿痛、气喘、呕吐、呃逆、胸胁胀痛、胸痛。

2巨阙区

即心口窝,此区含鸠尾、巨阙两穴。巨阙穴为心之募穴,对医治心脏疾病有很大的作用。根据经验,应该在其他脏腑拔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拔此区比较好。主治:咳嗽、哮喘、胸满、腹痛、胃痛、呕吐、心悸、癔症、癫痫、心痛。

3胃区

在心口窝的凹陷处下。上罐时,罐具的上边缘按在凹陷处的下边缘。此区含任脉的上脘、中脘两穴。主治:胃痛、胃下垂、呃逆、呕吐、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痢疾、咳嗽、哮喘、疳积、肠痈、痞块、便秘、胃溃疡、神经衰弱、失眠、肝炎、胆囊炎、癫痫、黄疸、水肿、心中烦热。

4肠区

此区与胃区相邻。上罐时,罐具的下边缘接近肚脐。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肠鸣、呕吐、痞块。

5神阙区

以肚脐中央为罐口部位的中心,含阴交、水分、神阙等穴。神阙穴,为任脉之要穴,具有补阳益气、温肾健脾的作用。神阙穴是一个重要的上罐部位,有些人认为肚脐不能上罐,根据笔者的经验,肚脐是可以上罐的,而且此部位上罐能够预防治疗许多病症,但是拔罐的力度要适宜,不宜过重,如把握不好力度可咨询中医师。本区也是调理脏腑阴阳平衡的重要部位。主治:胃痛、胃胀、腹痛、腹胀、泄泻、腹水、虚脱、痢疾、水肿、小便不利、脑卒中、反胃。

6气海区

本区含阴交、石门、气海、关元等穴。石门穴为三焦之募穴,气海穴为保健要穴,也为任脉之要穴,为诸经气之海,具有益气固精、补肾助阳的作用。关元穴为全身强壮之要穴,脏腑虚弱、肢体虚惫宜常拔此穴。主治:腹痛、腹胀、泄泻、遗尿、遗精、月经不调、带下、崩漏、经闭、痛经、不孕、胃下垂、神经衰弱、阳痿、阴部潮湿、尿急、尿频、前列腺炎、妇科疾病。

7胃左区

此区主要配合胃区治疗胃部疾病。

8胆囊区

此区主治胆囊疾病。

9左、右肠区

此区与肠区相邻。有消胀化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腹痛、腹泻、心烦、癫狂。

10左、右结肠区

此区位于肚脐两侧。对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肾炎,高血压,肝炎,胆囊炎,肠道功能紊乱,痢疾以及腰部疾病有重要作用。主治:腹痛、腹泻、消化不良、便秘、水肿、虚损劳弱。

11左、右小腹区

此区位于气海区两旁。小腹区含足少阴肾经之中注穴,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五脏之气,皆由此转注,对治疗男科和妇科的疾病有较好的作用。

12前肺区

此区属手太阴肺经,含中府、云门两穴。中府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募穴,手、足太阴经气聚结之处,是治疗肺部疾病和上肢疾病的重要拔罐区域。主治:咳嗽、胸闷、胸痛、肺炎、肺结核、哮喘、气喘、肺气肿、肩背酸胀痛、咽喉肿痛。

13前心区

位于左心室下,对治疗心脏疾病很重要,一般待其他区域吸拔一段时间以后再拔此区较好,尤其是比较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14期门区

期门穴为肝之募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三脉之交会穴。期门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上罐区域。主治:胸胁痛、腹胀、胃痛、呃逆、呕吐、乳痈、肋间神经痛、肝脾肿大、肝炎、哮喘。

15左、右腹区

此区位于前心区和期门区的下面。本区对于治疗肠功能紊乱、肠炎、阑尾炎、肝炎、肾炎、附件炎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16大包区

大包穴为脾之大络,脾之大络统领全身经脉,能够调和诸经。当全身经脉气滞不通、壅滞瘀阻之时,应当吸拔此区域。主治:全身疼痛、咳嗽、哮喘、气短、四肢乏力、胸胁痛。

17章门区

本区含京门、章门两穴。京门穴为肾之募穴,可以治疗肾脏疾病;章门穴是八会穴中的脏会,可以治疗肝脏等疾病。主治:胸胁痛、腹胀、水肿、大小便不利、肝脾肿大、呃逆、呕吐、消化不良、腰背冷痛。

18.内、外膝眼区

位于膝盖两侧的凹陷处。主要用于治疗膝关节炎、关节痛。

二、人体背侧上罐区域1大椎区

属督脉,含大椎、陶道两穴。大椎区是一个吸拔的重要部位。临床实践中,对于颈椎病、颈肩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吸拔大椎区后疗效都比较理想。从经络循行的方向分析,阳经是从头部向下循行的,凡是与头部有关的一切疾病,都要吸拔大椎区。主治:感冒、疟疾、热汗不出、咽痛、咳嗽、头痛、颈项强硬、癫痫、癔症、黄疸、抽搐、脊背痛、惊风、落枕、骨蒸盗汗、神经衰弱、贫血、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

2神道区

属督脉,含身柱穴、神道穴,在大椎区下,第5、第6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吸拔本区对心肺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因为身柱穴在两肺俞穴之间,主治肺部疾病;神道穴在两心俞穴之间,主治神志病。一般情况下,外感风寒而发高热,每天吸拔大椎区、神道区3~4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儿童,拔一罐就可起作用。主治:发热、咳嗽、哮喘、癫痫、脊背强痛、疟疾、神经衰弱、癔症、惊风、心悸。

3后巨阙区

属督脉,在第7、第8胸椎间凹陷处,与巨阙区相对应。吸拔本区治疗心脏疾病、腰背酸痛、风湿症等有特效。在突犯心绞痛时,吸拔此区可以缓解病情。根据临床经验,此区不宜早拔罐,待其他部位吸拔一段时间后再拔比较好。因为患有中、重度心脏病患者,病因各不相同,拔罐治疗时应当清除外围因素,在疏通任、督两脉的基础上,再疏通肝、脾、胃、肾、肺等区,最后吸拔心脏的体表部,不要一开始使体内病气和垃圾都通过心区向外排,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4后胃区

在第10胸椎棘突下,对应前胸的胃区,可治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患。对增生性脊椎炎、癔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后胃区位于肝俞穴之间,对肝部疾病的治疗也起着一定作用。

5后肠区

在第l1、第12胸椎棘突凹陷处,含脊中穴,对应前肠区,患有胃病、肝硬化、痔疮、脱肛、增生性脊椎炎、腹疾等皆可在后肠区拔罐。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腰痛、癫痫。

6命门区

属督脉,含悬枢、命门两穴。在后腰的凹陷上部,在第2、第3腰椎棘突凹陷处取之。吸拔命门区具有疏通气机、温阳固精益气的作用。主治:高血压、低血压、肠炎、腰痛、腹痛、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赤白带下、痛经、下肢麻痹、水肿、遗尿、遗精、强直性脊柱炎。本区在两肾俞穴之间,对肾脏疾病也有治疗作用。

7腰中区

在后腰的凹陷处,位于第4、第5腰椎棘突间凹陷处。属督脉,含腰阳关穴。治疗下肢病,主要取命门区、腰中区,命门、腰阳关两穴皆为培元补肾、强健腰脊之要穴。肾之精气充足,则下肢强劲有力,肾之精气不足,则易患腰酸背痛、下肢痿痹、阳痿、遗精、赤白带下等症。主治: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腰骶痛。

8腰俞区

此区含腰俞穴及八髎穴,属督脉。肾之经气由腰俞穴转注于腰部,终于尾脊,又接近任脉,所以拔此区能起到疏通、调理任督两脉的作用。主治:痔疮、脱肛、遗精、遗尿、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背强痛、前列腺炎、盆腔炎、膀胱炎、下肢瘫痪、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9后肺区

此区在肩胛骨边缘距脊椎最近处与脊椎连线的中点处取之。属足太阳膀胱经,含大杼、风门、肺俞等穴。大杼穴为手足太阳、少阳之会穴,又是八会穴之骨会。

风门穴为风邪侵入的门户。也是发汗解表、祛除风邪的有效穴位。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哮喘、荨麻疹、肺炎、颈项强痛、目眩、头痛、颈椎病、落枕、脑出血、增生性脊椎炎、抽搐、咽喉肿痛、肺结核、腰肌劳损。

10左、右心俞区

此区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神道穴旁。属足太阳膀胱经,含有厥阴俞、心俞两穴。

厥阴俞穴为手厥阴心包经脉之气转输之处,心俞穴为心脏脉气转输之处,吸拔此区具有益心通络、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胸闷、心痛、心悸、咳嗽、哮喘、盗汗、癫痫、冠心病、失眠、烦闷。

11膈俞区

位于后巨阙区旁,属足太阳膀胱经,含膈俞穴。本区的膈俞穴为八会穴之血会。

主治:胸胁胀痛、噎嗝、呃逆、呕吐、胃痛、咳嗽、哮喘、盗汗、贫血、饮食不下。

12肝上区

位于第9胸椎旁,含足太阳膀胱经肝俞穴、胆俞穴。吸拔此区具有舒肝解郁、调和气血、祛湿安神的作用。主治:精神分裂症、癔症、癫狂、眩晕、头痛、脑卒中、肝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黄疸。

13脾上区

位于第9胸椎旁,含足太阳膀胱经脾俞穴。吸拔此区具有清热祛湿、温中阳、健脾运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黄疸、水肿、肠鸣、痢疾、消化不良、崩漏、出血性病症、背痛、肌肉痛。

14胆区

位于第11、第12胸椎棘突旁,含足太阳膀胱经脾俞穴、胃俞穴。吸拔此区具有健脾利湿、调中和胃的作用。主治:肝病、黄疸、胃病、胆疾、恶寒汗不出、感冒、胸胁胀痛、肺结核。

15胰区

位于第11、第12胸椎棘突旁,含足太阳膀胱经脾俞穴、胃俞穴。人体的胰腺在胃、十二指肠后面,胰尾接近脾脏。此区为治疗脾、胃、胰腺病症常用部位。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吸拔胰区。

16肾俞区

位于命门区旁,属足太阳膀胱经,含三焦俞、肾俞、气海俞等穴。肾俞穴为肾脏经气转输之处,三焦俞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经气转输之处。吸拔此区具有补肾益气、调节阴阳的作用。主治:阳痿、遗精、遗尿、水肿、腹水、腹胀、痢疾、目昏、月经不调、带下、肾炎、盆腔炎、咳喘、腰痛、神经衰弱、失音、耳鸣。

17腰区

此区位于腰中区两侧,属足太阳膀胱经,含大肠俞、小肠俞、关元俞等穴。吸拔此区具有理气化滞、调节肠道机能的作用。主治:腰肌劳损、腰腿痛、腰背酸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痢疾、痔疮、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盆腔炎、遗精、遗尿、消渴。

18中膂区

位于腰俞区两侧,属足太阳膀胱经。吸拔此区具有疏调下焦、清热利湿、培元固肾的作用。主治:腰骶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类风湿关节炎、阴部潮湿、下肢痿痹、下肢瘫痪、痔疮。

19天秉区

位于左、右后肺区旁,肩胛骨内边缘上端,含天宗、天髎、秉风等穴。吸拔此区具有疏风散寒、舒经通络的作用,配合大椎区拔罐,可以治愈上肢的疾病。主治:肩关节周围炎、上肢麻木、落枕、颈椎病、肺炎、肺结核、咳嗽、哮喘、颈项强痛、颊颌肿痛、乳房疾病。

20肝区

此区在肩胛骨边缘下,肝脏的背部体表投影部位。主治:胸胁痛、黄疸、背痛、头痛、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心脏病、头晕。

21脾区

在肩胛骨边缘下边的部位。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脾主肌肉四肢,脾统血,所以吸拔此区可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主治;腹泻、腹水、痰饮、水肿、食欲缺乏、全身倦怠乏力、消渴症、黄疸、呕吐、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22肝下区

在肝区的下部,与督脉上的后胃区平行。吸拔此区具有疏肝和胃、泻热理气的作用。是治疗肝脾疾病的重要部位。主治病症与肝区相同。

23脾下区

此区在脾区的下边,其作用与脾区相同。

24肾区

位于第1、第2腰椎棘突旁,人体肾脏的体表部位。吸拔肾区具有补肾、益气、固精、消痞化瘀、利尿、调理肠胃的作用。主治:肝病、胃病、肾病、水肿、乳腺炎、腰脊痛、胁肋痛。

25侧腰区

在肾区下面,与腰中区平行。具有培补肾阳、疏通经络的作用。主治:腰腿痛、痿痹、瘫痪,关节炎、肾脏疾病。

26侧颈区

位于大椎区、肩头部连线中点的肩顶。吸拔此区具有疏风清热、益气通络的作用。主治:肩周炎、颈椎病、落枕、扁桃体炎、头痛、眩晕、咳嗽、感冒、肩背酸痛、脑卒中后遗症。

27环跳区

属足少阳胆经,在骶管裂孔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连线外1/3与内2/3交界处,或在大腿侧的凹陷处下沿为中心取之。主治:腰脊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瘫痪、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

28委中区

于腿腘窝中点、两筋之间处取之,也是膝盖的后中央,属足太阳膀胱经,含委中穴。委中又名血郄、郄中、中郄,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吸拔此区具有清热解毒、舒筋利节的作用,且中医有“腰背委中求”之说。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背痛、脑卒中、半身不遂、膝肿痛、腹痛、丹毒。

29涌泉区

涌泉穴又名地冲、地衢、蹶心。位于足底中线的前、中1/3交点处,当足趾跖曲时,足底前呈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吸拔此区具有交济心肾、清热开窍的作用,而且能引火下行,使火毒邪气由足心而出以上各区的位置,是指罐口部位的中心位置,操作中要根据人体的高矮、胖瘦的情况,选择适宜大小的罐具进行拔罐治疗,如腰背部、胸腹部一般采用大、中型号的罐子,四肢部位则多采用小型号的罐子。

拔罐的体位、治疗分期及罐痕诊察

一、拔罐疗法的体位

拔罐疗法的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拔罐疗法的功效以及患者被施术过程中的舒适度。正确的体位不仅能使患者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还有便于上罐、罐体不宜脱落、充分暴露拔罐部位及拔罐时间持久等好处。

1.仰卧位

患者自然平躺于床,拔罐过程中患者身体舒适可持久拔罐。临床适用于头面、前额、胸腹、上下肢前侧及手足部位施术。使用机械性负压罐或其他方式可自行拔罐,仰卧位通常用于拔腹部体位,注意不可用投火法。

2.俯卧位

适用于颈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侧的体位。

3.侧卧位

适用于头、面、肩、胸、四肢的侧面,除与床接触的部位以外所有其他部位均可上罐。但罐体与骨骼及肌肉的纹理不相符时,可能会出现罐具脱落的现象。

4.坐位

坐位分仰靠坐位和俯伏坐位,此法是家庭中最常用的体位。适用于肩背部、胸部、头面部及四肢等,适用部位广泛。被施术者轻松自如可持久拔罐,同时可以兼顾学习、娱乐。

二、拔罐疗程的三个时期及治疗原则

采用拔罐疗法治疗疾病,怎样拔罐才能达到最佳疗效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俗语讲:“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意思是说治疗疾病、调理身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对于一个慢性或久病患者来讲,调治身体的疾患或消除不适的症状,采用拔罐疗法的治疗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出病期、恢复期和巩固期。

在拔罐治疗的三个时期中,调理和治疗的疗效与拔罐时吸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留罐时间的长短成正比;与上罐次数的多少成正比;与拔时罐具的多少成正比;与病气外排的分流措施成正比。拔罐时的吸力越大,留罐时间越长、次数越多、罐具越多、病气分流的措施越合理,体内排出病气、垃圾、毒素的量和速度就越多越快,效果也越理想。

拔罐疗法中,虽然上罐的吸力越大、留罐时间越长、次数越多效果越好,但是要以患者能承受的程度为原则。这原则即是每个患者最佳的治疗原则。

三、罐痕的诊察

由于负压效应使体内的病气、垃圾、毒素等通过罐口部位向外排出,往往不能一次排净,这就需要连续拔罐。罐口部位会经历变色,甚至出现水疱、脓水等异物,然后罐口表面结痂、脱落,皮肤基本恢复正常这几个阶段。

有些患者没有治疗完毕就停止拔罐,罐口部位会留下较深的痕迹,较长时间也不会消失,甚至出现痕迹加重的现象。因为采用这种排毒拔罐疗法治病或调理身体的时候,病气从罐口部位向外排,并不因起罐或停止拔罐而停止,只不过外排的力量减小了,速度慢了一些。如果停止拔罐反而会感觉罐口部位发胀难受,其原因是体内的病气和废物经拔罐以后,罐口部位的经脉疏通了,病气、邪毒就容易从此罐口部位排出,如果停止拔罐就等于将病邪外排的通道给堵上了,病气不得排出,所以感觉罐口部位发胀、不舒服,皮肤痕迹不消失,反而逐渐加深。

中医认为,通过观察拔罐过程中罐口颜色变化可诊察病症的阴阳、寒热、虚实等,可早期发现五脏六腑的异常反应变化,然后再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也可测知病情的预后。通过数次拔罐后,罐口皮肤颜色变浅,瘀斑或痧点减少,说明病情好转。反则说明病情加重或无明显改善,或者病气外排进入高峰期。这就是《内经》中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

罐口部位起罐以后出现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罐口部位皮肤发白,触之不温,发冷发凉,甚至起白水疱,大多体内有风湿性疾病;如果罐口部位皮肤发白,没有其他现象,表明多是贫血、虚寒或湿邪内侵;如果罐口皮肤发白不发凉,出白水疱,多为风寒较重;如果白疱中夹有白沫,而且留罐过程中感到痒,多为正在排风寒或排风湿。

2.罐口部位呈紫黑色,多为火毒内蕴;紫黑而暗多为气血瘀滞之象;如果发紫伴有斑块,多为寒凝血瘀之症。紫的程度不同,表明病的程度也不一样。

3.罐口部位皮肤颜色没有多大变化,但出现黄疱、黄绿疱、脓水、黏稠物、果冻样物等,多为体内有炎症而且病情较重。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阳亢症。

5.罐印红而暗,多表示血脂高、血黏度高,而且体内有热邪。

6.罐壁出现有水汽,表示该部位有湿邪。

7.感觉拔罐部位痒,表明其风邪和湿邪内侵。

8.感觉拔罐部位疼痛,表明体内有火毒。

9.感觉罐口部位先痛后痒,表明其正先排火毒,后排风寒、湿邪。

10.经过一段时间拔罐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上九种情况之一或几种情况,同时伴有全身倦怠乏力、头昏、口渴、嗜睡等症状表现,有此现象者,往往疗效显著,经过一段时间的拔罐调理即可恢复。

拔罐疗法是一种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的内病外治物理疗法。治疗疾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对于患病较多、较久或慢性疾病患者,拔罐治疗的过程可能会长些,皮肤痕迹消失的过程也会慢些。

拔罐疗法的贴心提示

拔罐疗法具有明显的缓解和祛痛之效,如感冒头痛、腹痛、风湿疼痛、肩周炎等疼痛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拔罐疗法取得有效治疗,有的疼痛可经一次治疗后即痊愈或缓解,有的3~5次即可恢复健康。但是你一定要了解下列拔罐疗法的贴心提示和禁忌证。

1.有自发性出血倾向、出血不止者不宜拔罐,如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脆性阳性、血友病、白血病等。

2.重度神经质、精神失常、全身抽搐、狂躁不安不能配合者不宜拔罐。

3.全身高度水肿、病情严重者不宜拔罐。

4.孕妇腰骶部、腹部不适宜拔罐。

5.五官及前后两阴部位不适宜拔罐。

6.醉酒、过饱、过饥、过度疲劳者不宜拔罐。

7.饭后40分钟内不宜拔罐。

8.身体极度虚弱、形体消瘦、皮肤失去弹性松弛者不宜拔罐。

9.外伤、骨折、瘢痕、大血管体表投影处不宜拔罐。

10.心脏病较严重者,前后心脏对应的部位及两乳根部、腋下也不宜先行拔罐,应该在其他部位吸拔一段时间后再拔。

11.1周岁以内的幼儿不宜拔罐,1~5岁儿童每次可上一罐,不要拔得太紧,留罐时间10~15分钟即可。

12.拔罐期间禁止接触凉水、冷风,要注意保暖。

13.发生晕罐现象时不必惊慌,晕罐大多是紧张或者体内风寒、风湿较重引起的,有些患者则是因发痧引起的。初次拔罐患者应注意是否有不适的现象,发生时可以指代针掐揉人中、内关穴位或在相应部位刮痧即可,稍事休息便可缓解。

14.取罐时应一手握罐体,使其倾斜,另一手指压罐口上皮肤,使空气进入罐体内,罐具即可脱落。切忌生拉硬拽,以免损伤皮肤肌肉。旋拧罐按反方向旋下即可。

15.拔罐时如出现水疱,小水疱可自行吸收,不必处理;大水疱,可用竹牙签或消毒针挑破,放出水液即可。因为体内有病邪才会有水疱,无病不会起疱,甚至拔出的红水、黄水、黏稠物或果冻样物都是体内的病气、垃圾和有害物质外排的表现,不必紧张。

16.严禁在颈部两侧颈动窦处拔罐,以免发生危险。

17.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忌拔罐;急性腰疼患者24小时之内不宜拔罐。

18.拔罐的工具边缘必须光滑,没有破损。

19.罐具适中,罐具力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度,罐具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以免罐具互相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挤压而脱落。

20.普通拔罐每次5~20分钟为宜,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时间。急性病每天可拔3~5次,慢性病可每天1次,亦可隔天拔。

普通拔罐10天1个疗程,歇3~5天后进行下个疗程。

当然具体操作情况也要因病、因人而异,可咨询中医师。 pdJY6+FiTOTxwG3u0WytMi7kkIolZEYaOvOBGn5OXI4vAVOl2Oj9o5qpJOofIKP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