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秋天防燥,清润补益要相宜

《黄帝内经》中讲阳明位居中焦,温热之邪由上焦肺向下顺传中焦,会伤脾胃之正气,如果秋季不注意养生,则会导致湿热由肺传至中焦而伤脾胃,所以要注意顺应时节做好养生工作,避免为湿热产生创造条件。

立秋之后,传统意义上的秋天已经来临了,但是天气依然炎热,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仍然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所以养生还要遵循暑夏以防湿热伤身为主。到了中秋,天气逐渐变凉,燥邪逐渐袭来,这时人们就要开始滋阴润燥了。

自然界中,伤人身体的有六种邪气,如风寒暑湿燥火等,这六种邪气都是致病因素,也可以互相转化,伤人身体。

所以为了防治湿热,秋季防燥也需要小心进行。

燥邪伤肺,肺之正气被伤,必将易导致受外邪侵袭。由于秋天来临之前,暑夏刚过,人的身体里还残留有不少湿热邪气,如果此时不注意润燥养肺,肺很容易被体内的湿热之邪传导引发疾病,甚至造成肺湿热。而湿热是由上焦传导至中焦,继而传导至下焦的,所以秋季如果不注意养肺,也是易导致身体湿热的。所以秋季要顺应时节来养生,并注意防治湿热。

“燥者润之”

《黄帝内经·素问经·至真要大论》中的讲润燥就是“燥者润之”。润澡的方法很多,比如多饮水,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石榴、甘蔗、萝卜等。但是还要注意防湿火的产生。那些润燥但易生湿的食物就不要多吃了。或者在润燥的同时,增加一些化湿清热的食物,对健康有益。

养肺

《黄帝内经·灵枢经·百病始生》中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所以多找些方法来养肺,吃养肺的食物,注意主动咳嗽,主动循经按摩肺经来养肺……这些方法都是很有益的养肺办法,这里不一一细述,可以参考我们相关章节的内容。

借用一些药材来养生

秋季养生也可以适当选择中药材来入伍美食滋补,比如可以选用桑叶、桑白皮、太子参、西洋参等,或采用清燥益气生津配方;还可选用百合、沙参、蜂蜜、麦冬、生地,玉竹玄参、白芍、天花粉、瓜蒌皮、莱菔子等;还可以选用黄芪、党参、人参、白术、山药、莲子、大枣、核桃仁、白果等。但注意一定要多样选择,适量选择,不要过度单一选择,长时间服用。这样秋季养生能把阴阳之气养平衡了,人体正气也就不虚了,诸多外邪也就不会再侵害人体了。

总之,秋天补益一定要遵循本季节的养生理念,同时在补益时,要注意别因滋阴润燥而补益过头,又产生湿热邪克制身体正气,或是导致补益不当,气血失衡,为湿热袭身创造条件。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1 知道秋天导致湿热的原因。

2 知道秋天滋阴润燥是主要的养生内容,但是滋阴润燥也要考虑对湿热的影响,食物以平补、清补为宜,避免助湿热条件的产生,平衡养生。 Iqak7syvgcwV0UBjbHNfgdjt8nPesj051qP4kW4r0Vs7dRmn/FWLwk3dTNNaCdL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