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观察皮肤的变化

《中医疾病预测学》中讲:皮肤既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亦是人体最大的“外镜”。从皮肤上可以透视内脏的病变信息……皆可从这面巨大的照“妖”镜上显露原形。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简称《内经》中强调皮肤对脏腑状况有着重要诊断意义:“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后世医家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多有发展和深入,如现代学者从皮肤上来看体内是否有湿热,重点从两方面来进行判断:一是皮肤的色;二是皮肤上是否生有痘疹疔疮等。

如果皮肤发黄,如橘黄色,则为湿热熏蒸,中医临床多见于湿证及虚证,与脾胃湿热或肝胆湿热不能运化体内的水分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皮肤爱出油、爱长痘,也多跟湿热有关。湿邪易致“如油裹面”的情况发生。所以多数皮肤、头皮爱出油的人,要考虑体内有湿热。

皮肤湿疹最关键的问题也在于“湿热”。中医认为,这类疾病大多由于先天不足,或因后天脾胃运化失职,致使湿热蓄积肌肤而成。湿邪的特性是缠绵难断,如油裹面,往往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的数月或数年,甚则数十年不愈。表现为病变部位瘙痒无度,甚则剧痒难忍,局部潮湿、糜烂、流滋,上覆鳞屑或结黄色痂片,有的皮肤增厚粗糙。

所以记住,只要皮肤出现湿疹则一定要考虑湿热所致。

除湿疹外,其他皮肤病,如荨麻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脓疱疮、痒疹、皮肤瘙痒症、疥疮、脚湿气、痤疮、脂溢性皮炎、稻田皮炎等都为以湿热为患的皮肤病。辨证施治时一定要考虑湿热的因素。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1 明白可以从皮肤来看体内是否有湿热。

2 重点从两方面来进行判断:一是皮肤的色;二是皮肤上是否生有痘疹疔疮等。 esHgJcRFM1mLzrJK3Vy9rzbuESz/KiodM/QzUDw5kyED3e40AzQV6gH3W4GNxa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