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看就会的家常菜
夏金龙

第一章 家庭烹调(一)

家庭烹调之基础篇

我们在烹调菜肴前,常常遇到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如原料如何切制、火候如何掌握、为什么需要焯水、挂糊或上浆、上浆与挂糊的区别、原料过油需要注意的事项、勾芡的作用和方法、菜肴如何装盘才美观等等。针对此类问题,我们会为您做有针对性的解答。

刀工的种类

刀工是根据烹调和食用的需要,将各种烹饪原料加工成一定形状的操作过程,其直接关系到菜肴的质量、美观和做菜速度,所以刀工是烹调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刀工的种类很多,各地的刀工、名称和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区别,但一般是从刀刃与菜板或原料接触的角度上,将刀工分为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等。直刀法在用刀时,刀面与案板始终保持垂直,包括切、剁、劈、砍等。平刀法又称批,刀面要和案面保持平行,一般适合于无骨的原料。平刀法又分为推刀片、拉刀片和抖刀片等。斜刀法用刀时,刀面与案面既不垂直,也不平行,其主要是用于片,可分为斜刀正片和斜刀反片。

原料的形状

是将原料加工成厚片,再把厚片切成条,然后顶刀切成丁。丁可分为大(1.2厘米)、中(1厘米)、小(0.5厘米)三个规格,要根据烹调和菜肴的特点,灵活加工成形。一般说来,用于配料的丁要小一些,充当主料的丁要大一些;对韧性原料的丁可稍小些,脆嫩性原料的丁可稍大些;在烹调方法上,爆、炒的丁可小些;烧、烩的丁可大一些。

可以分为直刀片和斜刀片。运用直刀法在宽条状原料上切下的片称直刀片。一般适用于具有良好固体性质的脆性或酥烂原料。用斜刀法加工成形的片统称斜刀片。

是先将原料切成片,再将片排成瓦楞形或整齐地叠起来,然后切成丝状。加工后的丝要求粗细均匀、长短一致、不连刀、切面光滑。丝的长度一般为5厘米,并且有粗、细之分。一般来说,质坚性韧的原料可切得细一些;质地松软的原料就需要切得稍粗一些。

一般是将宽于0.5厘米以上的细长料形称为条,其加工方法是将原料先批成或切成厚片,再改刀切成条状。因此条的粗细取决于片的厚薄以及顶刀切时的刀距;条的长短取决于厚片的宽度大小。一般的条粗约1厘米,长为4厘米~6厘米。

家庭中常见的有方块、菱形块、排骨块、滚刀块等。方块四边边长均等,呈正方体。菱形块的边长相等,形状如图案中的菱形。排骨块是指切成长约3.3厘米,类似猪肋骨形状的块。滚刀块是用滚动的刀法,每切一刀将原料滚动一次,成形后一般大小不超过3厘米。

粒·末

从丝状原料上切下的正方体叫粒。粒的加工方法与丁基本相似,是由片改刀成丝,再由丝改刀成粒。通常粒的规格约为0.3厘米,形如绿豆大小。末比粒更细小,形状略小于米粒,多用于馅心和配料的料形,如肉馅、菜馅、葱末、姜末、蒜末等。

烹调的火候

火候是指做菜加热时,掌握火力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由于原料的质地有老嫩、软硬,形状有大小、厚薄等之分,要求的口味也各有差异,如何采用最佳的火力和加热时间,就叫做掌握火候。要掌握好火候,首先必须懂得火力的鉴别,然后才能根据不同的加热原料应用不同的火力。火力大小难以用定量的方法划分界限,但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火焰的高低、火光的颜色和明暗程度以及热气的强弱等来鉴别。一般来说,火候大体上可分为大火、中火、小火、微火等。

大火

也称旺火、武火、急火等。其火焰高而急,呈黄白色,光度明亮,热气逼人。多用于质地嫩、形状小的原料及素菜的快速烹调,一般加热时间较短,菜肴成品鲜嫩,清香可口。主要适宜用炒、爆、烹、炸、蒸等烹调方法。

小火

也称文武火,在家庭烹调中,用途最为广泛。其火焰低而摇晃,呈红色,光度较大、火暗,辐射热较强。多用于一些形体略大的原料和制汤取炙,加热时间较长,适宜用烧、煮、蒸、烩、扒等烹调方法。

中火

也称文火、慢火等。其火焰低而小,呈青绿色,光度较暗,辐射热弱。适用于质老或形大,且较长时间加热的原料,菜肴一般先用大火烧开后再转用小火烧至入味或煮至熟,适宜用煎、贴、等烹调方法。

微火

也称绿豆火、弱火等,是一种最小的火力。其看不到火焰,色呈暗红,供热微弱,适用于某些特殊烹调方法,如煨、炖等,或者菜肴的保温。

烹调中的焯水

焯水也称出水、飞水等,可以起到去味除污、增色保鲜、杀菌消毒的作用。焯水就是将经过初加工的原料,放入沸水锅内略加热成半熟或刚熟的半成品,以便进一步切配成形或烹调菜肴。烹调中需要焯水的原料比较广泛,大部分蔬菜和一些有血污或腥膻异味的肉类原料,都应进行焯水处理。 QuG1u6OLdqQ4nzcoqr5IivjdzIjIsnbdA5+M9pousZ+stBYTTICkZ+usVTBjqm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