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0

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

现在不少父母对于他们的孩子过度保护、过多照顾、过分保护,在生活中采用完全“包办式”,不仅给孩子穿衣、喂饭、整理房间,平时很少给孩子动手机会。致使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较强,这些都是现代家庭教育中的弊端。而作为父母,应该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国内一些著名的高等学府里,每年都有那么几个学生中的佼佼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又让人羡慕的生命。其中固然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但对于他们来说,父母和家庭都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迈克的爸爸妈妈工作非常忙,所以,迈克在出生后不久就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生活,到了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才决定将他接到市区居住。但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在乡下居住惯了,迈克养成了不讲卫生的习惯。父母一再地要求他洗澡,但他就是推三阻四,更不要说睡前漱口等重复次数较多的习惯了。因此,迈克的牙齿几乎坏掉了,肚子也经常疼。在学校里,干净的校服总是在几天后就又脏又破。父母不断地警告、提醒都没有作用,迈克依然把自己弄得十分邋遢。妈妈眼看着人家的孩子神采飞扬,穿得整洁漂亮,自己的孩子却像一头小猪一样又臭又脏,非常苦恼。

要知道,只有孩子养成了独立性,他才能做到洗漱、整理自己等一系列的动作,而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这种独立性,不妨参照下面的几种办法。

首先,父母要认识到孩子独立自由的要求,孩子渴望自身发展。

其实,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开始就拥有自己想要独立做事情的愿望了。如:当大人想要抱着他走路的时候,他会说:“不要,我自己走。”大人喂饭的时候,他会说:“我自己吃”,并夺过筷子或是勺子。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到自己有能力,他不愿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自由。有时,他的意愿会和大人的相冲突。在外面玩的时候,父母让孩子回家,他却不加理会,自己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大人说的话视若无睹:“不,我还要玩。”这就表明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意愿,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这种渴望独立自由的现象就是孩子早期的心理特性。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的愿望,自然而然地发展他们的独立性。

孩子有了初步的独立性,就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地从事一些活动等等。独立的孩子往往在各方面都发展得较好、较快。相反的,如果父母过于保护、过于关心孩子,对孩子的一切事情都采用包办的方式,这会使孩子缺少锻炼的机会,而影响他在各方面发展的进度。有的父母对孩子自己做事不放心,舍不得孩子经受磨炼,所以就处处采用包办的方式。其实,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就是在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对培养他形成良好的社会生存能力不利,当他长大以后,就会缺乏独立处事、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很难融入当今这个社会的。

而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年龄较小,长大以后,自然而然地就能够独立,但是溺爱孩子的过程,就是在扼杀孩子成长。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只要有机会就要让孩子学着做,无论结果是好是坏,只要是孩子努力地去做,就要给予他鼓励和表扬,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明确地感受到“我能做”,从而增加自身的自信心。

专家提示

孩子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也是孩子手脑结合,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如果你真正爱孩子,就要给他创造条件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只有多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你才不用担心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PeKgncNPi5kD0czfINq/X/SYU14FY4dKRTc6ejdmOWUCmJEeYufc1UQYaNlM/5c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