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胃的疾病

急性胃炎

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是由于胃黏膜受到各种刺激,而引起急性发炎的状况。急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严重的急性胃炎还会引起呕血、便血等症状。但主要还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轻重也有所不同。

◎症状

急性胃炎的发病症状主要为:

1. 常见的表现为恶心、呕吐未消化的食物,甚至直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同时也会伴随上腹或脐周围呈阵发性疼痛或持续性钝痛,兼有腹部饱胀不适甚至剧痛。

2. 出现稀便或水样便腹泻,但随胃部症状好转而停止。

3. 反复呕吐和腹泻,导致失水过多,可能导致脱水,造成皮肤黯沉,弹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状,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发凉。

4. 少数病人胃黏膜有出血情况,其呕吐物中带血丝或呈咖啡色,大便发黑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病因

急性胃炎根据其发病的原因,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饮食性胃炎

饮食行为当中,吃太热或过于冰冷的饮品,酒精类刺激饮品,咖啡,或者暴饮暴食,或者吃饭速度过快,或者空腹吃刺激性的食物等,这些做法都有可能导致胃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发急性胃炎。另外,生吃鱼贝类若是吃到了线虫,也会引发胃炎,这些都是由于饮食因素导致的胃炎,统称为饮食性胃炎。

中毒性胃炎

中毒性胃炎与进食无关,主要是因为药剂、病原菌、化学物质和胃黏膜表面的黏液起作用,进而损坏壁道导致发炎。较为常见的引起中毒性胃炎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解热镇痛剂、抗生素等。

过敏性胃炎

过敏性胃炎是由于对特定的食物产生过敏,导致胃黏膜红肿,进而引发溃烂的疾病。治疗过敏性胃炎,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的体质,避免使用诱发过敏的食物。这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

◎治疗

对于急性胃炎,治疗起来不复杂,主要是快速实施救护措施:

1. 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宜食易消化的清淡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

2. 尽可能地多饮水,补充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呕吐频繁的病人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多次饮入,不至于呕出。

3. 除胃出血者的情形外,可应用颠茄片、阿托品等药局部热敷以使腹部止痛。

4. 伴腹泻、发烧者可适当应用黄连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对胃的刺激。呕吐腹泻严重,脱水明显,应及时送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一般一到两天内就可恢复。

◎预防

防治急性胃炎,以预防为主,注意节制饮酒,不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有效缓解方法

缓解食疗方

方一(桂花心粥):大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大米淘净。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大米,汤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方二(鲜藕粥):鲜藕适量,大米100克,红糖少许。将鲜藕洗净,切成薄片,大米淘净。将大米、藕片、红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方三(橙子蜂蜜饮):橙子1只,蜂蜜50克。将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后带皮切成4瓣。橙子、蜂蜜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25分钟,捞出橙子,留汁即成。代茶饮。

方四(枸杞藕粉汤):枸杞25克,藕粉50克。先将藕粉加适量水文火煮沸后,再加入枸杞,煮沸后,即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100~150克。

方五(桔皮粥):鲜桔皮25克,大米50克。先将鲜桔皮洗净后,切成块,与大米共同煮熬,待大米熟后食用。每日1次,早餐食用。

方六(蜂蜜桃汁饮):蜂蜜20克,鲜桃1个。先将鲜桃去皮,去核后压成汁,再加入蜂蜜和适量温开水即成。每日1~2次,每次100毫升。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指的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它也是部队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纤维内镜的广泛应用,对慢性胃炎疾病的认识正逐步提高。慢性胃炎分三种类型。

浅表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是指炎症仅累及胃黏膜的表层而言,它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脘部闷胀、疼痛,或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症状。其症状有上腹痛、腹胀、嗳气。其他还有恶心、胃酸过多、食量减小、出血和疲乏无力等症状。病情轻重不同,症状因人而异。

◎原因

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生的原因在于进食了冷食、硬食、刺激性食物或者不易消化的食物及容易发酵产生气体的食物,同时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也会导致浅表性胃炎。

◎治疗

西药是主要的对症治疗方法:上腹痛者,可用解痉药;有糜烂、出血者,可服用雷尼替丁或西米替丁;腹胀、恶心者可服用胃复安或吗丁啉;还可以加配些保护和提高胃黏膜屏障作用的药物,如或者用中医中药调理治疗各种类型的慢性胃病,常用的中成药有香沙养胃丸、舒肝丸、舒肝和胃丸和保和丸等。

◎预防

在饮食上,要注意定时定量,忌暴饮暴食,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和过硬、过冷、过热、粗糙的食物。宜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要细嚼慢咽,多食粥类等软食。患者还应当禁烟,因为吸烟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给和黏膜细胞的修复。如能长期坚持,可使慢性浅表性胃炎逐渐获得痊愈。

◎有效缓解方法

缓解中药方

方一:香橼皮、鸡内金各10克。共研细末,每服1~2克。适用于慢性胃炎之食积胃脘疼痛。

方二:胃炎冲剂:铁树叶、蒲公英、苏梗、白芍、甘草、制香附,水煎浓缩,制成冲剂。适用于浅表性胃炎。

方三:胃炎煎剂:党参、白术、茯苓、丹参、香附、高良姜、甘草、青黛。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浅表性胃炎。

方四:莱菔子15克,水煎,送服木香面4. 5克。适用于慢性胃炎之食积胃痛。

方五:毕澄茄、白豆蔻各等份。研末,每服1. 5~3克。适用于慢性胃炎之胃寒胀痛。

方六:薏米30克,制附子15克。研末贮存,每服1. 5克。适用于胃寒痛。

方七:荔枝核,烧焦,每3克加木香0.5克。共为细末,热汤调下。适用于慢性胃炎之胃寒气滞疼痛。

方八:百合30克,丹参20克。水煎,空腹服。适用于虚热胃痛。

方九:百合30克,乌药、元胡各9克。水煎服。适用于虚热胃痛。

方十:姜黄18克,炒香附15克。共研末,每服2~3克。适用于慢性胃炎之气滞胃痛。

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胃炎,在慢性胃炎中的比例较高。

◎症状

大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疲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黏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原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多种原因有关:从急慢性胃炎发展而来,有胃病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日久不愈,鼻、口、咽喉的细菌或病毒,吞入胃内长期对胃造成刺激;还有人习惯吃喝一些不卫生的食物,大量饮酒、吸烟、喝浓茶和咖啡、吃泡咸菜及过冷、过热的食物;另外,胃酸的缺乏,使细菌易于在胃内繁殖,如果再加上营养不良、恶性贫血或心力衰竭,使胃长期处于淤血和缺氧状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萎缩性胃炎。

◎治疗

除了常规的注意饮食方面的疗法以外,以弱酸治疗改善消化不良,清除幽门螺旋杆菌,都对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有一定疗效。同时采取提高胃腔酸度,保护胃黏膜,增强胃排空能力的方法也能够起到治疗效果。

◎预防

不论其病因如何,尽量去除一切引起发病的因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食物和饮品,戒烟、忌酒。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等。

◎有效缓解方法

缓解中药方

方一:炒米仁、党参各20克,茯苓、山药各15克,炙甘草5克,炒扁豆12克,砂仁(后下)、白豆蔻(后下)、陈皮、桔梗、鸡内金各6克,炒白术、广藿香各10克,川连3克,加水淹没药物3厘米浸泡15分钟,先用武火烧开后再加砂仁、白豆蔻,继续用文火煎15分钟,取汁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

方二:炒白芍、乌梅肉、北五味各15克,佛手、丁香、苏子、苏梗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7天。

方三:黄芩、党参、炒川楝子、焦三仙、炒白术、香附、姜半夏各10克,炮姜炭5克,马尾连、木香各6克,延胡索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方四:炒苍术、香橼皮、姜半夏、炒白芍、茯苓各9克,川朴、陈皮、木香各5克,桂枝3克,建神曲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肥厚性胃炎

肥厚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炎,十分常见,它是因胃病日久,脾胃失健,或湿浊痰淤内蕴,阻滞气机所致,以长期脘腹痞胀作痛,或有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痛类疾病。慢性胃炎常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和胃黏膜病变程度并非一致。胃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对胃炎的诊断和临床意义,具有很大的帮助。

◎症状

肥厚性胃炎基本症状是胃黏膜肥厚,黏膜明显隆起呈铺路石状、脑回状或海绵结节状,顶部可有充血、出血、糜烂。黏膜表面黏液分泌细胞数量增加,壁细胞及主细胞有时减少。黏膜皱襞之间的间隙狭小,呈龟裂状。镜下,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黏膜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不显著。

◎原因

引发肥厚性胃炎疾病的因素有多种:

1. 长期饮浓茶、烈酒,食用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可导致胃黏膜损伤。

2. 长期服用大量消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另外长期吸烟者,烟草中的尼古丁可破坏吸烟者的胃黏膜屏障或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从而引发肥厚性胃炎疾病。

3. 普遍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很多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部分肥厚性胃炎与患者血中自身抗体也有关。

◎治疗

如果病人血中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指标,可给予高蛋白饮食补充。若出现伴胃黏膜糜烂者,可用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抗酸剂治疗。颠茄片、普鲁本辛、阿托品等对抑制胃的蠕动收缩有一定疗效,但仅仅只是缓解症状。当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

饮食节制,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季节变化带来的气候影响,防止因季节交替而发生的消化道疾病。

神经性胃炎

神经性胃炎是一种由神经持续紧张而引起的胃炎。

◎症状

神经性胃炎的症状表现在食欲不振,胸的下部感到灼热,胃部有疼痛感。并伴有呕吐,严重时则会吐血。

◎病因

因工作压力过大造成饮食、休息等失调或长期的神经性紧张、神经功能症或者由其他因素导致的心理紧张等都可能引发神经性胃炎。

◎治疗

治疗神经性胃炎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食抗酸剂或镇静剂。其次,输液改善脱水状况。再者,用胃内窥镜诊察胃部状况,及时了解病情,如有需要,可实施止血手术。

◎预防

预防神经性胃炎要求做到:确保睡眠充足,从而保证神经系统的稳定。多饮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也可服食抗酸剂。或者最简单的办法是吃香蕉,比较多地摄取钾,同时吃白饭或白面包来摄取低纤维的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能较好的抑制神经性胃炎的发生。

◎有效缓解方法

按摩

按摩合谷穴、足三里穴,可以缓解疼痛。

胃胀气

由于饮食不当造成胃里有气的现象叫做胃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症状

胃胀气症状一般是饭后胃中饱胀、嗳气、坐卧不安、茶饭不思;胃胀气的反复性和长期性可以导致胃炎,消化道溃疡,甚至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病因

造成胃胀气的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主要是胃动力不足造成。就餐后马上坐卧、休息、运动或颠簸,这些都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是吃饭速度太快,吞入了气体,同样可能会发生胃胀气;排除以上原因,就可能是慢性病的周期性发作,胆囊炎、肝炎、胃炎等都可能引起胃胀气。引起胃胀气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如精神压力、消化不良等。

◎治疗

紧急情况下,可服用调理肠胃菌群的香砂养胃丸和精盐水瓶“昂里一号”。

◎预防

日常生活中避免摄食刺激性和对身体敏感的食物;保证饮食规律,进食细嚼慢咽,同时戒烟少酒,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情绪稳定,放松精神,减轻精神压力;也要做适量运动,注意劳逸结合。营养摄取方面多补充具有抗氧化、解毒功效的维生素C,促消化、加速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以及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复合维生素片。

◎有效缓解方法

缓解食疗方

方一:炒谷芽15克,金桔2~3枚(或桔饼),将金桔洗净,压扁,将炒谷芽放入砂锅内,加冷水200毫升,浸泡片刻,煎煮10分钟后,再放入金桔煮5分钟,将药汁滤出,再加水煎1次,将两次药汁合并,加入少量糖,当茶饮。

方二:槟榔12克,大米60克,将槟榔洗净,用水煎,去渣取汁,将大米洗净,加入药汁中,用文火煮成粥,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加少量糖或精盐,随量食用,一天吃一次,早晚吃最好。

方三:鸡内金30克、生酒曲15克,共煎饮服。每日早晚各1次,可使胀气消除、食欲增加,适用于腹中胀气、胃中堵塞、不思饮食的人。

方四:新鲜橘皮50克,将其撕碎,加少许糖,开水冲泡,当茶饮,适用于较轻微的胀气。若无新鲜橘皮,可去药店买6克陈皮泡茶饮服,也有一定作用。

方五:鲜杨梅洗净,晾干,装入瓶中,加高粱酒浸满,封固三个月备用。食欲不振、胀气不舒时,少量佐餐饮用。

方六:生山楂、炒麦芽各15克,水煎2次,每日分2次饮服,连饮数日。适用于食积不化、胀气持续者。

外熏方

温熏足三里:大病之后或劳倦过度,出现精神疲乏、腹胀绵绵时,可以用干艾叶点燃熏灼足三里穴(间隔1~2厘米),也可用隔姜灸。每次约5分钟,每日1或2次,连熏3~5天。

胃痉挛

胃痉挛本身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简单地说,就是胃部肌肉的抽搐,胃痉挛时,也会伴有歇斯底里、神经性的腹部及胸部激痛。

◎症状

胃痉挛时会出现腹部阵痛,绞痛,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发虚汗等症状。

◎病因

胃病本身,如胃溃疡、胃炎、胆汁返流,饮食不当,受寒等因素都是胃痉挛的诱发因素。

◎治疗

当出现胃痉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让人平静下来,最好在床上平躺着,再用一点热水捂在胃部来缓解;同时尽量不进食和少喝水,在服药时用温水送服,同时也要防止腹部着凉,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当然,也可以用刮痧疗法来解除胃痉挛。

◎预防

胃痉挛,与体质和饮食等因素有关,应注意调整。体质较差,饮食不规律者更易发生。特别注意的是,无论年龄、体质如何,胃痉挛患者一定不能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尤其是冰冻冷饮、啤酒、雪糕、冰棍等,同时也要做到不暴饮暴食。

◎有效缓解方法

外敷方

方一:取生大葱,去皮去叶留葱白及须根,与生姜同捣烂加入小米干饭中,放锅内炒热后洒酒,翻炒至烫手取出,用布包好外敷胃区,注意温度适宜,防止烫伤皮肤。

方二:将伤湿止痛膏烘热后贴于胃脘疼痛处,取热水袋放于膏药上,温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每天1次,有解痉止痛的功效。

穴位按摩

按摩内关穴、足三里穴、梁丘穴可以缓解胃痉挛的症状。用会痛的力量用力按压,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渐渐消退。

胃酸过多症

胃酸过多症是指包括精盐酸和胃蛋白酶等成分的胃液分泌过多,并使患者感到胃部不适,反酸水、胃烧灼感等症状。

◎症状

胃酸过多症发生时,初起胃部有重压不适感、有反酸、嘈杂感。进而出现胃脘痛。胃脘痛在进食后两小时发生,向背部两肩胛部放射。但患者食欲甚佳,多伴有便秘。如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发生胃溃疡症者居多。

◎病因

导致胃酸过多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急食、快食、狼吞虎咽等导致咀嚼不充分,或因牙齿有疾,未经细嚼而吞下食物,从而损伤脾胃,造成胃酸过多。另外,长期酗酒、喜辛辣食物、生活不规律、不定时用餐、惊惧、精神刺激、神经衰弱、喝过多汽水、大量吸烟、服用某些对胃有损害的药物、外科手术、严重烧伤或细菌感染等因素均能诱发胃酸过多症。

◎治疗

治疗胃酸过多症以药物治疗为主,具体可分为三类:

1. 中和胃酸药,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

2. 增加胃黏膜防御能力的药物,如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硫糖铝等。通过在胃黏膜上形成保护层,达到保护胃黏膜的目的。

3. 抑酸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通过阻断H2受体来抑制胃酸分泌,达到治疗效果。

◎预防

预防胃酸过多症,关键还在于日常生活的良性循环。要懂得如何放松心情,避免精神紧张,生活作息有规律;同时不吸烟,不喝酒及含酒精或咖啡的饮料,不喝浓茶;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保泰松及皮质激素类药物。另外,抬高床的上部,使胃内容物不易反流入食管。

◎有效缓解方法

足部按摩

方一:选择足部的肾、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丛、十二指肠、胃、膈等反射区,用中度手法刺激以上反射区各3~5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每日按摩1次,每次20~30分钟。适用于胃酸过多。

方二:选择足部腹腔神经丛、肾、输尿管、膀胱、胃、十二指肠、小肠、肺及支气管、胰等反射区,用中等力度手法刺激以上反射区3~5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每日按摩1次,每次按摩40分钟。适用于胃酸所致的口臭。

足部药疗

方一:高良姜、制香附、瓦楞子、乌贼骨、广木香各15克,加清水1000毫升、煎数沸后,将药液倒入脚盆内,待温浸泡30分钟。每日1~2次。适用于胃酸过多。

方二:黄芩、黄连、大黄各15克。加水500毫升,煎数沸后,将药液倒入脚盆内,待温浸泡双足30分钟,每次1~2次,适用于胃酸所致的口臭。

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消化性溃疡发生在与胃酸接触的部位,例如胃和十二指肠,绝大多数消化溃疡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所以又分别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两者在发病情况、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存在若干不同点。

◎症状

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是上腹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主要特点是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腹痛特点,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以大出血、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少数特殊类型溃疡表现症状为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便秘等可单独或伴疼痛出现。

◎病因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因素等,都有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同时全身其他性疾病的影响,如肺气肿等。具体来看:

1. 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增强或胃黏膜防护机制的削弱是本病的根本环节。在溃疡形成中占主要地位。

2. 精神因素,如过度精神紧张、劳累和情绪激动等精神因素常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因素。

3. 幽门螺旋杆菌是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

◎治疗

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定时,不宜过饱或过饥。同时戒酒及戒烟,去除不良生活习惯。对待生活方面,稳定情绪,解除焦虑。

2. 药物治疗。具体包括抗酸剂类、胃酸分泌抑制剂等。经过严格内科治疗不愈的顽固性溃疡,胃溃疡疑是恶变者或有严重并发症内科治疗不能奏效者,采用手术手段治疗。

◎预防

消化性溃疡,重点做到:

1. 注意精神情绪,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 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节制烟酒,避免暴饮暴食及刺激性药物、食物,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有效缓解方法

缓解食疗方

方一:金桔根30克,猪肚1个。将金桔根和猪肚洗净切碎,加水4碗,煲成1碗半,加少量精盐调味。每2天吃1次。

方二:鲜佛手15克(干品6克),胡桃20克。用水冲泡代茶或用佛手、胡桃各20克,煎水代茶饮。

方三:鲜柚皮1个,大米60克,葱适量。柚皮放碳火上烧去棕黄色的表层并刮净后放清水中泡1天,切块加水煮开后放入大米煮粥,加葱、精盐、香油调味后食用。每2天吃柚皮1个,连食4~5个。

方四:黑枣,玫瑰各适量。枣去核,装入玫瑰花,放碗中盖好,隔水煮烂即成。每日3次,每次吃枣5个,经常食用。

方五:鸡蛋1个,莲藕250克。鸡蛋液搅匀,加藕汁30毫升,酌情加冰糖调味拌匀,隔水煮熟即成。每日1剂,连服8~10天。

方六:鲜仙人掌30~60克,牛肉60克。将仙人掌洗净切碎,牛肉切片,共同炒熟,加适量调味品后食用。每天1次,连食5~10天。

缓解中药方

方一:巴豆3粒,胡椒粉、公丁香各3克,大枣10个(去核),姜汁适量。将巴豆、胡椒粉、公丁香研末,枣肉捣烂,加姜汁调和成膏,每次用蚕豆大,贴敷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日换药2次,10天为1疗程。

方二:桃仁、五灵脂各15克,微炒为末,加米醋调制成豆粒大的丸药,每服15~20粒,开水送服,孕妇忌服。治疗血淤阻络型十二指肠溃疡。

方三:姜黄18克,炒香附15克,共研细末,每服2~3克,治疗十二指肠溃气滞胃痛者。

方四:毕澄茄、白豆蔻各等份,研末,每服1.5~3克,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虚寒胃痛者。

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

◎症状

轻度胃下垂者一般无症状,情况明显的有上腹不适、饱胀,胀痛等感觉,一般饭后较明显,同时伴有恶心、嗳气、厌食、便秘等迹象,有时腹部有隐痛感,常常于餐后、站立及劳累后加重。长期胃下垂者会出现消瘦、站立性昏厥、乏力、心悸、失眠、低血压、头痛等症状。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

◎病因

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钩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

◎治疗

西医治疗

1. 上腹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可参照慢性胃炎治疗。

2. 腹胀、胃排空缓慢者,可供给多潘立酮19毫克,每日3次,或甲氧氯普胺5~10毫克,每天3次。

3. 试用ATP治疗,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时肌注,每次20毫克,每日2次,25日为1疗程,间隔5天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必要时放置胃托。

◎预防

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体瘦者应增加营养。也可采用简便易学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应积极彻底治疗,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同时,还要注意:

1. 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宜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

2. 戒烟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

3. 进食后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饭后散步有助于预防。

4. 保持乐观情绪,勿暴怒勿郁闷。

◎有效缓解方法

缓解食疗方

方一:猪肚1只,黄芪200克,陈皮30克。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麻线扎紧,加水文火炖至猪肚熟,再加适量调味品,趁热食肚饮汤,分4次2天食完。5只猪肚为一疗程。可补中气、健脾胃、行气滞、止疼痛,对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之胃下垂,颇有效验。

方二:猪脾2个,大枣10个,大米100克。将猪脾洗净切片,锅中微炒,加入大枣、大米添水煮粥,可加酌量糖调味,空腹服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方三:猪肚1只,莲子、山药各50克,糯米100克。将猪肚去除脂膜,洗净切碎,莲子、山药捣碎,和糯米同放锅内,加水文火煮粥,早晚2次食完,隔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方四:取羊脊骨1具,捣碎,与清水2500毫升文火煎煮约60分钟,去骨,入大米200克,共煨粥,可加酌量葱白煮熟取食。每日早晨空腹服用。适用于体虚、胃下垂、食欲不振者。

方五:取兔肉100克,洗净,切块,入碗内,加入酌量食精盐、黄酒、姜末,再加入山药粉30克,入屉后隔水炖熟即成。适用于胃下垂内热盛者。

方六:取核桃仁100~150克和略炒过的蚕肾50克,共置碗内,入屉,隔水炖熟后服用。健胃收敛有良效。

方七:取红色甘薯200克洗净切片,入屉蒸熟后装盘,另取一锅,放入少许清水烧沸,后加入糖和番茄酱各适量。再沸后浇在甘薯片上即成。分顿服食。适于胃下垂体虚乏力者。胃酸多者不宜。

耳针

选用毫针柄,在耳壳“胃肠区”按压,寻找敏感点,在此点上加压2~3分钟,每日1次。

艾灸

取气海、关元、足三里、胃俞等穴施灸。

★胃的良性肿瘤★

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是一种常见病症,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两种,以增生性息肉较为常见。大部分都是经由X光或内镜检查而被发现的。

◎症状

早期或无并发症时不会有明显症状,发病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因生长位置的不同,有的患者会出现幽门梗阻或吞咽困难的现象。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腹泻等症状。

◎原因

中医认为多因饮食不节,偏食膏粱厚味、辛辣之品,嗜癖烟酒,过食生冷,再加上情志内伤,郁怒失调等,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痰浊内生,气血淤滞,以致气郁、湿热、痰淤相互结聚日久,终成息肉。

◎治疗

1. 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若发现息肉复发,应及时给予治疗以防止癌变。

2. 手术治疗,大于2厘米的无蒂或广基型息肉,或病检为腺瘤性息肉伴异型增生、可疑癌变和癌变者可以运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预防

日常饮食要注意清洁卫生,进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少吃或是避免油腻刺激辛辣的食物,还需多饮水,并戒除烟酒。

◎有效缓解方法

缓解中药方

1. 气滞痰阻:无明显症状或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每因烦恼郁怒而痛作。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而滑。方用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

主方:香附、陈皮、半夏、柴胡各12克,羌蚕、佛手、枳壳、甘草、川芎各10克,紫苏梗、山慈菇、茯苓各18克,蒲公英、白芍、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20克。

加减:痛甚者加金铃子散;湿浊内阻,舌苔厚腻者加苍术、厚朴、薏米;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胃郁热,胃脘灼痛,嘈杂泛酸者,加左金丸、栀子、丹皮;若素体虚弱,中气不足,而兼肝郁气滞者,不宜专用香散耗气之剂,可用四磨饮(《济生方》)为宜。

2. 痰热郁结:胃脘热痛,胸脘痞满,口苦口黏,头身重着,纳呆嘈杂,肛门灼热,大便不爽,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用清中汤合温胆汤加减。

主方:黄连、丹参、栀子、羌蚕、青黛(包煎)、浙贝各10克,陈皮、半夏、枳实、竹茹各12克,山慈菇、茯苓各15克,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牡蛎(先煎)、半枝莲各20克,草豆蒄6克,甘草8克。

加减:若偏热,大便秘结不通者加黄芩、大黄以加强清热泻火;偏湿者加薏米、佩兰、荷叶以增强芳香化湿;若见肝胃郁热,迫血妄行者加生地、丹皮、大黄、三七等苦寒清热。

3. 痰淤互结:症见胃痛日久,胀满刺痛,痛处固定,拒按,纳呆,呕吐,或吐黄浊黏液,或吐褐色浊秽之物,或见吐血、黑便,或便干色黑,面色晦暗,或皮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方用失笑散、丹参饮合泻心汤加刺猬皮、九香虫等。

主方:丹参、半枝莲各30克,蒲黄(包煎)、五灵脂、元胡、莪术、三棱、石见穿、檀香、香附、刺猬皮各15克,砂仁(后下)、九香虫各10克,黄连6克,白花蛇舌草30克,山慈菇18克,大黄12克。

加减:若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者,可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和胃降逆;热伤胃阴而表现口渴、舌红而干、脉象细数者,加麦冬、石斛、天花粉养胃生津;如出血色暗,病者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弱,系脾不统血病势危殆者,先用独参汤益气固脱,继以黄土汤加减以温脾益气摄血。

4. 脾胃虚寒:胃痛日久不愈,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暖喜按,得食则减,时吐清水,劳累、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纳少,乏力神疲,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或迟缓。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主方:炙黄芪、芍药各30克,桂枝、炙甘草、半枝莲、山慈菇、白术、茯苓各15克,陈皮、法夏、砂仁(后下)、莪术、三棱各10克,党参18克。

加减:胃寒痛甚,加良附丸或干姜以增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便黑者加干姜炭、伏龙肝、白及、地榆炭。

胃黏膜下肿瘤

胃黏膜下肿瘤是指长于胃黏膜下的肿瘤,与息肉所不同的是,胃黏膜下肿瘤是被正常胃黏膜所覆盖的内腔,突然隆起的状态。

◎症状

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只是肿瘤变大后,表面出现溃疡时,会引起腹痛和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原因

胃黏膜下的平滑肌及神经、血管、纤维等的肿瘤,压迫黏膜造成肿块突出。平滑肌容易形成良性肿瘤。

◎治疗

良性且小的胃黏膜下肿瘤,只需接受定期检查,观察其发展。但若肿瘤有出血的情形,5厘米以上及疑似恶性肿瘤时,必须以手术摘除。

◎预防

饮食要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生活要有规律,提高睡眠质量;做好胃肠保健工作,一旦出现异常反应,要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查看,以免贻误病情。

◎有效缓解方法

康复期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治,切不可自行停用药物或是乱用其他药物,以免引发其他病症,加重病情,增大治疗难度;还要注意饮食调养,不可过度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还要戒除烟酒;参加积极有益的社交活动或是体育活动,来分散注意力,对促使疾病康复也非常有益。 SOC8epHPAdHPU5VhMXe/9bL4JvaKMpzNKYddk4h3CA6zM0aABVj0oTveO0ae5ID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