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子

所谓历史,无非就是必然与偶然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已。

从周武王分封诸侯的那一天开始,群雄并起的结局似乎就已经注定了,偶然的是周幽王放了一把烟火。褒姒总算笑了,但白跑一趟的诸侯们伤不起。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既顺乎自然又充满血腥——公元前771年,犬戎伐周,周幽王点燃报警的烽火。诸侯们不约而同地认定,这又是褒姒要看真人版滑稽录像。于是,没有人来跑龙套,周幽王就这样被灭了。

历史总是雄辩地证明,摧毁一个腐朽的政权,或许只需要一根微不足道的稻草,但要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却堪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周幽王挂了,但国家不可一如无主,谁可以坐上新主的宝座?

在几大诸侯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让张三坐,李四不干;让王五坐,赵六不干,唯一的办法似乎只有混战一场,谁撑到最后谁就是新王。

但是谁也不愿意这样干,因为谁都没有力压群雄的实力和必胜的把握。即便是最终的胜利者,当他鼻青脸肿、颤颤巍巍地站在逐鹿中原的舞台中央时,台下可能突然窜出一个打酱油的,轻抬一脚便能将他踹下擂台。总之,不确定因素导致风险不可预期,投资人持观望态度。

僵局,一个看似无解的僵局,却被率兵灭周的申侯轻易化解——继续立周朝之后为王,同志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人会说:这不是吃冷饭出馊主意吗?重立周朝,那诸侯们不仅白跑,更是白打了。奇怪的是,诸侯们居然同意了!怎么回事?其实,这在管理学上被称为“鹦鹉老板”原理,简而言之:面对一群实力相当的高富帅,为了防止窝里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一个矮穷矬来“名义上”领导。

作为周幽王的太子,宜臼此时还胆战心惊,没想到诸侯们甩过来的不是刹车片,而是大馅饼——册立为周平王。诸侯们的条件只有两个:一是迁都洛邑,二是诸侯各自为政。相比于被肉体消灭,这无异于皇天保佑,宜臼没有理由拒绝。于是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登基。作为天下共主,周平王真正能够发布号令、收取租税的地盘,仅仅洛邑及其周边的几个城池。这个王,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周朝在GAME OVER之后“满血复活”,历史上被称为“东周”。

截止到今天,若论最热闹的朝代,自然非东周莫属。从公元前770年重新建国到公元前221年由秦国统一天下,东周经历了550年的风风雨雨。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最核心的主题就是PK。在历史上,这550年又被分成了两段,前一段被称为“春秋”,后一段被称为“战国”。

“春秋”大约有三百二十年,这个历程有多长呢?不妨选择一个比较接近的参照物,如果以1644年清军入关作为春秋元年,那就是一直延续到发动“文革”。如此漫长的岁月,用一个词来总结,“大浪淘沙”无疑是最合适的。根据史书记载,诸侯国的数量从春秋初期的一百七十多个,一直缩减到春秋末期的二三十个。

这个减法是怎么做的呢?——打!《左传》记录了春秋时期的492场战争,《史记》也记载了480多场,乱!说不清楚谁对谁错,孔老夫子干脆一巴掌全给拍死:“春秋无义战。”在儒家看来,欺凌弱者当然非义战,而被迫保家卫国的也应该贴上“非正义”的标签,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是周王的国,家是周王的家,主人在洛邑打酱油,你们瞎起什么哄?

诸侯们各自为政,治国理政没有行成“标准化作业”,客观上注定了这是一个思想活跃的年代。“士”这个阶层,说夸张一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手无缚鸡之力”,唯一的谋生手段就是琢磨套路游说诸国,“诸子百家”便是杰出的产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倡导“仁义”,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倡导“无为”,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倡导“兼爱非攻”,还有阴阳家、名家、杂家,不一而足。

无论哪一家学派描绘的理想社会多么美好,奴隶制度的瓦解却是客观现实。周室不断衰微,诸侯各国的内忧外患也愈演愈烈,上层建筑开始摇摆不定。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搭上了称霸的末班车,春秋时期的社会形态开始逐渐悄然瓦解。

诸侯们灭了一国又一国,传了一代又一代,历史的车轮带着战乱的污泥浊水,滚入了另一片混乱的沼泽——战国时代。 zwsWfjJoMXa8umBI65phsODMdRGWy/cWzOd3pXDVIvIxTZZoiHA3mUunAlxUKO5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