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奥·卜劳恩(E. O. Plauen),原名埃里西·奥塞尔(Erich Ohser),德国著名画家,享誉世界的漫画大师。1903年3月出生于德国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林村。因创作系列漫画《父与子》而成为世界幽默巨匠。
卜劳恩出生在一个磨坊主家庭。他的父亲保罗·奥塞尔是个老兵,性情温和、淡泊,从不与人争名夺利,是一位非常热爱自己祖国的人;他的母亲个性开朗、独立,虽然家庭并不富裕,可是她总是设法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他们把这个家族的优秀传统都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卜劳恩,让卜劳恩一生都受益无穷。但可惜的是,卜劳恩也继承了母亲耳背的毛病,一生听力都不是太好。
漫画家埃·奥·卜劳恩(E. O. Plauen)
1907年,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全家人由带给卜劳恩幸福童年的翁特盖滕格林村迁到了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在卜劳恩市读书的那些年,卜劳恩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公立学校的课程。在12岁~14岁期间,卜劳恩将他听到和读到的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描绘下来。遗憾的是,这些最初的艺术品在卜劳恩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竟然遗失了。卜劳恩市的人民肯定想不到,在若干年后,埃里西·奥塞尔因为创作连环漫画《父与子》时用这个城市的名字作笔名,从而让卜劳恩这个城市与画家一起闻名于世。
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卜劳恩没能继续求学,而是做了一名钳工学徒。学徒生涯结束后,他进入了莱比锡绘画学院学习绘画。五年的求学生活,使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岁时,卜劳恩的作品第一次在卜劳恩市的画展上亮相,就获得了高度的评价,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之后,他的获奖作品频繁地出现在报刊上。这期间,他还结识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评论家、戏剧家和出版家,这些人都成了他以后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此情诚可动天地
1930年10月18日,卜劳恩和同学玛丽加尔德在柏林举行了婚礼。第二年,他们唯一的爱子克里斯蒂安出世。1921年到1933年是卜劳恩生命中最快乐的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
1933年纳粹掌权后,由于作品中的政治倾向,他被德国新闻协会定为“从事过宣传马克思主义危险政治活动”的漫画家,从此他的政治漫画被禁止发表。作为画家,他的绘画自由被剥夺了,他的痛苦生涯也就从此开始了。
在经历了长达数月的黑夜之后,卜劳恩终于迎来了一道曙光,他的长篇连环漫画《父与子》被准许发表了,这主要归功于柏林乌尔斯泰恩出版社。当时,《柏林画报》的长篇连环漫画专栏需要一位有实力的画家来支撑,这个重任最终落到了卜劳恩的身上。事实证明,卜劳恩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莱比锡绘画学院
1934年12月13日,《父与子》第一个连环漫画故事《差透了的家庭作业》在《柏林画报》第50期上发表,随后每周发表一个《父与子》的故事。
《父与子》的问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以“父与子”形象为造型的玩具、巧克力、瓷器等,印有“父与子”画像的餐巾、胸针、烟灰缸、饼干筒等商品随处可见,此外,《父与子》的故事还出现在舞台上及广播中——卜劳恩一举成名。
《父与子》在《柏林画报》上共连载了三年,1937年12月才结束。最初,乌尔斯泰恩出版社出版了三本《父与子》画集,各有50个父与子的故事:第一本画集中的40个故事是《柏林画报》上发表过的,另外10个故事是首次发表的,第一版便印了9万册,销路极好。其余两本画集分别在1936年和1938年出版。
在充满火药味的这三年(1934年—1937年),卜劳恩完成了近200套作品,他的精神来源主要是对独生子克里斯蒂安和父亲保罗·奥塞尔深挚的爱。《父与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充满着智慧之光,流露出纯真的父子之情,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从而使卜劳恩成为德国历史上的一位艺术巨匠,他的作品《父与子》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由于对纳粹的反动统治非常反感,卜劳恩经常在公众场合对纳粹进行无情的批判。当时,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对他恨之入骨。1944年,卜劳恩被指控犯“反国家言论罪”,与好友埃里希·克瑙夫一起被捕。在宣传部长戈培尔授意下,纳粹法庭迅速判处了卜劳恩死刑。卜劳恩在留下了一封为朋友开脱的遗书后,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就这样,一代幽默大师被万恶的法西斯给无情扼杀了!
卜劳恩与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