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潜伏在希特勒身边

SUPER UNDERCOVER AGENT TOP SECRET OF EX-KGB

经商的初步成功,让特雷伯在布鲁塞尔站住了脚,达到了利用商业作掩护的目的,这时苏联情报局开始派人来协助特雷伯情报网开展工作。1939年春天,来了个叫卡洛斯·阿拉莫的乌拉圭人,这个年轻人信仰坚定,但头脑似乎有些简单。阿拉莫在苏联国内叫做米凯尔·马卡罗夫,是个苏联军官,曾在西班牙共和国空军中参加过战斗。

特雷伯第一次与他见面定在安特卫普动物园。上午8点半,阿拉莫准时来到见面地点,但与特雷伯擦肩走过,假装不认识,匆匆离开了动物园。过了3天,重新在原来的地方约会,阿拉莫早就来到,但不仅没朝特雷伯走过来,反而急忙跑掉了,弄得特雷伯莫名其妙。后来,苏联商务代表团的联络员波尔沙科夫告诉特雷伯,阿拉莫之所以不跟他接头,是因为有人跟踪。特雷伯觉得奇怪,自己怎么没觉察到,便问是什么样的人在跟踪。

波尔沙科夫告诉特雷伯:“阿拉莫发现两次都有人在跑步,而且是同样的面孔。”

特雷伯笑起来说:“这个家伙肯定是个傻瓜。那些人在那儿跑了10年,他们每天都在动物园跑步。”

阿拉莫来布鲁塞尔之前,在莫斯科情报中心接受了3个月的收发报训练,当然这不足以培养出高手来,但他为人的品质很快给了特雷伯好印象。阿拉莫自然也享受到商业掩护的好处,他被派到奥斯当德担任“橡胶王”分公司的经理。

1939年夏天,情报局又派来维克多·苏库洛夫,也是个苏联军官,取名文森·谢拉,别号又叫肯特。他和阿拉莫正相反。阿拉莫一直不愿意学习经商方面的知识,而肯特却十分积极,他到布鲁塞尔大学报了名,学习会计和商业法。

接下来,特雷伯展开了一系列间谍网的筹备工作。比如,开始建立与苏联情报局无线电收发报的直接联系,招募可靠的情报人员组建交通员队伍,在中立国普遍布置邮政信箱等等。

1939年底,特雷伯接到苏联国内几次指示,苏联情报局的新领导打算停止搞欧洲间谍网,不再派人到“橡胶王”工作,而且给特雷伯发来几封电报,叫特雷伯马上把阿拉莫和肯特送回莫斯科,而把莱奥派到美国去,叫特雷伯回莫斯科。

特雷伯回信说:“德苏战争绝不可免。如果情报局决定要阿拉莫和肯特回国,那也可以。但我和莱奥必须坚持,我们不能让亲手缔造的东西毁于一旦。”特雷伯决定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必须坚持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

5月10日凌晨,德军向西进犯,轰炸了布鲁塞尔。特雷伯赶到肯特家写一封密码电报。3位比利时警察到了纽堡街特雷伯的家,他们对露芭说:“我们是奉命把你们带进集中营的,赶快准备好一两天的干粮和替换衣服,马上动身。”原来特雷伯虽然入了加拿大籍,但在他们看来,特雷伯的祖先仍算德国人。比利时政府已经决定把第三帝国国民以及沾亲带故的人统统关起来。

露芭并不惊慌失措,而是请3位警察在客厅坐下。她对警察们说他们原籍桑波尔,是在波兰境内。她搬出拉鲁斯大百科全书,请警察们翻阅核对。警察迟疑一下,表示回去请示后再做决定。警察前脚走特雷伯后脚就到家了,听露芭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特雷伯说:“马上收拾东西走人,一刻也不能停留。警察一定还要回来,那时就成了瓮中之鳖。”

特雷伯全家躲了起来,开始了地下生活。特雷伯先住在邻近的莱奥家,重新换的护照上名字叫让·吉尔伯,出生在安特卫普,职业是实业家。

德军占领巴黎几天后,特雷伯就到了那里,他们决定把情报网取名叫“红色乐队”,在巴黎建立“红色乐队”的总部。1941年1月13日,他们在布鲁塞尔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叫做西梅克斯戈,由肯特负责。接着在巴黎也成立一家叫做西梅克斯戈的公司,阿尔弗雷·科尔班担任公司的总经理。

1940年12月13日,希特勒签发第21号指令,这个计划开头一句话说:“德军必须准备就绪,在对英战事尚未结束以前,即行对苏联发动闪电战。”“红色乐队”情报网及时向苏联情报部门送去了情报,他们把德军作战计划的详细部署都报告给苏联情报部门,内容有德军将大规模轰炸列宁格勒、基辅、维堡以及德军共出动多少个师团等。

同年2月,特雷伯发出一份详细的电报,报告德军从法国、比利时抽调了多少个师派往东线。5月里,特雷伯通过在巴黎的苏联武官苏斯洛巴罗夫转送出一份德军准备攻击苏联的情报,此份德军作战计划标明,原定5月15日向苏联发动的攻势后来改期了,德军重新确定了最后攻击日期。5月12日“红色乐队”又通知莫斯科:德军在边界线上集中了150个师。

1941年6月21日,特雷伯接到情报员的报告,证实了德军在第二天向苏联发动进攻的消息。他马上跟莱奥·格罗斯沃格尔赶到巴黎苏联大使馆,报告了德军的意图,但苏联武官根本不相信,他说:“你们完全搞错啦。我今天碰见了日本武官。他刚从柏林回来。他说德国根本不准备打仗,他的话是可以相信的。”

特雷伯根据近日搜集到的大量情报,相信手下情报员的报告是正确的,坚持要求武官把他起草的电报发出去。深夜他们才回到旅馆休息,凌晨4点钟,熟睡中的特雷伯被人吵醒,旅馆经理站在房门前,大声呼叫:“完啦,吉尔伯先生,德国打进苏联啦!”

1940~1943年间,“红色乐队”的吹鼓手(间谍)向苏联军事情报局提供了1500多份各类情报。这些情报包括德军的军工生产,具体内容有军工原料的采购、运输,新武器的设计制造。例如,“红色乐队”把德国新式战车“老虎T6”的绝密图样弄到手,并马上送到了莫斯科,苏联军工厂经过模仿借鉴,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了KV型新坦克,其性能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德国的坦克。

1941年底,特雷伯电告苏联情报局局长:“德国麦赛希密特飞机厂赶制一种新型歼击机已经有3个月。发动机是新式的,时速可达900公里。新飞机的图案已拍成微型胶卷,送往莫斯科。”过了几个月,苏联飞机厂也制造出一种新型歼击机,性能超过德国的飞机。

此外,还有许多有关战局的情报:德军拥有师团的数量、武器配备、作战方案等。

“红色乐队”的一位情报员曾任希特勒最高统帅部的速记员,经常参加希特勒召开的最高军事会议,详细记录了希特勒和众将领的发言,并将记录抄本提供给苏联,从而使苏军总部对德军发动的攻势了如指掌。就是这位速记员于1941年11月12日,提前9个月报告了德军将进攻高加索的情报:“第三号方案以高加索为目标。原定11月行动,现改1942年春季。5月1日,部队应全部布置就绪。自2月1日起,后勤部将全力以赴。出击高加索兵力的各个基地展开如下:罗佐瓦亚、巴拉克莱沙、组古耶夫、贝尔戈罗德、阿希丁卡、克拉斯诺格勒,总部设在哈尔科夫。”

“红色乐队”情报网人员、设备配备逐渐完善,他们在柏林有3台发报机,比利时有3台,荷兰有3台。一些港口设备、要塞的图纸,军用地图,机构组织图等没法用电报发出去的资料,“红色乐队”就用相机拍照利用微型胶卷传递。当时,在法国搜集到的材料,大部分交由苏联驻巴黎的武官苏斯洛巴罗夫带出去,一部分情报由“红色乐队”成员送出去。特雷伯和莱奥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先租一间卧铺车厢,另外一名情报员再去租一间车厢,最好两间有门可通,两间里面有一间空着。检查员一走,情报员便离开自己的车厢,走进另外一间,把藏着微型胶卷的笔塞进电棒里,然后返回自己的车厢。

“红色乐队”卓有成效的工作方式和对工作的高度热情使有价值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飞往莫斯科,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C/aip53CvW7VwATEvCODsVkOKuhgWA47JWBJOZTgAPqWgUcC87JTbiZWEFiYDg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