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陶渊明小传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败,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他的个性、修养,都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很多,为他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不久即辞官。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元兴元年(402)正月,桓玄举兵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陶渊明此时在家乡躬耕自资,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后桓玄兵败西走,陶渊明投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刘裕攻下建康,大力进行政治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陶渊明曾一度对刘裕产生好感。但不久就发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无辜。他对此感到十分失望,便辞职隐居。

义熙元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享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之乐。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

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陶渊明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居多。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的数量最多,成就最高。陶渊明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饮酒诗的诗人。

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陶渊明的高洁志趣和不朽诗篇,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lqOgrwowruhWda7884VBqm9vbbpAcHSHUtlxtsgRFSGTFX5t87D2C7G/OJiE8Er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