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净因法师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如实告知一位学生的母亲:“你的儿子表现很差。”为儿子痛心不安的母亲却强装开心地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你了,因为你是全班最有进步的宝宝。”上小学时,老师又对这位母亲说:“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成绩全班倒数第二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心酸焦虑的母亲却对儿子说:“老师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努力,一定会进步。”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孩子上了初中,老师有些忧虑地说:“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这位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口,非常开心地对儿子说:“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妈妈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大哭起来,他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是的,母亲相信儿子,儿子相信母亲,是信心创造了奇迹!

信则有,不信则无。信与不信,都是一种意识,而信的意识就像是一把通灵的钥匙,能打开成功之门。西方极乐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信则往生,不信则一无所获。《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帮助人们建立信心,打开西方极乐世界的大门。

一、《佛说阿弥陀经》的版本与注疏

该经全称为《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有三种汉译本(见下表):玄奘将之简化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力求准确直白,确保原来面目;求那跋陀罗将之译为《佛说小无量寿经》,表明该经内容大致与《佛说无量寿经》相同,只是内容比较简洁;鸠摩罗什则译为《佛说阿弥陀经》,以阿弥陀名号为本经之题,直指持名念佛、往生极乐之要旨。在三种汉译本中,鸠摩罗什译本精要流畅,流通最广,为本书所采用。

近代因牛津大学刊行梵本《佛说阿弥陀经》,日本遂掀起研究之热潮,如藤波一如著有《和英支鲜四国语译梵文阿弥陀经》、荻原云来著有《梵藏和英合璧净土三部经》 ,及木村秀雄著有《小阿弥陀经》。西夏译本收藏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 ,而藏文版《圣大乘乐有庄严经》译于八世纪。

古往今来,对该经的注疏极多,最著名的中文本注疏有十三种,以明朝莲池的《阿弥陀经疏钞》、幽溪的《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和蕅益的《阿弥陀经要解》最为精要。印光大师评论说:“《弥陀》一经,得此三疏,法无不备,机无不收。”

二、《佛说阿弥陀经》的基本内容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讲述《阿弥陀经》,大致包含三方面内容:依正妙果以启信、执持名号以立行和诸佛赞叹劝发愿。

《维摩诘所说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面对功利心重的众生,《佛说阿弥陀经》第一部分从“果”入手,向人们描述了极乐净土依报、正报庄严。“依报”指极乐国土理想的生存环境,物质极大丰富,各取所需,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是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正报”指我们自身相好光明,身心清净,言语优雅,寿命无量,令人生起信心,心甘情愿地往生到那里。

《佛说阿弥陀经》第二部分说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并不复杂,持名念佛即可往生,“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部分描述东、南、西、北、下、上六方世界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赞叹阿弥陀佛以不可思议的功德,成就了西方极乐净土,为苦恼众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众生沐浴在诸佛菩萨的德化中,“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有这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以此鼓励众生断疑生信,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国,与无数圣贤共同生活、修行,过着无忧无虑、无争无染、清净安康的日子。

最后,佛陀一再提醒大众,念佛往生净土是世间最难令人相信的修行法门,“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因此,如果有人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读诵《佛说阿弥陀经》,便能生起往生极乐国土的信心,那么,此人应该有很大的善根、福德、因缘。

三、《佛说阿弥陀经》的现代意义与普世价值

净土是禅修者在定中显现的境界,甚深难测,所以佛陀才无问自说净土法门,指出获得这种境界的方法——信、愿、行,被称为净土法门的三种资粮。“信、愿、行”三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一个人成功的秘诀。

(1)信——生命定向

《佛说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十万亿佛土”是地球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距离。两者之间究竟有多远呢?玄奘所译《瑜伽师地论》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是百拘胝四大洲,百拘胝苏迷卢,百拘胝六欲天,百拘胝梵世间,三千大千世界,俱成俱坏。即此世界,有其三种:一、小千界,谓千日月,乃至梵世,总摄为一;二、中千界,谓千小千;三、大千界,谓千中千。合此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四方上下,无边无际三千世界,正坏正成;犹如天雨,注如车轴,无间无断,其水连注,坠诸方分,如是世界,遍诸方分,无边无际,正坏正成。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土。如来于中,现成正觉;于无边世界,施作佛事。”此段引文说明,佛教中的一个小世界相当于现代科学中的一个太阳系大小,约七十九个天文单位。若以一个天文单位为1.5亿公里计算,太阳系的直径约为120亿公里,也就是佛教中一个小世界的大小。依此推算,则我们离西方极乐世界的距离应是1,200,000,000,000,000,000,000,000亿公里。

地球离西方极乐世界的距离推算

各种世界 直径(亿公里)
一个小世界(一个日月所照的时空) 120
一千个小世界 120,000(1000×120)
一个中千世界(1000小千世界) 120,000,000(120,000×1000)
一个大千世界(1000中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土)
120,000,000,000(120,000,000×1000)
十万亿佛土(离西方极乐世界的距离) 十万亿佛土(离西方极乐世界的距离)

从地球到西方极乐净土的距离来看,若靠自力,不管我们使用何种现代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想在今生今世“登陆”西方极乐净土,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更何况是在交通落后的古代?!人临终的一那,真的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吗?西方极乐世界到底为何物?佛教界内部也一直为此争论不休。

自宋代起,诸宗逐渐归于净土,解释净土的观点由此层出不穷。唯心净土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同时,也有不少人坚信,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成就的报土。这两种观点成为了宋朝以来对西方极乐世界争论的焦点,一直争论了上千年,至今仍无结论。争论不休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现世求往生西方净土的人,都没有到那儿“旅游”的经历,所以无法证明它的存在。当然,不信净土的人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彻底否定它的存在。这就步入到“信仰”的空间。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信仰”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熟悉的是,社会主流媒体大声疾呼:信仰缺失,国人迷失,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陌生的是,信仰的内涵与功能,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对信仰的解释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在这一解释中,对宗教或主义的信服和尊重之前加了一个定语“极度”,便有贬义的成分,含有“盲信”甚至“迷信”的否定色彩。早在公元前六世纪,佛陀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感慨万分,认为让人产生信仰真的很难:“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教真的是在“玩”迷信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罗侯博士在《佛陀的教诲》一书中同读者做了一个游戏:“如果我告诉你,我手掌中藏着一颗宝石,信与不信之类的问题就会产生,因为你无法亲眼见到手中是否有宝石;如果我张开手掌,让你亲眼见到这颗宝石,信与不信之类的问题就无从产生。”

同理,离我们十万亿佛土的西方极乐世界,即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也无法看到,它的奇妙境界非常人可以想象,更不是常人所能了解,唯有“信仰”才能使人们确定自己行动的方向,产生强大的动力,心甘情愿地为既定的目标而奋斗,最终获得成功。同理,事业的成功,也是由信仰起步。正如《方广大庄严经》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法国大作家雨果也曾说:“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一个人若没有信仰,便失去了人生目标,只能盲目地活着,如同漂浮于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找不到驶往人生彼岸的方向;反之,信仰犹如灯塔,为迷茫者指明生命之舟的航向。

(2)愿——力量的源泉

如果说“信仰”为我们的行动确定方向,那么,“愿力”则是行动的直接推动力。《汉语大字典》:“愿,欲也。”佛教的缘起法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欲望的产生,至少需要根、境、识三个条件,三者相触后,人们便会不自觉地对自己所认识的事物进行判断,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喜欢、不喜欢或舍受。以吃饭为例,吃美食时,产生喜欢的直观感觉,五蕴中称为“受蕴”;饭后,形成了美食的概念,这就是“想蕴”;想起这道菜的美味时,内心生起强烈的冲动,想再吃一次,动手做这道菜的动机便产生了,这就是“行蕴”,与“愿力”相通。喜欢的事因而被称为“愿望”或“心愿”;打算做自己喜欢的事被称为“发愿”;心甘情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被称为“愿意”;由此产生的强大精神力量,被称为“愿力”。

“愿力”能否变成现实,与发愿的动机有紧密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愿力,就会产生相应的行动,并带来相应的结果。古往今来,对普通人而言,喜欢做的事离不开财、色、名、食、睡,诸佛、菩萨称之为“地狱五条根”,动机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即使你努力祈求,诸佛、菩萨又怎会助长你通往地狱的贪欲呢?心愿难了,也是可想而知的事。古代圣贤则不同,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发愿拯救苦难众生,愿力大,动力大,成就自然也很大。佛陀怀着“人生的苦难是可以解脱的”信念,立下“不成正觉,誓不起座”的誓言,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于世间说法四十九年,广度无数众生;观世音菩萨坚信与娑婆众生有特殊的因缘,倒驾慈航,循声救苦,观音信仰因而成为整个亚洲人的精神支柱;地藏王菩萨坚信世上“没有不可教化之人”,立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心甘情愿到最苦的地方——地狱去救度众生;玄奘大师正是因为有“求取真经,利益华夏”的信念,才会有“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的决心,义无反顾地在“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大沙漠上西行求法;鉴真大师(六八八至七六三)也因“东渡传播正法”的信念,才会立下“是为法事也,不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的誓言,历经九死一生,东渡扶桑弘扬佛法,被日本人奉为律宗开山祖、医药始祖、豆腐业祖师、日本文化恩人。 同理,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愿度众生的宏愿,成就了清净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接引了无数苦难众生安心修行。

“愿力”如同喷泉,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水源的压力,同样,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愿力。愿力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成佛这等大事也是如此,从发愿起步。正如《大智度论》云:“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还须御者,能有所至。”由此可知,无愿则不成能佛,愿力是成佛的内在动力。《华严经》因而说:“一切诸佛悉具一切愿满,方得成佛。”

(3)行——成功的关键

一般人认为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门坎很高,其实并非如此,一个人如果有了信心与心愿,只要坚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念到一心不乱的程度,便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极乐净土。也许有人会问:“这也太简单了吧?!”是的,成功的秘诀本来就这么简单——贵在专心、坚持。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向他请教:“怎样才能修到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我向大家倡议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尽量往后甩。”接着他示范了一次,“从今天起,每天做三百次,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同学们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哲学大家的柏拉图。所以《六祖坛经》云:“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有了信心与心愿而无行动,仍会一事无成;若能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成功的大门就会开启。

由此观之,如果人生是一条船,那么,坚定的信念是决定人生方向的舵,宏大的愿力是驱使船前进的动力,坚韧不拔的意志是行动的力量源泉。信、愿、行三种资粮,帮助我们在生命的大海中战胜激流险滩,直至彼岸。至此,我们不难理解,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为什么能成就清净庄严的极乐国土,为什么发愿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佛说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重要启示。 Hkj0okVsF69EAEUFQyrOoGkGzOR1ufKky7Igy9h/9CScv2I84GyVCnHD5/C7AF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