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空名坐粮

自康熙以来,武官即有空名坐粮(1),雍正八年因定为例:提督空名粮八十份,总兵(2)六十份,副将而下以次而减,下至千总(3)五份,把总(4)四份,各有名粮。又修制军械,有所谓公费银者;红白各事(5),各有所谓赏恤银者,亦皆取给于名粮故。自雍正至乾隆四十五年以前,绿营兵数虽名为六十四万,而其实缺额常六七万。至四十六年增兵之议起,武职坐粮另行添设,养廉(6)、公费赏恤另行开销正项。向之所谓空名者,悉令挑补实额,一举而添兵六万有奇(7),于是费银每年二百余万。此臣所谓饷项赢绌一大转关者也。是时,海内殷实,兵革不作,普免天下钱粮已经四次,而户部尚余银七千八百万。

(1)坐粮:领粮饷,不劳而获。

(2)提督:官名。为清代一省的高级武官。总兵:又称总镇,为绿营兵之高级武官,权职仅次于提督。

(3)千总:清代绿营兵制,属下级武职,居守备之下。

(4)把总:明代为京营兵三大营的领兵官之一;清代绿营兵制,营以下为汛,置把总分领,位在千总之下。又京师巡捕五营亦置把总。

(5)红白各事:即婚丧嫁娶。

(6)养廉:清代官吏的固定薪俸之外,按职务等级每年另给的银钱。雍正以后数额固定,与正俸没有什么区别。

(7)奇:剩余、多余。

自康熙皇帝以后,武官就有立空名吃粮饷的陋习。雍正八年,因袭前朝习惯而成为常例。提督吃空名粮饷的份额为80份,总兵60份,副将以下依次减少,下至千总5份,把总4份。总之,都有空名粮饷可吃。另外制造修理兵器,有所谓公费银粮;婚丧嫁娶有所谓奖赏和抚恤金,这些都是靠空名粮饷发给。从雍正到乾隆四十五年以前,绿营兵的数量虽然号称64万,但实际上缺额6~7万。从乾隆四十六年起,有了增加绿营兵数量的动议以后,武官吃空的粮饷又另外添设,养廉、公费、奖赏和抚恤都作为正项另行开销。过去领粮饷的空名额,命令全部挑选兵丁补充,成为实额。这一下又增加兵员6万多人,于是每年花费银钱200多万。这就是我所说的军饷增减的一大转折点。当时国内富裕充足,没有战争,普遍免除百姓钱粮已有4次,而户部还有剩余的银两7800万。

从雍正到乾隆四十五年以前,绿营兵的数量虽然号称64万,但实际上缺额6~7万。这6~7万人便是立空名吃粮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产生呢?只能用两个字来回答,那就是权利。掌握在手中的权利,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使唤的奴婢,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腐败导致身败名裂。所以,为官者要不贪不恋心静如心。此当首推有“宋良将第一”之称的曹彬。

曹彬(931~999年),真定灵寿(今河北灵寿)人。父曹芸,五代时曾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曹彬出身将门,从小读兵书,练习武艺,为人诚实,办事谨慎。后周太祖郭威的贵妃张氏,是曹彬的姨母,周太祖受禅登基后,召曹彬隶其义子柴荣帐下供职,擢为河中军兵马都监,掌管军务。曹彬虽是皇亲国戚,但从不以此为资本,而是谦虚谨慎,恪尽职守。河中军节度使王仁镐因曹彬是帝戚,对他尤加礼遇,非常客气。而曹彬对各位将领彬彬有礼,他对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

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周世宗派曹彬出使吴越国。吴越国人私下送给他一些礼物,他一概不受。曹彬完成了公差使命,便立即启程返回。吴越国士人用快船追赶曹彬,执意要将礼品送给他,他一再推辞。对方却执意要送,最后无奈收下,但让手下人做了登记,回到京城后,他把这些馈赠的礼品全部交给朝廷。周世宗见曹彬如此廉洁,非常感动,下诏让曹彬将这些礼物领回。曹彬这才拜谢赏赐,将礼物拿了回去,然后全部分给了亲朋故旧,而自己未留一钱一物。

当初,宋太祖赵匡胤未即位时,曾在后周担任殿前都点检,统管朝廷禁卫军,权势很大。曹彬对赵匡胤同其他人一样彬彬有礼,从不巴结和倚附,没有公事决不上门造访,文武大臣们群集宴请,曹彬也很少参加。赵匡胤对于曹彬的这种“中立不倚”,不拉关系,不结权贵的作风非常赞赏,于是对曹彬也另眼看待。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于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从平阳把曹彬召回朝中,对他说:“我以前对你不错,你为什么要疏远我?”曹彬顿首谢罪说:“我是周室的近亲,而且管内职,怎么能轻易妄加交结人呢?”赵匡胤听了曹彬这番话,更加敬佩他的为人,认为可当重任。此后,赵匡胤对曹彬格外器重。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冬,宋太祖下诏讨伐后蜀,令曹彬为都监,与王全斌、王仁赡、刘光毅诸将,率兵6万,分两路攻蜀。曹彬领兵一路破关斩将,蜀军望风而逃,收降了施、万、开、忠、遂等州,攻取了峡中全部的州县。行军作战一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所至蜀地百姓心悦诚服。宋太祖听到这个消息,特下诏书褒奖曹彬。

不久,两路宋军在成都会师,后蜀主孟昶投降,伐蜀战争取得胜利。王全斌、王仁赡等人觉得大功告成,在成都花天酒地,大享清福。曹彬屡请还师,王全斌等人不从,结果原蜀将全师雄等不堪欺压,拥兵10万起兵造反。曹彬复与刘光毅率兵平定蜀乱。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太祖命王全斌、曹彬等人还京。王全斌诸将在蜀地多取民女玉帛,携带了大量金银财宝满载而归。唯独曹彬两袖清风,行囊里只有书和衣服。王全斌等将领在蜀劣迹早有人奏报了朝廷,宋太祖召见王仁赡责问,仁赡不敢隐瞒,如实讲出了诸将抢掠民女民财的不法行为,最后说:

“清政廉洁、不负陛下所托只有曹彬一人。”宋太祖见曹彬不负所望,加封他为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曹彬人见宋太祖说:“征西将士都获罪,唯独我受赏,恐怕这样无以服众。”太祖赵匡胤说:“你功劳最大,但却不居功自傲;你为人清廉,但却从不自夸。受赏当然是应该的。”曹彬这才接受了封赏。

曹彬手握兵权,常年领兵在外征战,屡立大功。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平定南唐,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随宋太宗赵匡义攻灭北汉,后又北伐辽朝,为北宋统一天下,平定海内建立了巨大的功勋,成为北宋著名的军事将领。官至枢密使、侍中、检校太师、同平章事、诸军节度使,位兼将相。曹彬地位虽高,但他从不骄傲自大。平定后蜀回京,宋太祖执意询问曹彬在外领兵打仗,所见宋朝的地方官是否称职,曹彬只是举荐随军转运使沈伦,说他为官廉洁谨慎,可当大任。其他人的政绩,曹彬从不妄加评论,尤其不曾当着皇帝的面议论别人的过错。

曹彬北征辽朝兵败后,荆湖转运副使、职方员外郎赵昌言曾上疏朝廷,请求将败将曹彬等处以死刑以明法纪。后来赵昌言因事被人弹劾,自延安府回京后,皇帝一直未予召见,被弹劾之事不得申辩。曹彬听说此事后,知道赵昌言被冤,便不计前嫌,不挟私报复,亲自出面在皇帝面前为他求情,赵昌言这才得以允许进宫“朝谒”,为己申辩。

曹彬虽身为高级将领,却能事事处处为他人着想。他在徐州主持军务时,手下有一小军官犯了军纪,曹彬按军法判处他杖刑,但曹彬却下令,处罚要过一年后再执行。部下不解其意,曹彬解释说:“我听说这个人刚娶媳妇,如果实施杖刑,肯定会影响夫妻感情。所以我决定杖刑缓期执行。”曹彬执法严格,但又体谅下情,部将都为其良好的将德所折服。

曹彬为将注意自己的将德修养,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仁敬和厚,位居将相,却不自傲,深得朝廷官吏和社会人士的称颂和赞扬。史书称他“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

清代吃缺额的陋习距今已有200多年,但这样的情况到今日看来却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尸位素餐的现象。

如何治之呢?握有权利的人要严于律己,不能违背良心而做没有道德的事情。 oB34iJSwY5YNlnwQOMLdBNB2v8B4uC8v6f/Y6NWHKFXwC6QgFfuxPUu+Hy07S0Z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