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家岁入之数与岁出之数而通筹之

宣宗成皇帝(1)每与臣下言及开捐(2)一事,未尝不咨嗟太息,憾宦途之滥杂,悔取财之非计(3)也!臣尝即:国家岁入之数与岁出之数而通筹(4)之,一岁(5)本可余二三百万,然水旱偏灾尧汤不免。以去年之丰稔(6),而江浙以大风而灾,广西以兵事而缓(7),计额内之歉收已不下百余万。设更有额外之浮出(8),其将何以待之?今虽捐例暂停,而不别求一久远之策,恐将来仍不免于开捐。以天下之大,而无三年之蓄,汲汲乎惟朝夕之图而贻君父之忧,此亦为臣于者所深耻也。当此之时,欲于岁入常额之外,别求生财之道,则搜括一分,民受一分之害,诚不可以妄议矣。至于岁出之数,兵饷为一大宗。臣尝考:本朝绿营(9)之兵制,窃见乾隆四十七年增兵之案,实为兵饷赢绌(10)一大转关,请即为我皇上陈之。

(1)宣宗成皇帝:即道光皇帝。

(2)开捐:指出钱买官。清中叶以前为临时捐纳。鸦片战争以后为弥补巨大的财政亏空,将捐款作为正式的财政收入,规定京官从郎中以下、外官自道台以下都可以按规定价格购买。

(3)取财之非计:不是国家生财的正道。

(4)通筹:通盘筹算,整体考虑。

(5)岁:年。

(6)丰稔:丰年。稔:谷物成熟。因谷物一年一熟,故用以称年。

(7)以兵士而缓:因为战事而缓收赋税。

(8)额外之浮出:发生突然的事变。

(9)绿营:始于明代的一种兵制。清人入关以后,规定各省汉族兵用绿旗,称绿营兵或绿旗兵。有马兵、步兵、水师。

(10)赢绌:增减。

道光皇帝每次和我谈起开捐买官一事时,常常叹息不已,感叹这不是国家取财的正道,官员良莠不齐,官场因此而混乱。我考虑到,国家每年的收入和支出如果能通盘筹算,本来可以剩余200~300万,但水旱灾害就算是唐尧商汤之类的圣王也不能避免的。以去年为例,江浙因大风而成灾,广西因战事而减税,就算是丰收年,总计因天灾减少的收入已不下百万;如果再有意外事情发生,还有什么办法应付呢?现在虽然开捐的事暂停,但如果不另谋长久之计,充实国库,恐怕将来仍免不了重新开捐。国家这么大,如果没有3年的积蓄可预备急用,只顾眼前打算,却将国君的忧虑置之脑后,这是做臣子深以为耻的事。当前若想在每年国库正常收入之外再谋求生财之道,多取一分,百姓就会多受一分祸害,确实不能恣意妄为。说到每年的支出,军饷是一项大开支。我曾考察过我朝的绿营兵制,偶然见到乾隆四十七年关于增兵的方案,实在是军饷增减的关键,请允许我为皇上详细陈述这件事。

曾国藩为清廷的忠言将领,他的眼光确实有过人之处。作为一位将领,他知道打仗就要银两,但他并不像许多贪得无厌的军官只顾搜刮民脂民膏。他清楚地知道在正常赋税之外,“搜刮一分,民受一分之书”。

中外无数统治者生前横征暴敛、荒淫无度,死后大墓大棺陪葬。西汉末年,学者桓谭的《新论》曾记载国家收支的一般情况:大司农从百姓身上赋敛的钱,一年为40亿,半数用作官员薪俸,半数供朝廷使用。少府从园地工商收来的税钱,一年有13万,全部供皇帝私用。除朝廷所谓“公用”外,光是皇帝私人开支就占全国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这几乎是中国历代王朝的通例(汉元帝时,“都内积钱40亿,水衡积钱25亿,少府积钱18亿”,都是皇室的收入)。明代为了应付朝廷巨大开支和“剿贼”所需,一再增加“兵饷”,先后共搜刮1670余万钱。崇祯皇帝甚至明确下令:“不集兵无以平贼,不增赋无以饷之,其累吾民一年。”结果“饷已尽而贼未平”,于是又追加“剿饷”。向各级官吏层层索求,盘剥无度,弄得“农怨于野,商叹于途”,最后皇帝终于自取灭亡。历史上的通则是:一个朝代越接近灭亡,其当权者越是拼命聚敛财富、挥霍无度。法王路易十六积欠40亿国债,却依然变本加厉地搜刮挥霍,一次宴会要耗费千万余元!仅凡尔赛宫一年喝的葡萄酒便要耗费79万法郎!不仅法王穷奢无度,连王后安唐妮的各种手镯就值700~800万法郎!然而巧取豪夺、横征暴敛的结果是把法王路易十六与王后送上了断头台。

因此,曾国藩指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要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在中国历史上,“富国强兵”之策不仅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须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农业生产,鼓励耕战,改革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实行变革等政治措施,因而是一项根本性国策。

《六韬·上贤》曰:“相不能富国强兵,调和阴阳,以安万乘之王,正君臣,定名实,明赏罚,乐万民,非吾相也。”《六韬》还指出:中央政府必须掌握农、工、商这三个经济命脉;并认为只有发展农、工、商业,使国力充足,军事实力才能强盛,国家长治久安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只有举国上下致力生产,才能国富兵强,否则“兵势不行,敌国乃强”。

战争不但是政治和军事的竞赛,也是经济的竞赛。只有国富,才能兵强。春秋末期的吴楚之战,吴能以少胜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吴国工商业逐渐发达,尤其是制铁工业有长足的进步,使兵器生产发展迅速。而楚国连年遭侵,岁无宁日,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所以败给吴国。战国时期变法最早的魏国,在李悝的主持下,实行“尽地力之教”的措施。李悝指出:“农事书,则饥之本也”,不仅强调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还提出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使魏国得以强大。之后吴起、商鞅的变法和齐、韩、燕的改革,都以发展经济为主要内容,目的都在于富国强兵。

运用“富国强兵”谋略,对内可以增强国力;对外可用经济和非经济手段削弱相消耗敌国的经济,或利用自己经济潜力的优势拖垮敌国,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在吴国拘役3年后回国,向左右征询复兴越国之道。春秋末期,当时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范蠡作了极其精辟的论述,他向越王献了一条“富国强兵”之计,其要义是:“兴人事、修政教、收地利”,保护人民,发展生产,储备国力,富国强兵。勾践闻言,如醍醐灌顶,于是卧薪尝胆、幡然领悟为政之道,从此发愤图强,命令文种主持国政、范蠡治理军旅。至公元前485年,越国府库充实、土地垦辟,人民乐为所用。两年后,越国正值丰收,而吴国适遇灾害,水稻歉收。原来,越国用了文种的蒸粟毒计,奉还吴国1万石蒸熟了的粮食。吴国见子粒肥大,皆引为良种,结果颗粒不收,酿成大灾。公元前478年,越国人力、物力愈益强盛,国富兵强,于是大起兵马,连续围困吴国数年。这时,吴国却因兵民疲敝,财力虚耗于累年征战,最后惨败于太湖边,不久被越国灭亡。

中国历代谋略思想中,富国强兵之策都受到高度重视。《孙膑兵书》中就把“富国”、“强兵”作为重点进行讨论。孙膑认为,只有“富国”才是“强兵之急”,从而才能“战胜而强立”,实现天下的统一。《投笔肤谈·本谋》中提出“国不富不可以兴兵”的理论,把国家的经济实力(即国富)当作战略运筹的重要内容,认为战争不仅仅是战斗力、指挥技巧、后勤保障之间的较量,而且还是国家综合实力,包括政治状况、社会状况之间的较量。

汉初,其北部边境经常遭到匈奴军队的侵扰。由于秦汉之际的长期争战,社会经济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因此,从汉高祖开始,中间经过文帝、景帝,直到汉武帝即位之初,均无法以武力彻底反击匈奴的侵扰。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汉朝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匈奴的掠夺。但匈奴统治者既不放弃和亲的利益,又不放弃武力掠夺,所以汉朝虽然先后进行了8次和亲,但每次只能维持短短几年的和平。在此期间,匈奴两次大规模的南下入侵。汉朝经过70多年的休养生息后,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先后实行盐铁专卖、整顿币制和税收等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初年,国家财力充裕,社会富庶。从公元前129年~前119年的10年间,汉武帝采取集中兵力、主动出击的作战方针,在西起河套,东至辽西的广大战场上,先后发起3次大规模的战役,歼敌俘敌数10万之众,使匈奴远遁。从汉初采取“和亲政策”姑息匈奴统治者的侵扰,到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从历史上不同角度说明了富国强兵的作用。

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富强程度的标志是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竞争战略将是未来新时代的国际性总体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充分说明,谁拥有综合国力优势,谁就握有战争的主动权。

要增强国力,必以民力增长为优先,所以善为政者,必重民力。即善于理政的人必定重视人力资源。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成王死后,他的孙子楚庄王登上王位。在最初的3年里,他整天不过问国家大事,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看跳舞,许多大臣都把他当做昏君。

实际上楚庄王这都是装出来的。因为他刚刚当上国君,在朝中还没形成势力,可宰相的权力又过大,因此他想通过暗中观察,发现大臣中谁有胆略、有才华、可以信任和重用。

但是过了很长时间,虽然有几位大臣劝楚庄王振作,可以谈及如何治理国家,与群雄争胜,这些大臣只会不着边际的空谈,令他十分失望。于是只得继续打猎,喝酒,听歌赏舞,甚至下了一道命令:“谁再多嘴谈论国政,就处以死罪!”一晃3年过去了,楚庄王依旧那样碌碌无为。

一天,大臣申无畏请求拜见楚庄王。楚庄王盛气凌人地对申无畏说:“您来见我有何贵干哪?是想喝点美酒,听听音乐,还是有什么话说呀?”申无畏说:“我来此既不是为了喝酒,也不是为了听音乐,只是刚才在城郊散步,听到一个谜语,我莫名其妙,想到大王您聪明过人,就到您这里来请教。”

楚庄王说:“谜语?这倒怪有意思的,你快讲讲。”申无畏说:“楚国山上,有只大鸟,身披五彩,可真荣耀。一停三年,不飞不叫,人人不知,是什么鸟。”楚庄王听了,笑着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不用急,擦擦眼睛等着看吧。”申无畏听了似乎心领神会地说:“大王到底英明。”就告退而出。

从这天以后,又有一些大臣陆续到楚庄王那里,谈论治理国政和与群雄争胜的事情了。通过推心置腹的交谈,楚庄正渐渐对大臣有新认识,了解了谁是可以信任重用的人才。于是,楚庄王开始振作,一面改革政治,调整官员,一面招兵买马,训练军队。后来,他平息了宰相的叛乱,打败了宋国,使楚国称霸于群雄之中。

春秋时代的齐国大夫管仲,就是一位重视以民为本并利用人力资源的开发来治理国家的政治家。

管仲任相后,首先致力于经济的发展,提出治国“必先富民”的思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财力充足,远方之人就会自动归附齐国;开发荒地,种植庄稼有所收成,本国之民自然会安家立业。

在管仲看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根据这种思想基础,他提出“公修公族,家修家族”的观点,使百姓事业相连,俸禄互相补助,人民相亲,宽免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这样人民就能生息繁育;减轻刑罚、薄收赋税,如此人民就会富裕;在各地选用贤士,施教于国民,这样人民就能遵守规范。只要能够满足人民的愿望,争取民心,便得以巩固国家政权。

同时,管仲还十分重视选拔人才,要求各乡都要推举贤士,不得“敝明”、“敝贤”。他还主张凡孝悌忠信、贤良后才,不论是何种出身,也不管是处于什么地位,都要加以合理地运用。他善于任用人之所长,避其所短。齐桓公向管仲请教任命官吏之道,管仲说:“升降揖让,以明礼待宾,我不如显朋,请立为大司行;垦荒地、辟农田,尽地之利生产粟米,我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战场上三军成阵,使兵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成文,请立为大司马;决狱公正,不杀无辜,不诬陷无罪之人,我不如弦商,请立为大司理;犯颜直谏,不避死之,我不如鲍叔牙,请立为大谏之官。”管仲透过对每个人个性的分析,抓住人才各自的特点,使之有组织,相互补充,成立了一个坚强有力的政治集团,充分展现管仲杰出的组织才能。

管仲这些做法,对于人民安居乐业、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的政权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同时他根据人才的不同特点,将其组成整体,使各种才能互相弥补,充分发挥了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整体组织效应,也提高了智慧发挥的效率和水准。 HPx5J6XmxhaMqQlYbbI57/y+rckpLD6gSR8xN9SHUvmdHOjHekZZzmkSGMfJ5i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