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兵书战策无疑是一朵夺目的奇葩。如今,它早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纵观中国历代的兵书战策,有如下共同特点:
一、反对天命,注重人事。
二、反对封建迷信。
三、主张富国强兵。
四、注重灵活多变的用兵艺术。
五、重视将领的作用,强调选贤任能。
六、主张严明法纪,赏罚必信,动有节制。
这些思想原则不仅在当时放射出不可磨灭的光辉,即使在今天,它们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阅读这些凝聚着智慧的伟大作品,无疑对今天的人们有诸多教益和启迪。
因此,我们特别邀请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精深造诣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编写了这套丛书,以飨读者。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撰写了一部《孙子兵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军事奇书,自问世以来即被奉为“兵经”,它不仅对我国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兵学史上,《孙子兵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作为一部军事圣典,它一直被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这部百家兵法之始祖,曾造就了一批批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无论是三国时的曹操、诸葛亮,还是近代指点江山的风云人物,他们在军事、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孙子谋略思想的启发。在短短6000字里,《孙子兵书》把人类的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于我们的面前。
正是由于《孙子兵书》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因此,二次大战以来,国内外许多军政要员都把《孙子兵书》视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孙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之“兵者诡道”、“上兵伐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等凝聚着深刻谋略思想的名言粹语,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悉,1990年波斯湾战争爆发期间,美国总统布什桌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凯撒传》,另一本就是《孙子兵书》。而且,在此期间,美国还将大量的《孙子兵书》英译本运送到沙特阿拉伯,供前线的海军陆战队官兵阅读。也许正是运用了孙子所说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理论,美国军队在开战之初就掌握了战争的主控权,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难怪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名记者在一篇战地报道中这样写道:“中国军队虽然没有参加多国部队,但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参加了这场现代化的战争,他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孙子。”至此,世人在惊叹多国部队奇妙的战略战术和威力巨大的先进武器的同时,更忆起了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军事伟人——孙武。
让人惊奇的是,日本许多商界巨子的案头,放在显着位置的也是《孙子兵书》,而不是MBA的教程。《孙子兵书》已然成了众商家克敌制胜的不传之密。
今天,当我们受变化多端的世界所迷惑的时候,聆听孙子的教诲,也许我们会发觉,世界原来如此简单。
为了能更和谐地与周围的人相处,也为了一圆淘金的梦想,就让孙子点石成金的智慧,帮助我们实现所有的渴望与期待吧!
《始计篇》是《孙子兵书》十三篇的总纲,主要论述了战争指导者在开战之前以及在战争中如何筹划全局的问题,阐述了谋划在战争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决定战争胜败的各项基本条件。
孙武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强调了战争是关系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对于开战之前的谋划,必须要高度的重视,并进行认真地探究,这其中蕴含着对关系社稷安危的战争问题必须谨慎处之,以及没有认真的准备和周密的部署,不能随意兴师开战的慎战思想。古往今来,孙子的这些教诲一直被人们当作至理名言,世代尊奉。
孙武在本篇中还强调,作战前必须对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进行周密的研究、明智的判断和认真的谋划,以便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作战计划。他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即“五事”——“道”(道义)、“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制),和“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执行·兵众孰强·上卒孰练·赏罚孰明”只有在对这些条件进行认真研究、考核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敌我双方的强弱优劣,才有可能预测和判断战争的胜负。
孙武认为,谋划周密就可能在战争中获胜,谋划不周则难于获胜,根本不进行谋划则注定要失败。他主张充分发挥战争指导者的主观能动性,分析、把握各种条件,根据利害关系和不断变化的形势来进行研究和谋划,创造战略战术上的有利态势,从而确保自己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取得战争的优势与主动,他还提出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术,强调以灵活机动、快速多变、欺敌误敌的战法来打击、消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