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擒庞涓(1)

【原文】

昔者,梁君将攻邯郸(2),使将军庞涓、带甲(3)八万至于茬丘(4)。

齐君(5)闻之,使将军忌子(6)、带甲八万至……竞。庞子攻卫(7),将军忌子……卫,救与……曰:“若不救卫,将何为?”孙子曰:“请南攻平陵(8)。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9),难攻也。吾将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10),北有卫,当途有市丘(11),是吾粮途绝也。吾将示之不知事。”于是徙舍(12)而走平陵。

……陵,忌子召孙子而问曰:“事将何为?”孙子曰:“都大夫孰(13)为不识事?”曰:“齐城、高唐(14)。”

孙子曰:“请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横卷四达环涂(15)横卷所阵也。环涂甲(16)之所处也。吾末甲劲,本甲(17)不断。环涂击柀(18)其后,二大夫可杀也(19)。”于是段齐城、高唐为两(20),直将蚁附(21)平陵。挟艹世(22)环涂夹击其后,齐城、高唐当术而大败(23)。将军忌子召孙子问曰:“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厥(24)。事将何为?”

孙子曰:“请遣轻车西驰梁郊(25),以怒其气。分卒而从之,示之寡(26)。”于是为之。庞子果弃其辎重(27),兼趣舍(28)而至。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29),而擒庞涓(30)。故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31)。

【注释】

(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庞涓,战国时人,早年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被魏惠王任为将军。简文中庞涓又称庞子。

(2)梁君:指魏国国君惠王(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国在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又称梁。邯郸:赵国国都,今河北邯郸。

(3)带甲:穿有铠甲的士卒,此处泛指军队。

(4)茬丘:地名,其地不详。

(5)齐君:指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

(6)忌子:即田忌,齐国的将军,曾荐孙膑于齐威王。

(7)卫:国名,原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春秋时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

(8)平陵:地名。据下文“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卫”,则此平陵应在宋、卫之间。

(9)东阳:地区名。战邑:指平陵。意谓平陵是东阳地区军事上的重要城邑。

(10)宋:国名,原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战国初期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11)市丘:地名,在魏国。

(12)徙舍:拔营。走,急趋。

(13)都:齐国称大城邑为都。都大夫:治理“都”的长官。这里似指那些率领自己都邑军队跟从田忌参加战争的都大夫。孰:谁。

(14)齐城、高唐:齐国的两个都邑。齐城:疑即齐都临淄,在今山东临淄。高唐:在今山东高唐、禹城之间。

(15)环涂:下文屡见,疑是魏军驻地或将领之名。一说“环涂”即“环途”,迂回的意思。

(16):疑借为彼此之彼。

(17)末甲:后续部队。本甲:前锋部队。

(18)柀:疑借为破。

(19)孙膑的意思似是要牺牲“不识事”的二大夫,使魏军产生齐军软弱无能的错觉。

(20)段:借为断。意谓把齐城、高唐二大夫带领的军队分成两部。

(21)蚁附:指攻城,形容军士攻城时攀登城墙,如蚂蚁附壁而上。

(22)挟艹世:疑是魏军驻地或将领之名。一说借为浃渫,形容军队相连不断。

(23)术:道路。意谓齐城和高唐二大夫的军队在行军的道路上大败。

(24)厥:借为蹶,摔倒,败。

(25)请派遣轻快的战车向西直趋魏国国都大梁城郊。

(26)以上两句意谓把队伍分散,让敌人觉得我方兵力单薄。

(27)辎重:军用物资器材。

(28)趣:行进。舍:止息。趣舍:指行军。“兼趣舍”就是急行军,昼夜不停。

(29)弗息:不停息。桂陵:地名,在今山东菏泽东北。

(30)《史记·魏世家》记魏惠王十八年(据《竹书纪年》当为十七年,公元前353年)齐、魏桂陵之战,没有提到庞涓;记后十三年(据《竹书纪中》当为后十二年)的马陵之战时,说庞涓被杀,太子申被虏(《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记略同,但谓庞涓自杀)。简文记庞涓于桂陵之役被擒,与《史记》所记不同。

(31)尽:终极。意思是称赞孙膑的作为尽善尽美。

【译文】

从前,魏惠王准备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由大将庞涓统领8万大军来到卫国的茬丘。

齐威王知晓后,立即派大将田忌带领8万军兵开到齐国和卫国边境。庞涓攻打卫国,形势十分危急。田忌将军要救卫国,但有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一时无计可施,便和谋士孙膑商议。孙膑指出,不能直接去救卫国。田忌一听,十分着急,便问道:“如果不去救卫国,那怎么办呢?”孙膑说:“请将军南下攻打魏国的平陵。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攻克。我军可以故意在这里用兵,以便迷惑敌军。我军攻打平陵,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还要经过魏国的市丘,我军的运粮通道很容易被阻断。我们要假装不知道这种危险。”田忌接受了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

接近平陵时,田忌又请来孙膑,问道:“该怎么攻打平陵呢?”孙膑说:“大将军,您难道还不明白我们的计谋吗?”田忌说:“分兵齐城、高唐。”

孙膑说:“请派两位将领带兵从齐城、高唐攻击环涂地区魏军。环涂是魏军屯驻之地。我军让前锋发起猛烈进攻,主力部队却按兵不动。环涂的魏军必定会反击,两位将军可能打败仗,甚至牺牲。”

于是,田忌分兵两路,从齐城、高唐直向平陵进击。果然如孙膑所料,挟艹世、环涂两处魏军从后面夹击齐军,两路齐军大败。田忌急忙召孙膑问计:“我军没攻下平陵,反而失去齐城、高唐,遭受很大损失,现在该怎么办呢?”

孙膑说:“请立即派出轻装战车,往西围困魏国都城城郊,激怒庞涓。庞涓必定回兵救魏国国都。我军只需分出少数兵力和庞涓交战,显出我军兵力单薄的样子。”田忌一一照办。庞涓果然丢掉辎重,昼夜兼程回救魏都。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埋伏,一举击败庞涓。所以,人们赞叹说,孙膑用兵如神啊。

【心得】

此文通过讲述一个战例故事,表现了一种战略思想。因为文章的关键不在于讲故事,故战例叙述十分简要。为使读者更形象地认识,更深刻地领悟孙膑的这种军事思想,很有必要对这种战例较详细地加以说明。“围魏救赵”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至今仍为中外人士所研究和效法。

事情发生在公元前354年,当时魏国国君梁惠王,派大将庞涓带领大军攻打赵国,一举打到赵国都城邯郸城下,赵国危难时刻求救于齐国。齐威王忙派田忌为统兵将领,孙膑任田忌的军师,领兵前去援救赵国。田忌见赵国形势危急,准备领兵直奔邯郸去解围,而孙膑却冷静地阻止了他。他分析说:“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同样的道理,用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现在魏国和赵国打仗将近一年,双方都已疲惫不堪。魏国已把精兵都集中到邯郸去了,国内只剩下老弱病残,兵力十分空虚。”

“我们不如引兵直奔魏国国都大梁,占据其交通要道,袭击其空虚的地方。魏军见国内危急,必定会放弃攻打邯郸,回军救城。我军就可以在其回军的中途,在桂陵设下埋伏,截击敌军。这样,我们不但可以轻而易举地解救赵国,还可以在中途打败魏军。”

田忌欣然接受了孙膑的作战方案,作出进攻魏国都城的佯态,庞涓果然中计,撤军救援。孙膑早已在桂陵设下埋伏,结果齐军大获全胜,消灭魏军2万人马,庞涓也差点成了齐军的俘虏。

后来,齐威王又派田忌、田婴为统兵将领,孙膑为军师,领兵伐魏救韩。田忌认为军情紧急,救兵如同救火,应该直接前往韩国都城救援。孙膑再次提出实施“围魏救赵”的战法。田忌很忧虑地说:“军师上次用过这个计策了,这次重复使用,魏国将军庞涓会识破的!”孙膑笑而答道:“我另有什谋,定让庞涓上当。”田忌有些顾虑,但还是照孙膑的计划实施了,带领军队直奔大梁。庞涓连连战胜韩国军队,马上就要攻下韩国都城了。忽然得知齐军直奔大梁而去,庞涓大恐,急忙下令撤兵回师,保卫本国国都大梁。这时,孙膑对田忌说:“韩、赵、魏三国的士兵,善战而又勇猛,齐军不能和魏国军队硬拼,只能见机行事,方能取胜。兵法说:‘从百里之外而来求利的军队,会损折士将;从50里以外而来求利的军队,其士兵只能到达半数。’我军现在应该假扮兵力极弱的样子来诱惑敌军。”田忌问道:“用什么办法诱惑敌军?”孙膑说:“让军兵今天埋设10万军灶,明天减为5万,后天再减为2万。庞涓见我军军灶大减,一定认为我军士兵大量逃亡,就会派军日夜不停地追赶我军,魏军肯定会疲惫不堪。我们乘机用计对付魏军,就可以活捉庞涓了。”

庞涓十分注意侦察路上齐军的留下的痕迹。当发现齐军军灶逐日减少时,庞涓心中甚喜。魏太子很不明白,问庞涓:“还没交战,你为何就这般喜形于色了?”庞涓说:“从迹象看,齐国军队中开小差的士兵越来越多,我军正好乘势追击。”太子申说:“孙膑诡计多端,我们已经吃过他的亏了,切不可再冒险了!”庞涓哪里肯听,他让大部队缓行,只带少数精锐部队兼程赶路,到天黑的时候,终于赶上了齐军。庞涓十分得意,但他哪里知道,他已陷入齐军伏兵的包围圈了。原来,孙膑早已计算出魏军的行程,适时在马陵道设好了埋伏。马陵道是两座山丘夹峙中的一条小路,形势十分险要,是理想的伏击地方。孙膑选出1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道路两旁,只等火光一起,就一齐放箭。庞涓见已晚,命令军士点燃火把,照亮道路继续前进。忽然,看见路旁一棵大树独自地立在那里,树皮被剥去一段,有7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庞涓一见遂大怒而愤,但随即见其地形,方知不妙,只见两边山丘耸峙,前面已被许多树木,横七竖八地堵死了道路,不由自主地连叫:“不好!不好!我中孙膑的诡计了!”庞涓的叫声还没完,齐军己是万箭齐发,乱箭如同骤雨射向魏军,魏军死伤无数。正在魏军大乱时,齐军已是喊声震天,向魏军冲杀过来,双方展开激战。庞涓见大势已去,晓得无法脱身,只好拔出佩剑,自刎而死。齐军消灭了庞涓所带精锐魏军,又立刻乘胜追击魏军后续部队,将其全部歼灭,魏太子申也成了齐军的俘虏。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不禁要去思考,庞涓和孙膑同为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庞涓其才能也是无人能及,为什么庞涓却会连续中孙膑的计谋,两次惨败于孙膑手下,最后落得自刎而亡的下场呢?论当时兵力,魏国并不比齐国差,胜败的决定因素就在于战略战术的运用了。从战略上看,孙膑能纵观全局,准确地分析敌、我、友三方的形势,从而实施了“围魏救赵”的妙计。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正确、巧妙的战略方针,这是孙膑用兵高明的最好证明,他不受常规战法的约束,摒弃了“救兵如救火”的传统思维,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方针,迷惑敌人按自己的计划行动,从而很轻松地战胜了强敌。

试想,如果孙膑按常规去救赵、救韩,那会是什么结局呢?尚不论齐军必然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恐怕也未必来得及解赵国和韩国的围,自己也陷于亡国之灾哩!从战术上说,在第二次施行“围魏救赵”计谋时,孙膑使用了“减灶计”,诱使庞涓上当,这又一次证明了孙膑杰出的军事才能,其高明还不仅在于他想出了这个办法,更在于他知己知彼,非常清楚庞涓自大、刚愎自用的性格。事实上,庞涓真的不听太子申的提醒而中了孙膑计谋。孙膑和庞涓的两次相斗,给我们留下了两个典型的战例,更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个高明的军事家不仅要熟知兵法,更要善于审时度势,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要善于打破常规,出奇制胜。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孙膑的两次战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古今中外,不少军事家效法孙膑“围魏救赵”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创造了许多类似的战例,给对方以沉重打击。

1944年6月5日,美英联军发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了。在法国的科坦丁半岛北部,联军空降部队经过一天多的激战,与海运登陆的部队已经接触。此时,落在泛滥区后边的美军2个空降师仍处在随时被德军包围的危险境地。可是,德军一直误认为科坦丁半岛登陆的联军是一股力量较小的空降部队,未予重视。直到6月7日,德军才开始抽调预备兵力向科坦丁半岛泛滥区开进。正在这时,德军接到在爱夫南齐斯北面和西面有大批联军空降的消息。德军预备队正在举棋不定,突然又有报告说:300多架联军飞机曾在圣罗以西地区空降了不少伞兵。其实,这都是用木偶伪装成的伞兵。德军元帅隆美尔错误地认为这是联军在那里大规模海上登陆的前奏,便命令全部预备队力都向那里运送。当德军向西扑空之际,美军的两个空降师乘机跨过了泛滥区,解除了危机。

《东周列国志》第51回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意欲重整先祖霸业,对内改革,对外征战。而对庄王有忌恨之心的斗越椒却迫不及待地伺机谋反。他乘庄王北伐之机,举兵占领郢都,随即拦截庄王归路。庄王回师途中,进至漳澨与叛军相遇。双方初战,庄王部队损失不小。庄王心生一计:假退兵,暗地把大军四下埋伏,以一队兵引诱敌人,让其拼命追击,待其疲惫不堪时,聚而歼之。斗越椒果然以为对方败阵而逃,便率部追击,等发现中计时已悔之晚矣。他中箭身亡,叛军大部被歼。庄王遂凯旋郢都。

南北朝时,公元580年,杨坚命于仲文率兵支援韦孝宽作战。于仲文军至蓼隄,距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约7里路,与檀让率领的数万人马相遇。于仲文将精锐部队埋伏在阵后,以部分老弱残兵出阵挑战。檀让见阵前全是些弱兵瘦马,立即冲杀过来。这些老弱残兵刚一接战,便转身败走,檀让紧追不舍。正追之间,两边伏兵骤起。檀让措手不及,阵容大乱,檀让领残部逃往成武。

公元504年,北魏军拓跋元英围攻平阳(今河南信阳市),南梁马仙王卑率军救援,挥军急攻元英营垒。元英率都假装向北逃遁,马仙王卑不知是计,追至平地,无险可守,魏军突然发起攻击。马仙王卑部溃败。

《三国演义》第72回写道,曹操曾识破刘备“诈败诱敌”之谋。曹操亲自率军来夺江水。孔明让刘备亲渡汉水,背水扎菅。交战时,刘备入阵,刘封敌不过徐晃,拨马便走。曹操令大军齐声呐喊掩杀过来。蜀兵往汉水方向败退,丢了营寨,马匹军器,丢满道上。曹军都去争着抢东西。这时,曹操急忙鸣金收兵。众将说,我们正要去提捉刘备,大王为何命令收军?曹操说,我见蜀军背水安营,就有点惑疑。又见他们逃跑时扔下那么多马匹军器,就更惑疑了。赶快退兵。不要抢衣物。于是下令,随便拾取一件物品,立即斩首。火速退兵。可是,已显得太晚了,曹军刚一回来,蜀军左右杀出,曹兵大溃而逃。

孙膑和庞涓的两次战例,给后来的军事战争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无论是诸葛亮的妙计败曹军,还是美英的“诺曼底登陆”都体现了这种军事思想。它告诉人们在军事上要“兵不厌诈”,军事讲究的是战略和计谋,而不是两军人数的较量。所以我们不可以拘泥于常规思路,要善察、善度,以反其道行之,给敌人以料想不到的打击。 SBI3hHb8HcZGDEC7tDykpmvp24B1oiTrkI5dBfjMXLes0EeRoiixSpdV+bTVXfr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