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分析你的忧虑

揭开忧虑之谜

如果我们将忧虑的时间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那么,忧虑就会在我们智慧的光芒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前面曾提到的维奇•卡贝尔战胜忧虑的万能公式,是否能解决你所有的忧虑呢?不,当然不能。

那么当你面对忧虑时,应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我们一定要学会下面三个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并用它们来解决各种不同的困难。

这三个步骤是:

第一步:要看清事实。

第二步:具体地分析事实。

第三步:得出结论,作出决定,然后依照决定理智地实施行动计划。

这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也是他亲自实践过的思维模式。如果我们想解决那些压迫我们、令我们寝食难安的、使我们成天像生活在地狱中的问题,那我们就必须应用这些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步:要看清事实。看清事实为何如此重要呢?因为除非我们看清楚事实,否则就不能很明智地解决问题。没有这些事实,我们只能在混乱中摸索。这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吗?不是,这是已故的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学院院长赫伯特•霍基斯所说的。他曾帮助过20万中学生解决他们忧虑的问题。

他告诉我说:“混乱正是导致忧虑的主要原因。比方说,如果我有一个问题必须在下星期二以前解决,那么在下星期二之前,我根本不会去试着作出什么决定。在这段时间里,我将集中精力去搜集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事实。我不会发愁,不会为这个问题而难过,更不会失眠,我只是全心全意地搜集所有的事实。等快到星期二的时候,如果我已经看清了所有的事实,一般说来,问题本身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我问霍基斯院长,这是否表明他可以完全脱离忧虑了?

“是的,”他说,“我想我可以老实地说,我现在的生活完全没有任何忧虑。我发现,假如一个人能够把他所有忧虑的时间都用在以一种很超然、很客观的态度去寻找事实的话,那么他的忧虑就会在知识的光芒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会怎么做呢?如果我们要考虑事实——爱迪生曾郑重其事地说:“一个人为了避免花时间去思想,往往会用各种手段。”也就是说我们通常会像猎狗那样,去找寻那些我们已经想到的,而忽略了其他的一切。我们只需要那些适合我们行动的事实,那些只适合我们的如意算盘、适合我们原有偏见的事实。

正如安德烈•马罗斯所说的:“一切和我们的个人欲望相符合的,看来都是真理,而其他的一切只会使我们感到愤怒。”

难怪我们会觉得,要得到我们问题的答案是如此困难。这好比我们一直假定2加2等于5,而这不是连一个二年级的算术题都不会做了吗?可事实上,世界上就有许许多多的人坚持认为2加2等于5——或者是等于500——以至于弄得自己和别人的日子都很不好过。

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将感情因素排除于思想之外,就如霍基斯院长所说的,我们必须以一种“超然、客观”的态度来看清事实。

要在我们忧虑的时候做到这一点,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当我们忧虑的时候,往往会情绪激动。不过,我还是找到了两个办法,它们有助于我们像旁观者一样以很清晰客观的态度看清所有的事实:

首先,在搜集各种事实的时候,我假装不是在为自己搜集这些资料,而是在为别人做这件事,这样使我可以保持冷静而超然的态度,也可以帮助自己控制情绪。

其次,在搜集造成各种忧虑的事实时,我有时候还要将自己假设成对方的律师,换句话说,我也要搜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实——那些有损我的希望以及我所不愿意面对的事实。然后,我会把两方面的所有事实都写下来。这时,我通常会发现,真理就存在于这两个极端中间。

这就是我要说明的要点:如果不事先看清楚事实的话,你、我、爱因斯坦,甚至连美国最高法院,也没有办法对任何问题作出聪明的决定。爱迪生就很清楚这一点,在他死后遗留下来的2500本笔记中,记满了有关他面临的各种问题的事实。

所以,解决我们困难的第一个办法就是看清事实。让我们仿效霍基斯院长的方法吧,在没有以客观态度搜集所有的事实之前,不要去想怎样解决问题。

然而,如果对事实不加以分析和解释,就算是把全世界所有的事实都搜集起来,对我们也没有丝毫的帮助。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如果先把所有的事实都写下来,然后再进行分析,事情就会容易得多。事实上,只要在纸上记下各种事实,把我们的问题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就有可能帮助我们作出一个很合理的决定。这正如查尔斯•吉特林所说的:“只要能把问题讲清楚,就已经解决了一半问题。”

让我用实例来告诉你这种方法的效果吧,中国有句古话叫“百闻不如一见”。我要告诉你一个人是怎样把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些真正付诸行动的。

就以盖伦•李克菲的事情来说吧——我认识这个人好几年了,他在远东地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美国商人。1942年,日军侵入上海,李克菲先生正在中国。下面就是他来我家做客的时候给我讲述的故事:

“日军轰炸珍珠港之后不久,他们占领了上海,当时我是上海亚洲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他们派来了一个所谓的‘军方清算员’(实际上他是一位海军上将),命令我协助他清算我们的财产。这种事,我毫无办法,要么就跟他们合作,要么就算了——而所谓算了,也就是死路一条。”

“我只好遵命行事,因为我已经无路可走。不过,有一笔大约75万美元的保险费,我没有填写在清单上。我之所以不填进去,是因为这笔钱属于我们香港的公司,而与上海公司的资产无关。不过我还是担心万一日本人发现了这件事,可能会对我非常不利。他们果然很快就发现了。”

“当他们发现的时候,恰巧我不在办公室,我的会计部主任则正好在场。他告诉我,那位日本海军上将当时就大发雷霆,还拍着桌子直骂人,说我是强盗和叛徒,还说我侮辱了日本人。我知道他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我猜想我很有可能会被他们关进宪兵队去。”

“宪兵队也就是日本秘密警察的行刑室。我有几个朋友,他们情愿自杀,也不愿被送到那个地方去。我还有一些朋友在那里被审问了10天,受尽了各种酷刑之后,死在那个地方。而我现在也可能要被关进宪兵队了。”

在那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呢?我是在星期天下午得知这个消息的,我想我当时应该吓得要命。如果我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一定会被吓死的。多年来,每当我担心的时候,总会坐在我的打字机前,打出以下两个问题以及问题的答案:

一、我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二、我应该怎么办?

我以往都不把答案写下来,只是在心里回答这两个问题。不过多年前我就不再那样做了。我发现,同时把问题和答案都写下来,能够使我的思路变得更清晰。因此,在那个星期天的下午,我直接回到我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房间,取出打字机,打下了下面的内容:

一、我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我担心明天早上会被关进宪兵队里。

二、我应该怎么办?

“我花了几个小时来思考这个问题,写下了四种我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每一种行动可能带来的后果。”

“我可以试着向那位日本海军上将解释。可是他不会说英文,若是我找翻译对他解释,很可能会让他恼怒,那我可能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因为他是个非常残酷的人,我宁愿被关进宪兵队里,也不愿和他去解释这件事。”

“我可以逃走。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时刻都在监视着我。我从基督教青年会搬出、搬进都要登记,如果我想逃走,很可能会被他们抓住枪毙。”

“我也可以留在房间里,不再上班。但如果我这样做的话,那位日本海军上将肯定会起疑心,他也许会派人来抓我,根本不给我任何解释的机会,直接把我关进宪兵队里。”

“星期一早上,我可以照常去公司上班。如果我这样做,那位日本海军上将很可能正在忙着,而忘掉了我的事情。而且就算他想到了,也可能已经冷静下来,不再来找我的麻烦。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没有麻烦了。甚至即使他还来找我,我仍然有机会向他解释,所以我应该和平常一样,在星期一早上去办公室,就好像一切并没有发生过。”

“等我把所有事情都想过之后,我决定采取第四个计划——和平常一样,在星期一早上照常去上班。之后,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早上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那位日本海军上将坐在那里,嘴里叼着香烟,像平常一样看了我一眼,但什么话也没说。6个星期之后——谢天谢地,他被调回东京去了,我的忧虑也就此宣告结束!”

“就像我前面所说过的,我之所以能捡回这条命,大概就是因为我在那个星期天下午写出了各种不同的情况,以及每一个步骤可能带来的后果,然后很镇定地作出决定。如果我不那样做的话,我可能会思想混乱,或者是犹豫不决,以至于在紧要关头出现差错。如果我没有分析我的问题并作出决定,那我整个星期天下午就会心乱如麻,那天晚上也睡不着觉,星期一早上上班的时候,也很可能满面惊慌和愁容——仅此一点,就会使那位日本海军上将起疑心,而使他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以后,一次又一次的经验证明,逐渐作出决定,的确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都是由于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而无法控制自己,总是局限在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小圈子里,才会精神崩溃和生活窘迫。我发现,一旦很清楚、很确定地作出某种决定之后,50%的忧虑都会消失,在我按照决定去做之后还可以消失40%。”

这也就是说,采取以下4个步骤,通常就能消除我们90%的忧虑:

第一,清楚地写下所担心的是什么。

第二,写下可以怎么办。

第三,决定该怎么办。

第四,马上就按照决定去实行。

盖伦•李克菲现在已经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几位美国商人之一,他很诚恳地告诉我,他的成功应归功于这种分析忧虑,并敢于正视忧虑的方法。

“一旦作出决定,当天就要付诸实践,”威廉•詹姆斯说,“同时不要理会责任问题,也不要关心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的意思是说一旦你以事实为基础,并作出了一个很小心谨慎的决定,就需要付诸行动,而不是停下来再重新考虑,要毫不迟疑,不要怀疑自己,否则只会引起其他的怀疑,不要一直回头看。

我曾问一位俄克拉何马州最成功的石油商人怀特•菲利浦,是如何把决心付诸行动的。“我发现,”他回答说,“如果在超过某种限度之后,还一直不停地思考问题的话,一定会造成混乱和忧虑。当调查和思考过度对我们有害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应该下定决心、付诸行动、不再回头的时候了。”

那么,你何不马上运用盖伦•李克菲的方法来解决你的忧虑呢?下面就是:

第一,我担忧的事情是什么?

第二,我应该怎么办?

第三,我决定怎么做?

第四,我什么时候开始做?

让生意上的忧虑减半

我们常常花一两个小时开会来讨论问题,可是却搞不清楚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只有分析清楚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走上成功之路。

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也许你现在正在对自己说:“这个话题简直是荒谬至极,我干这一行已经十几年了,如果说有谁知道这个答案的话,当然非我莫属了。居然有人想要告诉我如何让生意上的忧虑减半,这可真是荒谬透顶。”

这话一点也不错。如果我在几年前看到这样的标题,也会有同样的感觉。这个题目好像能帮你解决很多事情,但这种空头话根本一文不值。

让我们开诚布公地谈谈吧。也许我的确不能帮你减少生意上一半的忧虑,因为从我前面分析的结果来看,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做得到这一点。可是我能做到一点,就是可以让你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剩下的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前面我曾经提过,闻名世界的尤利西斯•科瑞尔博士认为:“不知道如何抗拒忧虑的商人,所付出的将是短寿的代价。”既然忧虑如此严重,那么如果我能帮你减轻忧虑,哪怕只有10%的忧虑,你是不是会感到满意呢?会的?很好,我下面就要告诉你一位商人是如何消除忧虑的,而且节约了以前用来开会、解决生意上问题的70%的时间。

当然,我不会告诉你那些你无法查证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昂,多年来他一直担任西蒙出版公司的高层主管,现在是纽约州纽约市洛克菲勒中心袖珍图书公司的董事长。

下面就是李昂的经验:

“15年来,我几乎每天都要花一半的时间用来开会和讨论问题。讨论我们应该这样还是那样,还是什么都不管。我们这时会非常紧张,会在椅子上坐立不安,或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彼此辩论,不停地绕圈子。到了晚上,我会弄得筋疲力尽。我原以为我这辈子大概也就只能这样了。而且我干这一行已经有15年了,我并不觉得应该有更好的办法。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减去3/4的会议时间,可以消除3/4的神经紧张,那么我会认为他是在痴人说梦。可是,我现在确实能够拟出一个恰好能做到这一点的计划。这个方法我已经用了8年,对我的办事效率、我的健康和我的快乐来说,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这听起来好像是在变魔术——可是正如所有的魔术一样,一旦你弄清楚是怎么做的,就非常简单了。

下面就是我的秘诀:

“第一,我立即停止了15年来我们会议中所使用的程序。在以往,我那些同事会先把问题的细节报告一遍,最后再问:‘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我制定了一条新的规矩,任何人想要问我问题,必须事先准备好一份书面报告,并在报告中回答以下4个问题:

“一是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以前我们这种会议通常要开一两个小时,可是大家还弄不清楚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常常开始讨论我们的问题,却不愿提前明白地写出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二是问题的起因是什么?”

“我回顾了一下,竟然惊奇地发现,我虽然在这种会议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清楚地找出构成问题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三是这个问题能找到哪些解决的方法?”

“在以前的会议中,只要有一个人提出一种解决方法,就会有另外一个人跟他辩论,大家也都争论起来,常常扯到题外去。而开完会时,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四是你建议用哪一种方法?”

“以前和我一起开会的人,往往为一种情况担心几个小时,并且不断地绕圈子,从没有想过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

“现在,我手下的人很少把他们的问题拿来找我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发现要回答上面的4个问题,他们就必须把所有的事实搜集起来,仔细地考虑问题。当他们做完了这些之后,他们会发现大部分问题都不必再来找我商量,因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会像面包从烤面包机中跳出来一样不断地涌现。即使是那些必须跟我讨论的问题,所花的时间也不过是以前的1/3,因为讨论的过程非常有秩序,而且符合逻辑,最后往往都能得出很明智的结论。”

“现在,在我们袖珍图书公司的办公室里,不再有人花那么多时间去担心、讨论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以更多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法兰克•比吉尔是美国最了不起的保险业巨头。他曾告诉我,他不仅减少了他在生意上的忧虑,而且使他的收入倍增,他使用的也是类似的方法。

“很多年以前,”法兰克•比吉尔说,“我刚开始保险推销业务的时候,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无限的热诚和喜爱。然而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使我非常气馁,我开始鄙视我的工作,甚至想到过放弃。我几乎都要辞职了,可是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坐下来,想找出我忧虑的根源所在。”

“第一,我首先问自己:‘问题到底是什么?’我的问题是:我访问过那么多的人,可是业绩并不够好。我似乎跟那些潜在的顾客都交谈得很好,可是到最后快要成交的时候,那位顾客就会跟我说:‘啊!我想再考虑考虑。比吉尔先生,什么时候你再来时再说吧。’于是我又要再去找他,浪费掉不少的时间,使我觉得很颓丧。”

“第二,我问自己:‘有什么可能的解决办法?’可是要找出问题的答案,我一定得先研究以前的事实。我拿出过去12个月以来的记录,仔细查看上面的数字。”

“结果,我有一个非常惊人的发现,就在本上,白纸黑字写得很明白。我发现我所卖的保险里,有70%是在第一次见面时就成交的,另外有23%是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成交的,还有7%是在第三、第四、第五次……才成交。正是这些东西,让我觉得很难过,很浪费时间。换句话说,我的工作时间,几乎有一半都浪费在实际仅仅只是7%的业务上。”

“第三,‘答案是什么呢?’答案很明显,我立刻停止第二次以后的所有访问,把空出来的时间拿来寻找新的顾客。结果真是令人难以相信: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就把平均每一次赚2.8美元的业绩提高到4.27美元。”

法兰克•比吉尔是美国最著名的人寿保险推销员,每年接进来的保险业务都在100万美元以上。可是他曾经一度想放弃他所从事的职业,几乎要承认自己的失败。结果呢?分析问题使他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你是否也应该把这些问题应用在你的问题上呢?下面让我再重复一下这几个问题:

一、问题是什么?

二、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四、你建议用哪一种解决方法?

你可能不够独特

世上的玫瑰没有两朵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任何人曾经或即将与另一个人经历完全相同的人生旅程……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丈夫热衷园艺,他经营的玫瑰花园给大家增添了很多乐趣。有一天,我们共同欣赏玫瑰花,他说:“乍一看,仿佛这些玫瑰花都是一样的,不是吗?其实不然!如果你仔细分辨,就会发现颜色和品种都一样的花之间仍有细微差别——成长速度、花瓣的卷曲程度、颜色铺展的密度——每一朵都存在细微的不同。”

自然界到处充满多样性,而人类自身更是千差万别。前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古人类专家亚瑟•凯斯爵士说:“没有任何人曾经或即将与另一个人度过完全相同的人生旅程……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错,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我们的本质都由相同的材料组成。

要获得成熟的智慧就必须认识并理解这个事实,这是一座跟我们的同胞沟通的桥梁。在我们尊重对方是个“个人”,一如我们知道自己是个“个人”之前,我们无法跟他沟通或建立任何有意义的关系。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事实上是一天比一天难。虽然我们喜欢自认为是一个已经废除了阶级意识的国家,但事实上却仍然受到阶级意识的支配。我们发展出一套特殊的用语,反映出我们不喜欢把一个人当个人看待,而将他纳入我们认为他所归属的阶层里——在统计栏或调查问卷中,“普通人”、“中下阶层”、“消费大众”、“低收入人群”、“白领阶层”、“蓝领阶层”、“咖啡座人士”等等——这一切“标签”显示我们不愿意或缺乏将他人当做是“个人”而不是一个群体当中无名无姓、没有面孔的一分子的能力。

我们已经被分类,然后被归纳于某一个群体中。在生活中,我们的方方面面都在受调查;社会调查员对我们再熟悉不过:我们喝几杯咖啡,多少人拥有汽车及什么牌子的车,听什么广播或看什么电视,甚至我们每一年过多少次性生活,过得怎么样等等。

大家都在强调“调整适应”、“群体整合”和“社会机动性”,削弱自己的个性以顺应所属群体可敬的行为。绝对的个人主义已经不复存在了。难怪我们总觉得自己已经失去独立性,如果思想和行为与他人出现差异时,心里就会感到很不舒服。

事实上,每个人还是希望自己能独一无二地生活。分类的压力、认同的压力并不能阻止人们在内心深处渴望与他人不同。而这种渴望一旦通过外在表现挣脱出来,我们也就有机会躺进精神病医生办公室里的长椅、住进精神病院、沉迷于酒色和毒品。但是这样就永远也无法找回迷失的自我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怎样做个与众不同的个体?我们怎样得到一种相对成熟的自觉?我们提出三个建议:

(1)在孤独和退隐中认识自己

过度紧张的生活使我们失去了自我反省的机会,我们必须为孤独创造机会。

不同的人对孤独有不同的理解。一个朋友说,如果他需要沉思,就上街去进行长距离的散步,任自己在人群中消失,“在这种方式下思考问题,我就能避免分心。”

在纽约时,我丈夫常去附近一家教堂,因为那里安静。这样能使他内心平静,使自己保持活力,使精神更振奋。

我最难得的孤独时刻是自己沉浸于自然那一刻。我很少做长距离散步或户外活动,但是我经常在花园里散步或至少还能不时抬头望一眼窗外那棵树或天空。四季的更迭真是个永恒的奇迹。方寸间的土地和广袤的田野都可以体验欣赏的乐趣。我此时就会感觉到自己已经与大自然亲密交融。

也许有的人喜欢独处安静的房间或只是令肉体孤独地存在。不管怎样,每天创造一段孤独的时光,把电话和所有干扰的事物抛开,是我们探索自己的生活、信念和行动必须要做的。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强调过孤独的价值:耶稣、佛陀、施洗者约翰、笛卡儿、蒙田、班扬等人也正是在孤独中才获得了启示。

(2)摆脱习惯这把枷锁

我们已经被活埋在习惯和无聊的事物里面,只有通过超凡的努力,这猛烈的炸药才能将我们解救出来。有多少人自甘套上习惯和惰性的枷锁,沉闷、无望地苟且度日?

我有一个年轻女学生,跟我讲过她和她丈夫破除习惯枷锁的故事:

“我丈夫和我都喜欢看电视,”她说,“我们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着电视节目吃晚饭,直看到困得必须睡觉。为了不错过好节目,我们不去拜访朋友,不看书,也不一同外出享受美好的时光。别人来拜访我们,我们就盼望他快快离开,也好继续看被打断的电视节目。有一天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吃午饭,我发觉我已经无法跟她们交谈,我根本插不上嘴。我哪儿都没去过,什么书也没看过,什么事也没做过——我的生命的黄金年代都被一间黑屋子里的电视机耗费了。”

“回家后,我劝我丈夫,有的人连戒毒都能成功,我们应该也能从电视节目中解脱出来。他很赞同我,我们开始努力于其他事务,以便转移精神。我们报名学习成人教育课程,经常打保龄球和出门访友,又从图书馆借来书,然后互相读给对方听。我很满意能戒除电视瘾。我们的工作和婚姻也因此而改善。我们感到生活中有很多乐趣,而且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生活的价值都提高了。”

两个曾被活埋在习惯里的人,终于获得解放,他们曾被自己紧紧包裹。

(3)发掘生活中我们最满意的东西

1878年,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给妻子的信中有一段最精彩的描述:“……我坚持认为要正确评价一个人的人格,最好的时机是观察他最活跃、最满意时的精神或道德态度,这时他内心传达的声音是:‘这就是真正的我!’”

简单地说就是:兴奋时真我便自然浮现,因为一个人“最活跃最满意”时也最兴奋,不管这个人是对一个想法、对一个人或一种情况的哪一种形式的兴奋,都会使我们摆脱无聊的事情、习惯和压力,形成对真我的刺激。

兴奋是使工作转向成功的最基本要素,也能激发我们的热情发挥最大潜力。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维克多•艾波顿爵士有这样一句话听来让人吃惊:“谈到科学成功的秘诀,我甚至愿将热情排在专业技术的前面。”

当然,爱德华爵士不是说专业技术在科学研究中不重要,他想说的是热情——兴奋——会对一个人掌握专业技术形成刺激。

我丈夫在从事演说教导44年的经验中,得出“演讲的效果取决于演讲者对他的讲题的兴奋程度”的结论。不管他讲氢弹,还是讲岳母大人,或者是伊索匹亚的降雨量,他对听众形成的冲击力总是与他对讲题的感受力成正比。

个人的性格很难改变,只能使他显现。要找出我们身上区别于他人的宝贵的优点,就必须从心底里剔除那些恐惧、畏缩、多疑、迷惘、恶习等等。兴奋,就是烧毁这些东西,使真性情、真性格袒露的大火。

兴奋的形式多种多样。爱就是一种使我们敞开自我的形式。看过电影《玛蒂》的人都能体会爱是如何使原本无聊孤单的人得到改造,进而去开创他们崭新的世界的。

兴奋是人们不断刺激自己工作、活动的动力。耶鲁大学的威廉•里昂•菲尔普斯教授有一本书名叫《工作的兴奋》,书中到处都洋溢着他对工作的兴趣。

生活危机能刺激一些人,使他们鲜活起来。规模比较大的如战争、洪水或地震等灾难的降临,会对人产生强烈的刺激——惟真英雄能见本色;就比较小的规模来说,比如当家庭发生危机时,那些和子女同住、看上去已经老朽的人,却往往能成为一种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以下便是使我们与他人区别开来、培养自己的独特个性的三种方法:

(1)每天给自己一刻独处的时光;

(2)努力挣脱恶习的桎梏;

(3)发自内心的兴奋和狂热。

心灵的成熟要靠不断地自我发掘,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能了解我们自己,我们就无法了解别人。“了解自己”是智慧之始,正像苏格拉底所言,“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你”。

你可能不喜欢自己

“爱自己”是健康、成熟地生活的一个标志,不能理解成是自以为是。爱自己就是接受自己,冷静地、客观地、怀着自尊心和人类的尊严感接受自己。

斯曼莱•布兰顿博士有一本书《爱……或寂灭》,它这样写道:“适度的自爱,是一个人健康的反映。适度的自重对工作和成就都将大有裨益。”

这话说得很对。“爱自己”是健康、成熟地生活的一个标志,不能理解成是自以为是。爱自己就是接受自己,冷静地、客观地、怀着自尊心和人类的尊严感接受自己。

心理学家A.H.马斯洛在《刺激与性格》一书中也曾说到欺骗自己的感受。他说:“新近的机能心理学理论出现的一些概念是自然舒放、自我接受、冲动知觉、自满自足。”

一个成熟的人没有时间去想自己哪里不如别人,他们不为自己不具备比尔•史密斯的自信或吉米•琼斯的积极态度和进取精神担忧。他总是作自我批评,他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弱点,但他肯定自己具有基本的目标和动机,然后,他花精力改进而不是哀叹自己的弱点。

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他都抱有同样的宽容心,因此他自处时毫无苦恼可言。

喜欢自己跟喜欢别人是不是同等重要?心理学家会说,如果我们不能喜欢自己,那么我们就无法喜欢别人。仇恨一切事物和一切别人的人,厌弃和虐待自己同胞的人,必然会更强烈地表现出自我厌弃。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学教授亚瑟•T.杰西尔博士提出应该通过教育帮助儿童乃至成人了解自己,帮助他们建立自我接受的成熟态度。在他的新书《当教师与自己面对面的时候》中,他认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充满奋斗、欣慰、希望和苦痛,自我接受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现在,医院里一半以上的病房被那些对自己感到厌恶的人占据着,而成千上万遭遇感情和精神困扰的人还在外面排队等候,这些人都是无法与自己相处的人。

在此,我不准备分析产生这种不幸情况的原因何在。我只怀疑——我们生活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只强调物质上的成功和社会地位的价值,赶超别人成为所有人的目标——与现代人精神上的疾病不无关系。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W.怀特在《进步的生活:性格自然成长的研究》一书中,曾谈到现在一种观念正普遍流行:“任何人都应该调整好自己以适应身边的环境。”怀特博士说:“这种观念,误导人们相信最理想的人都善于调整自己以适应固有的生活模式、乏味的生活规则、苛刻的外界限制,或屈从于成就感的压力,尽一切可能,努力适应。这样的结果只能使人迷失方向,失去成长、创造的可能性——简单地说,就是屈服于压力,而失去自身的创造力与发展的潜力。”

我非常赞同怀特博士所说的。很少有人有特立独行的勇气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代表什么。社会和经济群体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与我们的邻居有着相似的生活和思想。如果我们任个性与身边的环境发生冲突,就会神经过敏,患得患失,茫然无助,不再喜欢自己。

几年前,我们的一个女学员就曾因这种冲突而感到困惑。她的律师丈夫是一个野心家,喜欢积极进取,独断专行。他们的社交圈子由与他类似的那些以社会地位来衡量其成就的所谓名流人士所组成。这位太太看上去很文静很谦虚,但在这种圈子中她只感到压抑、卑微。那些人不懂得欣赏她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她变得沮丧起来,失去了她的自信,因为自己总不能达到那些人对她的要求。她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这个女人是大可不必如此苦恼的,她不应该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是应该适应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卸下企图改变自己的压力。她还应该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只能按自己的性格行事,而不是照搬别人的。

她重塑自我的第一步是不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把它应用于生活,同时还要学会独处,少作自我批评。

不喜欢自己的人总爱挑自己身上的毛病。适度地检讨自我可促进健康且富有建设性,也是为提高自我所必需,但是不要让它成为一种强制性观念,那将会使我们陷于瘫痪,阻碍我们积极行动。

一天晚上,我丈夫讲完他的课,班上的一个女学生找到他,抱怨自己讲话讲不出预期的水平。

“一登上讲台,”她告诉我丈夫,“我就感到特别胆怯和别扭。别的同学看起来都那么沉着自信。可我一想到自己的缺点就气馁,这样就更加说不出我事先准备好的话了。”

听完她的抱怨,戴尔只用了一句简单的话回答了她的问题,这句话令我永生难忘:“把你的缺点抛在一边,导致你演说失败的不是缺点而是缺乏优点。”

不错,导致一篇演说、一个人或一件艺术品失败的往往不是什么缺点。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面,历史和地理的错误随处可见,狄更斯的小说的某些段落也描写得过分煽情。可是有谁在乎?这些伟大的作品仍然长盛不衰,光芒闪耀;它们的优点掩盖了缺点,使得缺点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结交朋友是源于他们有优点——不考虑他们有缺点。

要想实现进步和突出自我就要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示最好的一面,抛开缺点。我们一定要纠正自己的错误,迅速忘掉它们。

负罪感和自卑感是千万不能有的心态。如果我们陷入这两种心态中,便不可能尊重或喜欢自己,同时也厌恶别人拥有这两种心态。我们要做的是埋葬过去,重新来过。

在尝试喜欢自己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培养容纳自己缺点的肚量。这并不意味着要降低标准,任自己变得懒惰或不肯尽力。我们都明白没有人能永远达到最好。强求别人完美有失公允,苛求自己完美就是自我本位主义了。

我曾在几年前参加了一个组织,其中有一位绝对完美主义的女士,她经手的每一件事都必须不差分毫。但在别人看来,她的工作很少是成功的。一份简单的报告她要斟酌几个小时才能提交;发表演讲时,她会围绕着题目说个没完,让听众受累;她家从来不欢迎不速之客;举办宴会,她会把所有的细节事先全安排妥当。这位女士煞费苦心,达到了近乎机械式的完美,却以付出欢乐、自然和温暖为代价。这样的完美其实无聊透顶。

要求自己不断追求完美是一种无情的自负。他们不能忍受自己仅仅是跟别人一样好,他们一定要超越别人,一定要受人瞩目。他们不是把注意力投注在付出全部的自己和自己全部的才能去做好每一件事,而是专注于超过别人,把自己置于完美的架子上。

完美主义者也是人,所以也会像其他人一样遇到失败,但他无法容忍自己,超越失败,结果只能痛恨自己。

对待自己不要太苛刻,偶尔停步自我解嘲一番,你会更喜欢你自己。

在上面一章中,我曾提出每天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以便于我们能够了解自己,这是必要的。孤独对尝试喜欢自己有莫大的帮助。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薛顿精神病学协会的董事里奥•巴蒂梅尔博士曾说:“过去的人习惯在晚上入睡前反省自己当天的所作所为。现在看来这也仍不失为懂得如何善待他人和自己的一个好方法。”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忍受不了,就不要奢望别人高兴我们待在他们身边。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说,受不了独处生活的人就像“受风吹拂的池塘,风不停,永远无法获得平静,反映自己美好的东西”。

在尝试独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心灵找到一个驿站、一个参照物、一个我们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本来位置。安妮•莫罗•林伯格在《来自大海的礼物》一书中有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在与自己的核心发生联系时,才能找到与他人的联系。我认为,孤独能让我最快地找到我的核心、我内在的本质。”

孤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观察生活的条件。“安静下来,同时体会我就是上帝。”这是《圣经》诗篇中的建议,一个好的建议。孤独给灵魂带来的好处如同新鲜空气给身体带来的好处。

寄满足和快乐于别人身上,就无异于把重担压在我们所爱的人身上,然后从中抽取快乐。喜欢、尊重和欣赏我们自己跟喜欢、尊重和欣赏别人一样,是健全人格的一部分。 SnRdcBBWmro/0IOOCC6EEsDnMAjBsedEdF7gTQhLEsd4Ee8gZUhgoEkJ+kVS2d1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