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构成

循环系统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管道连合而成,由于其中所含的液体成份不同,可分为心血管系及淋巴系两部分。心血管系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在心血管系的管道内,缓缓流动着血液;淋巴系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在淋巴管道内,流动着淋巴液。

循环系统的功能

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相当于一台血泵。动脉输送血液离开心脏到身体各部并反复分支,最后移行于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管壁极薄,具有渗透性,呈网状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血液在毛细血管流动缓慢。血液的一部分液体(含有氧、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极薄的毛细血管壁到组织间隙内成为组织液,再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含有代谢产物的组织液,除由毛细血管回收沿着静脉回流心脏外,还通过淋巴系统回流入静脉,所以淋巴是静脉的辅助管道。

血液循环和淋巴的循环,不断地把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入的氧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输送到身体各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同时将全身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等分别送到肺、肾、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人体生理活动正常进行。此外,循环系统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和体温的恒定。

肺循环和体循环

心脏分为四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右心房把血液排入右心室,通过收缩把血液送入肺动脉,血液在肺脏排出二氧化碳,带上氧气,再经肺静脉回到心脏的左心房,这段循环历程叫肺循环。左心房接受肺脏回来的饱含氧气和养料的血液,通过收缩把血液送入左心室,左心室收缩再把血液送入主动脉,送往全身后回到右心房,这段循环历程叫体循环。

人体内的血压感知器

在通向大脑的颈内动脉的起始部及大动脉的起始部(大动脉弓上),有对血压上升、下降反应敏感的器官,起辅助作用的在心房、心室、肺血管、腹腔血管中都有血压感知器。

当我们在坐着或躺着时突然站起,会感到头晕目眩,这是由于突然站立后,根据惯性法则,血液会向下流,使颈内动脉等血液减少,所以这部分血压下降了。一般情况下,此时会发生血压反射,使全身的血管收缩,尽快向大脑输送血液。但在身体状况不好时,或自律神经失调时,一站起就会目眩头晕。

作为调节血压的机理是:在颈内动脉及大动脉弓上的血压感受器的压力上升后,这个信息被送到在延髓的降压区与心脏抑制中枢。降压区有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的血压上升的作用,同时心脏抑制中枢也抑制心脏的跳动及收缩,所以使血压下降,反之当颈内动脉等的压力下降时,就产生与其相反的作用,全身的血压就会上升。

为什么会有高血压

人体既然能巧妙地调节血压,为什么还会患高血压呢?现实中大多数人不明白发生高血压的原因,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病原因是不为人注意的肾脏病,交感神经调节不良,内分泌有问题等,还有些没有查明的原因。

对患高血压的人,我们会理所当然地想到血压感知器失效,降压区罢工等原因。但实际上它们都在起作用,不过与体温同样设定的血压高时,对于有高血压的人大脑中也感觉不到。比如普通人的血压在100~300毫米汞柱之间,血压上升时,此信息传达到降压区及心脏抑制中枢后,很快就会使血压降下来。简单地说就是血压在130毫米汞柱时是高血压的状态,但对于真正高血压患者来说,130毫米汞柱属于正常,只有达到150~170毫米汞柱的血压时,才会产生降压反射机能。实际上,在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治疗后,可以使血压下降至普通人的水平上。

对于高血压病人,若吃药也不能降血压时,那么就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血压高是导致发生心肌梗塞的原因之一,就是说血压一升高,将对血管壁产生不间断的刺激,在血管壁上产生动脉硬化斑,使此部分血液紊乱,血小板附着,血液凝固,发生血管闭塞。其结果将会发生心肌梗塞及脑梗塞病。 d3HFiiVah8CjamI75eYKpsoKB/EPXkBzFrJstDOWjyIkYVe0/lzDrxnqpcgJ3J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