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的构成
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道、肺及胸廓组成。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俗称喉结)下缘为界,环状软骨下缘以上为上呼吸道;环状软骨下缘以下则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鼻窦、咽喉构成,医生所指的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指这一部分发生了炎症。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和支气管,再往下就是肺脏。
呼吸系统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为呼吸功能也就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呼吸系统提供了巨大的肺泡表面,以便血液能与外界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同时,呼吸系统也具有“呼吸泵”的作用,使空气进人肺泡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血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除此之外,呼吸系统的其他部分也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如上呼吸道除能传导气体外,尚有吞咽、湿化、加温,净化空气,嗅觉和发音的功能;胸廓具有足够的坚硬度来保护肺脏,而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可以在呼吸动作时起到类似风箱的作用。呼吸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了障碍都将或多或少地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
什么是呼吸
人体的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但是,人体本身不能产生氧,储存的氧也只够耗用几分钟,如果不及时补充,很快就会造成缺氧,甚至在短时间内就可使组织器官发生机能和结构的病理改变,特别是代谢率较高的脑组织,更易受缺氧的损害,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另一方面,人体也不断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蓄积过多,必然会产生呼吸性酸中毒,必须随时将其排出。正是这种缺氧和二氧化碳过多激发了人体的呼吸机能,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并排出二氧化碳。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的这种气体交换过程,就叫呼吸。
在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由肺吸氧约300ml,呼出二氧化碳约250ml。当强烈地运动或劳动时,气体交换的速度可增加10倍以上。这些呼吸机能的实现,主要靠呼吸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循环系统的配合,并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根据现代的研究,呼吸机能是通过3个连续的过程来实现的。
(1)外呼吸:外界空气经呼吸道在肺泡与肺循环毛细血管内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2)气体运输:肺循环毛细血管与体循环毛细血管间血液中的气体运输过程。
(3)内呼吸:体循环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呼吸急促的原因
当我们屏住呼吸时,会逐渐感到难受,再开始喘气时则呼吸很急促,要过一会儿才能恢复过来。在运动时,我们的呼吸也同样急促。这是因为在我们的体内有感知空气的感受器,当体内空气不足时,它会将此信息传至大脑。
另外,我们在睡觉时,呼吸是有规则地反复进行的。这是由于体内有控制吸气、吐气、再吸气、吐气的指令。那么这个指令是从脑内还是从脊髓或肺,或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出去的呢?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有人因交通事故颈椎(背上部的7个骨节处)部受伤后,不仅手足都不能活动,而且呼吸也不能进行。这样的人必须依靠人工呼吸器呼吸。这就表明了发出呼吸指令的是在颈脊椎的上方,也就是延髓部。
我们先从空气不足的信息怎样送达脑部的过程开始说明。当体内缺少氧气或碳量多时,也就是PH值降低时,其感知场所在脑内有一个,在从心脏出来的大动脉与左右的颈动脉上各有一个。
首先讲一下在血管中的血液气体感受器。在人身上的颈总动脉中,有个分开为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的部位,这个部位有个称为颈动脉体的如小米粒大小的器官;另外在大动脉弓的附近,有个称为大动脉体的器官,它们就是血液气体感受器部分。由颈动脉体发出的刺激经过颈动脉窦神经、吞咽神经,到达延髓的呼吸中枢,而从大动脉体发出的刺激则经过迷走神经,到达延髓的呼吸中枢。
在延髓的呼吸中枢上,有吸气中枢与呼气中枢两种。一般情况下,吸气中枢是有规则的活动,当刺激吸气中枢时,呼吸就会加快;另一方面,呼气中枢仅在有加快呼吸的意图时才活动。也就是说,正常时我们只进行有意识的吸气,而呼气则靠肋骨的压力自然进行。
在大脑中还有能察觉肺的充满度的组织——赫-布二氏反射。在肺膨胀时它可把肺膨胀的信息传送到吸气中枢,再控制肺的扩张,所以开始吸气时肺膨胀后,这个信息即通过迷走神经传达,控制吸气中枢,吸气被抑制,转变为呼气。
人不能长时间呼吸纯氧
我们经常遇到氧气不足,如一氧化碳中毒及氰酸中毒等情况。此时一氧化碳或氰酸主要影响血红蛋白与细胞色素,使血红蛋白与氧气不能结合。在这种情况下,要让氧的压力增高,使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一氧化碳或氰酸才能离开血红蛋白,所以对于这种病人常采用高压氧疗法,即在一个大容器里,使氧气达到高压。
但是,这并不是说氧对人体无害,有时也会发生氧中毒。比如当我们吸入100%氧气时,就会刺激气管引起咳嗽、咽喉痛;达到一个气压以上时肌肉会痉挛,目眩,昏睡,在4个气压下30分钟以上或6个气压下几分钟时,人便进入昏睡状态。所以,在较高气压的氧气中生活时间长的话,会有生命危险。
为什么人不能长时间呼吸纯氧呢?
人体各组织均不能承受过多的氧,这是因为氧本身不靠酶催化就能与不饱和脂肪酸反应,并能破坏贮存这些酸的磷脂,而磷脂又是构成细胞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从而最终造成细胞死亡,这个过程叫做脂质过氧化。此外,氧对细胞的破坏还在于它可产生自由基,诱发癌症。实验证明,毁灭细胞培养物的办法就是将它置于过饱和氧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