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语林趣话全集(第1版)
李屹之

语趣——机智巧辩(1)

墨子智辩

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期鲁国的大思想家,他主张“兼爱”、“非攻”。

一次一个名叫巫马子的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的家伙对墨子说:“我与你大不相同,我不能不加分别地爱所有的人。我爱邻近的邹人超过爱远地的越人;爱我们鲁国人又超过爱邹人;爱我同乡又超过爱鲁国人;爱我家族中的人胜过爱同乡;爱我的亲人又胜过爱家族中的人;爱我自己当然又超过爱我的亲人。因为离我近的,我越爱他!至于我最爱的,当然是我自己!所以,我可以杀别人而利于我自己;不能杀我自己以利别人!”他自认为理由充分,气势连贯,高傲地看着墨子。

墨子从容不迫地说:“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告诉您:有一个人同意您的主张,就有一个人按您的主张,就有一个人按你的主张杀您以利己;有十个人同意您的主张,也就有十个人杀您以利己;要是天下人都赞同您的主张,则天下人就都想杀您以利己。反过来,有一个人不喜欢并反对您的主张,就有一个人想杀您,因为您教人不善良,他们要杀您除害;十个人反对您的主张,就有十个人想杀您;天下人反对您的主张,则天下人都想杀您。总之喜欢您的主张的人想杀您,不喜欢您的主张的人,也想杀您,看来您是人人得而诛之了!”

墨子这番话说得巫马子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墨子教诲青年

一日,墨子在外出时,看到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头脑清醒,身体强壮,就想收他做自己的学生。于是他对青年说:“你跟我好好学吧,学好了,我介绍你去做官。”

这个青年将墨子的话牢记在心,跟随墨子刻苦学习,学识大长,成绩很好,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却不见墨子介绍他去做官。于是,他就去问墨子是不是把以前说过的话忘了。墨子对他说:“我是不会介绍你做官的。我给你讲一个鲁人的故事吧,鲁国有兄弟五人,其父病逝,老大却嗜酒不葬父,他的四弟说:‘你若和我们一起葬了父亲,我给你买酒喝。’老大这才和几个兄弟一起葬了父亲。事后,老大找四弟要酒,四弟说:‘我是不会给你买酒的。你葬你的父亲,我葬我的父亲,父亲不是我自己的。你不葬我,别人要笑话,所以我用买酒来劝诱你和我们一起葬父。现在,你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也做了我该做的事,我们都获得了义,又不是我一个人得了好处。’”

墨子讲罢这个故事以后,接着对青年说:“对于你也是一样,你不学习,人家会笑话你,所以我用做官劝诱你学习。”

墨子的这一番教诲,让那位学生既惭愧,又敬佩,继续虚心地跟随墨子刻苦读书。

抛砖引玉谏宣王

齐宣王下令修建一座占地超过一百亩,大堂上要设置三百座门的宫殿,一连修建了三年都没有能够成功。绝大多数的大臣都不敢劝阻,只有春居对此忧心忡忡,总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劝谏齐宣王。

有一天,齐宣王和大臣们谈论君主的贤明问题。春居趁机问他:“楚王抛弃了先王的礼乐,音乐也因此而变得轻浮了,您说楚王能算贤明的君主吗?”

“当然不能算!”齐宣王不假思索的就作出了回答。

春居又问:“楚国所谓的贤臣数以百计,却没有为此而劝谏楚王。您说,楚国有算得上贤臣的人吗?”

“当然没有!”齐宣王又肯定地回答道。

春居顺水推舟又接着问:“现在大王您要修建的大宫室,占地超过了百亩,堂上还要设置三百座门,这样豪华的大宫室一连修了三年都没完工。大臣中没有人敢劝阻。请问,大王您手下算得上拥有贤臣吗?”

齐宣王面带羞愧之色,迟疑了一下,说:“当然也没有!”

春居拱手说:“那好!请允许我离开吧!”说完就头也不回地快步走了出去。

齐宣王愣了一下,马上追上去说:“春子!春子!请您回来!为什么这么晚才劝阻我呢?”

齐宣王把春居召回来后,又赶紧召来记事的史官,对他说:“马上记载下来!我不贤德,喜欢建大宫室。春子劝谏了我。”

最后齐宣王下令停止了这项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

晏子论踊贵屦贱

公元前五四八年,齐景公在位,刑法相当残酷,动辄就把人的双脚砍掉,这种刑法在那个时候叫“刖足。”它是专门为惩罚那些忤逆、欺君的人设的刑法。

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职业:专门做假脚出售,古代称之为卖踊(踊,是供受刖刑的人穿的鞋子。)

有一天,景公召见了宰相晏子,想叫他换一换住所,对他说:“先生是我国的宰相,位及人臣,当朝文武的楷模,可是您住的地方靠近市场,又狭小,又嘈杂,尘土飞扬,不能居住,就连一个五品的大夫都比先生的住所大,不如寡人再赐你一所既清静又大的住所吧?”

晏子拜辞说;“正因为臣乃是当朝宰相、文武百官的楷模,更应该以身作则,其他官员才能效仿。如果臣先住大宅、买良田,试问天下人还怎么去以臣为楷模?这样奢侈风气会愈演愈烈,不仅耗费国库钱财,也会增加百姓负担。再者,这里是我父亲住过的地方,臣父原来也是宰相,臣的功德远不及先父,这间住宅对我来说已经够奢华的了。再说,家近市场,早晚买东西方便,对我是很有利的。”

景公笑着说:“既然先生住在市场旁边,相必应该知道市场的行情吧,你可知道最近物价的贵贱吗?”

“当然知道。”晏子回答。

“那么什么东西卖得贵,什么东西卖得便宜呢?”

“贵贱嘛,”晏子答道,“假脚供不应求,天天涨价,鞋子卖不出去,天天跌价。”

景公听了,知道了晏子的言外之意,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后来,齐国就不再滥用砍脚的酷刑了。

晏子使楚

晏子曾任齐国的宰相,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虽然身材矮小,但是机智聪明,能言善辩。

齐王派他出使楚国。楚国人见他个子矮小,便关闭宫中大门,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很小的门,借此来羞辱他。

晏子一看就明白了楚国人的用意,对迎接他的官员们讲:“这是狗进出的门吧,如果我出访的是狗国,自然该走狗门。我现在是到楚国来,也要从狗门进吗?”

迎宾的官员听了,赶忙为晏子带路。晏子从大门堂堂皇皇地进去。

晏子彬彬有礼地朝见楚王。楚王很傲慢,见晏子长得不起眼儿,便很不礼貌地说:“齐国是没人了吧?”晏子先装作不明白他的意思,一本正经地回答他:“齐国地方很大,人也很多,拉起手来地上都是成片的阴影;滴落的汗水就像下雨一样。怎么能说没人呢?”

楚王冷笑一声说:“既然人多,怎么会派你来呢?”

晏子不动声色地回答道:“我们齐国派使者出去,是看人的。如果对方是贤德的国君,就派最好的使者去;如果对方是不怎么样的国君,就派不怎么样的使者去。我是最差劲的,这不,就给派到楚国来了。”

楚王听了,顿时说不出话来。

其实,在晏子来访之前,楚王就盘算着要羞辱晏子和齐国,他向谋士征询主意,谋士对他说:“如此如此……”楚王听了这个主意十分赞赏,便让他作好安排。

晏子来了后,楚王设宴招待。酒酣之际,忽然有两个官吏绑着一个犯人从厅前经过。楚王故作不满的样子喝问:“绑着的是什么人?”官吏回答说:“齐国人,强盗。”于是楚王便回过头来问晏子:“齐国人都善于干这个行当吗?”

楚王侮辱齐国的行为和话语让晏子十分气愤,他决定予以还击。

晏子站起来,很严肃地说:“我听说,桔树在淮河以南生长为桔树,果实甜美,在淮河以北则生长为枳树,果实酸苦。叶子虽然一样,果实的味道就差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水土不同的关系。现在,平民百姓在齐国不偷不抢,到了楚国却又偷又抢,恐怕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成这个样子的吧?”

楚王只好自我解嘲说:“对于有德行的人是不好随便开玩笑的,我这不是自讨没趣了吗?”

晏子论罪

春秋时期,齐景公好猎,喂养了很多猎鹰。有一天,管理猎鹰的烛邹不小心放跑了一只猎鹰。齐景公大怒,下令杀烛邹。宰相晏子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让我宣布后再杀吧!”齐景公同意。于是晏子当着满堂大臣说:“烛邹,你有三大罪状,你知罪吗?你为君王养鹰,不小心让鹰飞了,这是第一大罪;你使得君闻为鹰而杀人,是第二大罪;你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君王重鹰轻士,因而对君王不满,是第三大罪。”接着晏子转过来对景公说:“我已宣布完了,请大王杀死烛邹吧!”齐景公说:“不要杀了,宰相说的很有道理。”

晏子举刀

有个人触怒了齐景公。景公下令:将此人肢解。谁要是敢来说情,杀。

在场的官员们听了大气都不敢出。这时,晏子抢在武官之前,走上去抓住那人的头发,举起大刀在他头上比划,摆出一副要肢解他的架势。晏子把刀晃了几下后,慢慢放下刀,仰头问殿上坐着的景公:“请问古代的明君圣主肢解人的时候,是先砍哪一部分?”

景公马上就警觉到,明君圣主怎么会如此轻率、残酷地杀人呢?于是说:“把他放了吧!是我一时性急,所错了话。”

晏子罚酒

一天,齐景公请晏子和田桓子喝酒。田桓子见晏子来了,就对景公说:“您应该罚晏子酒。”景公问他理由,田桓子说:“您看,晏子穿着黑色朴素的衣服,乘坐守马拉的破车来上朝,这是故意向人们隐瞒您对他的恩赏啊!”

景公觉得田桓子说的有道理,就要罚晏子的酒。

晏子端起酒杯站起来,恭敬地对景公说:“您是希望我喝完罚酒之后再为自己解说呢,还是解说完之后在喝这杯酒呢?”

景公说:“那你就先说说看。”

晏子将酒杯放下后说:“您封我官位使我尊贵,我不敢因为自己能得以显贵而接受你的赐封,但是国君的命令却会因此而不能顺利施行,所以我接受了;您赏我大量的金银财富让我过上富裕的生活,我不敢因为自己能够变得富足而接受,但是国君的赏赐会因此而不能顺利实行,所以我接受了。以前的贤能君主,会处罚那些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而不照顾好他的封地或家族的人。如果您让我管辖的地方有人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这是我的罪过;如果您让我管辖的地方军容不整,粮草不足,这也是我的罪过。但是我想,乘坐破旧的马车来上朝,不至于是我的罪过吧?何况,您给我的赏赐,使得我的亲属们都能够过上舒适的日子,还有一两百户人家,只有等着我,才能生火做饭。我这样做都是在昭彰国君的恩赏,怎么会是隐瞒了国君的恩赏呢?”

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大声说:“好!这杯酒应该罚田桓子!”

让臣与忠臣同列

齐景公在海上游乐,非常快活,过了六个月还不回去,身旁大臣看到后,纷纷劝谏应以国事为重。景公听得多了,不胜其烦,马上命令左右的人说:“哪一个先说要回去的,一定处死,决不宽贷。”

大臣颜蝎走进来劝谏说:“君王喜欢在海上游乐,六个月了还不回去,假使没有人出来统理国家,国内一片混乱,民不聊生,君王又怎能安心享有这种海上游的乐趣呢?”

景公见他不把自己的命令放在眼里,顿时雷霆大怒,拿起戟要去砍他。颜蝎毫不畏惧,再走上前,按住衣服站在那儿等着,说:“君王为什么不砍呢?以前夏桀杀关龙逢(或作逄),商纣杀王子比干;君王的贤能,与桀、纣两人不同;我的才干,也与关龙逢、比干二人不同。君王为什么不砍杀我,好让我加入他们二人之中,不也是很好吗?”

景公听了恍然大悟,放下了戟。转天就启程回国了,路上就听说国人计划夺取政权。景公快马加鞭,飞速赶回朝中,及时平息了叛乱。

论形势得救兵

齐、楚两国联合进攻魏国,魏国派使臣向秦国求救,秦国得知这一情况后,一直不发救兵。

魏国有个叫唐雎的人,已九十多岁,他对魏王说:“我有办法让秦国出兵,请让我出使秦国。”

魏王连连拜谢,随即安排唐雎出使秦国。

唐雎来到秦国,拜见秦王。

秦王说:“先生远道而来,一定很辛苦了。魏国的危难情况,我已经了解了。”

唐雎说:“既然大王知道魏国情况危急,却为什么不发救兵呢?我私下认为这是你手下的大臣无能啊!魏国是个大国,却向西臣属秦国,称为东方藩属,春秋两季向秦进贡祭品,这是因为秦国强大能够成为盟国。现在魏都城下聚满了齐、楚联军,而秦国却迟迟不肯派兵援救。如果魏国被攻占了,齐、楚两国将会得到更多的土地,那么他们就会合纵对秦,那时大王还援救什么呢?如果一定要等到魏国万分危急的时候再去援救,那就会丧失一个东方藩属,而使齐、楚两个敌国强大起来,到那个时候,形势将会对大王大大不利?”

秦昭王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马上派遣军队援救魏国,魏国得以转危为安了。

公孙弘妙语对昭王

孟尝君派公孙弘到秦国,晋见秦昭王。昭王想借机羞辱他一番,于是十分轻蔑地说:“孟尝君的薛国,土地有多大?”

公孙弘说:“百里。”

昭王傲慢地说:“区区方圆百里的地盘,却想为难寡人,能吗?”

公孙弘不卑不亢地说:“孟尝君好士,手下食客三千,而且其中人才济济。其中根本瞧不起天子、诸侯的有三个人。够格当管仲、商鞅的老师,能使国君称霸于诸侯之间的人才有五个。一旦出使,受万乘国君的羞辱,告退之时自刎,也定要血洗国君的衣裳;像我一般敢这么做的,有七个人。”

昭王听了,慌忙谢罪,说:“你何必如此呢?我会善待孟尝君。”

淳于髡巧言救薛

孟尝君的封地薛遭到了楚国军队的攻击。这时候,淳于髡从楚国出使回来,路过了薛,于是孟尝君将他邀请到自己的府中。

几天后,孟尝君亲自将淳于髡送到了郊外,并对他说:“现在楚国人正在气势汹汹地攻打薛,假如先生您不能帮助我的话,恐怕我再也不能侍奉您了。”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请放心吧!”淳于髡恭敬地回答。

淳于髡回到齐国后,向齐宣王如实地禀报了出使的情况。

齐宣王问:“您到楚国感觉如何?”

“楚国很贪婪,薛也自不量力。”

“嗯?先生此话作何解释?”齐宣王十分不解地问。

淳于髡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薛自不量力,为先王立了宗庙。楚国贪婪而出兵攻打薛,薛的宗庙也必定危险。因此我说薛自不量力,楚国太贪婪。”

齐宣王听罢顿时颜色更变:“啊?哎呀!原来先王的宗庙在那里啊!”

于是齐宣王立即发兵救薛,薛地由此而得以保全。

炳烛之明

晋平公询问著名乐师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

师旷说:“您为什么不点燃蜡烛来照明呢?”

晋平公说:“哪里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主呢?”

师旷说:“盲臣怎敢戏弄他的君主呢?臣听说过这样的话:少年爱好学习,像早晨温和的阳光;壮年爱好学习,有如中午当空的骄阳;老年爱好学习,好似晚上点着蜡烛照明。点着蜡烛照明,跟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相比,哪一种强?”

晋平公赞叹道:“你说得真好!”

田文论功服吴起

魏王设置丞相官职,任命田文为丞相。吴起认为自己的功劳比田文大,理应自己做丞相。因此心中很不服气,对田文轻蔑地说:“让我和你比比功劳,行吗?”

田文说:“可以。”

吴起说:“率领三军,使士卒乐于牺牲,敌对的国家不敢打魏国的主意,你和我比哪个行?”

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又说:“管理众官,使广大的百姓团结一心,辛勤劳作,让兵库粮食装得满满的,你和我比哪个行?”

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再说:“防守西河,使野心勃勃的秦国不敢向东进犯,让韩、赵两国亲附魏国,你和我比怎么样?”

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不满地说:“既然你承认了更好。这三方面你都赶不上我,可是位次却在我之上,这是为什么?”

田文说:“大王年幼,国人心存怀疑,众大臣尚未心服,老百姓还不信任,正当这种时候,把国政交给你呢,还是交给我呢?”

吴起沉默了许久,说:“应该交给你。”

田文说:“这就是我位次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这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对他十分佩服,再也不会向他挑衅了。

毛遂自荐立大功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一战,赵国四十万人马全军覆没。主将赵括也被乱箭射死,强悍的秦军长驱直入,公元前257年秦军又率兵重重包围赵国首都邯郸。

赵国危在旦夕,赵孝成王焦愁万分,急忙委派他弟弟平原君到楚国去商讨救兵。赵国存亡,在此一举。

事关重大,平原君准备带二十个最精干的文武官员同往。他在自己的数千名门客中横挑竖拣,只选中十九名,还差一人,却再也挑不出来了。

这时候,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站出来,对平原君说:“请让我跟您同去吧。”

平原君对这张面孔很陌生,问:“先生来我门下几年了?”

“三年了。”毛遂回答。

“三年?”平原君摇摇头说,“不行。一个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好比把锥子装进口袋,立刻可以看到锥尖从袋里钻出来。你来了已经三年,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称赞过你,可见你不够优秀,没有什么本事。你不能去。”

“不对!”毛遂争辩道,“我从来就没有能够像锥子那样放进您的口袋里。要是早就放进口袋的话,我敢说,不光是锥尖露出口袋,就连整个锥子都会像禾穗一般挺出来。”

平原君想想,觉得毛遂的话也有道理,就决定带他去了。同行的十九个门客,一开始都很轻视毛遂,但在一路的交谈中,他们才发觉毛遂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果然,当赵、楚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毛遂冒着生命危险,手按宝剑,挺身而出,在盛气凌人的楚王面前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他凛然的正气使楚王惊慑,精辟深刻的分析使满朝王臣莫不叹服。毛遂打开了新的局面,促使楚王和平原君当场缔结盟约。不久,楚国和魏国的援军两路进击,终于解开了邯郸之围。

事后,平原君感慨地说,“毛遂以三寸之舌,胜百万军队,他一到楚国,我们赵国的威望就大大提高。我观察的人才不算少了,但竟然错看了毛先生。”

艾子巧止诛九族

古时候,有一种株连九族的刑法。一个人犯了法,不仅自己将被处死,大部分亲戚也要跟着一起被处死,有的甚至一杀就是几百人,非常残酷和悲惨。

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邾石父图谋造反,被齐宣王诛杀了。齐宣王还想要灭他的九族。邾氏家族人心惶惶,连忙召集族中长老商量,想办法活命。最后,他们决定请艾子帮忙,向宣王求情。

艾子本身就对诛灭九族的刑法不满。答应邾氏族人,去跟宣王求情。第二天,艾子拿着一根三尺长的绳子来到王宫,直截了当地对宣王说:“邾石父犯罪,已经伏法,叛党消灭了,也就没事了,大王何苦还要杀死那些老老小小的无辜百姓呢?”

宣王说:“一人犯法,诛灭九族,这是先王订下的法律,我怎么可以随便违反呢?”

艾子听宣王这么一说,便上前行礼说:“我也知道大王是迫不得已。可是我听说,那年大王的亲弟弟公子巫向秦国投降,还献出了邯郸。这样说来,大王您也是叛臣的亲族,按理应该受到株连。现在我献上这根短绳子,请大王马上自杀吧!您不要因为爱惜自己的身体而违反了先王的法令呀!”

齐王笑着站了起来,叹了口气,说:“先生不要说了,我不追加他们的罪责就是了。”

邾石父家族数百人因而幸免于难。从此以后,再有犯法的人,宣王都是慎之又慎,不再轻易提株连九族了。

苏代妙语取高都

楚韩雍氏之战时,韩国向周国征集粮食和兵器,周国君主感到左右为难。苏代知道后,就来到国君跟前说:“我不但能让韩国不向您征集粮食和兵器,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将高都送给你。”

国君十分欣喜,于是派苏代出使韩国。

见了韩国大臣公仲以后,苏代说:“你应该知道楚国的计谋吧。楚王得知韩国粮食都空了,于是就采用大臣昭应的计策,要用饥饿的办法攻击韩国,如今围困雍氏5个月而攻不下,是楚王并不相信昭应的计算啊!你要是向周国征集粮食、兵器,不就将缺乏粮食的消息公开告诉了楚国吗?”

公仲说:“有道理。”

“你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周国呢?”苏代接着说。

公仲愤怒地说:“我不向周国征集粮食和兵器,已经是便宜他们了,我凭什么还要奉上高都?”

苏代说:“给了他们高都,周国一定会依附韩国,秦国听说后,就会断绝与周国的往来。这样,你就以一个贫弱的高都,换来了一个完整的周国。”

公仲说:“你说得不错!”

于是,韩国不再向周国征集粮食和兵器,并且还将高都给了周国。

鲁连妙语克田巴

田巴是齐国有名的演说家,生就一张铁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他还经常在不同的地方同很多人辩论,却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他能把历史上的春秋五霸统统贬斥得一钱不值,把完全不同的东西说成一模一样。他那擅长诡辩术的如簧巧舌,简直是一把所向无敌的宝剑。

徐劫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有个能言善辩的学生叫鲁连,只有12岁,听说田巴的赫赫声名,心里很不服气。一天,他对徐劫说:“老师,我想去同田巴辩论一番,好让他不再摇唇鼓舌,瞎吹牛皮,好不好?”

徐劫看了看鲁连,摇摇头说:“你小小年纪,行吗?”

鲁连昂起头,拍拍胸说:“行,一定行!’”

徐劫见到田巴便说:“我有个学生,才12岁,却是一匹千里驹,后生可畏,能不能向您请教一番啊?”

田巴微微撇了一下嘴巴,露出一丝轻蔑的神情说:“可以。”

鲁连见了田巴,就单刀直入地说道:“我曾听人说过,厅堂上的垃圾不扫除,哪还顾得上铲除厅堂外的杂草呢?在短兵相接进行搏斗的时候,又怎能防备远处射来的冷箭呢?这是什么道理呀?这叫事情有个轻重缓急,如果急事不办,次要的事却先办,那不就乱套了?现在,我国形势非常危急,南阳地方有楚国大军屯驻,高唐一带遭受赵国军队攻打,聊城被十万燕军团团围困。田先生,您可有什么救急的妙计吗?”

田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张口结舌,红着脸说:“没有办法。”

鲁连笑道:“国家紧急不能想出拯救之法,人民危亡不能提出安抚之计,哪还算什么擅长演说的学者呢?不过,我倒可以用计赶走南阳的楚兵,击退高唐的赵军,解除聊城的包围。真正有价值、有本事的辩才必须能解决实际问题啊!可您的滔滔演说,只是像树上的知了喋喋不休的鼓噪,让人讨厌死了。希望您今后还是少开尊口吧!”

田巴越发无地自容,羞愧地说:“说得对,说得对。”

第二天,田巴专程前去拜访徐劫,赞不绝口地说:“您教出来的那个学生鲁连,何止是小马驹啊,而是追万里风的骏马啊。”

从此,田巴再也不夸夸其谈了。

管仲与齐桓公饮酒

有一天中午,齐桓公和管仲一起饮酒。笙歌艳舞,美酒佳肴,君臣十分欢畅,酒宴一直摆到傍晚还没有结束。齐桓公见天色暗了下来,吩咐侍从点上蜡烛,准备继续喝下去。

管仲对齐桓公的做法不太满意,面有愠色地说:“白天与国君喝酒是因为我占卜过,至于晚上喝酒,我还没有占卜过。还是请国君您回宫吧!”

齐桓公正喝到兴头上,一听这话,如同迎面浇了桶冷水,便说:“仲父怎么这样说呢?我是因为能和您在一起高兴地喝酒的日子没有多少了,才决定晚上继续喝酒的呀!希望你能答应。”

管仲认真地说:“国君您不知道吗?人贪图享乐,道德就会衰败,沉湎于酒色享乐最终只会得到悲哀。年富力强的时候松懈了下来,就会失去建功立业的机会;功成名就后放松警惕,也会导致身败名裂。我是为了提醒您不沉湎于酒色,才劝您回宫的呀!”

齐桓公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色,酒也醒了许多,拱手向管仲致谢道:“多谢仲父的提醒和教导,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这就告辞回宫!”

从此,齐桓公致力国事,国力越来越强盛。

巧语救赵王

赵王武臣派韩广到燕国,燕国人就把他立为燕王。

赵王联合张耳、陈余向北攻打到燕国地界。

一次,赵王外出散步的时候,不慎落入了燕军的手里。燕将囚禁了赵王,要赵国分一半土地给他,才肯放回赵王。赵国十次派使者去谈判,均被燕将斩杀,张耳和陈余急得团团转,始终想不出一个好办法。

有一个干杂活的小卒对同屋的人说:“我能够说服燕将,让他放回赵王。”

大家都认为他在说笑。

这个小卒来到燕军的营寨,问燕将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吗?”

“你想得到赵王。”燕将冷笑着说。

“你知道张耳和陈余是什么样的人?”他又问。

“他们都是贤德之人。”

“你听说他们有什么打算吗?”

“想得到赵王。”

小卒笑着说:“这两个人的打算你根本就不知道。武臣、张耳和陈余三人,轻而易举就把赵国几十座城攻下了,其实每个人都想南面称王,谁愿意一辈子屈居人下呢?君主的地位和大臣的地位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他们主要是担心天下大势刚刚稳定,不敢三分天下,各自称王。所以暂时按照长幼顺序,让武臣先做王,以便稳定赵国的人心。现在赵国已经安定,这两个人早就有瓜分赵国,各自称王的意图,只是时机尚未成熟。现在你们抓住了赵王,这两个人名义上是要救赵王,实际上是想借燕国的手杀了赵王,然后把赵国分成二份,各自为王。你想,一个赵王尚且轻视燕国,等这两个人相互配合,来追讨谋害赵王的罪过时,燕国不就危险了吗?”

燕将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就放了赵王,这个小卒驾着马车和赵王一起回到赵国。

桥上观鱼

有一天,庄子和惠子一同站在濠水桥上观鱼。庄子说:“你看河里的鱼,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多么快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

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

惠子回答:“对,我不是你,不知道你的思想;但你也不是鱼,也不知道鱼是不是快乐,这不是很明显的道理吗?”

庄子说:“其实,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快乐时,就表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了。你若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可以告诉你,我正是在好濠水桥上知道的。”

烛之武退秦师

春秋时期,秦和晋两大国联合发兵,围困了郑国,意欲将郑国一举灭掉。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郑文公经大夫佚之孤的推荐,请求烛之武通过外交手段解救郑国的危难。烛之武答应了郑文公的请求。

某夜,烛之武故意到城外,被围城的秦国士兵带到秦穆公的营帐。面对秦穆公的质问,烛之武从容地说:“秦晋围郑,我们知道亡国之难来了。不过,请您认真地想一想,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呢?秦在西,郑在东,晋居中,您又何苦劳师动众,跨国远征郑国呢?灭掉郑国就会使您的邻国晋国更加强大,它的强大,就等于您的力量的削弱呀!晋现在如果东吞掉郑国,肯定想着继续扩张领土,而那时它不侵占您秦国的土地,又向那里取得地盘呢?……秦晋联合攻郑是损秦而利晋的事,请您三思。”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认真思量之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放弃了与晋联合攻郑的计划,转而与郑国结盟,并留下一部分军队帮助郑国防御,自己则带着其余军队返回了秦国。而此时的晋国失去了强援,已是孤掌难鸣,更何况秦军也站到了郑国一边,再去进攻恐怕也讨不到便宜,于是,只好撤军了。

智者仁者

孔子对弟子们问道:“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算是智者,什么样的人算是仁者呢?”

子路回答:“智者使别人了解自己,仁者使别人爱自己。”孔子说:“好,你是一个合格的学生。”

子贡回答:“智者了解别人,仁者爱别人。”孔子说:“好,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

颜渊回答:“智者了解自己,仁者懂得自爱。”孔子说:“好,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婧女救父

齐景公特别喜爱一棵大槐树,并且不允许别人碰触这棵槐树,否则,将遭受刑罚;要是谁把槐树损伤了一点点,都要被处死。因此,人们都离槐树远远的,生怕不小心触犯了景公颁布的法令。

可是有一天下午,槐树还是被一个喝醉酒的人碰伤了一小块树皮。景公知道了,大发雷霆,要治这个醉酒人的罪,令人立即将他逮捕。

这个人有个小女儿叫婧女,突来的灾难让她无比焦灼,便匆匆赶到相国府,请求晏子搭救她父亲。晏子见这个小女孩面容憔悴、神色焦急。便问她有什么事请。婧女向晏子详细诉说了父亲醉酒撞树及被大王抓去的经过,并说道:“现在大王要处死我爸爸,这样我就成为孤儿。我个人受点委屈倒是小事,主要是大王这样做,是有损于国家法制的尊严,也会降低君王的威信的。别国的人听了,不就会嗤笑我们齐国制订法律,看重树而看轻人,爱树而害人吗?”

晏子听了,十分感动,安慰婧女说:“我立刻赶往宫里,请大王放了你父亲,并撤除那无理的法令。”说完立即驱车前去王宫。

晏子来到宫里,拜见景公说:“大王,听说您喜爱一棵槐树更甚于您的子民,甚至制定了‘触犯槐树将受刑,损害槐树将处死’这样不公正的刑法。如果您的子民因此受到伤害,会让天下的人嗤笑的呀!”

景公听了晏子的话,恍然大悟。当即放了婧女的父亲,撤消了那道法令。

伯徒智辩邓析

郑国的圃泽住着很多贤人,而在东里那个地方有很多才子。

有一次,圃泽有一个叫伯丰子的学者路过东里,被正在讲学的邓析看见,邓析便回头对自己的学生们说:“我去戏弄戏弄这个人,看他有什么反应。”邓析的学生们都说:“我们正想见识一下老师的学问呢!”

邓析带着学生来到伯丰子面前,对他说:“你知道生活的道理吗?被别人养活却不知道自己养活自己,像这种人跟猪狗一样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养育别的动物,使其为我所用,这才是人的能力。你们自己不能养活自己却四处游说,这又算什么本领呢?你们这帮人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又能游手好闲,全凭执掌政权的人资助,这跟猪狗又有什么不同呢?”

伯丰子没有理睬邓析的戏弄,伯丰子的一个门徒走上前来,面对邓析回答道:你可曾听说过?在齐鲁这两个国家里,有不少贤人,有的人擅长土木建筑;有的人善于治理五金皮革;有的善于演奏各种乐器;有的善于读书作文计算;有的人会指挥军队作战;有的人能和天地鬼神打交道。各种各样的人才都很丰富,但缺乏人来领导和指引他们,这种领导者不一定有什么一技之长,但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却受他的领导。你刚才所说的当政者就是受我们领导的。我们通过教育国家当政的人来为天下人谋取自己的衣食,你却认为是国家当政者对我们的恩惠,把我们骂作猪狗,你还有良心没有?

邓析瞪目结舌,灰溜溜地带着自己的学生回去了。 9in3GGVTRATXcdOmD65vVHSSDEZaDiBM0eo2MpoDzIO/+aHalV3kC6mWU6U1T9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