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03月01日

正如泉水的源头在于隐藏的泉眼,
人生的源头也在于内心的最深处。

你内心所向往的方向,便是你的人生所追求的目标。内在的东西会不断地在现实中崭露。一切真相终会被揭示。隐藏的东西不过是暂时还未被揭露出来,总有一天也会走进阳光里。萌芽、成熟、开花、结果,这是大自然的四重奏。根据人内心所处的不同阶段,人生也要经历这几个阶段:思想一旦开花便有了相应的行为,行为一旦结果就培育了相应的品性和命运。人生起步于隐秘的内心,然后一步步走向光明,内心的想法也一点点地从语言、行为和成就里流露出来。

思想的外袍,由思想自己缝制。

03月02日

没有比完善自我更高尚的行为、更高深的技艺。

人理应明白,人生完全取决于思想,而后,幸福的康庄大道便会在眼前延伸开来。之后他就会发现,自己有能力掌控思想,并使自己的思想顺应人生的理想。这样一来,他便会坚定不移地履行卓越的思行,他的人生也就变得美好和高尚。在这个过程中,他迟早会驱走一切罪恶、困惑和苦难;因为一个勤勉守卫心灵大门的人,他的内心绝不会缺乏自由、启迪和平静。

矢于获得平静、睿智和审慎头脑的人,
是在从事人类最崇高的职业。

03月03日

一个念头被再三思索,最终会成为固定的认知。

大脑有一种固有的生理功能,它能使人们在重复体验中获取新的知识。某种思想一开始可能很难被理解和掌握,但只要常常在脑海中思索它,这种思想最终会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习惯性的认知。就像一个初学手艺的小男孩,一开始他连工具都不会拿,更是很难正确地操作,但是经过重复训练,他就能掌握高超的技法,并能娴熟地操作。这跟训练思想是一样的;一开始似乎很难让思想达到理想状态,但经过不懈地练习,最终你会自然地、无意识地拥有了这种理想品性。

这种重塑习惯和品性的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自我救赎,也为这些掌控自我的人打开了一扇通向自由的大门。

一旦心灵纯净,外界的一切也都显得纯净了。

03月04日

一切恶念都能被抑制。

人生完全始于思想,而思想是一切习性的综合结果。因此,一个人可以通过持久的努力,任意改造自己的思想,由此获得对思想的绝对掌控。意识到这一点后,人便掌握了彻底解放自己的钥匙。不过,要想从错误人生(源自他的错误思想)中解放,还需要他的内心不断强大起来,而不仅仅是从外界获取力量。一个人要时时刻刻训练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纯洁的念头,并奉行正确而冷静的态度,这样,他终会从思想里提炼出最理想的生活目标。

高尚的生活意味着高尚的思想、话语和行为。

03月05日

若不正确履行职责和义务,
就无法理解高尚道德为何物。

一切职责都应被看作是神圣的,因此,一切行为的首要原则就应是忠诚守信、无私忘我的态度。履行职责时,应抛却一切个人的、自私的考量,这样的话,你所履行的职责才不会让你苦恼,反而会给你带来快乐。只有在一个人极度渴望个人享乐或为己谋利时,职责才会让人苦恼。让那个被职责所烦恼的人看看镜子里的自己,他会发现自己的苦恼非但来自职责本身,而是源于逃避职责的私心。无论一项职责是大是小,是公共领域的还是私人生活的,轻视它的人同样也会忽视各种美德;因为那些内心反感职责的人,对一切美德也是极其反感的。

高尚的人会尽力将自己份内的职责履行得完美得体。

03月06日

人是自己行为的实施者,
同样也是自己品性的塑造者。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事降临到你身上;那些摆脱不了的命运,任你努力逃避也无济于事;它是你错误的行为所酿成的恶果,会像幽灵一样残酷地对你穷追不舍。所以,一切错误虚妄的行为必须修正。从天而降的幸福或者不请自来的霉运,都是你过去的行为种下的果报。

每个人都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已经卷入了长长的因果链里。他的人生就是一切因果的集合,他既在不断地播撒新的种子,同时也在收获之前的果实。他的每一次行为都是起因,最终也会造成相应的结果。人可以控制起因(全赖于自由意志),但无法选择或改变结果(全赖于命运);自由意志便是推动起因的源力,而你的命运则介入了结果的生成。

性格决定命运。

03月07日

各种形式的不幸都源自于思想的偏差。

无知是罪恶之源,是蒙昧不化的结果。人若是思想谬误、行为失当,就如同校园里无知的小学生——他们还未学会正确的思考和行为之道,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让自己的思想符合那条不朽的原则。正如小学生做错了功课自然会不开心,若是还未能征服恶念,那种种不幸、不快乐就是无法逃脱的梦魇。人生就像是一堂堂课程,有些人敏而善学,于是会变得纯洁、睿智且快乐;有些人荒疏学业,就只能是不洁、愚蠢又忧愁的。

幸福是一种精神上的和谐。

03月08日

人若想获得平静,
首先就要摆脱过分的激情。

自私自利或过分激情不仅存在于一个不受指挥的贪婪头脑里,它们同样散布在所有人隐秘的思想里,撩拨着人们对自己的幻想和迷恋。它最为狡猾的伪装,便是它会在你思索他人的自私行为时悄然出现。因为指责和谈论他人的自私,并不能帮助你征服自身的利己主义。只有不再指责他人,转而净化自我时,我们才能走出自私的牢狱。由过分激情转为平静之态,不是靠指控他人的错误,而是靠征服自己。若总想着如何让他人摆脱私欲,那我们自己就仍然困于过分的激情里。只有耐心地一步步克服自我私欲,我们才能升上无羁无绊的境界。

通往高尚的道路一直就在手边,
它是一条征服自我之路。

03月09日

理想——一切贤哲之人的狂喜之源。

抱负宛如一双翅膀,携人由低俗入高尚,由无知至博学,由黑暗步入光明。而毫无抱负之人,仍旧无异于低等动物,羁于尘世、耽于感官、无知无晓、毫无创见。实践抱负是对高尚的追求,是对正义、怜悯、纯洁、博爱的追求。而欲望却不一样,欲望是对世俗之物的渴望,是追求自私的占有、个人的权势、低俗的享乐和感官的满足。一个人从开始立下志向,就意味着他不再满足于自己的卑微身份,而是矢于做一个高尚之人。立志同样标志着一个人从混沌的状态中觉醒,开始有意识地去成就更高尚、更完满的人生。

理想使得一切皆有可能。

03月10日

心怀志向的人会在眼前发现一条通往天堂的向上之路。

当渴望立志的狂喜涌入头脑时,头脑会立即自我净化,那些不洁的沉渣会被渐渐洗刷干净。当人心存理想时,不洁的思想是无法乘虚而入的,因为不洁与纯洁不可共存。不过,在立志的初期,人的努力总是间断的,不能持之以恒。头脑很容易陷入过去习惯性的错误思想里,因此,人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想。

通往睿智的正确方法在于对正义的热望,对纯洁生活的渴求;天使般圣洁的志向就像一双翅膀,会让你在神圣的狂喜中迎风攀升至睿智之境。立志既是向平静之境奋斗的开始,也是抵达圣洁之道的起点。

追求纯洁生活的人会用理想鼓舞自己,日日更新自己的思想。

03月11日

过滤掉一切错误和虚妄之后,
留下的便是真理的精华。

精神上的蜕变重在改变思想上追逐私利的态度,这虽然是多数人对人事所持的平常态度,但这种态度的逆转将会带来全新的体验。如此一来,人们会放弃对某些事物的欲望,在源头处就将它掐断,不允许它存在于意识中。但是,在欲望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却无需抑止,它可以被运用来为高尚的思想服务,也可作为净化精神的能源。能量守恒原理不仅适用于物质,同样也适用于精神;一股精神力量若在低俗事物上被抑制,那就会在高雅的思想中得到释放。

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会带给人无尽的启迪。

03月12日

任何蜕变的初期都难免有痛苦,
但痛苦是短暂的,它很快会转化为纯粹的精神愉悦。

在去往圣洁人生的道路上,你会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面临舍弃,甚至是牺牲。你要舍弃曾经的激情、欲望、野心和想法,转而以更优美、沉稳、知足常乐的精神状态继续前行。就像珍奇的珠玉,虽被人收藏珍视,但如果放入熔炉中,它们还能被炼塑成崭新的完美饰物;同样,一名精神的炼金术者,一开始很难抛却自己向来怀有的想法和习惯,而一旦将这些固有想法和习惯放弃之后,可能在不久后就会欣喜地发现,旧思旧习居然带着崭新的能量、罕见的力量和更纯粹的快乐回归自我;此时,精神的珠玉已经被打磨得锃亮、美丽、光彩夺目。

睿智之人以平静之心面对过分的激情,
以博爱面对仇恨,以良善回报罪恶。

03月13日

你的现在是所有过往的总结,
过往的所有思行都会影响你的内心。

至上法则适用于一切事物,并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绝对的正义维持并平衡着人类的大小事务,这两者使人学会去爱自己的敌人,学会超脱于仇恨、怨恨和抱怨之外。因为他已经明白,不属于他的东西不会主动找上自己;他也知道,即使周围树敌无数,但真正的敌人绝不存在于因果报应里。于是他不会归咎于恶报,而是冷静地接受他所欠下的债务,慢慢偿尽道德上的亏欠。做了这些也还不够,他不仅要偿还债务,还要下决心不再欠债。君子需自查自检,保证德行无错无妄。

品性是固定的思维习惯,更是由行为塑造的结果。

03月14日

天堂和地狱皆存在于这个世间。

没有不请自来之物。哪里有阴影,哪里就有实物。降临到一个人身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他自己行为的产物。一个乐观豁达的产业能做大做强,而一个消极怠工的产业只会迎来更为低下的生产力和不断下滑的业绩。生活中的不同境遇也同样,每个人的境遇和命运都由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决定。除此之外,人们正在形成和已经形成的各种品性,也都是行为的结果。每个举止都是一次播种,它不仅作用于像品性这种看不见的地方,也贯穿于万物的生生灭灭,影响于未来的某一刻。当你收割的时候,你也会因当初不同的行为而品尝到或甜或苦的果实。

你所经历的生活对性格的塑造起着巨大作用。

03月15日

重复思索纯洁的事物,
心灵便可得到净化。

人类作为一个灵性的存在,其生活和品性皆由自己惯常的思维所决定。通过练习和联想,让某些想法成为习惯性思维,这样,一些特定的想法就会频繁地、自然地出现在头脑里;接着,人的行为举止也会与思想和谐统一,一个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久而久之,你就培养出自己所期望的品性。若每日冥思纯洁的念头,就会习惯性地抱有纯洁的、富有启迪性的想法,这样一来,你会竭力使自己的行为同样纯洁而富有启迪性。通过反复思索纯洁的念头,一个人最终会拥有纯洁的想法,这样他就净化了自我,连行为也会变得纯洁高尚。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纯洁的行为,便能理解神圣的意义。

03月16日

能掌控自我的人,
同样能终结自己的痛苦。

一旦人发现自己是自我的破坏者,同时也是自我的救赎者,那便是值得庆贺的,也是不应被遗忘的。他的内心有一切痛苦和无知的源头,但平静、启迪和虔诚也发源于心灵。自私的想法、不洁的欲望、违背真理的行为,这些都是有毒的种子,会长出苦涩的枝桠;而无私的想法、纯洁的抱负,以及真理指引下的嘉言善行,都是良善的种子,它将长出幸福的参天大树。

敢于自我否定的人,
会找到安宁祥和的神圣之地。

03月17日

懂得自我净化的人,
终将消除自身的无知。

一个善于管制自己舌头的人,比辩论场上的卓越辩手还要伟大;一个善于掌控自己头脑的人,比坐拥辽阔疆土的君王还要强大;一个成功驯服自我私欲的人,比神灵和天使还要圣洁。那些被个人私欲所奴役的人,一旦发现自我救赎才是唯一的解脱之道,他的人格就会开始升华。他会带着尊严说一声:“从今往后,我就是我自己的王,再也不是戴着铐链的奴隶。”

一个人只有意识到需要自我救赎,他才会开始勤勉地净化心灵,进而找到那条通往永恒平静之境的道路。

自我掌控和自我启迪是获取平静、幸福人生的方法。

03月18日

急躁是冲动的帮凶,
对人而言毫无益处。

你若能每日腾出一个小时,来静思道德上的高尚主题,思索如何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那你将受益匪浅。你会渐渐培养出冷静的心态和正确的判断力。不要急于求成。尽心尽力做好你的本分工作,过遵纪守法、不沉溺于自我的生活。不要感情用事,学会抑制冲动的情绪,以道德上的原则和内心的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坚信,只要假以时日,自己的目标一定会达成。

永远不要止步不前,
当你愈趋完善,你就越少犯错,越少痛苦。

03月19日

真理的王冠就是正直的生活,它的权杖是平静的心境,
而它的宝座,就摆在每个人的心间。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个国王;一个是篡位者,是暴君,他被唤作自我,他的思行都围绕着性欲、仇恨、激情和冲突;而另一位是正直的君主,他叫真理,他的思行充满了纯洁和博爱、温柔和平静。兄弟们,姐妹们,你会向谁俯首称臣?你愿谁来加冕称王?

你可能会在心里说:“我跪倒在真理之王的面前,我心深处愿加冕代表平静的君主来做我的王。”

谁在内心的圣洁之地找到了代表正义的君王,并对它心悦诚服,谁就一定会得到恒久的幸福。

一颗无可指摘的心灵是充满力量的。
一切俗世之物都是某种精神需求的象征物。

03月20日

只有消除内心的错误和不洁的思想,
才能获取有关真理的知识,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有一种平静的心态是常人难以达到和理解的,它是任一事件或环境都不可动摇的,因为它不仅是下一次风暴来临前的风平浪静,更是诞生于通晓世事后的平静祥和之态。有人无法获得这种平静,因为他无法理解,或是从来不知这样的平静为何物。而他们的不知或不解皆源于无知,这种无知,则是由自身的错误和不洁所致。只要他们一天不愿抛却这些致人无知的东西,他们就依然无视种种真理法则。

沉迷低级趣味让人难获睿智。

03月21日

若我们的痛苦可以由他人带来,
即使只是部分来自他人,都是不公正的。

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全都源于自己的无知或失误吗?或者说,它们部分或全部都由他人带来,还是受环境影响?

其实,痛苦应该全部来自于自身的无知和错误,是自己酿下的果实。

“你的痛苦源于自身,并非他人强加于你。”如果不是诚如此话所说,如果一个人做下罪恶之事,却能逃脱罪责,让一个无辜者来承受后果,那世上就无正义可言。但是,一个无道无序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哪怕只是短暂一秒也不会存在,因为混沌的世界注定会灰飞烟灭。有人似乎承受着别人带来的痛苦,但这只是表象,等他对世界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就能透过这些表象看透实质。

人的状态不由外界决定,
外界都是人内在的镜像。

03月22日

了解真理之后,
便可挣脱羁绊,获取自由。

人的痛苦都源自于溺爱自己,却无视公正。爱自己,便容易沉溺于对自己的妄想之中,这样人生就充满了羁绊。世上有一种至高的自由无羁,人人都可以获得,只要他不被自我的枷锁囚禁——即自由地去爱,自由地去从事正义之事。这项自由里蕴含了一切自由。无论是披枷戴锁的奴隶,还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人人都有权获得这项自由。选择实践这项自由的人,终会卸下身上的一切枷锁:奴隶们会挣脱主人的拘囿,因所谓的主人已无力束缚他们的心灵;君王亦不会被豪华奢靡的环境影响,他仍旧是人民的明君。

外界的压迫无法滋扰正义的心灵。

03月23日

纯洁、善良的人才可获得快乐!

睿智之人似乎通晓万物之道。因为对他来说,焦虑、恐惧、失望和不安都不复存在;无论他处于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冷静的心态,都有能力和智慧处理并安排好一切事物。没什么能让他悲愁。即使友人复归尘土,他也觉得友人仍与自己同在;他不会悲伤,因为友人们只是放弃了肉体,他们的精神长存。他不会被任何物事物所伤害,因为他的心态不为世移。

通过实践纯粹的良善、正义的行为,你将收获特定的知识,这些知识既可给你带来平静,也能教会你那条真理法则的要义,使你的精神能够不朽、不易、不灭。

内心纯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

03月24日

爱、温柔、亲切、自责、宽容、耐心、热情、斥责
——都是内在精神的产物。

感官乐见谄媚之辞;精神却谴责奉承之举。

感官总是盲目地寻求满足;精神却是理智地保持自律。

感官总爱遮遮掩掩;精神世界却是开放而明朗的。

感官会留下友人伤害的印记;精神却可以宽容最恶毒的敌人。

感官总是被情绪左右;精神却能一直保持冷静。

感官容易煽动人的急躁和怒气;精神却能以耐心和冷静克制自我。

感官总是轻率鲁莽;精神却能谨言慎行。

仇恨、自负、犀利、谴责他人、报复心、怒气、残忍、谄媚
——都是外在感官的产物。

03月25日

当自己得到升华和净化后,才有能力帮助他人。

先是感知到有真理之道,进而才会去理解。感知可能发生在瞬息之间,但理解却总要经过一个渐进的过程。你要学会去爱,将自己当作无知儿童,等你学有所成时,神圣之道自然会在你的内心萌芽。当你常常冥思爱的真谛,并将其当作一条神圣法则来对待,一天天调整你的思想、言语、行为以顺应这条法则,你才能真正学会去爱。当你思考、言语或是做任何事时,要时时监督自己;人不是生来就具有不受私心打扰的能力,因此要警惕,要确保自己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如此一来,你会一天天变得更为纯洁、温柔、圣洁;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更容易去爱了,自己的内在已有神性常驻。

如果你心中的爱意已趋完满,上帝自会明了一切。

03月26日

诚挚地跟随心中的那缕光亮。

你需要明确自己的弱点,因为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意识到自己需要克服它们之后,你迟早会升华入纯洁的境界,那里存驻的是责任和无私的爱。不要在心中假设未来可能出现灰暗的前景,如果你思考未来,不如想象它是光明的。

总之,每日愉悦、无私地履行你的职责,那么每一天都将带给你快乐和平静,未来自然就会为你留存着满满的幸福。

纠正自身差错的最好办法,便是诚心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要总想着自我收益,而是要尽力去使他人幸福;友好地与他人对话,尽力多做善事。当他人逞性妄为或恶语相向时,不要存有报复之心。

全心全意关注当下,不辜负每分每秒、每日每夜,
不忘自我管制和保持纯洁之心。

03月27日

正义之士不可战胜,
任何敌人都不能使他屈服。

正义之士无需隐瞒,他的行为光明磊落,他的思想和欲望都可让众人知晓,他是无所畏惧且问心无愧的。他的步履坚定,身板硬挺,语言直率、毫不含糊,他敢直视每个人的瞳仁。一个心中无错无妄的人怎么会有所畏惧?一个坦坦荡荡的人又怎么会在他人面前感到羞耻?

停止一切错误的源头,一个人便不会被人误解;停止编造任何谎言,那么这个人也不会被他人欺骗。罪恶是不会战胜良善的,因此,正义之士也不会被不义之人影响其道德品性。

一个心如止水的人,不会受到疲倦和不安的折磨。

03月28日

爱远远胜于斥责和抨击。

有一种由怒火激发的强烈情感,叫做“正义的愤怒”;它乍一看似乎是对正义的诉求,但站在更为高尚的立场来看,却并非正义之举。在高尚之人的眼里,愤怒一直带有过错和不公的标签;虽然它比冷漠要高尚得多,但仍不是更高尚的诉求方式,因为愤怒总是不必要的。更加高尚的方式应该是用爱和温柔的方式,它们能更高效地避免过错。一个犯下明显错误的人值得我们同情,但他更需要的是怜悯,因为他已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积累下很多苦痛:他必须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当我们完全理解这种神圣的怜悯,并感知到它的动人之处后,
一切愤怒和过分的激情都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

03月29日

若有人期望行使高尚之举,却丝毫没有实际行动,
那他不仅不会得到精神的升华,反而会造成退步。

心怀良善不代表要多愁善感,它是一种内心的美德。良善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勇气和力量,所以,良善之人一定不会懦弱,而懦弱之人一定不够良善。我们不应带着谴责的心态去评判他人,但我们可以评判自己的生活,从结果中寻求对自身的指导。

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一个人若是做出罪恶之事,那很快便会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而行善良之举的人,则会收获幸福的结果。有时,不义之人可能像一棵格林湾的大树一般枝繁叶茂,但我们不要忘了,这棵大树最终可能生虫而亡,或被人伐倒。这便是不义之人逃脱不了的命运。

脱离高尚的生活绝不会塑造出高尚的人。

03月30日

没有比良善更为高尚的东西。

在这个世上,可以成为人类导师的人寥寥无几。千百年来也未曾出现这样一个人。然而,当真正的导师出现时,人们便会发现,他与众人最大的不同,也就是使其家喻户晓的特点——他在生活中的不凡。他的行为不同于其他人,他的教义也绝不是从他人身上或是书本中习来,而是源于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

这位导师一开始便自己探索生活的道路,进而教导他人如何像他一样生活。他思想中的正确无虞之处,可以在他个人的生活中找到明证。世上有无数的传道者,但可能只有他一人会被众人尊为“人类的导师”。他被众人推崇的原因,是因为他在这凡世上活得高尚圣洁。

一切真理皆是在教导众人如何生活。

03月31日

为了私利而争吵,则永远难以达到博爱的境界;
博爱只能通过亲身实践来感悟。

上帝为这世界定下了为人的准则——以爱待人,一切遵从这条准则的凡人皆可成为上帝的孩子,可以度过完满的一生。这条准则,或称戒律,十分简单、直接且浅显易懂,不可能引起任何误读。它是如此平凡而明确,即使是一名学前儿童都能毫不费力理解它的精要。这条准则的内容直接与人类的行为挂钩,只能由每个人自己在生活中运用、实践。

通过日常行为来践行这条准则的精神,即构成了生命中的一切职责,也让人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神圣的本质,意识到自己与全能上帝的同一性。

在内心深处,所有人皆知,良善是神圣的。 h8YpZzNWmwzS/PKgvVXzWEs2LrZr8JiCgfZpBZYYikM753tkayr1XfJJcOkrW36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